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文坛动态 > 正文

许立强长篇小说《谍诱》通信研讨会纪要


许立强长篇小说《谍诱》通信研讨会纪要
 
  主办单位:
  山东省作家协会小说创作委员会
  济南市作家协会、济南出版社
 
  研讨会内容:
  2019年9月,济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政府驻青岛办事处原主任许立强的长篇小说新作---《谍诱》,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被誉为我国“谍战文学的新收获”。为了进一步繁荣山东长篇小说的创作,我们组织此次通信研讨会:由作家、评论家分别审读作品,每人写出1000字左右的发言稿,而后编辑为会议纪要,在网络平台推送,具有同样的研讨和宣传效果。通信研讨由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小说创作委员会主任刘玉栋主持,于2020年6月上旬举行。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小说创作委员会主任刘玉栋:
 
  尊敬的各位师友,大家好!
 
  由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今天我们采取一种通信的方式,组织召开许立强长篇小说《谍诱》研讨会。参加这次通信研讨的有: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小说创作委员会名誉主任赵德发;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
  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青岛市作协名誉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许 晨;
  济南市文联原主席、市作协主席张 柯;
  山东省作协签约评论家、山东师大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张丽军;
  山东省作协签约评论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丛新强;
  青岛市文联原副主席、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海波;
  青岛市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温奉桥;
  济南市作协副主席、《济南日报》文艺部主任逄金一;
  山东省作协签约评论家、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艳梅;
  山东文艺出版社原编审、文学评论家侯书良;
  济南出版社编辑部主任、《谍诱》责任编辑李建义、雷 蕾等。
 
  对于大家专门抽出时间参加此次研讨活动, 我代表主办方表示由衷的感谢!
 
  许立强先生是济南市作协副主席,当过国有企业党委宣传干事、报社记者,做过政府驻京办的领导,生活经历丰富;许立强先生一直对文学充满崇敬和热爱,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笔耕不辍,坚持文学创作,相继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多篇,特别是他于2005年出版的那部描写国企改革的长篇小说《天字一号工程》,曾经产生过良好的反响。
   
  这部小说《谍诱》,是他的长篇新作,入选山东省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去年9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以20世纪40年代初的泉城济南为历史背景,反映中共济南地下党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历史题材作品,讴歌了在抗战时期日寇占领下的济南,我地下党和抗日战士与敌人斗智斗勇,付出了巨大牺牲,终获胜利的传奇故事。《谍诱》发表后,引起省市文坛和媒体极大反响,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被誉为我国“谍战文学的新收获”,以及济南版的“潜伏”。为了总结这部作品的创作经验和收获,进一步繁荣山东长篇小说的创作,我们特意组织各位专家,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召开此次新形式的研讨会。
   
  下面,首先请赵德发主席谈对这部长篇小说的阅读感受和评介----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小说创作委员会名誉主任赵德发:
 
  写“谍战”小说,是一种有难度的写作,是需要高智商的写作。间谍,或特工,隐藏真实身份,打进对方阵营,这是一种极致的情境。如何描写这种情境,展示极致情境下的人性,需要作者具有超强的智慧与笔力。许立强先生勇敢地挑战自己,在历史云烟中寻觅泉城谍影,用一部长篇小说予以生动描画。
 
  于是,我们看到当年济南被日军占领之后,一批共产党人以种种身份作伪装,进入了日本侵略军的多个机构。如湛寿亭去伪治安军济南陆军医院当院长,郭金良在日军特工总部“泺源公馆”当翻译官,等等。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获取情报,治疗八路军伤员,策反敌方人员,为抗日做着种种秘密工作。山东局敌工部副部长王见新指示他们:“要尽可能地接近日本特务的核心人物,取得他们的信任,长期隐蔽下来。要同魔鬼打交道,就得把自己也装扮成魔鬼。这戏要天天演,要演得逼真。”装作魔鬼,这是人世间最难演的戏,要深藏自己的信仰与良心,跟着敌人作恶,甚至被逼杀害自己的同志!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多么高超的应变能力。然而,他们把一出出戏演得很成功——成功地骗过了敌人,成功地助力抗战。
 
  小说还描写了在济南这个敌占区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如中共山东分局干部冯新远,先后担任中共济南地下党工委书记的常闻声、徐子常,以及进城为八路军筹措药品的路继成等等。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在刀光剑影下工作,一不小心就会被捕,会遭杀害。小说写了日本特务对他们的严刑拷打,那种血腥与残暴,让人读时不寒而栗。而在这种生命关头,几位中共地下党员以钢铁般的意志守住了节操,绝不出卖同志,烈火真金,光辉夺目。
 
  《谍诱》中,敌方的间谍也有很多,有日本人,有中国国民党党员,各司其责,各为其主。小说对他们的表现也很成功,没有脸谱化,写出了人性的复杂。譬如,郭金良认出日本特务木村是他在日本时的恋人的哥哥,告诉了他妹妹被迫为娼的遭遇,让木村产生反战情绪。活跃在省城的美女记者边艺红,竟然是冒名顶替的,她的真实身份是日本特务,这也出人意料。

  成功的小说,都用大量的真实细节做支撑。许立强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做了许多考证,并写进了书中。如抗战时期济南的市容市貌、著名店铺和几家公馆,都写得细致到位。谍战中的一些细节,也让大开眼界,如中共山东分局在城外竟然设有化妆室,为将要进城的同志提供合适的衣物等等。
 
