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汉寿县老干网宣协会助力《春柳湖》入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汉寿县老干网宣协会助力《春柳湖》入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作者:刘西岛 彭德才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公开发表出版,且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长篇小说,篇幅要求在13万字以上。202374日,中国作家协会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发布公告,确认238部作品入围。其中包含正扬网会员杨远新和杨一萌、陈双娥合著的240万字的长篇小说《春柳湖》(全四部)。据相关资料显示,这是汉寿籍作者的作品首次入围茅盾文学奖。

1

《春柳湖》(全四部)海报图


  《春柳湖》取材于洞庭湖,以屈原故里汉寿县沧港镇沧浪渔场(原沧港公社捕捞大队)为原型,凸显春柳湖渔民以改革为动力,摆脱贫困,建设现代化新渔村,过上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折射中国淡水渔业百年变迁。作者描绘的是小渔村,展现的却是大天下。小说塑造了渔村党支部书记黄春江、地下党员雷耀湘、共青团员雷红菱、水产专家夏文清等诸多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融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体式与现代小说细描精刻的技法于一体,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既现实又浪漫的中国故事。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杨远新与曹逸兴合作完成第一部20万字初稿,并油印成册,得到著名作家贺宜,评论家、编辑家王华良的辅导,后出于多种因素被迫搁置。

2

曹逸兴(1931.9.19~2005.9.22)在渔村留影,曾相继担任汉寿县创作组组长、汉寿县文化馆馆长

3

上世纪70年代杨远新、曹逸兴共同创作出的《春柳湖》第一卷20万字初稿的油印本(上下册)


  杨远新则一直暗暗发力,从汉寿文联,到小溪流杂志社,到武汉大学作家班,到省公安厅,他始终坚持补充素材,不断创新。他在所有虚构作品中,包括侦探小说,都会展现春柳湖的生活片段。他写每一篇文章,甚至包含公文在内,都当作为创作《春柳湖》而练笔。进入21世纪,陈双娥已成长为二级作家,随后,杨一萌留英8年归国,于是一家三口齐心协力,找准素材亮点,把握人物特点,紧扣时代重点,突出艺术要点,重新架构起一座庞大的小说殿堂,将熟悉的渔民生活和所从事的公安工作巧妙的融为一体,以大视野,大情怀,打造出了240万字的《春柳湖》,最先于2017年将一、二部编入《杨远新文集》。201841日,书旗小说网将《春柳湖》列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作品予以连载,并对杨远新作了专访和重点介绍,称《春柳湖》为史诗级作品。同年9月,推荐参加中国第二届“网络文学+”大会,受到好评。2021111日,在经历了长达50年的创作打磨后,《春柳湖》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4

《春柳湖》三作者杨远新、陈双娥、杨一萌近照


  20211115日,红网率先发表《为八百里洞庭立传 替数千万渔民代言》的7000字长文,新华网、作家网、半月谈、人民资讯、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文学报、湖南日报、黔西南日报、常徳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发表报道、专访、创作谈、评论等96篇,多数被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财经新闻转发。

  这其中,包含汉寿县老干网宣协会为《春柳湖》推出的多篇重磅文章。

  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发祥推出《有感<春柳湖>》,首发作家网和颇有影响力的常德本土公众号“走向”,继而被百度、头条、网易等多家大型网站转发。

5

蔡发祥近照


  会员、“三农”研究专家、高级策划师徐隆广,不顾年迈多病,连续推出《<春柳湖>,冬天里的一把火》《我与湖南第一创作家庭的师生情缘》《<春柳湖>在网络天空璀璨绽放》,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发表。

6

徐隆广近照


  会员彭德才发表了《游<春柳湖>小记》《春柳湖,在哪里》。

7

彭德才近照


  会员周郁发表了《<春柳湖>拾趣》。

8

周郁近照


  会员田有力发表了《我读<春柳湖>》。

9

田有力与夫人近照


  会员彭珍慧发表了《<春柳湖>读后感》。

10

彭珍慧(右)与全国劳模、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戴笃伯(左)及妻子周秀云合影


  会员袁瑞林发表了《西江月•沧桑巨变<春柳湖>》。

11

袁瑞林近照


  会员丁萍发表了《读<春柳湖>给我灵感》《读<春柳湖>给我情感》《浅尝<春柳湖>的民间特色》《浅析<春柳湖>的爱情故事》《<春柳湖>讲述闪烁人性光辉的婚恋故事》《春柳湖演奏历史的传唱》《重读<春柳湖>》《读其文 品其人》《<春柳湖>接地气,有温度》,散文《我与<春柳湖>作者的文学之缘》,《忘不了的记忆——读<春柳湖>有感》等12篇。

