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诗评家徐江新著《现代诗物语》出版
历时三年,数易其稿,诗人、诗评家徐江新著《现代诗物语》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收入百年间世界范畴内诗歌佳作158篇,作者通过对过去一百多年间、世界范畴内诗歌佳作的筛选与评讲,为读者勾勒一个相对清晰的现代诗生长轨迹,呈现出各个国家、各个时段诗歌不同的形态。
正如本书作者诗人、诗评家徐江所言“本书旨在呈现美学意义的“现代诗”,而非单纯时间定义上的现当代诗歌,故对于一些美学趣味上更贴近草原或农耕文明(如叶赛宁、海子),或固守在格律诗角度、对现代诗美学持否定态度(如菲利普·拉金),以及将诗歌单纯视为宣传手段而非独立艺术(如马雅可夫斯基和“大声疾呼派”)的作品,一概不予收入。”作者的这一评讲标准成就了本书的品质与特色。

附:
序
徐 江/文
《现代诗物语》前后一共写了三年。初衷是想通过对过去一百多年间、世界范畴内诗歌佳作的筛选与评讲,为读者勾勒一个相对清晰的现代诗生长轨迹,并尽可能地呈现出各个国家、各个时段诗歌不同的形态。我在作品的选定上,采取了以下原则:
1、以现代诗美学的建构、流变为前提,取顺时针走向、中外混搭的方式,来编排需要讲评的诗人诗作。
- 2、力求不遗漏重要作者,同时力避以往大家比较常见的、各类选本争选的“代表作”,以期多展示在一种“常态”状态下,杰出诗人的伟大,和诗风的卓异。并力求在信息芜杂的当下,提供尽可能多的、真正有价值的人文信息。
- 3、千百年来,人类确曾诞生过一些伟大的诗歌巨制,但就体裁的特质而论,诗歌本质上的精髓依然在于凝练。所以,本书多立足于对精短佳作进行选讲,以求在有限的篇幅中,来揭示现代诗生长的规律。对少数地标式或确实独特的长诗、组诗(如艾略特、阿米亥等人的作品),则采用节选讲评的方式
- 4、本书旨在呈现美学意义的“现代诗”,而非单纯时间定义上的现当代诗歌,故对于一些美学趣味上更贴近草原或农耕文明(如叶赛宁、海子),或固守在格律诗角度、对现代诗美学持否定态度(如菲利普·拉金),以及将诗歌单纯视为宣传手段而非独立艺术(如马雅可夫斯基和“大声疾呼派”)的作品,一概不予收入。
6、在选讲作品间,尽量对“史”与“创新”二者的关系做出合理的呈现。
7、给真正优秀的汉语诗歌提供一次与世界其它语种同台PK的机会(虽然席位有限,
却未尝不能激励和警醒后来者中的有心人)。
8、讲评过程中,一些地方会涉及到对汉语“现代诗”与“新诗”概念的界定,以及两者差异的讨论。想进一步厘清二者的朋友,可参读附录中的《论现代诗》一文。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先后受惠于诗人欧亚、马非多次的创见与鼓励,与诗人伊沙的讨论,诗人张甫秋主持的“葵·诗歌读本”的微信推送,诗人李伟的精美手绘插图,以及诗人沈浩波、黄吴、湘莲子等在多个论坛上的极富专业性含量的评论,在此一并致谢。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当今活跃在汉语诗歌界的一线创作者,正是他们的关心,使得本书具备了更迫切的、面向当下创作的意义。
最后,还要鸣谢所有入选诗篇的译者。应该说,本书讲评所有的发现与心得,均得益于几代译者的心血与成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汉语的现代诗写与阅读,还可能经历要更加漫长的夜色。谨此一并向他们致敬。
目 次
001《静思》 [法]沙尔·波德莱尔
002《我沉着》 [美]沃尔特·惠特曼
003《彼埃罗爵士的另一首悲歌》 [法]儒勒·拉弗格
004《我看见一个人》 [美]斯蒂芬·克兰
005《前言》 [法]弗朗西斯·雅姆
006《理查·珂利》 [美]爱德温·阿灵顿·罗宾森
007《严重的时刻》 [奥匈帝国]里尔克
008《我希望在年轻时死去》 [俄]洛赫维茨卡娅
009《小银和我》 [西班牙]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010《秋天》 [法]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011《十月的神话》 [俄]英诺肯基·安年斯基
012《雪》 [比利时]凡尔哈伦
013《只读孩子们的书……》 [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
014《合二为一》 [英] 托马斯·哈代
015《致安娜·阿赫玛托娃》 [俄苏]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勃洛克
016《二月》 [俄苏] 鲍利斯·列奥尼托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017《你走着,样子很象我》 [俄苏] 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