  从这部小说中,我们还读出了这样的警示:人类社会,和平为贵,要尽可能避免战争,不要让人被迫装作魔鬼。
 
  《谍诱》,因其表现精彩的谍战,也诱惑了读者,让人读时不忍释卷。但遗憾的是,小说最后部分对这些地下工作者在抗战胜利时的下落及命运没做太多交代,让人牵挂。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
 
  就作者创作历程而言,《谍诱》在题材、体裁上都带有突破性,其突出的特点在于,作者在一个较长历史发展时段内、在广阔的历史大背景下,努力塑造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人物。小说以湛寿亭等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主干人物为聚结体,塑造了上百个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特殊的背景下的人物群像。
 
  人物的丰富性体现在人物的成长性。小说讲述了绵延了十几年的历史,人物随着历史的进展而“成长”。这其中打动人心的是一批可称“民族脊梁”的革命者的成长。湛寿亭是小说的核心人物,虽一亮相时,即已有坚定的革命志向、丰富的斗争经验、独特的人格魅力,但也是在不断成长。他在争取王秘亭走到人民一边的过程中,在与双料特务、多重身份的戴秀萍的斗智斗勇、用心用情的复杂交往中,在与各色战友共同战斗中,一步步地成长。这种成长,也是我们党的成长,也是中华民族的成长。
 
  人物的丰富性体现在人物的转变性。在时代的大潮中,每一个个体生命的选择,是偶然性、必然性的结合,甚至带有神秘性的因素。人物的转变,凝聚着历史发展的独特的“个性”。小说中,王秘亭的转变是富有意味的。作为原先有着抗战背景的宪兵团团长,他的转变有其必然性;而小时挚友湛寿亭的来到,又让其这种转变带有偶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交织的背景下,他的犹豫、游移又体现出大变动时代的人心的丰富性。
 
  人物的丰富性体现在人物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一是体现小说中人物特点、地位、经历的复杂性。比如,小说中写了几位突然消失的人物,路继成被湛寿亭、郭金良他们解救出来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那个被他聘为“顺城号”经理的警察派出所所长宋子民。“宋子民就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似的,再也没有露过面。”这人物显示独特时代的独特人物命运。二是体现在人物个体内部的丰富性。比如戴秀萍,其经历是复杂的,立场是复杂的,与核心人物湛寿亭的关系是复杂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
 
  也正因为这部小说在作者的创作历程中具有突破性,其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比如:语言与特殊时代、与特殊情境、与特定人物贴合的紧密性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叙事的逻辑推动力上也还有待加强。
 
  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青岛市作协名誉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许 晨:
 
  曾几何时,中国文坛上掀起一阵“谍战文学”的浪潮。首屈一指:当属2008年电视连续剧《潜伏》。它本是一部14000余字的中篇小说,由著名编导演精心改编,精彩演绎数十集,一炮打响广受好评。究其原因,是那新颖别致的传奇故事、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引人入胜。而今,我欣喜地读到了一部名为《谍诱》的长篇小说:以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泉城济南为历史背景,浓墨重彩地反映了中共济南地下党,在党中央和山东分局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的故事。那精致老道的语言,那惊心动魄的情节,堪称一部不可多得的谍战文学佳作。
 
  作者许立强,是一位笔锋甚健、宝刀不老的实力派作家,也是我友情深厚的老朋友。早在十几年之前,我在《山东文学》社工作时,就与他熟悉。后来,我们在青岛这个美丽而多彩的海滨城市相遇相知,经常交流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许立强开始准备这部多达数十万字的长篇大作了。因而,当我拿到由济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谍诱》之后,立即被那别具一格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了:黑里透红的城市夜幕背景,上书两个白色的草书大字:谍诱,彰显出一种神秘莫测而又暗藏悬机的色彩。在此,我作为一名写作者和文学编辑,与大家重点分享一下这部长篇小说的写作特色。
 
  其一,真实客观地还原了济南地区我党地下工作的史实,用文学笔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隐密战线上的斗争,丰富了泉城甚而齐鲁大地的当代文学艺术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山东省会的济南文坛,曾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长中短小说、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等等,反映了战争年代以及和平建设时期方方面面的火热生活。然而,有关地下党和谍报工作的文艺作品极为罕见,从而连带年轻一代不太了解这方面的历史。事实上,中共济南地下党、山东分局城工部等组织付出了极大心血甚至生命的代价,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许立强的《谍诱》问世,从某种意义上说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功不可没。
 
  其二,以多彩的笔墨、高吭的强音和壮阔的气势,栩栩如生地塑了一批战斗在“龙潭虎穴”中的共产党人形象,理直气壮地弘扬与讴歌了为了信仰而英勇奋斗的正能量。尤其是主人公伪治安军济南陆军医院院长湛寿亭夫妇、日军特工总部“泺源公馆”翻译官郭金良、不幸被捕的中共山东分局干部冯新远、前后担任中共济南地下党工委书记的常闻生、徐子常和路继成等人。他们或是天天在刀尖上行走却处乱不惊,为根据地买药品救伤员;或是冒着时刻被逮捕杀头的危险,沉着应对,为我军搞情报破坏日伪军行动计划。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与这些大无畏的前辈战士息息相关。这部文学作品,也是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其三,紧张离奇的情节进展,环环相扣的传奇故事,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好似大功率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许立强是编织故事的高手,在早期的《天字第一号工程》《色酒》等小说中,已经显露出这种特长。文中往往设置一些扑朔迷离的悬念,令人一旦捧读就放不下了。这非常符合他的创作理念:小说要写得好看,如果味同腊看不下去,就没意思了。《谍诱》开篇放在山雨欲来的济南火车站,日伪军宪兵、心狠手辣的特工,中共地下党人等“三国四方”围绕着接人、救人,展开了一场危机四伏、命悬一线的暗战,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心弦和眼睛。同时从容交待了出场人物、时代背景和故事线索,为下一步引出更为复杂的中心事件。
 
