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景陶作为文学评论家,坚守本土、寄情本土、服务本土,40年来已评介230多位徐州作家,阅读近万篇(部)徐州作品,撰写五百余篇计百万字的文学评论。这种心无旁骛的执着坚持,源自他对家乡徐州文学事业的挚爱。他2018年出版的《探文思艺录一王景陶评徐州作家作品选》乃此类作品精粹之集大成。此书不仅具有促进徐州文学事业发展的艺术价值,还有纪录徐州文学事业发展历程的史料价值。2019年5月14日《都市晨报》全文刊登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兼主席王雪春为《探文思艺录一王景陶评徐州作家作品选》所作序言《为“徐州作家现象”喝彩》,同时刊登了王景陶生平介绍。主流媒体如此力度的宣传推介,代表了广大读者对王景陶的崇敬之情,传递了文宣主管部门对王景陶的褒奖之意,善莫大焉!雪春部长在文中称王景陶是“徐州作家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让我们来探寻他领受喝彩的理由。
王景陶知识渊博。王景陶饱读诗书所积累的渊博知识,为他的文学评论打下扎实的基础。他1944年7月出生在铜山县一个贫瘠的小村庄,从3岁起由外祖父母抚养长大。外祖父韩范山是位饱学之士、著名书画家、徐州市政协常委,家中有很多《山海经》《世俗新语》《剪灯新话》《三言两拍》等线装本藏书。在如此家境熏陶下,王景陶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理念的笃行者,勤奋苦读是他的生活常态。如果一天无书可读,就会六神无主、茶饭不思。现已年逾古稀,无论走哪身边都带一本书,如同烟民出门必带烟。阅读内容涉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地理、文学、心理学、教育学、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美学、书法等,常有可敬的“书痴壮举”。
早在上高中时,生活拮据的他“挪用”了3天的生活费,8毛线,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和一本《宋词一百首》。为了填补8毛钱的亏空,他三天不吃饭,光喝清水坚持上课,夜间饿极了,就就捧起这两本书看。第3天晚上,王景陶仍然喝了一肚子开水,去教室上晚自习。发现他课桌上有一位同学省给他吃的一卷烙馍,饿极了的王景陶感动得一边流眼泪一边狼吞虎咽地把烙馍吃了。在农村插队时因家庭成份被骂为地主羔子,境况窘迫,三九寒天还穿着夹衣干活,三户善良的农民,你家凑点棉花他家凑点布,给他做了一件棉袄。他穿着棉袄去集市买赖以度日的地瓜干,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见王景陶像是知青,偷偷拿一套“禁书”要卖给王景陶,王景陶一见是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两眼直放光,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呀!忙问要多少钱?姑娘说只要一块多钱够买一斤棉花能做一件棉衣就行。可王景陶带的钱已经都买了地瓜干,翻遍全身只剩下9分钱。可他实在是太想要这套《中国文学史》了,情急之下对姑娘说,你卖书不就是要做棉袄吗?给你件现成的。说着就脱下身上的新棉袄给姑娘穿上,捧着那套《中国文学史》赶紧走了。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王景陶说,对他写文学评论影响最大的有两本书,一本就是当年用棉袄换来的的《中国文学史》,培养了他的文学修养,是他文学评论的奠基石。还有一本是文革期间他在垃圾堆里捡的前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散文集《金蔷薇》,此书探讨了写作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对王景陶的影响很大。
凭借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刻苦的自学精神,他在1984年全省第一批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文凭。随之被天能集团调徐州能源工业学校当文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他的文学才华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评上高级讲师。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王景陶经纶满腹,课讲得特别棒,像现在的脱口秀一样张口就是满堂彩,每逢他讲课教室里满座还要加凳子,来晚的只有“站票’。中国矿大、江苏师大、财经学院、徐州高师等各家高校爭相聘他去主讲写作、大学语文、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有一次他讲余光中的《乡愁》,没有就课讲课,而是在黑板上一气写下十多首思乡诗词,有杜甫、艾青、俞平伯、普希金、泰戈尔、流沙河、洛夫的,最后一首是他自己的《裸体的小伙伴》,谈古论今、对比分析、归纳提炼,学生都听迷了。人们夸他学富五车,他谦虚不失幽默地说:车是婴儿车。

