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鲁藜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在天津举行

2018年11月24日上午,天津市鲁藜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天津作家协会报告厅隆重举行。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元龙,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乔富源,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桂元,《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京津冀诗歌联盟副主席罗广才,天津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王忠琪、天津市鲁藜研究会创会会长王玉树、第二任会长胡元祥、现任会长段光安和诗人、作家宋乃谦、刘家鸣、谷羽、滑富强、颜廷奎、张景云、庞琼珍、罗方义、唐绍忠、闫强、大可、胡庆军、刘萍等以及诗歌爱好者100余人共襄盛举。
天津市鲁黎研究会是继孙犁、梁斌研究会之后成立的第三家文学学术研究会。自2008年建会以来,始终坚持以研究鲁藜诗歌艺术成就、推动和促进天津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为主旨,站在天津诗歌的最前沿,在天津诗歌理论研究和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为诗歌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做了大量的工作。
天津市鲁藜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由诗人、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天津市鲁藜研究会副会长刘功业主持,鲁藜研究会现任会长段光安就鲁藜研究会的十年发展和未来方向做了专题报告,著名诗歌理论家,各学会和文学团体代表发言祝贺。与会嘉宾深情地回忆了天津市鲁藜研究会成立的缘起,回顾了天津市鲁藜研究会以往取得的辉煌:鲁藜逝世十周年在北京举行的盛大的纪念活动;在天津自来水公司大礼堂举行的大型音乐朗诵会;编辑的《天津现当代诗选》在天津乃至全国引起的巨大反响;2012年2月25日,由胡元祥主编的《2011天津辛卯诗选》汇集了天津诗人集体的诗作,是天津诗歌界的一次“集结号”。此次会议也是《天津诗歌双年选2016/2017》的首发式,至此,天津市鲁藜研究会已经连续四次出版了《天津诗歌双年选》。
“鲁藜先生的代表作《泥土》是他人生征途上的一首凯歌,他的作品歌维护着人格的尊严和刚直。鲁藜的作品不仅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对于今天的新诗创作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历史文化资源”。鲁藜研究会现任会长段光安这样评价纪念老诗人的现实意义。

