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文坛动态 > 正文

“城市诗歌研究座谈会”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



“城市诗歌研究座谈会”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
 
  2020年11月10日下午,在秋景旖旎的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来自校外不同领域的诗人朋友与本校诗友共同参加了“城市诗歌研究座谈会”,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诗歌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为城市诗歌的发展把脉助力。会议由北京建筑大学教授,云水音文化工作室负责人云水音(贾荣香)主持。
 
 
  座谈会之前,诗人们参观了中国建筑师作品展示馆展示的“七城之咏——云水音诗·文·摄影”展,然后参观了校园建筑以及云冈石窟18窟1:1复制佛像等景观,由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的毕瀚文老师倾情讲解,诗人们近距离感受城市的诗意和建筑的诗意。
 
 
  “城市诗歌研究座谈会”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安排在校园四合院的主会议室。校工会刘艳华常务副主席首先代表学校欢迎诗人们的到来,希望诗人们为我们的校园建筑题诗赋词,也希望校内诗人与校外诗人加强合作,开阔视野。云水音阐述了本次座谈会的初衷,作为建筑大学人有义务为城市诗歌尽力,作为诗人有责任为城市诗歌尽心,云水音文化工作室便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城市在发展,城市诗歌也需要发展,诗人的思想也需要发展。
 
  中国文学馆研究员、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主任北塔,作家网总编、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副主任冰峰、《凤凰周刊》主笔叶匡政、《诗刊》社中国诗歌网总编金石开,汉语诗歌资料馆馆长世中人等嘉宾分别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诗人北塔首先肯定了“七城之咏——云水音诗·文·摄影展”有新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摄影,诗歌甚至书法,显现了作者的多才多艺),可以命名为“贾氏风格”,同时肯定了诗人云水音脚踏实地的修学作风。关于城市诗歌他认为自古有之,面对现代化大都市的现代意象诗人缺乏有力的大手笔,应该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去表现城市的方方面面,包括痛苦,无助与挤压,这些都在他自己新出版的都市题材个人诗集《巨蟒紧抱街衢——北京诗选》中有所表达。他还认为在中国现实社会语境中,城乡二元之间的对立矛盾裂缝和对流融合并存,为诗意的生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诗人叶匡政从自己的经历谈起,和城市有很深的渊源,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城市书》是对现代城市进行思考的较早文献。他认为世界历史是关于城市的历史,城市就在我们身边,有它的荒废,有它的私密,有它的自由。
 
  诗人金石开认为本次座谈会非常有意义。城市的灵魂是建筑,城市诗歌并不仅仅是将大厦工厂立交桥等城市元素加入诗歌意象,而是用诗歌的形式抒写城市文明的精神内涵。当我们谈起城市文明,就情不自禁地设定了一个对立面,乡村文明。乡村文明不仅是传统诗歌的主题,也形成了传统诗歌的审美标准:和谐,圆润,优雅,完美无瑕。其弊端主要体现在我们会自动屏蔽生活中不符合“诗意”的那部分,将乡村过度理想化,实际上严重远离了生活的真实性,由此产生的情感也会有些过于扭捏作态而难以引起现代人的共鸣。传统的“乡愁”有病态的嫌疑,可能仅仅是生活在城市文明的人对摇篮般安全舒适生活的一种渴望。而城市生活的奢华、不确定性难以回避,会在诗歌中呈现传统诗歌严重遮蔽的那部分真实生活状态。有专家将诗歌的现代性归结为颓加荡、讹而新、互文性和断续性四个特征,城市文明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诗歌的现代性。诗歌的现代性本身就萌发于城市文明,更会在城市文明的繁荣中形成稳定的审美标准。
 
 
  北京建筑大学诗人何其锋重点强调了“真实”两个字。城市是历史的推动者,城市的发展若不便用日常语言表述,就用诗歌表达,但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否则诗歌便没有了灵魂。
 
  诗人冰峰(赵智)认为大部分城市由乡村演变而来,城乡的主要外貌区别是高楼大厦和低矮建筑,低矮建筑离土地更近,更接近自然,更显亲切。而高楼大厦则是由钢筋水泥和诸多现代建筑材料构造而成。由于建筑形态的区别,人们的情感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高楼里居住的人群庞杂,种族、国籍、籍贯、民族、宗教信仰等千差万别。一座大楼里居住的人即使有少许来往,也比较少见。他提到他家对门住着什么人几乎一无所知。而乡村则不同,乡里乡亲没有不认识的。由此给城市诗歌和乡村诗歌在情感、意象、思维方式等方面带来巨大的“人性变迁”,人们离泥土越来越远,离虚拟世界却越来越近。人们除了制造出实体的高楼大厦,还创造出了虚拟的互联网,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让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人越来越不像人了,有点像机器或移动的肉体。人的改变,必然造成诗歌的改变,今天谈论“城市诗歌”的话题也就合情合理,具有社会意义了。就建筑而言,建筑和诗歌在审美上是一致的,诗歌也讲究建筑之美,否则诗歌为什么要分行?还要有字句、标点符号和空格的使用?城市的现代建筑有全新的审美表现,有些造型在力学功能上毫无意义,只为了达到审美效果。冰峰认为,“七城之咏”展览有情怀,有创意,在诗歌和建筑之间开创了一条互动的先河,建议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和促进系统化、主题化,使之更具有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北京诗社也可以借鉴其方法,在设立主题写作的同时,增加一些建筑和风景图片,让诗歌更加生动,让画面更有诗意。同时,也希望北京建筑大学能够系统地出版一套“诗歌建筑”的图书,让文学艺术和建筑审美有一个互动的全新的学术呈现。
 
