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诗歌年选2022卷出刊
海勒根那撰写前言
祝贺《野火》出刊
编者按:
近日,《野火》诗歌年选刊(2022卷)新鲜出炉。这是一本由“野火”诗社主编出版的民刊,是主编冰洁带一众诗人倾力而结出的果实。
出一本民刊,是不容易的,全凭一腔热爱。幸好还有志同道合的诗友的坚持,幸好还有有文化情怀的民间收藏家王彦利先生的鼎力支持,这才有了《野火》诗歌年选刊(2021卷)和(2022卷)。这两本诗刊中,都有呼和浩特市诗词学会会员的诗歌选入。
《野火》诗歌年选刊(2022卷)有前言、名家开卷、内蒙古诗人风采、诗精粹、新诗物语、四海诗风、创作谈等栏目,选入全国各地100位诗人作品,其中内蒙古(包括内蒙古籍)诗人50余人。本学会蒋雨含、阿尔斯楞入选此卷。
现在,让我们通过海勒根那在《野火》诗歌年选刊2022卷写的前言《微不足道的野火》和诗人安琪的视频,来了解这本诗刊。
微不足道的野火
海勒根那/文
2022年的“野火”又跳跃、燃烧了,来自北中国之最北,呼伦贝尔草原最深处,这一点儿野火来之不易,被诗歌擦亮的一点儿火星来之不易,要克服的困难很多,需要做的工作不少,但为了诗歌,一切都值得。
“野火”组建之前,冰洁曾征求过我的意见,诗社叫什么?我说叫野火吧,“冰洁”是寂静无声的存在,是一片雪花落在冰冻小溪的岸边,是一个人在北方旷野中的孤单,所以需要召唤,召唤友人来,召唤同行者,一起在溪边生火,牧歌唱晚,以文字做柴,一群简单的人用简单和坚守依偎取暖。
这是诗歌的单纯,也是每一位诗人的执念。事实如此,诗歌需要“冰洁”的纯粹,需要野火的煅烧。于是,继去冬的第一辑之后,今秋,雷平阳、阿信、大解、胡弦来了,五湖四海的友人来了,内蒙古更是集结了五十几人的浩荡队伍,一时间风起云涌,群贤毕至。
其实,无论野火,还是冰洁,都是有温度的,正如诗歌,如果一首诗里没有温度,即便有再高超的技术也是故弄玄虚,也是花架子,让人如嚼白蜡。所以我们需要滚烫、需要燃烧、需要涅槃,甚至化为灰烬;我们需要寒风刺骨、冰冷如刀,需要让这世界深浸于冰川之下,裸露、冻结、沉寂,然后再慢慢升华,融化,融化成春天迎着晨曦流淌的一床潺潺溪流……
所以,我们需要看到诗歌里那些像溪水一样柔软的东西,蜿蜒爬行的样子,润物细无声的脚步。文学形同宗教(并非中世纪的宗教),包容、开放、纯善、仁爱的宗教,她会让一个人的心肠变得越来越柔软,让一双被俗事熬红的眼睛流下泪来,而石头会长出柔嫩的青草。我们无法想象一个铁石心肠,抑或虚伪、卑鄙、自私自利的人会写出什么好的诗歌,诗歌需要真诚、同情、悲悯,甚至祭献和牺牲……
所以,我们需要看到诗歌里那些像溪水一样纯净的东西,听到它静静流淌的声音,涤荡我们灵魂的波光。一个干净的诗人才能写出干净的诗歌。就像一个人不高尚,就无法让文字高尚;一个人狭隘龌龊,他的文字就不会高贵,只能像“软骨病”般卑微地跪着……
曾几何时,我们的诗歌失去了她的本真,急功近利、虚张声势、假丑浮躁大行其道,披着夸饰文风的空壳,诗歌成了空洞苍白的行尸走肉,成了圈子化的相互吹捧、弹冠相庆。这种风气会让诗人得病,让时代痛惜,让英雄无路。
所以今天,“野火”放声召唤友人、同行者,其实也在召唤诗歌的本真,让诗歌的温度、柔软和干净重回诗歌,让我们在诗歌“冰洁”的岸边生起野火,而野火会照亮寂寂长夜,和我们这一双双渴慕星光和纯善的眸子。
这是“野火”的理想,虽然她在遥远的北方,在诗歌最边缘的边地,那么微茫,又微不足道。
作者简介
海勒根那,蒙古族,70后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到哪儿去,黑马》《父亲鱼游而去》《骑马周游世界》《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一只羊》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诗集。有小说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载。曾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20年度民族文学奖,第十届诗探索·中国红高粱诗歌奖,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内蒙古敖德斯尔文学奖等。电影剧本获第2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电影创意剧本奖,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年度优秀电影剧本获等。
来源:野火诗歌
https://mp.weixin.qq.com/s/aK66Sno8miW2wFv2PvikfQ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