会前,与会嘉宾在亲切交谈

罗广才(右)和他的文学启蒙老师宋乃谦先生留影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元龙致辞

文学评论家、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桂元发言

文学评论家、天津鲁藜研究会创会会长王玉树发言

诗人、天津鲁藜研究会第二任会长胡元祥发言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乔富源发言

天津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王忠琪宣读贺信
天津市鲁藜研究会十周年工作报告
段光安(天津市鲁藜研究会会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鲁藜研究会全体同仁向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天津市鲁藜研究会于2008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这光辉的十年里,我们深深感恩那些为天津诗歌发展、为鲁藜研究会的发展所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向他们致敬。天津市鲁藜研究会的发展与天津市作家协会和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领导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感谢。
一、鲁黎研究会历史沿革
天津市鲁藜研究会是由首届会长王玉树,副会长柴德森、孙玉蓉、刘家鸣共同发起,经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正式批准和天津市社团管理局“准予行政许可”,于2008 年4 月11 日正式成立。成员以大学教授、学者、诗人为主体,是一个研究诗歌的社会学术团体。鲁藜研究会(诗歌),孙犁研究会(散文),梁斌研究会(小说)是三个不同文学形式学术研究会。天津市鲁藜研究会自建会以来,一直坚持以研究鲁藜的诗歌艺术成就及推动和促进天津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为主旨。
鲁藜研究会的首任会长为文学评论家王玉树,第二任会长为诗人胡元祥,第三任会长(现任)为诗人段光安。
鲁藜研究会历届会长(正副)秘书长(正副)名单
第一届
会长:王玉树
副会长:柴德森(常务)、孙玉蓉、刘家鸣、闵人、沙驼、罗文华
后补副会长:胡元祥(常务)、刘功业、罗振亚、阎立飞
秘书长:郭武群
副秘书长:罗广才、丁国栋、李永旭、于金辉
第二届
会长:胡元祥
副会长:罗文华、刘功业、罗振亚、高恒文、许向诚、李永旭
后补副会长:段光安
秘书长:罗广才
副秘书长:金学钧、于金辉、周之棣、周义和
第三届
会长:段光安
副会长: 罗文华、刘功业、罗振亚、高恒文、许向诚
秘书长:付国栋
副秘书长:闫强、于金辉、雷福选、刘萍、肖华来、路振忠
二、十年的成就总结
(一)研究会在鲁藜的研究方面
十年来,召开多次学术研讨会和诗歌朗诵会
鲁藜逝世十周年在北京举行的盛大的纪念活动;
在天津自来水公司大礼堂举行的大型音乐朗诵会;
编辑出版了诗集、纪念文集、文学评论集、传论、会刊和其它文学专著二十多部;
《鲁藜诗萃120 篇》王玉树 著
《鲁藜传论-- 燃烧不尽的赤子诗魂》 2014.11 金城出版社
《鲁藜研究文粹》 1990.8 天津社会科院出版社
《解读鲁藜诗歌札记》、《鲁藜纪念文集》等多部专著。
周骥良、腾云、刘家鸣、张铁荣、郭武群、胡元祥、罗广才、刘功业、高恒文、姜丽丽等该会成员就撰写论文60 多篇
丁国栋、于金辉《诗人鲁藜年谱》
(二)研究会在推动天津诗歌发展方面
该会致力于天津百年来新诗优秀作品的挖掘和整理,编辑出版了
《天津诗学三十四家》 王玉树 闫立飞 天津社会科院出版社2015.7
《天津现当代诗选》由罗广才、郭武群任执行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4
搜集并整理筛选了自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截止于2009 年天津240 多位诗人的优秀作品,展示天津诗歌发展的脉搏。为了接续这本诗选之后对天津诗歌优秀作品的整理和遴选,2011 年该会编辑出版了《天津辛卯诗选》。自2011 年以后该会每两年编辑出版一本《天津诗歌双年选》
2011 天津辛卯诗选胡元祥 主编 2011.12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12/1013 天津诗歌双年选 胡元祥 主编 2014.1 团结出版社出版
2014/1015 天津诗歌双年选 胡元祥 主编
以内容的高度浓缩和相对整齐的作品质量呈现给读者,使读者可避免沙里淘金的繁琐,直接阅读到近两个年度天津诗人创作的最优异部分。成为天津诗歌历史档案。从而为推动和促进天津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会成员成就
自鲁藜研究会成立2018年以来,成员在这十年间成绩硕果累累,可谓辉煌,从不同角度推动天津诗歌乃至诗坛的发展。仅仅中国当代诗歌奖就我会成员四人获得,分别是
中国当代诗歌奖第二届(2011—2012)贡献奖 罗广才
中国当代诗歌奖第四届(2015—2016)批评奖 王士强
中国当代诗歌奖第四届(2017—2018)批评奖 罗振亚
中国当代诗歌奖第四届(2017—2018)诗集奖 段光安
其他奖项就不一一列出。
编辑报刊及重要综合诗集
罗广才任总编辑、段光安、胡庆军任副总编辑的《天津诗人》诗刊(季刊),2011年创刊,已出版32期;
付国栋主编、深耕、段光安副主编《诗人报》2016年复刊,已出版二期;
付国栋主编《汉诗界》2016年创刊,已出版二期;
主编《天津百年新诗》(天津人民版2017年;
李彬主编,《天津新诗选编(中英文版)》(2017年)
谷羽主编《风的形状——中国当代诗选》俄译本 彼得堡许珀里翁出版社,2018年
出版个人诗集、评论集、译著150余部(略)
三、明年的任务和规划
2019年的主要任务。
由天津市鲁藜研究会主编的《王玉树文集》将于明年出版发行,鲁藜研究会将筹备并举办《王玉树文集》首发式及研讨会。
把对鲁藜的诗歌艺术成就研究扩展对七月诗派诗歌诗歌艺术成就研究,号召会员撰写并收集相关论文在研究会会刊上发表。
继续组织编辑《天津诗歌双年选(2018——2019),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天津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天津市鲁藜研究会将吸收更多年轻有为的诗人和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天津籍学者、专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扩大队伍,让天津市鲁藜研究会发展壮大。
自鲁藜研究会成立以来,我们始终站在天津诗歌发展的最前沿,也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更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研究会能够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
天津市鲁藜研究会
2018.11.24