王景陶评论精准。王景陶的文学评论涉猎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影视,不管那类作品所作评论都相当专业,见解独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令人信服。
首先,他的精准评论来自于阅读。阅读是获得评论权的最主要依据。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会透彻理解被评作品的整体结构、人物个性、历史背景、行业特质,才能一语中的,避免人云亦云和讲外行话。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他所不屑的。他的阅读方法是先做普通读者,通读了解作品全貌和整体结构;再当专业读者,从中选择可以展开评析的重点章节片段细细品读,以形成独特的见解。有一次他去成都儿子家,徐矿作家李其珠把他的《嘟嘟的呼号》小说稿寄到成都,想请王景陶为这部中篇小说写篇评论。家里人多不太安静,影响他的阅读写作,他就每天早饭后,乘一个多小时的车,到他儿子的另一处空房去捧卷阅读思考,中午吃一点带来的干粮,下午继续,很晚才回家,如此连续数日,将小说稿读了3遍,写出了近万字的评论《深厚的生命体验精湛的艺术技巧----评李其珠的中篇小说<嘟嘟的呼号>》,可见他对阅读的重视。
其次,王景陶的精准剖析来自评论切入口的选择。他每面对一部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还是兼而有之?这一切都待深入研究确定后才动笔。尽管大千世界的文学作品林林总总,时代背景不同,人物境遇不同、故事结构不同,手法风格不同,但王景陶都能像造诣精深的老中医针灸一针扎准穴位那样精准地找到作品的评论点。以李其珠的中篇小说《嘟嘟的呼号》和杨刚良的长篇小说《大爆临界》为例,这两部作品同样获得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同样是坚持批判现实主义,同样犀利揭露当今社会病疽的优秀作品,王景陶对他们的评论切入点则有所不同。对李其珠《嘟嘟的呼号》进行全面评价后侧重落笔在其创作手法上,他评论道:”嘟嘟是一条狗,我们喜爱它的忠诚、赞美它的勇敢、惋惜它的离去、叹息它的呼号,反思它的行为,其实,其珠先生写了胜过人性的狗性,就有不如狗性的人性,明写狗性,暗指人性,明写人性,暗喻狗性。真正意图是通过狗来表现人性、人情、世风,他赋予狗以灵性,通过嘟嘟对主人的依恋,对仗权欺人者的愤怒,对权贵的反抗,折射出人的感情。其珠先生把剖析人性这个宏大的文学主题用一条狗展现的曲尽其妙,可称得上构思巧妙,叙事机敏,小说的感受由此在嘟嘟的呼号声中凝眸、升华,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而评论杨刚良的《大爆临界》,则在全面评价后侧重落笔于其深刻的社会价值,他评论道:“由于作者对这类国企和现状和问题的敏锐捕捉,精确把握和深入思考,使他的小说具有切中时弊的尖锐性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承担着暴露改革阴暗面、否定改革成就的风险,但一个时代的文学倘若不去触及这个时代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那这个文学就是没有力量的。即便在今天,国富民强的盛世,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也不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而是揭露病痈。因此,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杨刚良这样有责任、有良心的作家,需要《大爆临界》这样振聋发聩的文学作品。”
王景陶治学严谨。王景陶在评论作品时常常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以此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和文章的文化含量,让读者得到更多的启发。仅在《探文思艺录一王景陶评徐州作家作品选》一书中,王景陶就在诸多评论文章中分别引用了德国的马克思、恩格斯;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柏拉图;俄国的托尔斯泰、别林斯基、契科夫、蒲宁、屠格涅夫、肖洛霍夫;法国的巴尔扎克、莫泊桑、罗曼罗兰、福楼拜;美国的纳博科夫;日本的川端康成;英国的劳伦斯、马修阿诺德;捷克的米兰。昆德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中国的屈原、韩愈、李白、贾岛、陆游、李清照、鲁迅、郭沫若、谢冰心、郭小川、莫言、闫连科、贾平凹、迟子建、毕飞宇、许地山等名人的名句名段。
