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读王晓波抒情诗有感

插上翅膀的诗歌
——读王晓波抒情诗有感
李薇
 
流传范围广,可再三品味的诗歌,必定是佳作。
爱情是常说常新的永恒话题。广东诗人王晓波的抒情短诗《传说》,就是一首能诱发读者共鸣、广为流传的抒情诗歌。该诗在2006年9月23日《中山日报》发表后,不久旋即被我国皇牌文摘刊物《青年文摘》在 2007年第01期给予转载。我国诗歌核心刊物《诗刊》2010年1月(上半月刊)在“爱情诗专辑”上,又再次转载了这首诗歌。
《传说》是一首颇有份量的,描写爱情的诗歌佳作,该诗的主题“爱情传说”,可谓“传说”的意象变化万千:
 
哪年哪月 
那个桂子飘香的牵手晨曦 
那个荷香渺渺油桐伞下的午后 
那个花灯中烟火里的元宵 
那个石头记里的西厢往事 
那个死与生又生与死 
那个打不成又解不开的结 

我是你前世的守望 
无奈却让你化成了 
石头却望不到头 
盼不了 
望不见 
在江边守望千年的一个传说 

你是我无心却相遇 
无缘 
却千里寻觅 
望得见 
盼不了 
化蝶双飞的前尘往事 

刹那的思绪如电闪 
现世的我 
惊疑前世 
一个个遥远的爱情传说 
 
短诗通过“爱情传说”意象的变换,尽写了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爱情“传说”的不同意象,通过爱情的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由远而近,写出可歌可泣的爱情难能可贵。
诗歌的首句“哪年哪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爱情“传说”的起源,又好象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爱情“传说”的追忆、赞美与向往。接下来在诗句“那个桂子飘香的牵手晨曦/ 那个荷香渺渺油桐伞下的午后/ 那个花灯中烟火里的元宵/ 那个石头记里的西厢往事”,诗人把对于爱情“传说”的追问更推进了一层。在第二、三段,诗人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以“我”为主体的爱情意象,以“望夫石”、“梁祝化蝶”等爱情意象,由古及今,对爱情传说作了高度的概况,极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诗歌的末段以点睛之笔写出:完美而值得人们倾慕的爱情,往往可能是“一个个遥远的爱情传说”。该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以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高尔基),王晓波的诗歌充满了一个个使人意想不到的意象。他的诗歌有声,有光;在其诗行字间,有木箫的香味,见釜形大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还有一种奇幻的意象。他的诗歌,能较好地将意境、情境和物境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想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心悟其意,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的美妙艺术享受
他的抒情短诗《爱回来过》在《南方日报》发表后,不久即被畅销文摘杂志《意林》和《华夏诗报》转载。该诗除了具有含蓄、精练的优点之外,还蕴含着哲理,很耐人寻味:
 
再美的鲜花也会凋零 
  再美的青春也会老去 
  再美的影剧也会结局 

  可是爱说 
  在你累了  在时光停滞 
  神思空白  无言的时刻 
  风说 
  爱跑得比飘浮的叶子快 
  爱回来过 
  爱说  你如她一般年轻 
  爱说  她回来过 
  爱说  你如信仰一般年轻 

  在黄昏  在黄叶 
  倦意飘荡的一刻 
  在人们感到  
生命如白开水 
  一般  凉时 
  爱说  她回来过 
  有缘的人 总会遇见 
  爱回来过 
我想 
  你定如她一般美好 
 
理想的诗歌,是感情和哲理的化合,有了哲理,诗的“重量”就会大大增加。该诗的第一段,富含哲理;第二、三段,他利用拟人的写作手法,通过 “爱说”:“你如她一般年轻”、“你如信仰一般年轻”等诗句,诉说爱的可贵。并通过 “黄昏”、“黄叶”、“白开水”等景物意象的描写,通过色彩转换的变化,给人诗中有画,画里有诗的画面感。使读者读后,脑海产生想象与联想,丰富了“画”的寓意,变抽象语言为可视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