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罗广才改诗”及众人评说

“罗广才改诗”及众人评说

 

  今天上午改了四首诗。

  我一直坚持着我的观点:“我们读者读诗,不是看作者要表达什么,更不需要看有什么思想和说些什么,而是希望看到作者发现了什么,独特地发现了什么,和读者的生命体验相遇,被感动着。”那么,诗的视角、词语的精准就显得至关重要。

 

  罗广才于贵州六盘水“诗高原斋”

  2022.11.19.1658

 

原作(1):

 

《光》(外一首)

 

作者:(编号5001

 

夕阳落下的时候,一定有月亮

如果没有月亮,我就点燃一支烟

一支接着一支,直到睡意朦胧

 

如果世界突然狭窄

如果世界突然黑暗

如果世界突然隔绝空气

 

想想,你有多恐惧

你就有多么崇尚光明

 

《操纵》

 

三九的天,一定比这场秋风还要凛冽

它被人恨,在树干与叶子的问题上纠缠不清

 

逐渐加衣,让万物相互拥抱

学会珍惜,让那些道别缓冲

 

一场雪,终究还不了人间清白

秋风,为幕后操纵的冬天

替了太多罪

 

修改后

 

《光》(外一首)

 

作者:(编号5001

 

夕阳落下的时候,一定有月亮

如果没有月亮,我就点燃一支烟

一支接着一支,直到睡意朦胧

 

如果世界突然狭窄

如果世界突然黑暗

如果世界突然隔绝空气

 

想想,恐惧的焰火是否

就是一道光?

 

《操纵》

 

三九的天,一定比这场秋风还要凛冽

它被人恨,在树干与叶子的问题上纠缠不清

 

逐渐加衣,让万物相互拥抱

学会珍惜,让那些道别缓冲

 

一场雪,终究还不了人间清白

秋风,为幕后操纵的冬天

李代桃僵了许久

 

原作(2):

 

《徽章》(外一首)

 

作者:(编号5002

 

我和她说

通过组织考核以后

想要她戴过的徽章

 

她连同衣服一起拿过来

笑着同别人说

这小子真不要脸

 

她把它别在我的胸前

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每跳动一下,我都听到

“为人民服务”

 

《求佛》

 

庙前的人们双手合十

一些人把香蕉皮遗忘在停车场里

 

有的人求取名利

把一些钞票放进功德箱里

有的人梦的真实

点燃一束香然后扔进炉里

 

每一级台阶都有人虔诚地跪拜

路的一头去通往凡间

世上或许有佛

要先放空 才能听到钟声

 

修改后:

 

《徽章》(外一首)

 

作者:(编号5002

 

我和她说

通过组织考核以后

想要她戴过的徽章

 

她连同衣服一起拿过来

笑着同别人说

他,有“考古“的爱好

 

她把它别在我的胸前

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每跳动一下,我都听到

“为人民服务”

 

《虔诚》

 

庙前的人们双手合十

一些人把蕉皮遗忘在

停车场

 

有的人把一些钞票放进功德箱

有的人梦得真实,点燃一束香然后扔进

炉里

 

每一级台阶都有人跪拜

路的一头通往凡间。世上或许有佛?

要放空得多彻底,才能听得到

钟声

 

众人评说:

 

  《红安文学》编辑车昕林:

  很赞同您的观点。我认为一首好诗,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词藻,而是用普通的文字表达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不用取悦他人,不用趋之若鹜,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读来令人回味,才是一首好诗。第一个文档第一首诗,改后将成人之美和传承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第二首结尾如音绕梁,令人回味。看您改的每首诗,都变得灵动起来,您是怎样做到的?

