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纸上电影院


纸上电影院(刘萍/文)
 
初读诗人黄礼孩的这本电影随笔集《目遇》,我的第一感觉仿佛是进入了一座纸上电影院,或者说是一座由文字构建而成的微型电影展馆,酷爱电影的诗人,如同现场讲解员,但却披着神甫或者牧师的袍子,随着他耐心的讲述和引领,我缓缓走进一个光影交织的视听世界,那些借由声光电技术与血肉之躯的结合,呈现出来的声色图景是如此迷人眼球,那些或曲折、或离奇、或平实、或疯狂、或温情、或残酷、或忧郁、或明朗、或浪漫、或缠绵、或真实、或诡异的生命和情感故事是如此震撼人心。可以说,在《目遇》里,黄礼孩以其对电影独到深刻的理解、敏锐温和的眼光、丰富细腻的笔触、准确生动的阐释,在读者和电影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它不仅是诗人自身的“超验之旅”,更是引领读者步入电影殿堂的心灵之旅。假如,某个读者能够在观影前后,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目遇》中的文字,我相信其对电影的理解、喜爱以及从中获得的快乐会更深邃和强烈,相应地其对生命的体察和对人生的领悟也会变得更丰盈和透彻。

《目遇》这本电影随笔集,就是黄礼孩从脑海中庞杂的影像数据库存中,经过反复过滤和筛选,择取了42部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时代和背景的电影,进行评论和赏析,阐发感想和体验,这些诞生在黑暗中的文字,与那些在黑暗中播放的电影一起,构筑了一个奇妙的精神王国,让黄礼孩忘我地沉浸其中,并在不知不觉中唤起生命的激情,拓展心灵的疆域。黄礼孩选取的这些影片,大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导演风格和表现手法也都迥然不同,各具特色,其中涉及了生命、死亡、爱情、信仰、政治、婚姻、道德、宗教、战争、暴力、犯罪、伦理与性等主题,触角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程度上探询和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微妙、人生的虚无荒谬、社会的黑暗残酷、政治的虚伪丑陋、生命的困惑绝望、生活的沉闷逼仄等社会矛盾和价值追寻的根本问题。这些影片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有《林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追风筝的人》、《香水》、《无姓之人》、《一次别离》等,它们有的体现了一种理性的历史审慎态度和人文关怀眼光,有的具有奇诡的想象力和实验探索精神,堪称银幕佳作。

大量观影不仅让黄礼孩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和经验,更培养了他对电影良好的审美感觉和鉴赏能力。在对每一部影片进行整体把握的同时,黄礼孩总能找准一个角度,或者沿着一根线索,深入影片的核心,感受人物的内心,提炼和萃取影片的精华,并尽量使用简洁凝练的文字进行勾勒描画,使之清晰地凸显纸上。诸多篇什的题目处理得相当巧妙,既切中肯綮,又起到画龙点睛之用。《目遇》中的文字更像是对42部影片的注脚,它可以帮助和引导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电影,但读者若想获得更有价值或更深层次的精神思考、情感体验和感官愉悦,需要找一些时间,安静地坐下来,抛开喧嚣和浮躁,让心灵走入影片,加以细细体会和品味。
 
(来源:《南方日报》2014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