018《诗外集·41》 [英] 霍斯曼
019《园丁集· 62》 [印度] 泰戈尔
020《牧场》 [美]罗伯特·弗罗斯特
021《悲叹》 [奥匈帝国]格奥格尔·特拉克尔
022《刘彻》 [美]埃兹拉·庞德
023《芝加哥》 [美] 卡尔·桑德堡
024《孔丘》 [中国] 胡适
025《海伦姑姑》 [美]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026《有人求作战争诗有感》 [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027《夜步十里松原》 [中国] 郭沫若
028《“卷毛种”》(苏丹远征军之歌) [英] 吉卜林
029《打开了旧的提包》 [日] 石川啄木
030《好几个夜晚》 [德国]戴默尔
031《玻璃窗》 [意大利]坎帕纳
032《我的孩子回家了》 [德]斯特凡.格奥尔格
033《二人》 [奥匈帝国] 霍夫曼斯塔尔
034《无常》 [瑞士]赫尔曼·黑塞
035《圆舞》 [法] 保尔·福尔
036《圣诞》 [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亚
037《夜声》 [中国]徐玉诺
038《悲思》 [英] D.H劳伦斯
039《停》 [法] 彼埃尔·何维第
040《不存在的国土》 [芬兰]索德格朗
041《恋人》 [法国]保罗·艾吕雅
042《山谷中的蜡烛》 [美]沃莱斯. 史蒂文斯
043《灯炮》 [捷克斯洛伐克]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
044《一桩事情》 [美] 康梯·喀伦
045《慈姑的盆》 [中国] 周作人
046《情诗第七首》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
047《远征·终曲》 [法] 圣—琼·佩斯
048、《既然感情第一》 [美] e.e.肯明斯
049、《人马》 [爱尔兰] 詹姆斯·斯蒂芬斯
050、《花沉睡》 [瑞典]贡纳尔·埃凯洛夫
051、《我的妻子》 [法国]安德烈·布勒东
052、《而死亡也不得统治万物》 [英] 狄兰·托马斯
053、《当你用温柔的手》 [瑞典] 帕尔·拉格克维斯特
054、《在一个酷热的夏日》 [荷兰] 汉斯·娄岱森
055、《歌》 [英]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056、《美术馆》 [英]W.H.奥登
057、《那只签署文件的手》 [英] 狄兰·托马斯
058《邪教秘曲》 [日]北原白秋
059《我在这儿》 [法]保尔 克洛代尔
060 《柏树》 [希腊]帕拉马斯
061《窗前少妇》 [美]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062《我以为看见一封信投在门廊》 [芬兰]伊娃—利萨·曼納
063《当我购买图画时》 [美] 玛丽安·摩尔
064《日记》 【法】桑德拉
065《美国》 [美] 克劳德·麦凯
066《告别》 [法]马克斯·雅可布
067《你,安德鲁·马伏尔》 [美]阿奇波德·麦克利许
068《晚秋》 [德]彼得﹒胡赫尔
069《街头》 [中国]废名
070《“我醒来时……”》 [希腊]乔治·塞菲里斯
071《黑人谈河》 [美]兰斯顿·休斯
072《我用残损的手掌》 【中国】戴望舒
073《别再喊了》 [意] 朱塞佩·翁加雷蒂
074《海边》 [意]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075《尤力西斯岛》 [意]瓜西莫多
076《我爱这土地》 [中国]艾青
077《萤火虫》 [挪威]罗尔夫·雅各布森
078《噩梦》 【西班牙】安东尼奥·马查多
079《山羊》 【意】翁贝尔托·萨巴
080《手》 手》【美】罗宾逊﹒杰弗斯
081《勇气》 【法】保罗﹒艾吕雅
082《最后的诗》 【法】罗贝尔·德斯诺斯
083《妈妈》 【德】阿尔布雷希特·豪斯霍费尔
084《为逝去的未婚夫祈祷》 【瑞典】奈丽·萨克斯
085《汤玛士在酒店里说的话》 【爱尔兰】詹姆斯·斯蒂芬斯
086《葬礼布鲁斯》 【英】W.H.奥登
087《晨光》 [捷克]哈拉斯
088《哲学家》 [中国]林亨泰
089《雨之歌》 [法]封伯尔
090《英雄挽歌》(选章) [希腊]奥季塞夫斯·埃利蒂斯
091《巴尔巴娜》 [法]雅克·普雷维尔
092《第七个梦是伊西斯的梦》(节选一) [英]戴维•盖斯考恩
093《脱衣睡觉》 [波兰]斯丹尼斯拉夫·格罗霍维亚克
094《回声》 [俄罗斯] 阿赫玛托娃
095 《形象》 [英]绍莱·麦克林
096《果戈理》 [瑞典]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097《人类博物馆》 [加拿大] 厄尔利·伯尼
