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2018—2020)小小说金麻雀奖揭晓
为倡导小小说文体,遴选佳作,推介作家,促进当代小小说创作的繁荣兴盛,第九届(2018—2020)小小说金麻雀奖评选活动于2020年12月10日开始征集作品,至12月25日截止,共有139人参评。初评后有20位作家进入终评。经终评委认真审读评议,近日,投票产生了10位获奖作家:陆涛声、秦俑、赵文辉、邢庆杰,宋以柱、戴智生、肖建国、薛培政、戴涛、王若冰(旅澳)。
小小说金麻雀奖坚持作品思想内涵、艺术品位、智慧含量俱佳的标准,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作家的整体创作成就。该奖项由全国知名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按姓氏笔画为序)丁临一、王山、何向阳、何弘、邵丽、杨晓敏、胡平等7人组成专业评审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由河南省小小说学会、金麻雀网刊承办。小小说金麻雀奖为民间奖项,自筹经费,每三年一届,自愿申报。参评作品为规定年度内小小说作品一组10篇(含年度外2篇)。
附:第九届(2018—2020)小小说金麻雀奖10位获奖作家

【参评作品】
《银洋》《怪厨》《奇赌》《古玉》《古砚》《古盘》《挑脚》《财运》《怪味瓜子》《梅桩紫砂壶》
【颁奖词】
陆涛声的作品故事传奇,立意高古,洞察世道人心,传递温暖情怀。拍案惊奇的情节,擅长以“物”讲人,弘扬历史风物与仁义道德。那种饱经沧桑、堪透人情世故后,作品里折射出来的生活底色与稳健文风,氤氲出悠长的传统文化味儿。通过曾经的故事表达了生活哲理和人间真情,结尾旁逸斜出,文笔老辣,直指世道人心。

【参评作品】
《如果猫会数数》《有一天发生的事》《最会讲故事的人》《带着母亲去方特》《虚构》《写情诗的男孩、星巴克男孩和像死了一样的男孩》《慢递男孩、硬币男孩和电子宠物男孩》《积木男孩、空调男孩和喜欢麻雀的男孩》《化妆》《彼岸花》
【颁奖词】
秦俑讲求作品的寓意,联想丰富,追寻着新颖的表达方式,善于在复调叙事中展现不寻常的意味,注重以生活片段表达对现实的体悟。语言简洁凝练,构思新颖智慧,情节回环缠绕,融入了诸多探索与创新。对话推进细节,适合于青年阅读心理。文笔较为放纵自由,体现出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对社会和人性充满期待。

【参评作品】
《黑羊白汤》《崖上人家》《凉菜上齐后我们在等待什么》《转让》《老笨叔》《传菜少年》《父亲和鸭贩子》《母亲离开之后》《百羊川》《刨树》
【颁奖词】
赵文辉以平实的文字以及沉稳的叙事,描写豫北乡镇的人物世情,表现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百态,展现小人物的善美情怀,文笔细腻传神,真实而有意蕴。生活面广阔,叙事能力强,现实中的人情世故跃然纸上。作品场景丰富,生动亲切,文风朴素,用独特的视野,地域性的语言表达和塑造人物个性,惟妙惟肖,趣味盎然,令人忍俊不禁。

【参评作品】
《白鸦》《借款记》《冬夜箴言》《初心》《宝刀》《扎西的菜园子》《有“短”的女人》《1979年的鸡》《关系》《讨水》
【颁奖词】
邢庆杰的作品题材类型丰富,构思设计巧妙,首尾呼应圆融,脉络清晰合理,内容中常包藏犀利和惊奇,在不寻常中解剖日常生活,注重对价值和意义的表达。语言凝练,文笔明净疏朗,情节推进删繁就简,善于把控叙事节奏和情绪,极具现场感,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人性的闪光点。

【参评作品】
《起个名字叫雀儿》《摸灯》《小五子》《洗澡》《馋狗》《地瓜窖里的年轻人》《细雨中的宋三哥》《电动三轮车》《相逢》《鸡头的故事》
【颁奖词】
宋以柱坚守纯文学创作的底线,以人物为故事核心,讲述往事与人世艰辛,时有令人动容之笔。取材独特,人性发掘深入,以不那么完整的故事,有意味的场景,表达生活的智慧、生存的处境。能够以充实的细节强化情节的感染,在讲述故事和人物形象塑造之间,达到一种美妙平衡。