  其四,浓郁的济南风情,地道的泉城特色,犹如一幅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山东省会的“清明上河图”。作者许立强从小在济南出生、上学、长大,又在济南的工厂、报社和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加之对地方党史人文的研究,使他十分熟悉生他养他的家乡并怀有深厚的感情。这在《谍诱》里均有清晰而突出的表现。无论是街道地名---大观园、趵突泉、制锦市,还是风味小吃---锅贴、油旋、草包包子,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家长里短都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本乡本土的看了会备感亲切,外地人读后也会大致了解济南的风土人情。
 
  然而,就像电影是遗憾的艺术一样,小说也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如果作者在抗日谍战和解放济南的地下斗争转换上,过渡衔接得再细致再顺畅一些就更好了!瑕不掩瑜。应该说,这部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谍诱》,不仅仅是泉城和齐鲁文学艺术界的上佳之作,也堪称近年来中国文坛上“谍战文学”的新收获。如果改编成影视剧本,搬上银幕抑或荧屏,亦会是一部悬念丛生、精彩纷呈的热播作品。在此,我再次向作者许立强表示由衷的祝贺,并且期待他再接再厉,写出更多更好的脍胵人口的新作品。
 
  济南市文联原主席、市作协主席张 柯:
 
  看了许立强创作的《谍诱》,第一印象是感觉他的胆气不小。第二是他为此下了功夫。这是一部勇闯雷区的作品。何出此言?
 
  我一直认为,描写抗战时期的地下斗争,是个容易吃力不讨好的活。这是因为,作者需要掌握的国际背景,需要驾驭的中日双方之间、国共之间、中共与日伪之间,国民党与日伪之间,纷繁复杂的头绪,千丝万缕的线索,有的至今还难以解释得清楚的问题,统统搅缠在一起,一切的一切,都太过复杂,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故事的穿帮和打拐是必然的。王蒙说过,现在反映地下工作的作品他不敢看,因为一看就提心吊胆,好多地下党之间的对话,一张嘴就露馅,非得让敌人抓住不可(大意)。
 
  其实,阅读《谍诱》,笔者也有如此的担心。这些年,在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甚至出现了类似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的游戏情节。 如此荒唐透顶的儿戏,屡屡出现在影视剧中,首先对不起的,是为抗战做出重大牺牲的中华民族;其次是对不起文学,因为这是对文学尊严的亵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学,就没见过这么玩法的,这种填补“空白”的书写,是一种耻辱。
 
  以抗战题材为例,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大背景下,双方在战场上有团结抗日、共御外敌的经历,也有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的场景,特别是在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后,中共一方面要坚持和维护团结抗日的大局,揭露投降派,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拿出很大精力来对付和打击顽固派。而由于暗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我至今尚未发现国共双方地下工作者有过合作的资料。说这些话是为了想说明此类题材作品创作的难度,创作这类作品的人,是敢在雷区里穿行的人,他得敢在雷区里走,一旦趟上雷,炸出血来,他得收拾好血污,敢于从头再来。不然这活就干不下去。从这个意义说,《谍诱》的作者选择了一条艰险之路,且做出了勇敢而可贵的探索。
 
  抗日战争时期的济南,是日军在山东的大本营和重兵把守的堡垒。在这个地方开展地下工作,等于每日都在刀尖上跳舞。正因为如此,中共领导济南地下斗争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谍诱》起笔于抗战时期,止笔于策动了吴化文起义。通过阅读此书,读者方知,就在我们身边这座古城里面,当时表面上湖光山色、群泉喷涌,一派江南风光,实际上各派政治力量暗潮涌动,谍影幢幢,一场场暗战大戏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感谢作者的书写,让老济南们知道,就在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火车站、制锦市、花店街、筐市街、朝阳街以及老字号聚丰德、便宜坊、燕喜堂里,还有书写出这么多颇为吸引人的谍战故事。因此,我们不能不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
 
  山东省作协签约评论家、山东师大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张丽军:
 
  昨天的故事如何讲述,昨天的英雄如何走进今天读者的心中?这不仅关乎历史、文学的当代书写,不仅关乎从刚刚逝去的昨天到今天乃至未来的文化传承的问题,更关乎一代代人的心灵、情感与信仰的传递与建构问题。因此,如何讲好刚刚逝去的昨天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心灵信仰与文化传承的宏大主题。
 
   身在济南、情在济南、书写济南的许立强先生,以一颗虔诚的文学之心,回到历史的故纸堆、回到历史的现场、回到历史当事人的身边,去书写刚刚逝去的济南的昨天故事,体现出了一种可贵的文学“史传传统”。许立强先生的小说《谍诱》便将这些镌刻在丰碑上的勇士还原于解放前的济南,讲述了郭金良、湛寿亭等中共地下党员在与日本宪兵队少尉武山英一和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传递情报、解救同伴等惊心动魄的故事,唱响了上世纪发生在齐鲁大地的战歌,铺开了一幅写满泪与笑的热血书卷。   
                            
  沉着睿智的湛寿亭、机敏警觉的郭金良、英勇赴死的冯新远、深谋远虑的王见新……波澜壮阔的人物画廊充盈了那个充满血腥与暴力、忘我与奉献的时代,就连几个点缀其间的次要形象也蘸满了革命的激情笔墨。善良却冒失的余丽娜、心思缜密的常闻声、通情达理的毛晓亭等血肉丰满的人物同样用自己的方式投身于生死沉浮,也正是他们以普通人的身份见证了饱受创伤后浴火重生的新中国。
 