背景资料——
鲁藜(1914年——1999年),原名许图地,现代著名诗人,出生于福建厦门,3 岁时随父母侨居越南西贡,1932年回国,并加入地下革命组织,1935年参加上海“左联”,转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任陕甘宁边区“文协”党支部书记,在这里结识了丁玲等著名作家,其成名作《延河散歌》也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不久奉命到晋察冀抗日前线任军区民运部干事和战地记者,发表了一系列优秀诗歌作品,如《青春曲》《纪念塔》《一个深夜的记忆》《夜葬》等。由于上述成就,鲁藜成为“七月诗派”和解放区代表诗人之一,被写进中国文学史。建国后,鲁藜担任天津市“文协”主席等多种职务,出版了10余部诗集和小说散文集,并有200 万字的《鲁藜诗文集》行世,其诗歌被译为英、日、俄多种文字,享有国际声誉。


天津市鲁藜研究会成立时名家贺信摘录
著名诗人:屠岸
听说要成立"天津市鲁藜研究会",这是好事.我非常赞成.
鲁藜很早就参加革命,为中国革命奉献了毕生的力量。
鲁藜是中国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是心灵的歌唱,美丽而纯洁,像真理一样单纯,像理想一样高洁。
鲁藜的诗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他唱出人民的心声,生活的牧歌。
鲁藜长期投身于革命阵营。鲁藜的诗,很少极左的烙痕。
长期以来,对鲁藜的研究缺如或不够。
天津市鲁藜研究会的成立,必将使这一现状改观。
2008年4月2日
张晓风(著名诗人胡风的女儿)
天津市鲁藜研究会的成立,必将大大推动对鲁藜这位优秀的、伟大的诗人的研究工作的全部开展,是文艺界的一大盛世。我忠心祝愿她今后能结出丰硕的成果,为中国的现代文学、现代诗歌的发展贡献力量!
2008年4月2日
著名诗人:李瑛
天津市鲁藜研究会:
欣悉贵会成立,相信定会大大有助于对鲁藜先生及其诗作的学习和研究,对我国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也会是有力的推动。谨致热烈祝贺.
2008年4月4日
诗人于坚贺信
永远难忘的是:二十世纪70年代初年的某日,我在一本五十年代的油印资料上看到批判鲁藜先生的文章,其中引用了鲁藜先生的《泥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当时我正从古典诗词转向新诗的写作,这是我在那个黑暗年代看到的第一首真正的新诗,震撼心灵,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至今没有忘记,因为鲁藜,我后来找到了艾青、曾卓、牛汉……《白色花》这批诗人。我的诗是从这一路出来的。
在天津鲁藜研究会成立之际,我深切怀念鲁藜先生,向这位我早年从未谋面的老师致敬。
2008年4月11日


2007年5月,诗人罗广才在厦门拜谒鲁藜先生故居

诗人罗方义


诗人罗广才和作家滑富强老师

作者:罗广才
来源:罗广才 美篇
https://www.meipian.cn/1rb7y2rj?share_depth=3&user_id=ohbsluOHOy9zbdiZVMNglN51RUDM&share_user_mpuuid=09708568cd5ada7b62757d09baa6a4d9&first_share_uid=43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