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以生命的名义抒写史诗

以生命的名义抒写史诗

——丘树宏开卷《长歌正酣》

 

广州广播电视台《开卷》栏目组

 

【导语】

  《长歌正酣》是诗人丘树宏的长诗集,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是一部献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颂歌。

  著名评论家谢冕评论说:“真正意义的史诗的回归、史诗艺术的坚持和传承以及创新、‘讽’内容与形式的大胆探索和突破,史诗题材与主题的深度挖掘和推介,不仅在文学界,在诗歌界,更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嘉宾简介】

  丘树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居珠海。已出版个人诗集《隐河》《以生命的名义》《长歌正酣》等10部,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思维洼地》《心的看见》《中山传》等10部。曾获人民日报年度散文奖、《诗刊》诗歌奖、《人民文学》《文艺报》和《文学报》等征文金奖、《诗选刊》中国最佳诗集奖、《芒种》年度诗人奖、《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和鄂尔多斯文学奖、广东省“五个一”奖和鲁迅文学艺术奖(两届)。

 

  主持人开场词: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丘树宏老师做客节目。丘老师您好。丘老师今天带来您的作品《长歌正酣》。这本书是丘老师的诗集。翻开这本书,我们首先会看到的是著名评论家谢冕作的序。我记得谢冕先生在序里提到,这是真正意义的史诗的回归,不仅是在文学界,在诗歌界,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导语】

  《长歌正酣》全书共分《海上丝路》、《海上丝路•香云纱》、《共和国之恋》、《30年:变革大交响》、《珠江》、《孙中山》、《MACAU•澳门》、《珠海,珠海》、《九连山下》九部。其中尤以第一部最有特色,是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是一部可以在全中国各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的大型舞台作品。

 

【标题】一个新史诗写作的探索者

  主持人:写作史诗,觉得最大的难度在哪呢?

 

  丘树宏(下略):最大的难度是对历史的把握。史诗肯定是很长远的,很长很远的(内容)写一起,要涉足很多的历史资料,那么多资料,你怎么把它集中概括提升?这又是个大问题。因为毕竟一个作品是有限度的,比如一台演出舞台作品,充其量也是两个小时,要表现那么长久的一个历史,很不容易。只能选择最有代表性、最集中的一些东西。怎么集中概括?这又是一个问题。在现阶段我们也要为现实服务,历史为现实、为未来服务,需要创新,创新点在哪?这三个点是比较难的。

 

【标题】巍巍九连山,悠悠连平州

  主持人:我们不妨跟着丘老师一起来细细品读一下九个部分的篇章。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后往前读,因为这样可以感受到这些诗与老师生命之间的紧密联系。


  对。从出生成长的地方开始。

 

  主持人:第九部《九连山下》,就是您的故乡,您写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情?

 

  我老家是九连山。九连山是个数字,它不仅仅是九,是多,一出门就是山,很穷的一个客家地区。我在那里出生,这里成长,在那里考上大学,然后逐步从山到海这么一个(成长)过程,一种乡愁。第二,觉得需要回报家乡,家里边还很穷。我怎么样去回报家乡,我想可以考虑一种文化公益的方式。到目前为止,我为老家写了很多作品。

 

【导语】

  九连山,山连山,一山连着一山;九十九座山峰连粤赣,九十九座山峰连九县。

  九连山,山连山,一山连着一山;亿万年前山峰都是海,亿万年后海洋变山川。

——《九连山,九连山》丘树宏

 

  《九连山下》就把我们的整个县发展史,用舞台作品的方式进行了呈现。这里边有舞蹈,客家人的歌舞,包括客家山歌。然后还有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像舞香火龙。你们可能就很少看到。舞香火龙是晚上用稻草,当地的这种生产用具插上香,晚上来舞龙。我们还有很著名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上灯的习俗,也是通过一种舞蹈去进行表现。还有其他,写到客家妹,写到茶叶等等这些方面,就把这些自然的、人文的、民俗的集中起来呈现出来。

