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文坛动态 > 正文

李犁缘何“烹诗”


好诗有感而无确解
——李犁《烹诗》(30)
 
 
诗人、诗歌评论家李犁

  近年来,诗人出身的李犁成为中国诗坛最为炙手可热的诗歌评论家。
  他区别于学院派的教条、故纸堆和引经据典,他区别于草根评论家的无厘头、情绪化和无原则。
  他的评论语言自成一家,一语中的,深入骨髓,诗化的表述堪称美文,正在为越来越多的诗人们所追捧。
  他的评述文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对初学者有指导意义,对已经成名成家的诗人有醍醐灌顶的警醒、提携。——《海燕》主编李皓评价
 
  无色:好诗有感而无确解
      
  好的诗歌应该是有感而无解。因为诗歌是感性的产物,只要一种情绪下的一气呵成,就不必在意主题要明确,意旨要鲜明。过分强调意义和说理,势必造成理性大于感性,读起来干巴巴的没有水分。这是论文而不是有血有肉的诗歌。我这个想法最近在读袁枚的《随园诗话》得到印证。他说诗歌最好就是似是而非。就是一首诗歌或者一句诗歌像说甲也像说乙,不同的读者得到的感受和启示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说的诗歌意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不确定而呈现意旨的多向性。当然这不是胡写乱写,似是而非的前提是有感而发,而且每一句诗歌都应该是心灵上滴下的雨露,甚至血和泪,当然也包括欢乐和激动。既然是心灵,那谁能言说清楚自己的内心呢?其实说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在意内心是什么样子。有人问毕加索说你画的是什么我怎么看不懂,毕加索说你能说出贝多芬的音乐是什么吗?此人说有感受但说不出。毕加索说我的画就是这样。此人连连点头。
     
  有人打电话让我举两首这样的诗歌当例子,那我就想起我当年解读过的两首最典型的吧,一个是卞之琳的《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我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还有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  
     
  这两首诗写的是什么?我当年曾解读过,凭的是那时我的经验,也就是当时我对世界的看法,在这两首诗歌中找到了对应。但我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解释,那解释就是读者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体会,在这两首诗歌中找到了呼应和平衡。诗歌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安慰和发现自己的契机,读者顺着它把自己内心的沉积排出来。就像这两首诗,恋爱中的读者,失意中的读者,还有装逼的人失意的人看了它理解肯定不一样。
     
  譬如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是一个对人生理解不太明亮的人,所以我就觉得那首《断章》中人是很被动的,有种螳螂捕蛇黄雀在后的感觉。而后一首我就觉得人和自然比较亲近,人和人就比较冷,甚至这距离是永恒的。但是一个当年被爱情烧得有点傻和异常兴奋的朋友却觉得这两首诗是写爱情中人的变化,像电影中的蒙太奇,各种情绪的转换。这就是人和人以及不同时期的人感觉的不同。所以阅读者的档次决定了诗歌的高尚与低下。对这两首的不同理解看出我朋友是光明高尚的,我就是阴冷卑下的。所以诗歌是试金石,也是知音,给不同人提供相同的愉悦和情感的出口。
    
  诗歌与美术和音乐都是一个血脉,都源于心灵源于感觉源于情感和超然的冥冥中的天籁之音和神来之笔,这就是神的力量和旨意。从颜色上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但也可以什么颜色都没有。无色即空,空就就是巨大,巨大到无的程度,是一种轻,也是一种恐惧或者是巨大的敬畏。
    
  说到无色,我前几年曾经借代这个来评价过一种诗歌。这里称谓的无色写作与上面说的不是一个意思,而是表示作者不被自己的情绪乃至于境况所限,而超越自己的一种写作。回顾一下也许会有一些别的启示。
   
  无色就是没有颜色的写作,这种诗歌作者不再突出个人的境遇和生活。因此我也把作者这种写作称之为超我写作。因为在这些诗歌中作者的情感已经跨越了自己的命运和自己生存的时空,更多的是给予他人和世界更多的关怀和爱,希望用诗歌去滋养和照耀别人乃至世界。而这些作品的核心就是——爱。爱亲人爱朋友,爱他所居住过的城市,以及生长的万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说是一种大爱和博爱。爱成了诗人写作的原动力,这来源于诗人们开阔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感恩之情。  
   
  我们拿祁人写于一九九六年北京一个地下室中的作品《寄自西绦胡同13号西门》为例:“现在,我生活在这里/居住在西绦胡同/地址:13号西门//我要告诉你们,……你所关心的这个人/如今携妻带子生活在这里/自然,我会接到你们的来信/熟悉或陌生的笔迹/常令我感动不已……热烈、生动而又朴实的语言/促使我一遍又一遍地回信/告诉你们,地址,西绦胡同/请记住,13号,西门/……”!
   