  谍战题材早已成为当下文化语言聚焦的热点,但小说《谍诱》不同于该题材作品的一大亮点便是其将谍变和诱惑的周旋背景安放于济南——这座质朴却坚毅的泉城。小说虽围绕发生于济南的抗日救国故事展开,但在紧张刺激的谍战情节之间却留给济南几分特殊的温情。千佛山、大明湖、济南火车站等济南标志性风景穿插其间,就连济南的人情理短等琐碎日常都被巧妙地揉进了亦正亦邪的人物对白。济南作为齐鲁大地的政治首府,陪伴着华东半岛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腥风血雨,沉稳而内敛的济南也在战火中展现出了其慷慨悲壮的另一面,这样的济南更加鲜活,也更加令人尊敬和神往。
 
  小说在塑造丰富人物群像,描写风云突变的时代和绘尽风韵济南的同时依然没能摆脱该类题材常见的反面形象扁平化和辅线情节虎头蛇尾的弊病,许多早期出现的人物并未妥善收尾,结尾有借宏大叙事遮盖结构不完整之嫌,这往往是此类作品易于忽视的问题,也是作家急需正视的难题。
 
  任何时代都不缺少英雄,但任何英雄也终会汇入人民的洪流,因为真正的英雄往往只铭记自己人民的身份,怀着和人民一样的赤子之情化作守护祖国的尘沙。汇入历史原貌、人物原貌和人性原貌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传统中可贵的“信史精神”。正是这个意义上,《谍诱》不仅是一个好看的小说,更是一个精彩的、带有历史原汁原味的、富有传奇色彩谍血诱惑的“昨天的故事”。
 
  青岛市文联原副主席、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海波:
 
  许立强的长篇新著《谍诱》是一部非常好读好看的作品。好读好看作家许立强一直追求的小说叙事的美学价值,是小说作为叙事文体的艺术呈现。
 
  《谍诱》之所以好读好看,首先是因为这部小说所选取的谍战题材。小说叙述的是济南地下党组织在人民群众支持下进行艰苦卓绝革命斗争,迎接济南解放的故事。但如果仅仅因其谍战题材而好读,显然是不能真正理解作家在这部小说叙事上的苦心经营。这些年来,谍战题材的小说、电视剧不能枚举,谍云密布,步步惊心。在众多的谍战小说中,《谍诱》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具备通常谍战题材小说艺术魅力基础上,又有自己独特的创造。这里有许立强对济南执著的热爱与深情,也有他的思考与艺术探索,为谍战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值得关注的小说类型。
 
  《谍诱》之所以好读好看,还在于文本叙事张力以及创新性故事的叙事手段。与以往谍战文学不同,许立强特别注重在生活的细处追求叙事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在故事情节构造方面别具匠心,紧紧把握人物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情感与民族大义的内在关系。如小说特别善于写饭局,在各种饭局中设置故事。作家在不断的设局和解局的过程中,在大量的细节呈现中表现人物,饭局中的各种人物构成了故事的复杂性和神秘性,所谓的“谍诱”之诱,多在这些“局”表现出来。在这部小说中,作家为了更好好地叙述故事,增加故事的艺术魅力,设置了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重人物关系,从而生发出无数纠葛、悬疑和恩怨情仇。小说开篇就将各种人物、各种矛盾提示出来,在济南火车站这个公共场所展示了郭金良、王秘亭、武山英一、湛寿亭、常闻声、戴秀萍等人物纷纷登场,让一个火车站容纳了不同的人物和不同政治势力,同时又将故事的紧张气氛置于读者面前,使小说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阅读期待。随后,小说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政治力量展开故事,济南地下共产党组织、济南伪政府及宪兵队成员和以武山英一为代表的日本特务等,交织于济南的机关、医院、饭店等,其中又穿插着亲情、友情与爱情,从而完成了一个迷局重重的文本世界。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层层展开,既是“谍”之诱,也是对读者的“读”之诱。
 
  《谍诱》之所以好读好看,还在于小说的地方性风俗性特征。许立强特别突出表现了故事的济南特征,将故事置于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背景之中,从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的语言以及济南历史及其建筑等,为小说确立了浓郁的叙事氛围,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融为一体,将故事的场景融入读者的阅读感受中,不仅让人们获得阅读的亲切感,而且为济南现代革命斗争史作了生动的注解。泺源公馆是体现各种势力,展开故事的凝聚点。这一具有济南地方特征和历史感的百年建筑,既充满了济南城市的实在感和神秘感,而又成为故事发生发展的策源地。其他如人们熟知的济南火车站、大观园以及大明湖、趵突泉、五龙泉、北园等,这些具有浓郁地方风情和民俗特点的济南地理,从不同的侧面构成了小说叙事的背景或者成为故事发生的重要因素,拉近了小说与读者距离。追求以小说的艺术形式讲述济南历史尤其是战争时期的济南革命历史,正是作家为济南立传,为泉城叙事的重要艺术探索。
 
  一部好读好看的小说,在小说文体创新方面需要大胆的精心的探求,在这方面,许立强下了较大功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作家将故事置于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到新中国成立的十年时间段上,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联结着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重要时间节点。作品从湛寿亭到济南履职开始写起,以王秘亭、郭金良、武山英一、边艺红等主要人物的相互关系,构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离奇,超出读者的阅读想象,但又与作家笔下的人物身份、行为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符合生活和故事发展的逻辑。
                             
