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文坛动态 > 正文

全国著名诗人写丽江活动举办

 
 
全国著名诗人写丽江 聚焦生态文明与天人和谐
 
  8月22日至23日,以“生态文明与天人和谐”为主题的全国著名诗人写丽江活动在云南丽江举行。活动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丽江市文联协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诗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丽江的丰富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中共丽江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何玉兰,《诗刊》副主编霍俊明,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成坤,《诗刊》社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丽江市文联主席鲁若迪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诗人参加活动。

 
 
  “丽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盛产诗人诗歌的地方。”何玉兰在活动开幕式上说,此次全国著名诗人写丽江活动,让诗和远方完美邂逅,期待诗人们深入探访大美丽江,感受魅力丽江,用笔墨和智慧展现诗意丽江,以诗为媒讲好丽江故事,传播丽江故事,让更多的朋友们了解丽江、走进丽江、感受丽江。深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诗作,使这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叶延滨在开幕致辞时说,来到丽江,深切感受到这里的美好自然和丰富文化,以及当地人的那份善良和热情,让人产生一种敬畏之心。参加此次活动的,都是在创作上非常活跃的诗人,大家围绕“生态文明与天人和谐”的主题进行研讨,并生动抒写大美丽江,将会让丽江与诗歌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倡导生态文明、天人合一,并不意味着停止发展,回到过去刀耕火种、缺衣少食的生活,而是要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寻找动态的平衡。而我们的诗歌写作需要对此作出有效的回应。

 
 
  霍俊明在开幕式上说,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的丽江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诗人,特别是小凉山诗群,20多年来在少数民族诗歌的版图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一个地方,可能因为一个诗人,或者一行美好的诗句而广为人知。丽江就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开在我们面前,亟待诗人们用具有创造力的语言去承担起书写的责任。《诗刊》社中国诗歌网将收集大家的创作成果,以专辑的形式推广到我们的电子平台上。

 
 
  开幕式后,举行以“生态文明与天人和谐”为主题的诗歌论坛。20多位诗人结合自己的创作,从不同角度阐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探讨如何用诗歌更好地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实践。
 
  诗人欧阳江河说,生态写作关涉如何处理天人关系的重要命题。在农耕文明时代,古典诗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写出了超越宗教的禅意,形成了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天人合一的东方诗学传到西方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庞德、加里·斯奈德等诗人深深受益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东方式智慧,并提炼出对应的哲学。对于这些文化资源,我们自己更加需要发扬光大。当然,由于人类的贪婪,人在自然中不断牟利,生态文明逐渐受到破坏。面对经济逻辑和生态文明之间的这种冲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就是一种重要的解决之道。诗人要把这些探索的历程转化为有效的诗歌话语,在对一草一木的书写中通向更广阔的世界观。
 
  诗人车延高谈到,美好自然山水是上帝书写的最浩大的史诗。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社会在飞速发展,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有些地方,为了采石破坏山体,影响了周围美好的环境。而在一些地方,因为各种原因,发展相对滞后,但自然环境得以较好地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就是我们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因此,我们的诗歌写作,要唤醒人们对自然山水的保护意识,大家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这是诗人曹宇翔第二次来丽江,“每次都感受到这里的大地之美,苍茫山川之美,壮阔雄浑之美,万物和谐共生的野性之美。”他表示,四季分明的大自然,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万古长新的创作主题,曾有众多光芒万丈的天才深情吟哦。在中国文学里,在影响深远的唐诗宋词里,如果拿掉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部分,将会变得黯淡不少。这些作品滋养我们祖先的心灵,滋养我们的心灵,也将滋养我们子孙后代的心灵。我们读好的文学作品,是接受人性美的熏陶,更是接受天地万物和大自然美的熏陶,让人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和谐。
 
  诗人汤养宗说,在我的家乡,许多上了年龄的人都活得心中有数。他们知道,自已从小就吸取的大自然的日月精华依然没有变质,只要自己的环境没变,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的地盘上就不会坏到哪里去,因为自己的生命已协调于这方生于斯長于斯也要息于斯的水土。在古希腊神话中,安泰俄斯力大无穷,他的力量来源是大地,所以只要身体不离开大地,就会有源源不绝的力量来助他打赢胜仗。这提醒人们不要脱离和遗忘大地给予人类的本能力量。天道在,人心便在;人心在,诗歌同在。以人生情怀融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所倡导的。在丽江这片美丽大地上,世代维护着自古流传下来的人与自然的合作关系,值得诗人们去抒写。
 