  我不厌其烦地敲下这首诗歌的部分文字,也是旨在告诉你们,这是感动我的一首诗歌。同时它也具有了好诗的优秀品质,那就是简单直接,真实自然。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浸泡着作者的情感,而一层层的倾诉就是一串串音符在心灵上弹奏,让我们被诗人的真诚热情,达观喜悦的情感所笼罩。这里我们看不到漂泊生活中的辛酸和苦难,我们能感受到是一个诗人对艰辛的坦然,对亲人的挚爱,对友情的珍惜,对平凡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事物的深情和抚摸,我们可以把这首诗歌理解成一个漂泊诗人的幸福生活。这是一首有热度的诗歌,带着作者的体温和热泪,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诗人和生活的休戚与共和肝胆相照。同样这样一首和生活肝胆相照的诗歌难道不是更博大的爱情诗吗?
    
  西绦胡同13号西门,那是一个让所有去过的诗人感到心跳感到血热的地方,那里留下了太多诗人的足迹和心血,甚至美好的青春时光。那里曾经是全国诗人的中心,像现在的宋庄和798之于中国画家的意义。诗人把那里生活的情境和意义呈现出来,就是点燃诗人们的记忆,也是提醒那些写诗或者不再写诗、青云直上或者依然跋涉在泥泞里的诗人们不要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血液里曾经流淌过诗歌的颜色!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诗人热爱诗歌,珍视友情,感恩生活的心灵。
 
  这种更广阔的爱让诗人超越了个人生活的幸福和苦难,诗人用善良和豁达去体恤去照亮别人的生活,这是一个大诗人的胸怀。这也证明诗人是这个世界上天生的具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怜悯心的人,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世间的万物。这就不能不提作者的另一首诗歌《鼓楼上空的鸟儿》:
 
  “……鼓楼上空的鸟儿/你翅膀下面的这座城市/没有树枝没有草坪/没有你的栖身之地/你回家的情景,此刻就要/写进我的诗里/愿你美丽的羽毛/别被风雨淋湿//鼓楼上空的鸟儿/你低头瞧见的这个行人/也是一位匆匆游子/在这座城市的天空和大地上/与你有着相同的经历”。
    
  我猜想这首诗一定和前一首《寄自西绦胡同13号西门》写在同一时期,前一个关怀的是人,这一首怜悯的是鸟。当然也从鸟的处境中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从中看出作者其实骨子里有一种天生的悲观,只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积极和开阔的心态,才让这种情愫化成更普遍的悲天悯人,化个人的痛苦为同情别人的泪,化自己的泪水成照耀世界的阳光雨露。
    
  仔细体味,你会看出这两首诗的发生都源于同一个胚胎。而且它们都是中国式的思维,重叠、回环、反复的吟诵,类似《诗经》的写作范式,而且思想上也继承了诗经的传统,那就是根植现实,用诗歌的触须去触摸生活的根和广袤的大地,你走心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和形式写作,你写的作品都能走进别人的心,扎进更多人的心。
     
  所以,诗歌永远是情感的使者,它的出发和抵达永远是从心灵到心灵。而心灵的颜色是无色的,无色包含了万种色彩,所以越是说不清看不懂似是而非越是内容的含量之大,也就越是最好的诗歌。
 
 
 