12

丁萍近照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88岁高龄的原中共汉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汉寿县政协主席、汉寿老干网宣协会名誉会长周世盈,用三个月时间通读《春柳湖》,写出评论《品读<春柳湖>》,常德日报、作家网、半月谈网、中国新闻日报网、中国网、中国文艺头条网相继发表,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今日头条、凤凰卫视和南通政府门户网站相继转载。

13

周世盈近照


  其文章肯定:“《春柳湖》通过汉寿县一个渔业大队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和洞庭湖的历史变迁;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赞美了一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以及普通渔民,揭露和鞭挞了腐朽和丑恶。作品中的众多人物、地点和事件,除了艺术虚构名外,多用谐音名,甚至还用了真姓实名。这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汉寿、热爱汉寿人民、热爱洞庭湖的浓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拜读时,如身临其境,如面遇其人,牵出了我好多的酸甜苦辣的回忆。

  “《春柳湖》的故事,纵贯百年新旧岁月,横跨八百里洞庭风云。作者以一起命案的侦查为引子,展示出一个渔村发展的四个阶段。虽然分为了四大部,却结构谨严,混然一体。以春柳湖发展作为主线而贯穿全篇。同时又以汉寿县地下党活动作为副线而巧妙衔接,紧跟主线的展开而展开。故事精彩,扣人心弦。

  “《春柳湖》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以黄春江为首的英雄人物。作品中出现的人物上百,主要人物的出场,如同《水浒传》一样,有小传铺陈,好像呼之欲出。同时对于场景的描写也酣畅淋漓,处处妙笔生花。所以,我在阅读时,情不自禁地用红笔作了标记。

  “大作语言丰富,且颇具特色。其特色就是用汉寿话讲汉寿的故事,十分得体,亲切动人。人物的语言也能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此,当我手捧《春柳湖》,就猛然复苏了年轻时读周立波《山乡巨变》的感觉。周先生娴熟的益阳地方语言,在作品中运用得非常好。有的句子,至今还让我还记忆犹新。因此,可以说《春柳湖〉的语言艺术,与《山乡巨变》是一脉相通啊。

  “《春柳湖》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大作,但也不失浓郁的浪漫色彩,将长传于世,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这与今年4月,书旗小说网推荐《春柳湖》参评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评语高度契合:“《春柳湖》是一部思想深邃,艺术精湛,文化内涵丰富,水乡气息浓郁的高峰之作。生动再现了党的百年奋斗路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纵情书写了八百里洞庭湖的前世今生,成功塑造了具有浪漫气质的渔民群体形象,为美丽乡村建设树立了标杆。作品语言上地域色彩浓郁,艺术表现手法上融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体式与现代小说的细描精刻技法于一体,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既现实又浪漫的中国故事。经网上连载、纸质出版后,广受读者喜爱和专家好评。我网站编委会综合各方意见,经研究决定,推荐其参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总之,汉寿老干网宣协会为《春柳湖》扩大社会影响,尽心助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春柳湖》入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会员丁萍又发表了《春柳湖,点燃未来的希望》《春柳湖,理想之湖》《有感于<春柳湖>角逐茅盾文学奖》等三首自由诗,影响较为广泛。

 

2023720

 

  作者简介:

  刘西岛,女,本名李佳,汉族,湖南长沙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相继担任北京电视台记者、专题片制作人、新华社记者、编辑、主播。曾发表小说、散文、播音论文、新闻述评、人物专访、大型主题采访等数十篇,共50多万字。

14

李佳近照

 

  作者简介:

  彭德才,男,195510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原周文庙公社周文庙大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退休职员。汉寿县作家协会会员、湖湘文化协会会员。19769月发表处女作,迄今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报刊、电台、网络陆续发表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文艺通讯 300余篇。曾获得过4次市、县征文奖。评论《游<春柳湖>小记》《春柳湖,在哪里》,经“作家网”发表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15

 彭德才近照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