098《邂逅》 [俄]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099《致林塞》 [美]艾伦·金斯堡
100《麦坚利堡》 [中国]罗门
101《黛女士死的那一天》 [美]弗兰克·奥哈拉
102《雨》 [阿根廷]博尔赫斯
103《她问你》 [捷克]霍拉
104《当代重大发现》 [美]阿奇波德·麦克利许
105《时代》 [英]罗纳德·斯图亚特·托马斯
106《我的宁静的故乡》 [俄]鲁勃佐夫
107《渡湖》 [美]西尔维亚·普拉斯
108《在鸟类保护公园》 [奥地利]埃里希·傅立特
109《作者致读者》 [美]兰德尔·贾雷尔
110《遥远的催眠》 [中国]商禽
111《警告》 [智利]尼卡诺·帕拉
112《花冠》 [奥地利]保罗·策兰
113《春雨》 [日]嵯峨信之
114《黑夜中的一个孩子》 [英]伊丽莎白·简宁斯
115《巧克力》 [美]路易斯·辛普森
116《废纸》 [日]吉野弘
117《呼唤大熊星》 [奥地利]英格博格·巴赫曼
118《乌鸦的第一课》 [英国] 特德·休斯
119《一个盲人》 [阿根廷]博尔赫斯
120《“夜里……”》 [荷兰]阿伦茨
121《渔网》 [美]罗伯特·洛威尔
122《恐惧(二)》 [意] 塞雷尼
123《傍晚》 [日]谷川俊太郎
124《窗 外》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125《判决》 [罗马尼亚]马林·索列斯库
126《埃及女人》 [法]雅克·迪潘
127《诗人的歌 之二》 [波兰]拉法尔·伏佳采克
128《南京大屠杀之夜》 [日]饭冈亨
129《二十六种方式看待一个黑人》(选第11) [美]雷蒙德·R·巴德逊
130《触电》 [中国]北岛
131《卡夫卡》 [南斯拉夫]拉德米娜·拉契奇
132《我们所提供的东西》 [美]罗伯特·勃莱
133《还给我》 [中国]严力
134《雨》 [日]乡原宏
135《颠倒的世界》(选章) [奥地利]彼得·汉特克
136《乡村旅舍的黄昏》 [美]简·凯尼恩
137《成为一》 [法]阿兰•博斯盖
138《走进树林》 [韩国]高银
139《在乡村,我体验我的死亡》 [意]乔万尼·拉卜尼
140《墓床》 [中国]顾城
141 《塞壬之歌》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142《垃圾桶的命》 [美]查尔斯·布考斯基
143《索绪尔说》 [中国]伊沙
144《来自写作的前线》 [爱尔兰]希默斯·黑内
145《面纱如雾》 [中国] 余光中
146《黑鸟》 [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147《一只只狗吃着你们的母亲》 [英] 特德·休斯
148《冷冻起来的梦》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149《傍晚的光》 [法]伊夫·博纳富瓦
150《我不是六百万人之一:我的寿数有多长?开·闭·开》(选章)
[以色列]耶胡达·阿米亥
151《杯》 [美]唐纳德·霍尔
152《残余的生命》 [巴勒斯坦]穆罕默德·达维什
153《死亡》 [叙利亚]阿多尼斯
154《恐惧》 [美]查尔斯·西密克
155《纪念叶·金斯堡》 [俄]英娜·丽斯年斯卡娅
156《输气管》 [美]西蒙·欧迪斯
157《本能》 [美]拉塞尔·埃德森
158《3号房里的灯》 [加拿大]罗纳德·科恩
《当一些字被写完》(代跋)
徐 江/文
成堆的资料
从窗台消失了
(怎么消失的)
成堆的书
从大饭桌回归书架
(怎么回去的)
泛黄的记录本
塑料皮儿纸皮儿或接近于没皮儿的
退回到柜中晦暗,就像它们来自的那些岁月角落
进入一个世界非常难
撤出来也一样
不管被动还是自愿
我把心遗留了一部分
在那些页码中
带回另一些人的
文章写完
书写完
须发皆白的人
出现在海滩
一阵风后他变小,
成为一个娃娃
力量一直是这样的
——现在
往下传

徐江,诗人、诗歌批评家。生于1967年。1991年创办《葵》。著有诗集《杂事诗》《雾中杂事》《杂事与花火》《四季杂事》《我斜视》,诗论专著《现代诗物语》,文化史《启蒙年代的秋千》等多种。有作品被译为英、德、法、韩、日、马其顿、罗马尼亚等文。曾先后获评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奖(2000—2010)、第三届“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诗学奖、第二届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奖、首届葵现代诗成就大奖、《世界诗人》2006年度国际最佳诗人、 “新世纪十年中国当代诗歌精神骑士”、第二届长安诗歌节现代诗成就大奖、第二届新世纪诗典创作银奖和铜奖、《诗参考》诗典奖、天问诗歌理论特等奖等。
作家网独家编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