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娆
诗的存在首先是一种语言的存在。现代诗作为一种高级的语言艺术,对语言表达有更高的要求,诗人们也非常自觉地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与丰富了现代诗的表现手法。《中外现代诗修辞艺术》不囿于地域,精心挑选了一百二十余首中外现代诗歌名篇,并通过对每首诗的品读和鉴赏,挖掘和展示出其中的修辞艺术与特色。从书中来看,一些传统的修辞格仍然被诗人们运用着,例如顶针、回环、用事、复沓、起兴、铺排、借喻等等,这表明现代诗人仍然能从古典诗歌中汲取养料,艺术的发展与传统是不可分离的。当然,创新对于诗歌而言显得更为重要,选本中介绍了一些新命名的修辞手法,如嬗变、幻象、中止、微缩、分蘖、交错、收敛等等,诚如主编李天靖所言,“现代主义诗歌是语言修辞的实验室”,中国新诗近三十年的发展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修辞范畴,编者对涌现出的新修辞手法进行归纳、分类、命名,为我们了解和欣赏现代诗的修辞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口,对于那些立志于诗歌创作者也大有裨益。
诗的存在也是情感的存在。诗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同时也确认着我们自身的存在。尼采曾经说过“全部的文学,我最爱血书者。”好诗醉人,最美的诗的背后是最美的诗人。好的诗歌读起来是字字泣血,句句关情。诗在还未变成文字之前就奔涌于诗人的血液之中,首先被感动与震撼的是诗人自己。关于生活的独特体验与感悟焦灼着诗人的内心,使他们不写不快,而这些从血液中喷发出的文字对我们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抚摸着书页,我仿佛触摸到他们的呼吸与心跳,《倒退播放(的吻与吻之间)》揉搓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是你发间清新的阳光气味,是你轻轻落在我额上的吻,是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回望再三,是你紧紧地拥抱好像害怕我会走掉,是我和你之间所有的点点滴滴;伊沙的悼亡诗直白无技巧,却能直抵内心更深处的疼痛与绝望,伊沙瞪大了眼努力去分辨母亲生活过的上海,甚至不敢眨一下眼,是怕泪水落下,还是怕错过关于母亲的点点滴滴,幻想(母亲少女时代的美好)与现实(母亲的遗照)之间的天人永隔使哀思无以复加;诗有时候也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白桦以徐渭之事浇自己的块垒,“一生坎坷潦倒/身后遗赠无价/屡屡疼不欲生/终未死于大难”,说的是命途多舛的徐渭还是备受凌辱的诗人自己,诗人关于前路的惘惑在徐渭的“笑而不答”中得到答案。
艾略特说看一个作品是否有诗意,要取决于文学标准,但要看一个作品是否伟大,则要看高于文学的宗教和哲学标准。整本诗集中有不少诗歌体现了诗人自觉的责任感,例如秦巴子的《病人》,世界的喧嚣与拥挤让诗人失去了语言能力,只能用手势与自己交流,但是诗人并没有放弃努力,处于弱势的诗人用肢体语言来与世界对抗。在诗人眼中,病的是这个惟利是图的世界,自身无力抗争却又不能不抗争;又如张锋的《本草纲目》,引入中国人文历史,妙趣横生又不无沉郁深广,“人人都相信中医/虽然二三江湖郎中/卖过假药”,时下药品安全问题频发,中药药材材质下降,人们对于国医的信任也是岌岌可危;再如李天靖的《舌灿莲花》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罪恶进行反思,“时间之舌”试图绝了这“一茬茬地狱之火”虽只是一种希冀,这种反思的力量足以使我们警醒。“诗人的责任就是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诗人的责任通过自身的创作和现实世界尽可能地发生最广泛和最本质的关联,并让人产生行动的力量。
我很高兴在秋高气爽中读到一些好诗,和一批优秀的诗人对话,让我看到更美好的世界!
《中外现代诗修辞艺术》编作者:李天靖、严志明、石生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文原刊于《生活周刊》2014年10月28日,作家网编辑安琪编入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