王景陶博闻强记,大脑中名人名言的储存相当丰富。但他治学严谨,先阅读原文理解名人名言的含义,再根据文章中心思想以及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选择使用,力求精当准确。他在为沙凡的长篇报告文学《五彩石》写评论,想起首次将文学创作列入崇高的范畴的古罗马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郎吉弩斯,评论如果引用郎吉弩斯的《论崇高》的原文,可以准确概括书中主人公的思想境界。朗基努斯论述崇高的来源有五个组成部分,但王景陶只记得其中的两点,其余的记不太清楚。为了查阅这一资料,他三次到徐州图书馆查阅都未果。后来他去上海儿子家中,心里还惦记这事,两次去上海图书馆在卷帙浩繁的资料里苦苦查寻,终于查到郎吉弩斯的《论崇高》原作译本,摘录下崇高的五个来源: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激动的感情、运用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结合文章有针对性地引用到题为《历史与人文的融合忠诚与艺术的结晶---浅析沙凡长篇报告文学<五彩石>》一文中去。虽然只是短短的几行字,但加大了文章的知识含量,拓展了文章的文化视野,增强了文章的审美品位,让读者深层次理解了《五彩石》主人公们崇高的事业、崇高的精神、崇高的人格。

文学评论是揭示文学作品的优美和缺陷的独立科学,文学评论如果没有批评,就不是完整的文学评论。但中国人都喜欢听好听的,批评需要技巧,王景陶深谙此道。实践证明,作者们对王景陶的文学批评不但乐于接受,而且心怀感激。因为王景陶的文学批评有四个特点:一、公正。是在充分肯定作品优点的前提下提出的批评,符合一分为二的唯物辩证法;二、准确。批评意见一针见血,不躲不闪,点中要害,言之有理;三、谦虚。亲切委婉地与作者平等交流,丝毫没有教师爷式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四、专业。不仅指出问题,还点拨作者如何改进,作者受益匪浅、心悦诚服。
王景陶把文学评论视为一种修行,在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过程中,汲取了提高自己文学修养、培育健全自己人格的养分。因此他不仅尊重作者,还感激作者。
王景陶文笔漂亮。文学评论不同于思想评论、新闻评论、科学评论等其他类型的议论文,不但要具有阐述的理论性、论证的逻辑性,还需要一定的文学性、形象性。王景陶将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史知识、美学知识、语言学和修辞学知识融合一体,写出的评论文章不但思想深刻、观点准确、逻辑严密,而且文笔丽瑰,隽永优美、绚丽飘逸、清新流畅。评论小说像小说那样深刻凝重,评论散文像散文那样清幽悠远,评论诗歌像诗歌那样意境奇美,评论报告文学像报告文学那样真实思辨。读王景陶的评论文章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是一种文学的示范,是一种理念的浇灌,很适合现代文学的审美需求。相比之下,有的文学评论家写的评论文章是用专业术语堆砌而成,貌似很深奥、很学术,其实晦涩难懂,读者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王景陶评论董尧的北洋风云人物之《张勋》《张作霖》中写道:“权高者咀嚼着自己的贪婪果实,低微者品尝着自己的生活磨难,年轻者经历着自己成长过程的冲动与迷茫,年长者享受着自己的忧患和安乐,不管时代如何变幻生命都有自己的节律和从容:鹰飞九天、鱼跃于渊、生命的力量与环境的限制矛盾地融合在一起。”
评论王建的散文集《走过最遥远的风景》:“王建不仅仅纯熟于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以小见大的散文常用技法,他更善于化大为小,笼宇宙万物于一心之中,那从天倾泻而下、滔滔不绝的万里黄河水被他轻松地装进一把小小的壶中,而且装得那么彻底、那么利落,那偌大的平遥古城也被他浓缩成一个长寿龟,而恣意挥洒指点。”
评论李继玲的散文集《玫瑰往事》:“李继玲将自己的玫瑰往事写的如此精美,无论忆人还是恋物,或眷情顾事,她都在絮语漫谈中蝴蝶般展示舞姿,都在浅唱轻吟中伴奏轻妙的小夜曲,都像丹青高手般信笔挥洒变为佳作。”
评论高翔的中篇小说《姥娘村纪事》:“让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表现冷暖搭配,有时似瀑布飞泻的巨响、有时似林泉叮咚的琴韵,在”荒荒岫云、寥寥长风“的莽苍情味后,突显风帘翠幕、烟柳画桥的优美境遇。”
评论薛友津的中篇小说《好大的一张床》:“友津先生就是那种让主人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上一往无前的作家,如果他是托尔斯泰,他也会恩准安娜卡列尼娜逃离作者的初衷、自说自话地去卧轨,如果他是巴尔扎克,他也会眼看着那恶棍般的守财奴去逼死自己的女儿。尽管万般痛苦,却百般无奈,因为这是人物命运所决定的。这样的描写,正是艺术成熟的标志。”
