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纪实文学《成神》再现「剪花娘子」传奇人生

纪实文学《成神》再现「剪花娘子」传奇人生


1

「剪花娘子」库淑兰

2

陕西作家许海涛长期关注民间文化

3

纪实文学《成神》再现「剪花娘子」传奇人生

 

  一把剪刀,剪出一个花间世界。6岁开始学习剪纸的陕西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不仅是中国民间剪纸最具原创精神、鲜明特色、传奇色彩的代表人物,同时更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首位中国女性,被誉为「剪花娘子」。在库淑兰大师逝世近20年之际,由陕西作家许海涛创作的纪实文学《成神》,日前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不仅完整展现了「剪花娘子」多彩的人生画卷,同时亦用独特的视角和沉浸式的叙事,带领读者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艺术世界。◆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李阳波

 

  中国剪纸是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我国的民间生活、风俗与文化,以及传统思想和价值观。

 

  库淑兰1920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赤道乡富村人,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剪纸、画画,巧手妙剪称誉乡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经当地文化馆民间文化普查被发现后,迎来她创作的成熟期和辉煌期。库淑兰的剪纸作品完全颠覆传统剪纸的单一化、平面化,在人物造型、空间构图、色彩运用等多方面,彰显出非同寻常、出神入化的力度和深度,将中国剪纸的神奇绚烂展现的淋漓尽致,广受赞誉。

 

  如今库淑兰去世已近20年,但其艺术影响热度依然持续不减。去年7月至今,《花间世界——库淑兰剪纸艺术展》相继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和杭州美术馆、银川当代美术馆等地开展,并将全国巡展。

 

  《成神》再现了库淑兰从艰难困苦的生活突围,全身心投入彩贴剪纸艺术创作,一步一步登上世界民间艺术最高殿堂的传奇过程。而书名中「成神」一词,正源于库淑兰被誉为 「剪花娘子」后,当地群众纷纷称赞的一句陕西方言。

 

  「创作库淑兰故事的想法,其实早在20年前就已经萌发。」《成神》作者许海涛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库淑兰剪纸所表达的大千世界和中国乡土,其艺术精神已经超越了剪纸本身。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剪花娘子」应该是仙女般的存在,然而现实中的库淑兰,却并不是这样童话般美丽和无忧无虑。她住在低矮的窑洞里,干农活、捡药材、忙家务,生养了十三个孩子……

 

  许海涛告诉记者,库淑兰是如何在艰苦的生活和环境里,靠一把剪刀、一沓彩纸,抵达诗和远方,神一般地走进世界顶级艺术殿堂!这对每一位追求艺术人生的人来说,对每一位「不枉来人世一趟」的人来说,都是一个谜。而他试图去解开这个谜,于是便有了《成神》一书的创作。

 

  「创作的过程既辛苦又幸福,那也是一种隔空情感的交流。」在深入走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后,许海涛在库淑兰的剪刀和自己手中的笔之间,找到彼此互信与通达的关联。他采用回忆的方式,以俯瞰角度回首库淑兰由一位农村妇女成为「艺术之神」的神奇曲折过程,结构精巧,视野开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神》以小见大,见微知着,库淑兰走向世界的过程,也同时展现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此外,书中绝大部分内容为首次披露,也为帮助读者走入库淑兰的艺术世界提供了鲜活翔实的文本数据。

 

  展现民间艺术之美

 

  「她转身跪下,点着窑壁,姨给你说铰下的都是什么花。 你看,这是桃花,这是梅花,这是莲花,这是菊花,这是牡丹花……」这是《成神》中的一段话,作为陕西作坛的一位实力派作家,许海涛长期关注民间文化。他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跑家》《藏家》、长篇小说《残缺的成全》《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以及此次出版的《成神》,都蕴藏着深厚的民间文化情感和浓郁的地域语言特征,给读者一种强烈的时代和西北特色沉浸感。

 

  许海涛说,《成神》是对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次致敬。他亦希望通过不断的创作,能让更多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民间深藏的生活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

 

  《成神》出版后,引发广泛关注。陕西著名作家杨焕亭表示,《成神》的一个亮点是它审美表达的视角和高度。作者营设的叙事者,既是库淑兰艺术的发现者,又是她艺术道路的引领者,这种双重身份赋予这部非虚构作品以真实性的品格。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部非虚构叙事,作家并非为了拔高人物形象而机械地用西方美学理论去观照库淑兰的作品,而是把立足点深深地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上。这样的审美视角,不仅使得《成神》的叙事占据了一个时代的高度,更透过主人公的艺术人生,发掘出艺术的原生本质特征,为读者奉献了一曲精神的礼赞。

 

  「在神与不神之间,她神了;在成与不成之间,他成了。」陕西青年作家晓瑜荣儿认为,《成神》中的所谓「神」,是民间剪纸大师库淑兰从残涩生活中的出神;所谓「成」,则是作者许海涛给人带来的那种新的阅读感受的惊喜。「《成神》有着长篇小说的故事脉络和情节,也有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和宏大的场面。」晓瑜荣儿表示,许海涛以采访者的口脗,像游记散扎更像记录撰文,以一个博学者的姿态,娓娓道来地诉说和重现书中的人物关系、历史背景、场景,奉献了一场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奋斗史诗。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阳波

https://www.wenweipo.com/s/202307/31/AP64c6c355e4b043f38640c2b0.html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