 
  接着,北京诗社社长杨超介绍了北京诗社在城市诗歌方面的成就,该社已经对北京的30多个地标建筑采风,作诗几百首,做到走北京、看北京、写北京,甚至包括北京小吃。
 
  北京建筑大附属中学办公室主任、诗人吴富国就个人体验谈到写诗的感受,诗作多是一种反思、逃避甚或困惑。他提出一个思考点:城市诗歌是城市人所写的诗,还是所有揭示城市的诗?他对“七城之咏”展开展的情景记忆犹新,感到了展览中体现出的比较文化味道。
 
  诗人刘剑认为城市是一种载体,记录着过去、当下和未来。现代城市受到诸如互联网的影响,从物理城市走向智慧城市,诗人应该用新视角更新城市诗歌。他提出“诗歌是一种幸福”的观点。
 
  诗人汪文德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表了关于圆明园的诗,他提到了母亲的一句话“梦没有丢”,支撑他在诗作的道路上从未停止。建筑是城市的音符,诗歌是灵魂的音符,二者的完美结合就是城市诗歌该有的模样。
 
  北京中国凤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柒布了”品牌创始人、诗人阿B从建筑和服装的相关性谈起,她认为服装装点了人,建筑装点了城市,服装是移动的建筑,建筑是静止的服装。服装为载体可以呈现服装与城市的关联。她建议之后的城市展览可以把服装和建筑相互结合,在摄影、诗、文的基础上,增加反映城市的服装展示。
 
  北京建筑大学诗人杨举提到诗歌的自由精神,诗歌要本真,不能有功利色彩,要有个性,做自己的王。他认为诗人要善于捕捉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产生顺畅的波动。他例举了多位诗人的诗作,包括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思考中国的城市诗歌是否也可以如此呈现。
 
  首都师范大学的后起之秀诗人苏瑾认为我们是栖居于城市里的诗人,也住在诗意里,具有一定的感知力,从而构成有味道的诗。诗意需要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共同感受。城市需要诗人用眼睛捕捉图像,写下了就是城市诗歌。作为诗人,试图在诗歌里展现一种意识:“把诗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诗歌作为一种对自我生命的解答载体”。居住的城市太大了,大如一个文本的隐含空间,藏着专制、藏着苦难、藏着悲剧;也很小,小如一首诗,诗人就在诗意的呼喊中陶醉了。
 
  诗人王畅艺认为建筑是心灵的沟通,她在和校园建筑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后,即兴赋诗一首《铸就》:
 
  一花初冬迎霜叶,一草寒土绿檀馨。
  一石垒筑巢院梦,一木搭支古今情。
  一瞳深藏智慧根,一心铸就城市芯。
 
  北京建筑大学诗人董军教授提出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人类从乡村走向城市,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又向往乡村,向往乡村本身就是进步。城市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地一面,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但都是创作的源泉。诗人可以广开思路,比如他自己从事桥梁,可以结合古桥、公交、地铁等思考城市。
 
  诗人世中人对中国城市诗歌的发展具有严谨的考证性,他公布了关于城市诗歌研究的部分历史资料,比如提到最早的中国城市诗歌研究所,还提到多部关于城市诗歌的早期作品:1968年出版的《城之梦》,1987年出版的《城市人》,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城市书》等。他还提到一个特殊群体打工诗人对城市诗歌的贡献,他们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农村人对城市的感受完全不同于城市人。他提到的另一观点是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势必带来城市诗歌的转变。
 
  诗人们意犹未尽,座谈会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参加会议的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裴春芳研究员,土木学院刘小红高级工程师,云水音文化工作室秘书杜苗副教授,云水音文化工作室诗歌文化部部长王隽老师和北建大附中张凤云老师。
 
  最后,云水音表示云水音文化工作室将依托北京建筑大学努力创建平台促进城市诗歌的发展,工作室计划出版专门针对城市诗歌的诗集,届时将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工作室的诗集编审工作,制定标准,严格把关。她认为本次城市诗歌研究座谈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探索之路还很长,比如如何把握机会设立城市诗歌研究机构,如何筹办城市诗歌高级别论坛,如何和外界广泛交流凝聚力量。
 
  本次活动由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云水音文化工作室和校工会合作主办,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协办。由于处于疫情特殊时期,会议举办过程中得到保卫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撰文:云水音
图片:诗友
来源:云水音文化工作室
https://mp.weixin.qq.com/s/fQtt8qnvQOeO-hw_9-UR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