  其中有一首叫《客家人的诗经》。中华民族最重要一个文学作品,就是《诗经》。西方有《圣经》,我们有《诗经》。客家人是汉文化的一个活化石,因为客家话离普通话是最(接)近。如果是你用客家话朗诵一些诗歌,百分之八十都是听得懂,秉承《诗经》,中华传统诗歌,比如七律,诗词各方面的押韵对偶等等。《客家人的诗经》,我是用了这么一个名字。从客家山歌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很值得介绍给大家。

 

【导语】

  你是来自长江的云,一缕缕,一阵阵,飘了百年千年,将远古的平仄格致,飘成了一座座巍峨起伏的峰峦。

  你是来自黄河的浪,一波波,一片片,流过万水千山,将远古的七言韵律,流成了一段段通俗野性的风情。

  啊,客家山歌,你是客家人的诗经——抑扬顿挫的风雅颂,起承转合的真善美,唱出了一个个大写的客家人。

——《客家人的诗经》丘树宏

 

【标题】海的珍珠,珍珠的海

  主持人:第八部的名字是《珠海,珠海》,写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的时候,为什么您会写这一部呢?

 

  我是1988年从老家调来珠海,当时在市委办公室。来了珠海之后,我从山到海,感觉到山和海是不同的。山有山的沉重,海有海的厚重,广阔浩渺。尤其是来到这里,看到珠海特区正在建设,一天一个样,热火朝天。从哪个角度说,都要写一写珠海,从珠海的历史,从办特区之前写到今天,写了这么一部史诗,后来也演出了,用大型情景歌舞这种方式演出。

  到目前为止,从时空,时间和空间来去全面体现珠海的史诗,应该目前还是这一部。开头也很有意思。以前珠海办特区,刚刚开始的时候,香港电台出了一个谜语: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交通警察,一间百货商店,新兴的国内城市是哪里。谜底就是珠海。就从这里写起。珠海从一个小渔村开始,到今天你们来到,日月贝那么现代国际化的一个地方,真是很惊讶它的发展。其实珠海以前是很辉煌的,我这里也写到,珠海100年前是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缩影。珠海以前叫香山,香山县包括了今天的珠海、中山和澳门,很大的地区,在近代史起了重大作用。

 

【导语】

  这是一个出口转内销的谜语,这是一个饱含辛酸泪的谜语,啊,珠海,是你的悲哀还是你的幸运,为什么这个谜语的谜底竟然是你!

 

  有过渔女献珠的美丽传说,有过多少人杰地灵的故事,有的是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有的是赞不尽的人文地理。

——《珠海,珠海》丘树宏

 

【标题】珠江水,南海浪,相会澳门好风光

  主持人:我们继续往上看,第六、第七部分别是《孙中山》,还有《MACAU•澳门》,这两个篇章涉及到两个很重要的地点,一个是澳门,一个是孙中山故乡。我们先说澳门,您提到“澳门岂能无史诗”。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觉得澳门很小,确实小,人口也不多,但是澳门很大。体现在哪?体现在澳门历史上的一些作用。澳门当时也属于香山县。在明代开始有禁海的安排。明代禁不了澳门,因为澳门是葡萄牙管着的,禁不了。所以澳门起了一个重要的口岸作用。以前我们这里有一个(地方)叫十字门,就在澳门和湾仔之间,叫十字门。以前它成为中国跟海外勾连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叫客厅平台也好。我们这里人出去要经过澳门,出洋,然后去香港,再到其他地方。海外西方的,也要通过澳门,通过香山进入内地。比如利玛窦传教士先到了澳门,然后到香山到肇庆,韶关。比如佛教传进来,它是两条线,一个是丝绸之路的陆上丝路,一个海上丝路,通过澳门进入。以前海上丝路也好,海洋对外也好,有泉州有黄埔港,还有其他地方,但是其他地方只是沟通了太平洋。澳门除了沟通太平洋,还沟通了大西洋,那就是独特之处。澳门说它很大,大在这,它的历史作用很大。后面也讲到澳门未来怎么走,这朵莲花回来了,然后怎么开放,怎么灿烂,也讲到未来包括跟珠海的合作。

