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离歌》:走近远行的老皮
龙海电视台记者:郑游楚 郭碧燕 张燕兰(实习)
口播:阅读是一种远行,把思想带上,沿途边走边看,聆听别人的故事,感受自己的心情;写作也是一种远行,从有着缺陷美、意犹未尽的诗歌,到娓娓道来、淋漓尽致的散文。继五本诗集相继出版并广受好评之后,今年1月6日,我市著名作家老皮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清源山离歌》。老皮究竟是要走向哪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皮的《清源山离歌》,走近远行的老皮。
配音:翻开《清源山离歌》,在第一篇文章里我们看到老皮写下这样一句话:【出字幕:“很想走得更远,但有时会受很多限制,心里却始终有一个远行的目的地”。】这篇文章通过两人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作者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不同的看法。
【老皮:有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我们对生活的感受,这些东西涉及到某些哲理性的东西时,你要如何表达出来,你用什么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就是说要有一个问答判断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假设的问题,我们对人生态度、对生活态度什么的,实际上很多在现实当中存在着设问的过程。】
生性不羁,自然随意,怀抱梦想,这就是老皮。
老皮,出生于1964年,从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近30年,已经发表了一千多首诗歌,出版了《纯风景》、《瞬间》、《卑微者之歌》、《那一瞬间》等多部诗集,他的诸多作品屡获文学大奖,这些获奖作品传达着老皮的诗歌理念、生命激情和人生感悟。除此之外,老皮还担任着《诗歌蓝本》、《龙海文学》、《顶点诗刊》、《诗歌在网络》、《70后诗集》等多种杂志书刊的主编。
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到老皮的夫人邱艺美,《清源山离歌》这本散文集的书名题字,正是出自她之手。
【同期声 老皮:原来就是出过几本集子,原来有请一些名家、书法家来题写这个书名。因为我现在把这个理念转化为比较平民化的东西。虽然我爱人不是很专业地练过书法,但我觉得说让她来题写书名,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保存平民化的状态,再一个就是,因为我在几十年的创作过程当中,我爱人对我所作的工作,所支持的,确实付出了很多。所以这实际上也是对她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不管怎么样,包括以后的创作怎么样,就是说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会有她的一半。】
一直更多写诗的老皮这次选择了散文,这是他创作的一种尝试,也是对生活思考的另一种表达。
【老皮:每个作者、每个作家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可能有一种能量的消耗。也许就是说到了一定的程度可能你会歇一会儿,转为其他的形式来表达。】
曾经有人读了老皮的诗和随笔,说道:“诗是‘那一瞬间’的闪电,而散文随笔则是隆隆而来的雷声。老皮的平地一声雷——《清源山离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老皮。全书27万字,用亲切、随和的笔调和沉静思考相融的风格,给人带来耐人寻味的生活感悟。
【同期声 老皮:现在面临我们社会当中有很多感受,好像不是诗歌三五句就可以表达出来的,可能它比较笼统,因为社会这个现状,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是比较庞大的。比较庞大那只能通过散文这种形式把更多对生活的感受都表达得更为彻底一些,更为透彻一些。】
老皮说,如果是搞文学的,不管是什么人,他都必须具备一颗比较敏感的心。提倡快乐写作的老皮,不仅会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用心经营一方博客,和文人朋友相互交流。偶尔也会拿起画笔涂抹几幅油画,这些兴起之作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皮对生活的热情。老皮的夫人告诉我们,这位生性不羁的老皮经常是兴致一来,今天想起要去什么地方,立刻去买了票,第二天就带着行囊出门远行了。写作这一种远行,海纳百川式地将生活的一切尽收眼底,再小心筛选、细细品味,在行走过程中不断设问、自省,融入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这才引起他人的共鸣。至于记录的方式并不重要,老皮说,只要是适合作者表达感受的,就是最好的形式。
【老皮:我这本书,实际上如果说到主题,没有主题就是最大的主题。因为我这书里头所表达的对生活的感受是比较庞杂的,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都有,所以应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主题。那如果说到特点,没有主题就是最大的主题。】
心里有着远行目的地的老皮,下一站会走向哪里?没有方向,没有限制,这就是老皮,即便是远行,他也会把思想潇洒肆意地塞进行囊,再大步迈开,写下最真实的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