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舞剧《匆匆那年》在京上演  


舞剧《匆匆那年》在京上演
——匆匆那年驻芳华,舞动青春回忆杀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知名舞蹈编导于大雪创排的当代舞剧《匆匆那年》于近日在北京二七剧场上演。这部作品从构思创作到基本成型,历时一年有余。舞剧创新性的编排和细心雕琢使得《匆匆那年》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与观众一起重温80年代的峥嵘岁月。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逐梦而舞的心
 
  舞剧《匆匆那年》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北方,讲述北方的一名工人子弟学舞蹈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兴趣到遇到舞蹈班后深深被舞蹈的魅力吸引从而勇敢追逐艺术梦。然而父亲的悄悄支持、母亲的愤怒、家庭的矛盾等导致学舞蹈之路阻碍重重。辅以工作失意的父亲、家庭中坚的母亲、课堂激情的老师、渴望亲情的同学等人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缩影。该剧在讲述普通人在生活中坚强不屈勇敢逐梦的同时,也展示了两代人在同一时空下的不同经历。剧中的父母同样拥有自己的幻想世界,他们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想起自己当初梦想中的未来,对孩子的追梦心境感同身受。父母和孩子达成了互相理解,也有了更多交流的话题。

 
  教育与温情并存的使命感
 
  “排练舞剧的过程首先是一种教育”,于大雪说。这部舞剧承载了他的教育理念。“既是思想、观念的教育,也是人格、品格、气质的教育。这部剧要在这个舞剧里,让演员、让观众感受到这四十年来生活的巨大变化,感受到我们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同时对于演员来说,自身也是在经历一场教育。”于大雪认为现今这个时代,太缺少一种关于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舞剧排练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们在参演舞剧时,舞蹈的呈现、作为演员的表现、作为一个团体领袖和问题解决者等各方面都会有成长。而首师大的学生们还有另一层的要求:作为演员与教师的身份转换。“我们不是培养学生去‘当’学生,在首师大我们培养学生去‘教’学生,这也是首师大的人才培养的使命感”。
 
 
  就算生活一地鸡毛  也要从中拾取梦想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注重榜样的树立以及年轻一代的发展成长,开展榜样教育活动一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榜样教育不仅在美好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生活的方向也同样拥有重要的指引。
 
  于大雪表示,希望作品能对青少年观众形成榜样的作用,并对青少年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所启示。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付出的辛苦感动了所有人,连曾经并不支持她的父亲也被他的不懈努力彻底征服。这部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的梦想”这一深刻内涵,呈现了平凡的个体在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苦努力。导演在创作上的大胆尝试,营造出强烈的怀旧感。大多数孩子的父母正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一代人,他们对于改革开放有了新的认知,通过舞蹈形式的呈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责任与关怀开辟教育新出路
 
  该剧由众多优秀舞者参与,由罗斌作为编剧,将舞剧在内容上做了极大的扩充。于大雪对舞剧进行创新性编排和精心雕琢。服装设计师阿宽将时代元素与传统艺术充分结合,传递出不同寻常且颇具年代感的独特信号。而舞美设计师丁丁与灯光设计师刘钊的存在,更像是为观众打开了期待已久且未拆封的礼物一般,满是加分与赞叹。这些知名的业界大咖,更是为舞剧平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际青少年舞蹈大师课(DMC)及其训练体系发起人于大雪自从大学毕业开始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近年来上升到“舞蹈教育”的思维。随着越来越深入青少年舞蹈,也越来越产生了巨大的不满足感。这种不满足感来自于教材内容、家庭期待、学生认同的需要,更来源于社会巨大需求和教师给予不足的矛盾。走遍了世界主要的舞蹈教育发达国家,通过整合内容,成功引入风行全世界数十年的DANCE CONVENTION的活动方式,在中国命名为“DMC国际青少年舞蹈大师课及其训练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出现,已然成为重要的起步。
 
 
  多方襄助共同呈现时代情怀
 
  本次舞剧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并得到了2018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得到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北京市教委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海淀区教委于大雪舞蹈教育工作室承办并共同出演。据主办方称,舞剧在北京演出之后,预计在2019年上半年将在北京的中小学与广大师生见面,进入舞剧的惠民和进校园的巡演季。

  (图片摄影:朱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