 

【导语】

  沉睡了多少岁月,三百年的守候风雨如磐,总是守候着哪一天,绽放出鲜艳的花瓣。

  蔚蓝的天空终于出现,季候风开始温馨呼唤。一朵朵鲜花终于怒放,生命的鲜花烈焰一般,开放出红色的韵律,开放出生命的灿烂。

——《MACAU•澳门》丘树宏

 

【标题】春来秋去翠亨村,走出一个人

  主持人:第六部《孙中山》,您在书当中提到,这个地方对于您来说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您都说到这是人生的巧合,命运的必然,为什么这么说?

 

  我从400多公里外的九连山到了珠海,工作了17年之后,2004年又到了中山,孙中山的家乡。我到了中山之后,我做了一些研究。我应该好好写香山,写孙中山。写孙中山很多作品,我写一个音乐舞台作品,最早写的一首叫《世界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写出来刚好那段时间,央视在拍一个电视剧叫《辛亥革命》,我写好之后自己很满意。那个时候没有微信,通过手机信息发给编剧王朝柱了,王朝柱老师可能没怎么看。他说我现在正在后期制作,主题歌已经做好了,他就回了我这个信息。第二天凌晨大概不到5点,打电话给我。那首主题歌不要了,就你这首,天造地设。后来《辛亥革命》电视剧的主题歌是我写的,廖永昌唱的,作曲是苏聪,东莞人,他拿了华人拿的第一个奥斯卡音乐奖,《末代皇帝》的音乐,其中很多是他做的。他制作成主题歌,在全国唱响。

 

【导语】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一声声惊世铮言横空出世,一串串落地春雷轰天作响;曾经多少腥风血雨人间屈辱,英雄豪杰生命铺就长歌悲壮;一时间千年帝制王朝坍塌,伟大的民族走向共和日出东方。

——《孙中山》丘树宏

 

  孙中山何其伟大!我对孙中山,对香山的评价就是,香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座高山,香山是中国近代文化的摇篮。香山有近代革命、近代文化、近代史的伟大人物:孙中山。中国共产党(从)毛主席到习主席都讲,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除了孙中山,还有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商战思想。当时清朝是第一个刊印给所有官员学习的一本书,它对中国近代文化、近代史起着重大作用。那本书当年就写到,中国要办世博会首选上海,一百多年前就在写,了不得的这本书。《盛世危言》毛主席在中学时代借来看来,看了之后看得很入迷,不小心把书面扯烂了,不敢还。但后来还是要还了,就写了一个条子给他同学,(说)不好意思把这个封面搞烂了。后来斯诺在延安采访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在床头边就放着《盛世危言》,孙中山也是受郑观应的影响很大。还有容闳,是官派留学的组织者,当时庚子赔款组织留学(学生)4批,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从美国回来了。比如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还有唐廷枢、詹天佑等等。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医学、教育、商业(在中国)排第一的人物都在那里。还有红色革命,北李南杨,北边李大钊,南边杨匏安就是珠海人、香山人,他(是)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然后杨殷,杨殷最早是孙中山的卫士,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抓军事(工作)的领导,是中共政治局的常委。苏兆征也是常委,还有林伟民。这四个人都对近代起重大作用,也是中共最早的领导人。包括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这几年在世界跑得最快的亚洲人苏炳添,都是香山人。

 

【导语】

  有一种精神,托出了一缕破晓的曙光;屡败屡战,愈挫愈勇,艰难的起义凝聚成百折不挠的力量。

  有一种人格,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光明磊落,平等博爱,崇高的德行凝聚成照亮天地的明珠。

——《孙中山》丘树宏

 

【标题】一条横贯东西的珠江

  主持人:第五部《珠江》。珠江是广州人的母亲河。您提到它是和长江黄河一样伟大。

 