  伤感即美感
 
  伤感的时候读感伤的诗歌,心灵会获得一种少有的宁静和美感。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常说的负负得正呢?随着那些美丽而忧伤的文字,躁热开始消遁,喧闹归于宁静,看窗外树叶—片一片摇晃,听诗人的心灵焚烧时的回响,一种古典的抒情,深刻的忧伤在空气中弥漫。让我不由自主地为一种圣洁低头,为一种宿命沉默。凡是理想的都过于纯粹,凡是纯粹的都易于破碎。这就是命运的力量吗?这就是诗歌亦或诗人的宿命吗?感伤的诗行让我触摸到一种本质,它高贵而纯粹,坚强而脆弱,纯洁又孤独,冷漠又热烈。就象沉静的秋水下燃烧的火焰,让我们为一种柔情感动,又让我们为一种灼烈震栗。
     
  但是我们曾经作为人类良知的诗歌在今天为何变得这样迷惘和混乱?我们曾经唤作精神火把的诗人为何变得这样盲目和狭隘?做为新时期文学的先锋,是诗歌最早提出了对“人”的关切,也是诗歌最早为人自身的价值和理想呼号奔走。然而时至今天,我们很难读到那些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命运,表现人类的现状和梦想的诗篇。很多诗人退到心灵的反面,象手工艺操作者一样,制造—堆堆与情感无关的文字。还有些人打着“现代”的旗帜,不但拒绝情感,而且在诗中对人的要求和愿望进行敌意地蔑视。这样的作品除了一堆堆废弃的如砖头瓦块的文字,还能有什么呢?这也是我很久不读诗的一个原因。在这种背景下,重新读这些美丽而忧伤的诗歌,我会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愉悦,并由之带来的精神上的净化和普照。
      
  以上这些感想,出自我手上这本几位女诗人的诗集。女性诗歌较男性诗歌更感性更柔软离心灵更近,这不论是单纯的心灵暴露,还是现代意味比较强烈的幻像重叠,都没有回避自己的心灵,以及情感处境和生存现状。那种对人的深刻关怀,爱的愿望的强烈绽放,精神梦想的全面修复,都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她们从人道主义的故乡出发,去寻找(表现)理想主义的彩虹。在她们的诗中闪耀着道义上的悲悯与关怀,精神上的救人与自救,灵魂上的放逐与皈依。这些诗歌不论是对亲情刻骨铭心的眷恋,还是对明亮爱情的清彻流露,亦或对个人命运的沉郁低吟以及对女性的生命意识的深刻探究,无不透露出善良和关怀,同情和祈盼。
     
  正因如此,当诗人路过秋菜市场便想起母亲每年站在秋天里忙碌,便忘不了“风把你的披肩从后面吹起的样子”;在车上,与—个人相遇,他走路的姿势也令诗人突然想起父亲,于是“像突然遭遇到雨天,我想起雨具/想起雨里晾晒的衣裳”。这是一种传统而平常的感情,但没有什么力量能摧毁这种温情。在这些写亲情的诗歌中,作者置身在旧时代的门槛上,体验着某些细小却永不再现的情感瞬间,当我们重读这些诗篇,一切都染上了诗人自身的忧伤;“今天下午我将和你(父亲)一起经历老年/经历歌声中传来的伤感/你以为我什么都能承受/不呵,我的脆弱是一只熟透的桃子/一碰就是一个伤口”。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血脉相连的感情,是割不断的草木,分不开的骨肉。在最真的感情面前,你可以摘下面具,卸去坚强,灵魂不再设防,心灵自由流淌。这是一颗对人类有着宏大的善良和悲悯的灵魂,这是能征服一切、摧毁所有情感堡垒的人性之光。在诗里人道主义永远是诗人出发和最后归依的家园。
     
  在这些诗里,我们很容易读到一种伤感。与其说这种忧伤来自于作者先天的敏感和脆弱,还不如说是理想主义在现实中散落的破碎之光,那是一种对理想深情的呼唤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和忧伤。但这些诗中的理想并不是海市蜃楼,而是人性中最具体最真实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理解和被理解,爱和被爱。这样的主题贯穿了这些女诗人的全部诗歌。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没能使诗人起码的愿望得以实现,黑暗常常淹没了人性中的光明。呼唤没有回声。正如诗人林雪说的“在歌唱的时候失去旋律,在说爱的时候失去爱”。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诗人的热情渐渐冷却。那种单纯炽热的歌唱逐渐地被复杂阴郁的低吟所取代。热情的篝火熄了,流进我们视野的是深邃沉静的秋水。只有那束蓝色的火种在深深的水下发出细弱的呼唤。
     
