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苏木时光结》中探寻多元美学意蕴

111


《苏木时光结》中探寻多元美学意蕴

 

文/王佳

 

《苏木时光结》是刘雅娜创作的散文集,书中用细腻笔触描绘了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的风土人情,从美学角度深入剖析,能发现其中自然美、人性美、文化美与时代美的交融。

 

一、自然美:乡土景致的诗意画卷

 

书中对苏木自然景致的描写充满自然美。作者笔下,苏木的树、草、田野等元素构成独特景观。“一株株大树努力把树梢伸向天空,志向是将那抹嫩绿融入湛蓝。树下的小草脾气怪得出奇,不肯褪掉去年的衣裳,将干叶置于新叶旁,枯黄的颜色与碧绿色一样有生机” ,这段描写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之物人的情感与意志,展现出苏木自然的蓬勃生命力,呈现出一种质朴、本真的美感。自然景色在作者笔下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乡村生活紧密相连,老乡们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劳作、生活,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回归本真的宁静与美好。

 

二、人性美:乡村人物的质朴光辉

 

书中对乡村人物的刻画尽显人性美。老乡们是书中主角,他们勤劳、善良、淳朴。在描述收秋场景时,“勤劳的老乡正把一排排整齐的玉米秆割倒,动作看起来轻松娴熟。割倒的玉米秆整齐地躺着,等这块地的玉米秆全部割完,再统一把玉米棒子掰下来” ,从这一劳作细节中,能看到老乡们勤劳的品质,他们与土地紧密相连,用辛勤劳动创造生活。书中还通过描写老乡间的互助、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出人性中温暖、积极的一面,这种质朴的人性美,不事雕琢,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让读者在这些平凡人物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辉。

 

三、文化美:漫瀚调的独特魅力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漫瀚调,是书中文化美的重要体现。漫瀚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承载着苏木的文化内涵。“平时苏木里搞宣传,文艺队总爱用漫瀚调的曲子填上宣传主题的词,给老乡们演出。唱一方水土上的好资源,唱惠民政策有哪些,唱新农村里的新风貌,唱乡亲们的日子比蜜甜” ,它融入了苏木人民的生活,反映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时事政治。漫瀚调的旋律、歌词,以及它在乡村文化活动中的传承与创新,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生命力,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美学样本,让读者领略到文化在生活中延续的独特美感。

 

四、时代美:乡村发展的蓬勃力量

 

从时代美学角度看,《苏木时光结》记录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程中的苏木变迁。村里编织袋厂的运转、教育水平的提升、村民精神风貌的改变等,都是时代美的体现。老贺家孙子考上清华,象征着知识改变命运,是乡村教育进步的成果;百岁老人的生日宴、老党员为抗疫捐款等事件,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幸福和谐与村民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乡村发展的时代画卷,体现出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乡村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美学特征,让读者感受到时代进步给乡村带来的蓬勃力量与美好前景。

《苏木时光结》不仅仅是一本散文集,它是一部乡土的史诗,记录着苏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是一幅乡村的画卷,展现着自然的美丽、人性的光辉与时代的变迁;它更是一首心灵的赞歌,歌颂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及他们为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无论你是久居乡村的归人,还是向往田园的过客,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感受到乡土的无穷魅力。


11

作者简介:王佳,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讲师,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文学院教师。兼任人文素质拓展教研室主任,主持内蒙古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及校级项目5项;获批校级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团队1支;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写《蒙古马精神读本》《巴彦淖尔传》。她主讲《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获得“第十三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校级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校级第三届课程创新比赛二等奖、校级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三等奖、校级第二届课程创新比赛三等奖等奖项。

 2

1

来源:准格尔文艺

https://mp.weixin.qq.com/s/eD1arHtqmveff3-J232esQ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