  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温奉桥:
 
  自麦家《暗算》以来,谍战小说的流行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在众多的谍战题材小说中,许立强的长篇小说《谍诱》,以其多重审美建构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开辟了谍战小说的一个新视域,成功实现了谍战小说的一次美学“突围”。
 
  《谍诱》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谍战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许立强把谍战小说的传奇性、趣味性与革命历史小说的严肃性、庄严感完美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张力,可以说,《谍诱》是对历史的一次别样诉说。
 
  一般而言,谍战小说是类型化小说,情节跌宕曲折,故事扑朔迷离,悬念引人入胜,是其“标配”,谍战小说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契合了大众的某种深层心理需要。但是《谍诱》同时又表现出了新的更高的审美追求,那就是对革命合法性的严肃、理性思考,这是这部小说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谍诱》在重建历史现场的同时,达成了重构历史的想象。
 
  首先,《谍诱》坚持了现实主义的美学立场。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初的泉城济南为背景,生动描绘了我地下党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之间展开的错综复杂的革命斗争,既有对革命之宏大叙事的思考,也有对市民日常生活的细致摹写。小说建立在大量档案、史实、回忆录的基础上,改写了谍战小说一味追求情节离奇曲折的审美取向,赋予了谍战小说以更为深广的审美内涵。《谍诱》之“真实”和“虚构”、“日常”与“传奇”的融凝缠绕,使谍战小说的审美意识形态认同发生了裂变,在一定意义上,《谍诱》重塑谍战小说的开放性审美品格。
 
  其次,《谍诱》突破了谍战小说传统的空间设置模式。一般而言,谍战小说的空间设置有其特殊要求,这是由谍战小说的性质决定的。但是,《谍诱》并没有走一般谍战小说空间设置的老路,而是将故事背景设置为40年代的济南,极大地强化了小说的真实性。特别是大量老济南人文习俗、民风民俗的描写,以及制锦市街、馆驿街、五龙潭、天桥、聚丰德、大观园等实有场景的历史性描写,不但赋予小说浓郁的生活气息,也突破了谍战小说的空间设置的虚拟化模式。  
 
  所有的小说,本质上都是对人性的探讨。《谍诱》自觉挖掘谍战小说的人性内涵,小说既宏观地表现了特殊年代敌我严酷的地下斗争,又细腻地呈现了主人公个体生命的情感自我。许立强自觉把“好看”作为小说的首要品格,“好看”不仅是故事的可读性,也指向小说的精神向度,这本质上代表了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理解。
 
  济南市作协副主席、《济南日报》文体部副主任逄金一:
 
  济南作家许立强最新长篇小说《谍诱》是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题材文学作品,是山东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的项目作品。它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是省、市文学创作的重大收获。
 
  这部小说在情节上高潮不断,引人入胜。作者的叙述能力让人刮目相看,他不断制造悬念,一波未平,另波又起,整个故事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矛盾突出之下,尤显作者“解扣”能力之强;斗争激烈中,更显作者处理问题的智慧与才华。那简短的纸条、那耐人寻味的释放、那神秘的跟踪、那欲擒故纵的布局、那酣畅酒局中的套话,还有审讯台上那些花样百出的刑讯逼供……无不让人读来欲罢不能。其中的男女、同学、同乡、同事;国共、日伪、百姓……错综复杂的关系,局中有局的场面,无不让人读来思绪起伏。很多人肯定没有想到,在济南这块平静的土地上,居然还发生过如此波谲云诡、激荡人心的故事,不由人不重新审视这片熟悉的土地,从而加深了对它的了解与认知。
 
  这部小说如果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相信也应当会比较有市场。
 
  这部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很成功,包括日本人武山英一,共产党人湛寿亭、郭金良,还有从国民党阵营中起义的吴化文等等。个人感觉,这部小说尤其在共产党员形象塑造上最有突破,特别是塑造了更为接地气的新型党员形象。比如湛寿亭与余丽娜这一对党员夫妻,他们信念坚定,善于与敌周旋,敢于牺牲,但他们又不只是单向性高大的,在具体生活中也是平凡的、颇具烟火气息的。余丽娜是个醋罐子,对于丈夫湛寿亭的漂亮女下属充满醋意与警惕。湛寿亭与余丽娜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无伤大雅地互骂几句。这些更具生活化、人性化的处理,反而使人物显得更真实与亲切。
 
  这部小说在描写济南、传递本土精神气质上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书中多处可见关于老济南民风民俗的描摹,书中人物的对话也多有让老济南人熟悉的“土话”,小说中也处处可见让人感到亲切的济南地名:制锦市、五龙潭、聚丰德、大观园、泺源公馆、草包包子铺……从场景、民俗、语言等诸多方面,这部小说立体展现了老济南的独特魅力。
 
  山东省作协签约评论家、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艳梅:
 
  新世纪以来,谍战小说和谍战剧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谍战题材热与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密切关系。“间谍小说的名称如同侦探小说和警察小说,也是来自主人公的职业特征。在间谋小说中,作者采用侦探小说和警察程序小说的许多方法,描写作为间谋男女主人公的谜一般的冒险活动经历。”(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504页)麦家、海飞、龙一、周大新等人的谍战小说,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谍战小说是以地下斗争为主线,加入悬疑推理,神秘冒险,家国大爱,个人传奇等元素,以间谍潜伏,情报窃取,秘密营救等地下活动,来表现历史风云、民族命运、家国情怀和个人信仰。在叙事上,谍战小说有着独特审美,可读性更强,剧情跌宕起伏,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叙事重心则主要体现在,真实的历史复现,残酷的地下斗争,以及复杂的人性展示。其中的家国认同与个人身份认同,往往借助惊心动魄的斗争及充满个人情感情绪的日常生活体现出来。
 
