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然版百年好诗选
2015-06-24 12:32:55
作者:作家网
四川诗人杨然在《新诗人作品的万千气象》中列出了一串好诗名单
新诗百年历程中,从“朦胧诗”开始,中国新诗迎来了新诗人作品的万千气象。抛开他们的写作理论、艺术立场、创作观点、审美主张、欣赏理念以及“流派宣言”、“主义旗帜”等等不说,我以“好诗至上”为准则,从“今天派”、“第三代”等等到现在的“新生代”,作者年龄跨度从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到新世纪,到今天,读了他们许多作品,其中的好诗,有特色的诗,有个性的诗,有艺术价值的诗,不计其数。我曾在《诗歌的创新在呼唤良知》一文中提到过其中一部分,
如: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的北京》与《相信未来》,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与《雪地上的夜》,多多的《春之舞》与《北方的海》,北岛的《宣告》与《回答》、《结局或开始》,江河的《纪念碑》与《太阳和她的反光》,杨炼的《秋天》与《诺日朗》,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与《生命幻想曲》,李钢的《舰长的传说》与《东方之月》,舒婷的《致橡树》与《神女峰》,严力的《根》,黑大春的《白洋淀的献诗》,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与《雪白的墙》,翟永明的《女人》与《静安庄》,欧阳江河的《悬棺》与《纸上的秋天》,柏桦的《表达》,王小妮的《许许多多的梨子》,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与《这个夜晚暴雨将至》,王家新的《鱼》,伊蕾的《独身女人的卧室》,张枣的《镜中》,马丽华的《布达拉宫》,西川的《一个人老了》,石光华的《政治高手》,开愚的《少女或树》,廖亦武的《大盆地》,杨克的《夏时制》,陈所巨的《野地里的深呼吸》,柯平的《白居易其人其诗》,车前子的《红烛》,林珂的《哑夜独语》与《死亡,是这么一个情人》,海子的《五月的麦地》,宋渠宋炜的《大佛》,阳飏的《羊皮筏子》,雪迪的《云》,岛子的《海滨春日幻想》,邹静之的《达尔罕的月亮》,南野的《雪地里打鸟》,宋琳的《视觉的快感》,阎月君的《月的中国》,贝岭的《我用我的苍老抚爱你》,孙文波的《在傍晚落日的红色光辉中》,牛波的《不觉如履》,骆一禾的《为了但丁》,马莉的《一棵棕榈树和两个女人》,伊甸的《到阳光下走走是一种幸福》,马学功的《温柔的伤感与石头有关》,丁可的《春的掌声》,洪烛的《睡莲》,汗漫的《蓝鸟》,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与《这个夜晚》,陈东东的《诗人普宁在巴黎过冬》,陆忆敏的《我在街上轻声叫嚷出一个诗句》,丁当的《抚摸墙壁》,唐亚平的《形而上的风景》,人邻的《感觉狼在一片风景里》,林雪的《今天傍晚有雨》,胡冬的《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巴黎去》,李亚伟的《中文系》,毛翰的《忘忧草》,万夏的《农事》,蓝马的《环形树》,马永波的《他人的信》,张执浩的《内心的工地》,郑单衣的《此诗送给你》,李静的《在三月的雨中》,庞培的《薄雪》,张烨的《求乞的女孩阳光跪在你面前》,靳晓静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故乡》,二毛的《1990,在病中》,何小竹的《梦见苹果和鱼的安》,杨黎的《冷风景》与《高处》,小海的《作为村庄的表象》,阿吾的《大风吹了半个下午》,陆新谨的《寻找玫瑰海》,阮晓星的《我是那淡黄头发的女孩》,臧棣的《无情的美人》,谯达摩的《世界之王交响曲》,闫妮的《黑女人》,贺海涛的《对第一次骑马的回忆》,曲近的《古寺》,梁晓明的《与一顶帽子高歌在鹰雕独自的内心》,陈惠芳的《与一株稻子交谈》,伊沙的《饿死诗人》与《结结巴巴》,岩鹰的《藕》,游刃的《枫桥对一个地方的向往》,吕叶的《是灯就亮在高处》,李浔的《黄肤色的手》,义海的《对语言的种种看法》,李自国的《生命之盐》,西渡的《为蟑螂而写的一首诗》,戈麦的《沧海》,林茶居的《蝴蝶》,侯马的《种猪走在乡间路上》,陆俏梅的《南方唱给北方的情歌》,陈先发的《你无法熄灭铁的光芒》,小安的《为什么会美妙》,大仙的《这一天同样重要》,蓝蓝的《纠正与岸》,大解的《来临》,安琪的《小动作》,稚夫的《湖之歌》,李元胜的《手指停留过的地方》,向以鲜的《割玻璃的人》,小海的《北方的诗行》,陆忆敏的《教孩子们伟大的诗》,鲁西西的《序曲与怀念》,秦巴子的《大米》,李轻松的《冰凉桃花》,田晓菲的《雨夜的小站》,孟浪的《有什么东西在拉我》,蒋雪峰的《冬天的尾巴还竖着》,哑石的《数数》,海南的《在你的手臂依然孤独》,陈小蘩的《在水中》,李龙炳的《一百吨大米》,余怒的《白纸是白的》,席永君的《瓷》,聂作平的《灵魂的钥匙》,道辉的《二维诗书》,大卫的《常为行走苦恼》,吴克勤的《杨艳填补的空白》,娜夜的《起风了》与《沿河散步》,龚学敏的《在黑色眼睛般的夜里倾听酒歌》,阳子的《把侧面比较过来》,沈浩波的《词语的变迁》,尹丽川的《生活本该如此严肃》……
来源:卢辉博客
作者: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