  诗人刘笑伟认为,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哲理。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古人认为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对天地自然充满虔诚的敬畏和感恩,感恩的人懂得因果关系,心存善念,善待万物。我国古典诗词以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完美地体现出古人对生态文明的追求,蕴涵着诗人对自然的观照思索和深刻体验。今天我们在进行生态题材创作时,应该从古诗词中汲取创作营养,并由此生发出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创作出更多具有生态之美、和谐之美的作品。
 
  诗人龚学敏说,在自然万物面前,我们的内心应该是充满负罪感的。当下人们的很多行为,实际上是对美丽自然的破坏、对生态文明的破坏,很多地方的文化生态也受到冲击。我们由此更加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之中,古典诗意回不去,新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这需要每个人都付出努力,共同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诗人,如何更好地探索和发现这个时代的生态诗意,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诗人李孟伦来自同样拥有美丽山水自然的海南,他认为诗歌和自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自然安抚了我们所有人的心灵,为诗人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诗人的作品则在纯粹、客观的自然世界之上再造了一个诗意的精神世界。新时代的生态诗歌写作大有可为。
 
  诗人孙思谈到,作为一个诗人,特别是面对大自然时,我们要做到“悲悯、体验、担当”。用悲悯之心去爱这个世界的人和事,有了爱,才能真正实现天人和谐。现在网络发达,很容易通过搜索获取信息,但对于写作者而言,实际的探访、体验,设身处地地与天地万物进行“换位思考”,会让我们获得更为真切的情感和灵感,写出体现天人合一的优秀诗作。
 
  在诗人安琪看来,现代文明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也给大自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有时候,为了利益,甚至会发生矛盾冲突。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重申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对生态自然的书写,云南诗人展现了一种蓬勃生命力,这得益于当地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诗人姚辉表示,自然人文化的过程,目标是积极的,代价是很大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需要我们通过诗歌写作对它进行复杂的观照。当下一些生态题材写作存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对自然的表现,没有前瞻性,因此需要确立新的世界观,寻找新的写作方向,开拓生态写作的新可能。
 
  诗人金铃子说,来到云南,内心充满敬畏。这里的天空和云朵干净,大地安详,像是一幅美丽的画作,“满身灰尘的我,像是一个多余的墨点”。要想写出好诗,就要首先做一个好人。丽江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天人合一,万物和谐,可以洗涤人们的心灵。
 
  在诗人罗鹿鸣看来,在丽江,人们热情,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没有那种面对外来陌生人的戒备心。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对这里的山川河流充满宗教般的敬畏之心。在这其中,蕴含着诗歌创作的奥秘。
 
  诗人贾浅浅表示,在天空与大地之间,在万物生长与风雨雷电之间,一个敬畏生命并与自然感通的书写者,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妄自菲薄,他既直面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生态窘境,也在对绿色生存方式的无限憧憬中,跟随曙光朝着太阳前行。因此,其文字所提供给世人的气氛不再是灰色的、异化的和绝望的,而是反映这个社会不断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坚守和谐发展智慧的永续发展状态。
 
  诗人熊焱谈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态受到了破坏,但我们无法回到原始的状态。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处于一种相互撕扯但又不断寻找新的平衡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每一个人所渴望的,依然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只是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诗意了。诗人要持续关注人类生存的秩序和状态,观照人们从外在生活到内在精神的发展变化,并作出有效的回应。
 
  活动期间,诗人们赴丽江古城、木府博物院、蓝月谷等地进行采访,了解茶马古道文化和丽江的多民族文化,感受这片美丽土地带来的盎然诗意。鲁若迪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采风活动,诗人们能够收集到丰富的创作素材,写出与丽江美好山川河流相配的优秀诗作。
 
  作者:黄尚恩
  来源 :中国诗歌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Dg3NjE0NQ==&mid=2247488218&idx=4&sn=9f5fe6b6ced4496ac1d521c377186d01&chksm=e95644c4de21cdd2ffec5339cdd28612280df1b302a5aa599aac192001355bd9e222b915cf24&mpshare=1&scene=1&srcid=0825uZa9uomI2uQ3Nl2yQ4CQ&sharer_sharetime=1598344795811&sharer_shareid=301e147bd4670e7cde33f2b90719c2d3&exportkey=AwTEnuT7EAxYdGSulSnP5Rk%3D&pass_ticket=QoCUS5St6MJZzAwSj9UsMB9YXiU6O5DqwVAiJ3kYHn6txODrcsqtRGQLhUUAPmEq&wx_header=0#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