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文坛动态 > 正文

海子现象确实是时代的神话

海子现象确实是时代的神话
——在秦皇岛第三届海子诗歌节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老皮
 
    很荣幸受邀前来秦皇岛参加第三届海子诗歌节。秦皇岛是个美丽的地方,因为海子,这地方又多出了许多诗意和传奇。25年前,诗人海子在山海关终结了自己年仅25岁的生命。尽管时光已经流逝多年,但海子的诗依旧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海子的经典诗歌,如今读来依旧让人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动,胸襟为之浩然坦荡。
    早在八、九十年代,我就读过海子的作品,说实话,最初触动我的,并不是海子最具代表性的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传达出来的那种美好的情愫,而是他诗歌里对于生命的忧患意识。我以为,海子的重要性正是建立于忧患的基础上的。海子现象确实是时代的神话,这主要取决于他的作品所呈现的精神趋向。我相信有许多人在写作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海子的经验,譬如生命过程中无法消解的孤独、迷茫、痛苦、焦虑,以及对于烦琐的人情世故所产生的荒凉感、厌世感等等。我认为写作最难的,就是寻找自身的经验。不同的是,海子以最极端的切身体验,抒写了自己悲壮的生命史诗。
    由此,我甚至联想到山海关。秦皇岛的山海关有着“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在我看来,它也确实称得上“天下第一关”。毕竟,它与生命攸关。或许,海子选择在山海关终结自己,自然有他的深意所在。诗人的价值判断和精神趋向,历来就是一个倍受折磨的哲学命题。诗人正是通过自身的写作来探寻生命的尊严。
    人们在探寻生命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悖论,认为现世的生存世界毫无意义,但又不得不生存在这个毫无意义的世界里。因而,人们便由此生发出某种信念,用于支撑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当所有的努力无法改变某种信念的时候,便可能发起最后的冲击,以终结自己的方式来呈现生命的意义并维护某种信念的价值。
    只是诗人不同于通常的自我终结者。诗人也不可能是世界的终结者。究其本质,诗人的自我终结,更主要的是基于对信念的彻底绝望。毕竟,诗人对于生命的体察是有别于常人的,当他体察到存在的虚无与荒谬,体察到人性的迷惘与幻灭,面对无可挽回的人生悲剧和世界的邪恶,虚无便成为了诗人决然否定的对象。
    在这里,我还需提及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知道许多人都喜欢这首诗,是因为这首诗的语言和情感让人看着看着总觉得特美好,如同做梦一般的美好,它诗意地寄托了海子的诗歌理想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如果仔细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的最后两行是“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这里,语境的突变,承前启后之间,其实暗示着之前所有美好的叙述,都只不过是尘世之外对于尘世的祝福。而眼前的现实世界并非如此。
    也确实,海子的精神是超脱尘世的。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怀抱苦难的诗人。以我个人的喜好,我更推崇富有忧患意识的作品。一个优秀的诗人,首先就应该为人类的永恒苦难而怀抱悲悯。或许,海子的自我终结,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的顿悟,就是为了给这个虚无的世界留下可以感触的精神意义。这大约也是诗人的使命:必须主动赋予世界某些意义。
    最后我要说的是,海子现象提供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性,他一个时代的诗歌烈士,他用他的生命和灵魂,用他的诗歌,为人们托起了整个春天。
 
 
                      2014年4月1日上午整理于北京朝阳区科通酒店
 
(选自老皮新浪博客,原题《关于海子的零碎话语》)

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