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文坛动态 > 正文

河北诗歌研究中心成立


河北诗歌研究中心成立  

 
              
     

   
        燕赵晚报讯(融媒体记者 石英杰)2017年6月30日上午,河北省作家协会、廊坊师范学院联合共建的河北诗歌研究中心在廊坊师院文学院举行成立揭牌仪式。河北省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力平、省教育厅领导以及来自石家庄、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廊坊等地的30多名评论家和诗人参加了活动。该中心成立后,将有力促进河北省诗歌研究与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河北是诗歌大省。诗歌传统源远流长,自《诗经》以下,经魏晋、唐宋、明清,直至现代、当代,诗脉绵延,诗韵悠长。新时期以来,河北省诗人自觉、主动地紧跟时代,贴近现实生活,以稳健的姿态投身诗歌实践和先锋性探索,抒写历史风云和人民悲欢。燕赵大地上既有田间、贾漫、刘章、浪波、尧山壁等一代诗人率先垂范,冲浪诗社刘小放、姚振函、边国政、伊蕾、郁葱等中坚诗人的支撑,也不断有诗人大解、李南、韩文戈、刘向东、简明等继往开来,河北诗人曾多次获得鲁迅文学奖、闻一多诗歌奖、诗刊诗歌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2015年,河北诗歌界推出了东篱、李寒、北野、见君、李洁夫、宋峻梁、石英杰等组成的“燕赵七子”,又一次为河北诗坛注入了活力,引起全国诗坛的关注。
   
        新世纪以来,河北省诗歌创作异彩纷呈,诗歌活动虽然频繁,但诗歌生态却存在着喧嚣浮华、良莠不齐的状况。河北诗歌企盼构筑诗歌的学术高地,激浊扬清,在尊重多元价值、倡导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切实为他们营造自由、开放的诗学氛围和互动环境,以期推动河北省诗歌事业的持续发展。但是,河北省诗歌创作较少得到理论批评界的足够重视,导致了河北省诗歌理论建设发展的滞缓和诗歌批评的缺席,缺少向全国的推介,团队优势和社会影响较弱。陈超先生去世后,河北诗歌理论研究遭受巨大损失。经过反复筹备酝酿,河北省作协和廊坊师范学院决定成立河北诗歌研究中心,依托廊坊师院文学院的资源优势和评论人才优势,整合全省评论资源、加强学术探讨、深化课题研究、发挥传播引导优势,助推河北省诗歌创作和研究。
   
        成立仪式上,河北省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力平担任顾问,先后完成《燕赵诗人论稿》《河北当代诗歌史》等学术著作的著名评论家、廊坊师院教授苗雨时担任主任,中心首批聘请10位评论家为特邀研究员:霍俊明(中国作协)、李建周(河北师大)、吴凤翔(北方学院)、杨立元(唐山师院)、薛梅(河北民族师院)、桫椤(保定文联)、辛泊平(秦皇岛山海关一中)、阿平(河北电力作协)、吴媛(保定文联)、靳乾(中国中医药大学)。
 
来源:苗雨时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437910102x1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