【参评作品】
《树神》《年货》《半座桥》《上梁》《严溪锁钥》《小年说事》《春条》《堆婆冢》《武娘》《加油》
【颁奖词】
戴智生从地方民俗风情中挖掘小小说创作的丰厚资源,善于从民间风物中捕捉写作素材,笔下那些游走于村落间的边缘人物有特点。老故事韵味淳厚,老人物亲切传神,传递积德行善,褒扬传统。写人传神,叙事生动,难得的是不急不躁,不蔓不枝,收放有度。长于开掘地域文化的历史底蕴,言情状物,开枝散叶,在怀旧情结中保持着生活的执念和温度。

【参评作品】
《爷父子》《桃花流水鳜鱼肥》《天下仙人渡》《惊弓之鸟》《我的名字叫农夫》《三更月呜咽》《1974年的黄头绳》《神道》《谁人知道杜家的哀》《我们的命运叫等待》
【颁奖词】
肖建国在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的基调中,塑造人物拒绝概念化和脸谱化,故事编排严谨,情节推进清晰有层次感,人物的言谈举止极显个性。创作态度真挚可感,文字表述节奏分明,重视情节的曲折和结尾的力度,故事有悬念,有意味,有包袱,字里行间,升腾出一股昂扬的正义力量。

【参评作品】
《一盏马灯》《夜行》《寻宝》《皮狐》《冬夜》《夙愿》《长庚爷的心事》《打囤》《谢幕》《夜遇》
【颁奖词】
薛培政注重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关联、环境描写和语言表达,如实反映生活。善于以小小说有限的篇幅,讲述有意义、有意味的故事。常以真实的生活素材为基础结构作品,用饱蘸情感之笔,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抒写他们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构建。无论是历史参与者还是现实建设者,都能开掘出人物身上的浩然正气。

【参评作品】
《朴树下》《忏悔》《绿地》《油腻》《计划》《老胡同志》《生存》《等候》《浦东和浦西的故事》《双胞胎》
【颁奖词】
戴涛的作品时代气息浓郁,有一种暖色的氛围和理想主义的色彩,让人与人进入一种能够在心灵上对大自然、对生活产生的共鸣。在敏锐的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和挖掘人物内心情感,以清新脱俗的文笔,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以启迪和感悟。

【参评作品】
《对面的碗》《第37个女孩》《寻找埃芬伯格》《魔鬼的忏悔》《布朗太太的房子》《祖父往事》《此去经年》《七彩屋顶》《康熙的花瓶》《离婚》
【颁奖词】
王若冰的作品体现出往日时光与怀旧情绪,笔下的异域故事溢满生活中的人情暖意,真实感人。文笔流畅细腻,唯美凄婉,字里行间弥漫着爱的浪漫与感伤,因爱的坚贞不移而动人心弦。善于借助某一道具或者意象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人性与人情的温馨表达,使小说成为对人们精神与灵魂的慰藉。
附: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
首届(1982—2002年):
王蒙、冯骥才、林斤澜、许行、孙方友、王奎山、侯德云、刘国芳、陈毓、黄建国。
第二届(2003—2004年):
邓洪卫、宗利华、刘建超、蔡楠、刘黎莹。(从2003年开始,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届)
第三届(2005—2006年):
于德北、谢志强、孙春平、聂鑫森、陈永林。
第四届(2007—2008年):
沈祖连、申平、魏永贵、非鱼、周波、王晓峰(理论)、刘海涛(理论)。
第五届(2009—2010年):
赵新、修祥明、凌鼎年、袁炳发、秦德龙、芦芙荭、夏阳、红酒、王往、陈力娇。
第六届(2011—2012年):
陈毓、刘建超、符浩勇、墨白、司玉笙、尹全生、李永康、范子平、安石榴、东瑞(中国香港)、凌焕新(理论)、雪弟(理论)。
第七届(2013—2014):
张晓林、谢志强、田洪波、江岸、陈敏、周海亮、宋志军、王培静、戴希、李立泰、希尼尔(新加坡)、赵富海(理论)、顾建新(理论)。
第八届(2015—2017):
白秋、朱雅娟、津子围、侯发山、李伶伶、胥得意、马宝山、高沧海、刘立勤、朵拉(马来西亚)(从2015年开始,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届)
来源:“金雀坊”微信公众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8/c403994-3201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