  许立强在长篇小说《谍诱》中,以济南城为背景,为我们讲述了抗日战争年代特殊战线的斗争。如何书写历史,如何讲述那个年代的残酷和壮烈,并不是简单的歌颂爱国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伟大的牺牲就够了;而是要在还原历史的同时,让读者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历史,包括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观照,以及生死的思考。许立强在《谍诱》中,为我们打开广阔的历史空间,丰富的人性空间,充满济南城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创造了一个充满叙事魅力的文学空间。小说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一座城市的革命斗争史。
 
  战争很残酷,共产党人,国民党,日本人,汉奸,普通民众,在小说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平静的叙事水面之下,充满了生死一线刀光剑影,不同群体表现出了复杂的人性。把人写好,把故事写好,把历史写好,哪一个都不容易做到,都考验作家的眼光、能力和积累。许立强查阅了大量中共地方史、日特罪行录和革命前辈的回忆录,在谈到人物形象时,他说,“书中的人物是用几个生活原型‘合成’的,他们的故事更加丰满、好看、耐琢磨。而这有着浓郁文学色彩的人物,已与原型大相径庭,甚至是面目全非了。”小说开篇,日本济南宪兵队在清剿行动中抓捕了八路军山东局要员冯新远秘密押赴济南,故事围绕营救冯新远展开。火车站上,众多人物纷纷登场。打入泺源公馆当翻译的中共地下党员郭金良,济南泺源公馆的特务头子武山英一,伪治安军警察署济南宪兵团团长王秘亭,中共济南地下党工委书记常闻声,奉伪治安总署之命,由青岛来济南担任伪治安军济南陆军医院院长的王秘亭老乡湛寿亭,国民党军统局打入泺源公馆的特务、济南日本宪兵分队驻济南陆军医院特派员兼政治部主任、湛寿亭大学同学戴秀萍。险象环生的斗智斗勇就在你来我往的只言片语之间拉开了序幕。另外,济南商会会长苗发祥,东洋贸易洋行的木村义明社长,济南中国青年协会《中国青年》月刊社的记者边艺红等人物形象同样饱满鲜活。
 
  当代小说中的历史叙事有多种表现形式。先锋文学中的历史解构,新历史主义的个人化叙事,传统历史主义的宏大叙事,还有历史非虚构中的史实还原,等等,为读者提供了文学通往历史的不同路径。许立强对如何呈现一座城市的革命史有着自己的理解,“我的写作经验告诉我,一个作家在创作一部历史题材的作品时,如果掌握有那一历史时期的真实资料,对那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矛盾有着一定的研究,对所塑造的人物有着一定的把握,是可以创作出读者喜爱的好作品的。”在《谍诱》这部长篇小说中,许立强突出的是历史的真实感和人性的纵深感。越是在险恶的环境中,越能够显示出人性的真实,面对各种生死考验和诱惑,每个人都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人性的试金石。
 
  山东省作协签约评论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丛新强:
 
  谍战题材小说创作一度引人注目,其中复杂曲折的历史背景和匪夷所思的人性内涵,往往在扣人心弦的同时也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的倾向。而许立强的长篇小说《谍诱》并不以所谓的“猎奇”取胜,而是以尊重历史为基,以人物发展逻辑为本,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地下战线在济南从抗战到解放期间的伟大斗争历程。人是文学表现的核心,人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谍诱》这部小说正是把人物置于关系网络中加以表现。
 
  伪治安军济南陆军医院院长湛寿亭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是代号为“白云”的潜伏的中共地下党员。一方面他要面对济南泺源公馆的日本特务头子武山英一、济南日本宪兵队队长宇田耕一、名为东洋贸易洋行社长实为情报班班长的木村义明等,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名为陆军医院政治部主任实为国民党军统局打入泺源公馆的特务还是自己初恋同学的戴秀萍以及宪兵团团长王秘亭、第八集团军司令王铁相、济南商会会长苗发祥、《中国青年》月刊社记者边艺红等各色人物。显然,湛寿亭是在地下战线的多条道路上不断前进。正如组织上指派给他的任务:长期潜伏,积蓄力量,见机行事。充分利用院长身份扩大与济南日伪上层交往,疏通各方面关系,尽可能接近日特核心人物,尽快取得他们的信任。所谓的“要跟魔鬼打交道,就得把自己也装扮成魔鬼”,“这戏不仅要天天演,还要演得逼真”。面对刘根明和戴秀萍的怀疑,湛寿亭临危不惧、急中生智,充分利用细菌培育试验作为掩护,成功保护受伤的同志。湛寿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设计毒杀刁一民,圆满完成向根据地输送药品的任务,当联络站被监控之时马上执行第二套方案,显示出他的心理战术和深谋远虑。小说写得惊心动魄、精彩斐然,而又张弛有度、合情合理,显示出作者的驾驭能力。
 