  其实理想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漫延,表现理想更是人道主义文学最本质的要求。这些感伤的诗就是从人道主义的家园出发,去寻找和表现理想主义的彩虹。这艰难的历程,为这些诗歌留下许多特征,笔者就印象比较突出的几方面略谈一二。
 
  沧桑感:跨过青春时代的女诗人们再也不是唱着浪漫的情歌,在青山绿水间撷花采蝶的少女,再也没有了“……桌上放着我的退稿信;墙上挂着你的溜冰鞋/还要挤出—个空间/放置一个摇蓝……”的浪漫情怀,已经被风吹雨蚀成“没有谁能嘱望天空/啊,我是这样脆弱易折断,沉积千年的叶子/想起破碎的足音/那母性的兽走来/冷漠地注视世界/之后走开,绝望而神圣。”(林雪《远离》)。
 
  经过春天的浪漫,夏天的燥热,秋天里的诗人们以一种成熟、冷僻、孤独,高傲的目光注视世界。燥动起伏的情绪化做一种平静(平静得让人窒息)。平静中蕴含着更深的寂寞和伤感,因为秋天不仅收割成熟。秋天中还有凄凉的风:“在微茫的幻术中,慢慢倒向/独自一人的床。这儿那儿的发丝/ 已被收集一空。
 
  ……/有谁馈赠的花束在倦于料理中枯萎/有谁的诗集未曾打开,积满灰尘/犹如对那油腻的领子/与陌生的气息/手儿想到了抗拒/又能有什么/多么寒冷的双脚多年的疼/ 在冷风四溢的房间里独自地/慢慢拉上披肩(林雪《城市之舞》)”。
     
  时间的秋风吹灭了所有浪漫的火焰,少女时代单纯明亮的梦想和忧伤被幽深的思绪和沧桑所替代。这里平静变成了平常,从身在其中继而置身其外,仿佛都是一种宿命,由它去吧!就像绿叶不能长久。这时的诗人们不再祈盼爱情的永恒,情感的岩浆激烈的奔泻之后,是一片冷漠而坚硬的花岗岩。曾经沧海难为水,鲜艳过后是深沉。
     
  琐细感。80年代后期,在中国诗坛掀起女性诗歌热。一批女诗人以一种颠覆式的写作反抗男性为主的话语世界。她们大胆的暴露自己的隐私,夸大自己的生命意识,用自虐自毁的方式与男性世界抗衡。她们从精神到写作都试图走出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世界,甚至不屑于爱情,不屑于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这种精神上的乌托邦的冲动只能导致行为上的荒诞和盲目。就象一个人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面一样。充斥在她们作品中的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玄想,她们以为如此就能摆脱了男性、走出了世俗。
      
  所以我更喜欢那些没有反叛和夸张的女性诗歌。这些诗歌不屑于做那些生命意识上的抽象探索,也不有意强调女性女权,只沉醉于聚合个人的心灵碎片。她们理解的幸福是建立在原有的社会结构之上的一个女人平凡的起码的幸福。那就是爱和被爱。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对这些女诗人来说是一种真实的幸福:“我闭上眼睛。亲爱的,我的灵魂张开/在星团上面,在彩雾上面,在我上面/亲爱的。我这一生只为了爱你或等待你(《四点钟的夏季》”。诗人爱人也自爱:“永远不在爱情中退缩/永远使自己纯洁/永远保持沉静”。
      
  这里我们看不到那种歇斯底里的尖叫,也没有那种充满玄思和层层叠叠的象征。诗人的要求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上传统意义的诉求。她从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出发,接受传统,以真诚换回真诚,以信任换回信任,通过爱的形式实现人的价值,赢得人格上的尊严。而“这世上永远没有什么伟大正义的事业/使我停止为逝去的爱情痛苦。”(《倾述》)。爱情就是诗人人生的宗教,是她们实现灵魂自救的唯一方式。也许有人会觉得有些极端,但是,她们确信也坚守着自己的理念,因为“在当一个正直的普通人都不容易的情况下,我不奢望当英雄(舒婷语)”说这些女诗人不屑于情感之外的任何抽象的探索,我并没有意贬低那些女性诗歌的探索者们。她们都是自己诗歌中的英雄,只是那些女权诗人们一直想从俗常中走出却终没有走出,而这些女诗人却是一直想走进俗世却终没有走进去。
   