 

  诗人李桂杰:

  “这小子真不要脸”,显得态度轻佻了些,您改成:“他有‘考古’的爱好”——幽默,得体,有种不动声色的爱恋;

  “要先放空 才能听到钟声”,很绝对的判断,因而失去了味道。您修改成:“要放空得多彻底/才能听得到/钟声”。是一种疑问,更是一种人性的反思,味道顿出;

  “你有多恐惧/你就有多么崇尚光明”,这种表述,俗了一些,像心灵鸡汤的语言,太过励志,诗歌要尽量避免态度的激昂。您改成:“想想,恐惧的焰火是否/就是一道光?”——高级!哲学深意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内涵,更显诗意,与作者原诗前两段也贴合。

 

  诗人郑朝阳:

  学习了原作和修改作品,让我回想起三十年前,诗刊社刊授中心的周所同老师,与您一样尽心尽力地修改学员的作品。他在一篇辅导文章中谈到“诗成不厌百回改”,即便是一个词没安置好,都会寝食难安,让我记忆犹新。

 

  诗人崔国发:

  仔细比对了一下,改过之后更有诗味,点铁成金也。

 

  诗人杨牧:

  改得好。

 

  诗人子佩:

  修改后的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原诗具有了高级感也让原诗灵动起来,诗的意境得到升华。

 

  诗人青桐:

  首先您的理念我表示认同。就一个作品来说,只有让读者参与进来,形成同频共振,一首诗才可能真正开始它的旅行。

  总体说一下,就我个人而言,这些作品现在真是多如牛毛,已经审美疲劳了,内容或形式或语言都不能令人眼前一亮。如果让我天天面对这些作品还要去改它,真是折磨人的事情,所以向罗老师致敬。

  具体到这四首作品,实话说《徽章》没看懂他想说啥,您改的也没看懂。《求佛》改成了《虔诚》,还有结尾的句式修改确实提升了原作,已经从原先的那么一点点“唯心”走向了一个坚定的“唯物”。

  《光》与《操纵》,从标题与内容的言说来看,作者可能想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可惜笔力不到,收效甚微,这种诗可能比前两首更难处理,所以给罗老师点赞,真不容易。

 

  诗人吕游:

  凌晨一点多,在沧州通读广才兄通过微信发来的大量修改的诗稿,突然间就感动了!创作不易,改诗更不容易。一首优秀作品的形成过程,除了作者的精心创作,背后包含着编辑的大量工作,包括对诗歌的修改。对于有一定创作基础的诗歌作者,作品比较完整,可以不做任何修改,字词如有谬误之处,可做删改。但是,毕竟还有涉“诗”不深或者“初学乍练”者,对于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巧还未比掌握,这就需要编辑的“再创作”,作品得以去粗存精,那么这就要求编辑要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创作基础,才有可能将“朽木”雕琢成“精品”。

  兄发我的年轻才俊的诗作收悉,原作和修改后的作品认真读过。其中王新琳的一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修改的很到位。拿《春夜》这首做范例,其中第一节是这样的:

 

  春夜无喜雨

  只有长安一片月

  捣衣声沉寂在一首古诗里

  良人远征未归

 

  读来感觉平淡无奇,唯有“沉寂”一词给平静的一首诗增加了一丝诗意。兄改为:

 

  捣衣声沉寂在一首古词的

  上半阙。良人远征未归

  只有长安一片月

  春夜无喜雨

 

  这样一改,四句诗的前后位置做了调整,“捣衣声”沉浸在一首古诗里,变成了古诗的“上半阙”,忽然就有了想象的空间,诗歌有了细腻感。而“春夜无喜雨”和“只有长安一片月”位置互换,扬上去的场景抑下来,就反转成了另一种诗歌意境,符合了“良人远征未归”带给家人的那种翘首期盼的失落情绪。兄还注意到,“古诗词”是分“诗”和“词”两种的,既然提到了“上阙”,那么对应的应该是“词”,所以把“古诗”又改成了“古词”,很见编辑的编辑功力。我认为这样的修改,语言改“活”了,词语改“准”了,人物情绪改到位了,诗歌意境改深沉了。

   编辑不好当,这种甘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未必能得到作者的认同,因为创作毕竟是隐私性的,个性化的,修改就意味着可能会改变作者创作的初衷,多是受累不讨好的。好在,广才兄的修改,不是“推倒重来”,而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方为上乘之“改”。

  改一首作品容易,改一组作品难;改一人作品容易,改多人的作品难。如果是改了诸人的多首作品,而且是长年累月的,改了四千多首,就令人肃然起敬了。这体现的不只是编辑的责任心了,耗时耗力耗神,没有编辑的牺牲精神是作不来的。

  在此,无以言表,内心深处只有对兄的深深敬佩之情!

 

  20221120日星期日凌晨1:48于沧州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