  中共山东分局机关工委书记冯新远也是塑造成功的鲜活人物,那种宁死不屈、不同流合污的意志,那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而难忘。在特务边艺红精心组织的圈套中,冯新远近乎被蒙蔽,但在关键时刻却又异常清醒。他听着边艺红的演讲,“认为她什么都好,美中不足的就是隐隐约约地觉着对鬼子的侵略有点明贬暗褒,在介绍鬼子的侵略行为时虽然用了一些贬义词,但对日本侵略者侵犯东南亚各国的目的和实质揭露得不够,反而有一种在为大日本帝国的神圣不可阻挡唱颂歌的感觉”。所以,他再次勇敢地走上讲台。当得知武山英一利用自己“放长线钓大鱼”的计划真相后,冯新远英勇反抗而壮烈牺牲。作者摒弃了类似的人物表现过程中一贯的明察秋毫、毫无瑕疵的写法,具有相当的感染力和可信性。此外,打入泺源公馆的中共地下党员郭金良、济南地下党工委书记常闻声和徐子常、化装成商人身份的路继成、鲁麟洋行老板毛晓亭,中间人物王秘亭、木村义明以及反面人物边艺红等,也都塑造得各有特色,真实可感而不失其丰富。
 
  抗战胜利后,地下战线又面临新的斗争,小说浓重墨彩地描绘了策反工作的艰难历程以及对于解放济南的重要意义。总体而言,《谍诱》这部小说以人物贯穿起历史,又以人物关系作为表现中心,把人物置于共产党、国民党、侵华日军三者关系中加以对照刻画,显示了作者塑造人物的功力。
 
  山东文艺出版社原编审、文学评论家侯书良:
 
  难禁《谍诱》的思想、艺术魅力之“诱”,我以每天百页的速度将它读完,掩卷而思,竟数日夜不能寐,思绪每每为那可歌可泣的谍战场景所萦绕。
 
  《谍诱》以济南为故事场景,以抗战时期的中共地下党与日伪特务所展开的殊死斗争为主线,艺术而真实地再现了当年革命先烈为实现共产党人之“初心”而进行的波澜壮阔,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历史画卷,让我们透过那腥风血雨的历史,牢记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激励后代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毛泽东等老一代所开创的伟业发扬光大。
 
  这部震撼人心的长篇小说,是千百万革命先烈英勇斗争典型化的缩影,那些栩栩如生的英雄群像,已深深镌入共和国的记忆。某些青年可能误认为书中所展现的魔窟场景,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高风亮节是作家无中生有的“艺术编造”,但是,我要告诉你,日本人今天的笑已面掩盖不了其昨日的狰狞凶残。举一个我所熟知的实例来说明,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侦察员刘树声被威海日寇宪兵队俘获,日本人用尽老虎凳、钉竹签、灌辣椒水等十八般刑讯,都没能撬开他的嘴巴,日本鬼子黔驴技穷,最后竟唆狼狗将刘树声活活撕生吃的只剩下一副骨子架子和一颗不屈的头颅。日寇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对济南新华院、泺源公馆的日本宪特,其刑讯我地下工作者的手法,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敌人做不到的。要问共产党人在危急面前为何能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答案只有“信念”和“初心”两个词,具体说,那就是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中国人民不受奴役,能够过上好日子而甘洒热血写春秋。

  这部充满正能量的长篇小说是一剂长效补钙的灵丹妙药,对那些患了软骨病的人,读后或许可以增加一点底气和骨气。
 
  《谍诱》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旨作为红线贯穿全书,又以极强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穿越时空隧道,去领略先辈们当年叱咤风云的战斗风采。作家以恢宏的气势将济南谍战战场楔入血雨腥风,群魔乱舞,鬼影憧憧,阴森恐怖的氛围,让主人公戴着“脚镣”舞蹈,展开叙事,故事步步惊心,环环出彩,情节在跌宕起伏中,将螺旋形上升的珍珠链结构推向高潮,使整部巨制如珍珠塔一样璀璨夺目,辉耀谍战作品之林。
 
  这部长篇小说的“诱”人之处,除了故事具有发展逻辑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传奇色彩,还在于人物个性的不落窠臼。书中所塑造的人物多具有鲜明的个性。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湛涛亭,潜伏在敌伪心脏,他身着敌伪军服,鼻下一撮“仁丹”胡,伪装魔鬼竟比魔鬼还魔鬼。他利用敌伪济南陆军医院院长的身份为掩护,广泛结交敌伪高官,需要时就拉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吓唬敌特,窃取敌伪情报,巧除汉奸,为我根据地筹措医药,发展地下组织,营救革命同志,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塑造了一位素质超人的多面体形象。地下党员冯新远在特敌的魔窟中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在刑场上,面对死亡,更表现出“砍头只当风吹帽”的大义凛然,英雄气概可歌可泣。但死里逃生后,在敌特精心设置的温柔陷阱里,却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使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钓到地下党的一条“大鱼”。作为这条“大鱼”的济南地下党负责人常闻声身陷囹,扛住了敌人的十八般酷刑,却没有挺过武山英一拿其幼子相威逼这一关。但变节后他良知未泯,又设法把危险信号传递给地下党,使党免受更大的损失。这一人性化的处理丰富了书中人物画廊的多面性。作为书中一号反面人物的武山英一,作家不仅写出了他心狠手毒、嗜血如魔的天性,而且重点展现了他深谙中国兵法,精通心理战,“放长线钓大鱼”的阴险狡诈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在谍战中则更具危险性。“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敌人越是狡诈,就越显示出我地下特工的大智大勇,故事也就越引人入胜。
 
  这部长篇既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读本,也是一部旧济南人文地理的参考书。在这部巨制中,作家对日伪时期老济南府的地理风物、人文景观进行了大量的历史钩沉,其中,如对新华院、泺源公馆的追本,对草包包子铺、燕喜堂的溯源,对老济南内城、外城、商埠的介绍,对济南酒文化的阐释,都颇具史料价值。
 