  她们都是失败者。
   
  残缺感。我们说有些女诗人是失败者,是因为“理想主义者都有光辉的痛苦”(王光明语)。在这些诗里,我们常常读到一种梦想与现实,爱与被爱,理解与被理解之间的反差。愿望与实际的背向行驶使我们诗人的生活总是倾斜,总是“残缺”。所有的诗人都在追求完美,而完美总是易于破碎,亦加人格和瓷。其实完美只是老妪时对少女的回忆,是树桩对成长的树苗的期待。所以在这些感伤的诗里,我们很容易读到那些“残缺”的诗句:“诗与爱情,我的两个相互搀扶的盲人/用创伤来医治医生的伤口/用偏瘫来照看护士/用我们仅有的一条腿成为健全的两条腿的拐杖”(《印有名字的桑树》,)。多么让人同情的处境!生存已经到了如履薄冰的危机时刻。而“这个完美的世界。已容不下一朵花,一句歌声/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残缺仍持续不断地被剥夺”。脚下的冰块已经破碎,我们已不能自持。在无根的状态下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存?我们又该怎么面对诗歌?自救不能怎能救人?这是诗人面对残缺世界时的诘问。那么诗人面对爱情又怎样呢?“还有谁爱你/在日出的地方;有一个姑娘修女般度日/等待你像基督降世”(《情人》)。
   
  读到这里,我感到—种凉意正从某个残缺处渗入骨髓。那是炼狱里发出的声音,是铁淬火时的呼叫,是心灵焚烧后飘零的黑暗和灰烬。苦难的诗人们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在混浊的黑暗中为我们保存下精神的火种!可为什么贫困、疾病、孤独、失恋、早亡还有人为的迫害总是追随着他们?荷马、萨福、彭斯、拜伦、雪菜、普希金、裴多非……还有我们的朱湘、海子、萧红……他们都没有活到40岁。生前没一位得到过保护和荣耀。
   
  完美的诗人残缺的人生!
   
  期待感。尽管诗人的命运总是那么残缺,但是我们透过这些忧伤的诗行,依然能看到善良、热爱、期待的灵魂。她们在许多诗中给予现实和时间更多的宽容和等待。哪怕是来自恶意的诋毁和伤害,她们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行走的端正。在她们许多阴郁低沉的诗篇中,我们依然看不到那种自弃和逃逸。更多的是沉郁不沉沦。失望不绝望,还有贯穿其中的自爱和自洁。不能够救人便自救,不能爱人便自爱。正如诗人自己所言:永远使自己纯洁,永远保持沉静。这些我们都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我完善。血液中天生的善良纯朴,人性中光明的普照,使这些女诗人能在不如意的境遇中依如既往地给予世界和他人以关怀和同情,不论是抚养目己的父母,还是哺育自己的故乡,亦或所有善良的人们。不论现实多少冷酷,生活多么阴暗,她们的诗依旧保持着对美好的祈祷、对幸福的等待。虽然没有了单纯明亮,虽然增加了冷僻和阴郁,但是发自灵魂深处的那种热爱依然执着地燃烧着:“世界如此喧嚣,湖水/渐渐发白。在前世里相约/做哪一种事情,都不会/持久不变。我们依如朝圣者/ 在蜜蜂与蚊子的舞步里坐下来,等待”(《远离》)。
  
  叶子凋谢了,树干还在,水面结冰了,但河水依然在执拗地奔流。没有了浪漫和浮躁,却增添了成熟、冷静和坚定,热爱的灵魂、善良的精神内核尤如永不熄灭的光芒,闪耀在这些感伤的诗篇中。希望还在,明天更好。这种色调的诗歌不是情感的灰烬,也不是心灵的避难所,而是体眠的火山,正等待更壮烈的喷发,也许—切都还来得及,只是要耐心地等待。
 
  (以上引用的诗歌除署名外,均出自是诗人林雪的作品)