类似这样文笔优美的“金句”,在王景陶评论文章中俯拾皆是。

2006年春节刚过,王景陶下腹部和腰部疼痛不止,小便不畅,不能坐,到九七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前列腺癌,建议立即转院再查,抓紧治疗、刻不容缓。王景陶从医院回到家正和家人商量复查住院之事,栾晓明打来电话,称其出版小说集《血月》,请他写篇评论,并希望半个月能完稿。当今社会人们谈癌色变,自己被怀疑患癌----多么恐怖的打击,换一般人早就吓得魂飞魄散、两腿发软,哪还顾得上别人的事啊!可王景陶为了文友、为了文学,硬撑着去徐矿集团《热流》编辑部从栾晓明手中取回《血月》,被怀疑患癌的事只字未向晓明提起。回到家中,王景陶不顾家人的万分焦急,没有去其他医院住院复查,而在家里躺在床上用6天时间将《血月》全书看了两遍,两天后开始打草稿,下腹部异常疼痛不能坐,就俯下身子在床上写,俯着写累了就仰着脸写,仰着写累了,就闭目思索,想好一段就站到桌边快速记下,这样俯俯仰仰、躺躺站站,想想写写,用5天时间写好一篇8000多字的评论文章《在沉默中爆发的精品》,让老伴儿连夜抄好,第二天如期交到栾晓明手中。交稿的当天下午,家人把几乎虚脱的王景陶送到徐州四院住院检查,所幸最后确诊是前列腺增生并突发炎症,腰肌重度劳损,排除了癌症,住院治疗15天。不是癌症万幸万幸,但王景陶却是顶着”疑似癌症患者“的巨大精神压力,忍着肉体的强烈痛完成的评论写作。如果用职业道德、带病工作、一诺千金之类的语言评价他,都显得苍白无力,不如说王景陶大脑的文学神经比钢丝还要坚硬。栾晓明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也不知道这事的来龙去脉。他现在要是能够知道,会感动得从他那个木质住宅里跑出来向王景陶作揖拜谢!


王景陶这株“墨菊”在徐州煤田这片丰饶的黑土地上绽放着乌金的光华。

王景陶的妻子吕敏芳十分贤惠,卫校毕业后在邳县医院当护师。结婚后夫妻俩两地分居,王景陶在市内工作,她一人在邳县既要工作,又要承担两个儿子的抚养教育和全部家务。直到1990年才来到市内夫妻团圆。吕敏芳非常信任丈夫的人品和能力,很支持丈夫的文学创作和人际交往。王景陶患病为栾晓明写的评论文章就是吕敏芳连夜帮丈夫抄写,才使得文章如期交给栾晓明的。一提起妻子,王景陶是一脸的幸福和感激。
王景陶两个儿子都是事业有成的青年才俊。大儿子王鹏继承了王景陶的文学基因。当年徐州市《都市晨报》招聘记者,二百多人报考只录取3人,王鹏其中之一。徐州电视台、徐州电视报联合举办赏析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有奖征文大赛。王景陶王鹏父子对剧中“小燕子”的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评价,谁也说服不了谁,父子两人各写一篇文章参赛,结果父子俩同获一等奖,成为徐州市文学界的一段佳话。王鹏后调上海《东方早报》工作,现任澎湃网政务部总监。二儿子王琛在四川大学本科毕业又在四川科技大学读完研究生,现在美国英特尔公司工作。
王景陶是优秀矿工、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何时再获一个优秀文学工作者称号,就圆满了。
作者简介:
沙凡,研究馆员。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在徐矿集团供职多年。
附:
导演郑子微诗微词微赋录之1271:
欢迎文学评论大家王景陶王老师隆重登场,感谢名家名嘴名师沙凡沙主席妙笔生花,为熟悉熟识并熟知的伙伴们,朋友们,兄弟姐妹们,展示并呈现王景陶老师生活的光彩与评论艺术的精彩……
几十年过去了,遥望当年的幼苗,遥想当年的往事,遥忆峥嵘岁月中的青年林……那一片韶华易逝,芳华不在的青春追梦,给了我们更多更好更美的感动。
因为矿山情,缘由煤矿梦!
爱在感动中升华,情在感激中镕铸,文学在感染中留存……有时间的机会,抽机会的时间,回家乡,回徐州,回矿山,邀约当年的良师益友,把酒问过往,醉忆文学心……
2019年5月20日10时15分,于北京

来源:汉韵楚风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MTY5NDgwMg==&mid=2247487005&idx=1&sn=e63b5521eec67016c60dfdcebe52a282&chksm=f96e8ca0ce1905b679739e84ccd8b13532703f90d261943503ce1ec4d61e38dd72b28affe21b&mpshare=1&scene=1&srcid=&pass_ticket=PNlt%2BAjC%2BQD%2B8lyl%2Bb58HIwPGWODrLBpbRNzyJ77k1V4qIR6JWtrGnKsGlXH5fB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