  或许是这部长篇小说的写作与创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有关,难免会有粗疏之处。小说以塑造典型人物为要,故事是个性成长的脉络。主要人物有出场就必有结局,没有结局的人物形象当是一种缺憾。通读全书,你会找到这些人的。
 
  济南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责任编辑李建义、雷蕾:
 
  重大题材文学作品《谍诱》是作家许立强积极响应省委、市委宣传部的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繁荣文学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的要求,依据济南市中共地下党在日伪统治时期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斗争史创作的一部长篇纪实小说。该作品是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庆祝济南解放70周年创作的重大题材文学选题,历时3年潜心创作而成,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部优秀作品的出版,离不开千锤百炼的反复打磨和匠心独运的编辑加工。
 
  一、精心打磨,蓄势待发
  与一部作品、一位作者的相遇,是一种缘分;与一位认真细致且精益求精的作者相遇,更是一种幸运。前期约稿时,许立强老师几易其稿,改了又改,可以深深感受到许老师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程度,他是在用心血打磨这部作品。为了高效地完成这部作品,许老师甚至把家里的网络都断开了,就是怕弹出的网页打扰他的写作思路。因为书中玄机重重,人物错综复杂,需要极其缜密的心思才能将故事写得有张有弛,而人物关系又处理得恰到好处。在这里,用废寝忘食、焚膏继晷来形容作者,并不为过。
 
  二、编写合力,精致出版
  因为《谍诱》这本书再现的是济南地下党组织自1942年到济南解放这一历史时期,领导人民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斗争历史,党史还原度高、政治敏感性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书稿的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保持高度的出版责任心。从封面设计到版式的处理,我们都力图与图书的主题相呼应,营造一种神秘、紧张的氛围,将读者自然代入小说当下的历史环境中。在书稿编辑加工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党史资料,并多次跟作者沟通书稿的细节,认真对待每一处疑问,目的就是让这部作品不留遗憾地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这部小说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人物塑造生动鲜活,个性鲜明;二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三是细节描写精致、细微。纵观全篇,这是一部歌颂党、歌颂我们的人民军队,故事不俗、可读性强的谍战题材作品。
 
  三、呼应时代,凸显价值
  中宣部在明确2019年主题出版的五个重要方向中指出: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学习教育的优秀出版物。推出一批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的优秀出版物。着力推出一批以“四个讴歌”为主旋律的优秀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谍诱》正是这样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优秀作品。在新时期,它又是一部讴歌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坚定信仰等优秀品质的优秀作品。书中所反映出的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是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食粮。我们期待,这部作品能带领更多读者去了解那段发生在济南的激荡人心的谍战故事,让更多人在酣畅淋漓的谍战文学中对革命历史,乃至人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四、媒体共推,反响不俗
  该作品一投入市场,就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报》,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中华读书报》,都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报道。《济南日报》拿出两版篇幅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济南时报》多次采访,多角度给予宣传。我省大众日报网还在宣传、报道的基础上,与出版社联合开展了“读书答题赠书活动”,有效地扩大了作品的影响。
 
  省人大机关《人民权力》报,省政协机关《联合日报》及《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等,也都在报纸的副刊上刊发了我省作家、评论家许晨、侯书良、逄金一,《济南时报》副主任徐阳等写的大量评论。这些评论发到网络上,点击量大都在数十万以上。
 
  小说正式出版后,济南人民广播电台也在第一时间将作品录制成有声小说,并率先播出。另外,济南电视台影视剧制作部负责人也袒露会尽快着手申请立项,拍摄电视剧《谍诱》,以此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小说创作委员会主任刘玉栋:
 
  各位老师围绕着长篇小说《谍诱》都谈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非常诚恳非常精彩。赵德发主席认为《谍诱》“展示极致情境下的人性”,“……在历史云烟中寻觅泉城谍影,用一部长篇小说予以生动描画”;孙书文主席从成长性、转变性、复杂性方面分析了小说人物的丰富性,认为“《谍诱》在题材、体裁上都带有突破性”;对这部小说,许晨主席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部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谍诱》,不仅仅是泉城和齐鲁文学艺术界的上佳之作,也堪称近年来中国文坛上‘谍战文学’的新收获”;张柯主席说它“是一部勇闯雷区的作品,……作者选择了一条艰险之路,且做出了勇敢而可贵的探索”;张丽军教授从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本土文化色彩分析,认为《谍诱》是“一个精彩的、带有历史原汁原味的、富有传奇色彩谍血诱惑的‘昨天的故事’”;周海波教授和温奉桥教授则从小说叙事的美学价值和叙事文体的艺术呈现方面,对小说的艺术追求给与了充分的肯定。逄金一先生认为这部小说从场景、民俗、语言等诸多方面,立体展现了老济南的独特魅力。还有张艳梅教授、侯书良老师和责任编辑李建义、雷蕾等朋友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然,各位专家充分肯定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学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同时,也谈到了它的情节上、语言和人物塑造上,以及故事背景等方面的一些遗憾和不足。但瑕不掩瑜,长篇小说《谍诱》在审美和思想上,有其独特的追求,正如本书的责编所说,这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优秀作品。这部长篇小说投入市场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和受到读者的喜爱程度,就可以说明这一切。另外,我们这次通信研讨是在特殊情况下举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节省时间和精力,有利于防控疫情,也是一种创新吧!

  再次谢谢各位老师!
 
  祝大家诸事如意、身体安康!
                    
  2020年6月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