 
  诗是电出来的情火
   
  擦电,是网上流行词,原意是指两人有眼缘,只看一眼就有触电的感觉,不仅生情,而且电得晕眩。用在诗歌里就是说诗人只与生活擦下肩,情感便被点燃,这擦出的电凝固下来,就是一行行诗。像公共汽车上怀孕的母亲,自家院子里成熟的石榴树,一次简单的朱雀行,广告牌下翻滚的男女等等,都会在诗人的内心腾起大火。这就应了那句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说明诗人的内心装满了干柴和弹药,与生活中人和事的邂逅,仅仅是火柴头在磷片上擦了一下,于是这情感的烈火开始燃烧,并逐渐放大且成为一种图景,给灰暗的生活以灿烂的一击,也让寒风中的心有了温暖和沉醉。
     
  所以诗歌里照耀着一束阳光,这是诗人的热忱,它让文字热烈又明媚。于是那些庸常的、琐屑的、不规则甚至有点阴冷的事物都变得俏丽完整,且有了曲线美和暖洋洋的光辉。于是诗人发现了“怀孕的女人登上公共汽车/扶好车门里侧的立杆后/对着整个车厢,她很快地瞥了一眼/她那么得意/像怀了王子/她的骄傲和柔情交织的一眼/仿佛所有的人,都是她的孩子(蓝野诗)”。还有“亲水别墅的广告牌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翻滚/这是春天的北京//远处的人悄悄看着/不,不要惊扰了他们/因为这是春天/大地已经回暖(蓝野诗)”。显然这是属于春天的诗歌,有青草像火焰一样在萌发,在向上沸扬,一切都是那么鲜活又生机勃勃。这昂扬而善美的人生态度让诗歌有了热度和力度,对阴郁而萎靡的诗坛是一种补充和呼唤。
     
  也正因如此,我们在这样的诗歌里看到一种情怀,一种掏出自己的心去体恤和温暖别人的情怀,一种对微小的美好倾注了全部的真情和爱意的情怀。所以诗人写诗就是让情感燃烧,像一颗蜡烛牺牲自己的肉身而换来微弱的光芒一样。这让我们读诗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这是诗人总是为美好祈愿,祈愿生活少一点颠簸,祈愿回暖的大地不再有倒春寒。这份慎重和珍惜让诗人的诗歌更加真诚和深情,而只有深情的诗歌才是最真实可靠的,诗歌的法则永远是情感、想象和爱。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对诗歌的敏感,以及对语言的掌控力和即时性。这需要一种状态,一种长久的经常的对诗歌的痴迷性和灵敏度。灵敏和迅捷,这是诗人天籁。当然更需要有一颗诗心,一双无邪的天真的清澈的眼睛。有了这一尘不染的诗心,诗人们就能在生铁一样的表情里击打出柔软,哪怕只是一道光与影,也能被诗人逮住并凝固。因为你看没看见,诗歌都在那里,并且只生不灭。诗人的工作就是唤醒它,然后再用诗歌唤醒读者蒙蔽中的眼睛和心灵。

 
 
  作者简介
 
  李犁:父母起的名字是李玉生。辽宁人。属牛,长相如牛,性格像牛又像马。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美学研究生班。上世纪八十年开始写作诗歌和评论。1992年后与酒长厮守,与诗偶尔偷情。2008年重新写作,评论多于诗歌。出版诗集《黑罂粟》《一座村庄的二十四首歌》,文学评论集《拒绝永恒》,诗人研究集《天堂无门——世界自杀诗人的心理分析》;有若干诗歌与评论获奖。为《中国文人书画》主编。
 

 
  诗评媒编辑部信箱:shipingmei001@163.com
  法律顾问: 河南有道律师事务所主任    马  伟
 
 
作者:李犁
来源:诗评媒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TA0OTg0NA==&mid=2650047712&idx=1&sn=b86579a632361267d2f13b8499d11083&chksm=f435397bc342b06d8831b44d2cafd2a51548cd6a3586362b9a4437992625ca1c68adeeb154f9&mpshare=1&scene=1&srcid=1002Pr0pHdvNLQfU4IJq6360&pass_ticket=KMpu%2FieC%2Foc9eYewGVS545BKNK1guXboaQ%2FCMpMh5D8c24OcaFi%2BoiHQOkrtNFoN#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