  珠江有八个出海口,在世界上应该是唯一的那么多出海口一条江,有五个是从我们香山地区出去的。八个出海口,在这里交融碰撞。以前说广东没文化,其实是用我们最传统的中原文化来衡量我们全国各地的文化,那是不对的。我们这边为什么两千多年以来都有一个开放的传统,从赵佗开始到今天都这样,就是因为有珠江文化。我们老是说广东经济走在全国最前面,提供了很多经济发展的经验,是全国一个窗口,后面的支撑是什么?就是珠江文化、咸淡水文化。有这种咸淡水的地理支撑,才有这种文化。这里边的一个核心就是珠江和珠江文化。海珠石在哪?在广州,最核心的东西在那。历史上有光芒,今天有光芒,未来也(一样)放射出光芒的,那就是海珠石。

 

  主持人:所以您这一部分,其实也不仅是写珠江,更多的是在对广府文化、珠江文化、岭南文化的一种点赞。

 

【导语】

  亿万年孕育百越儿女,云蒸霞蔚,长歌恢弘;千万里江水浩浩荡荡,南大陆架筑起中国梦。人类的文明从这里走进华夏,带来一阵阵日新月异的世纪风。

  啊,珠江梦,中国梦,海陆相映中国红;啊,珠江梦,中国梦,日月共舞中国龙。

——《珠江》丘树宏

 

【标题】海上丝路山海生,海上丝路天地连

  主持人:我们继续往前看,就到了最前面的四个部分,分别是《30年:变革大交响》,《共和国之恋》以及《海上丝路•香云纱》,还有第一部是《海上丝路》,这四个部分可以说是可读性非常强的,如果您给我们做推荐的话,你会比较推荐哪些篇章?

 

  《海上丝路》我想就推序,序很短,但是这几句太重要了,大家评价也很高。把我们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从盘古开始到今天,概括出来了。

 

  主持人:奠定了整个篇章的一个情感基调。

 

  悠悠远古,苍苍茫茫;乾坤黯,水汤汤。说的以前混沌的现状,地球没有大爆炸,没有走向文明,然后讲到我们中华,盘古开天地,女娲止洪荒,那是历史传说故事,结绳记日月,文字是文明的三大要素之一,龟甲驮阴阳,也是文字,大陆兴,农耕忙,我们整个的文明是从大陆文化、农耕文化走起,然后木舟动,向海洋,海上丝路,三皇五帝铸华夏,泱泱文明起东方,这里边讲到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起的作用,现在几大文明几个都没有了,我们还传承着,还保留着,还弘扬着。整个几句话就把它概括出来了。

 

【导语】

  悠悠远古,苍苍茫茫;乾坤黯,水汤汤。

  盘古开天地,女娲止洪荒;结绳记日月,龟甲驮阴阳。大陆兴,农耕忙;木舟动,向海洋。

三皇五帝铸华夏,泱泱文明起东方!

——《海上丝路》丘树宏

 

  主持人:《海上丝路》是由刚刚您读到的序曲,然后再加四个篇章,古之风、春之雨、夏之阳、地之光组成的。这几个篇章,光读起来觉得很有诗意了。您在文学结构上是怎么样谋篇布局的?

 

  这是从两个角度,一个是从时间,古之风,一路天下向未来,第二,空间,春、夏、地这几个来体现它,用季节的一种形象体现,这样去考虑。这个是全国最早的到目前唯一,我看到写海上丝路整个过程的历史的一部史诗。海上丝路是我们中国人民对世界的重要贡献,而且它完全是和平之路,我们那么早走出去了,甚至海上丝路还到了非洲,但是我们都没有侵略人家,没有拿人家的东西。特别是以郑和七下西洋作为一个标志,完全是一种和平之旅。把我们最好的东西带出去了,丝绸,香料,茶叶等等带出去,然后把世界一些先进的文明的东西、文化带回来了,所以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同时我也写到广东,比如写到《蔚蓝的梦幻》,写的就是我们在阳江的南宋沉船,已经办成了海上丝路展览馆了。比如说丝绸,有意思,这个(英语)单词其实是广州话,带出去外面人家(问)这是什么东西,他说丝来咯, Silk,单词,是广府文化的贡献。人家说茶叶Tea是闽南话,潮汕话,丝绸也是(中国话音译)

  海上丝路的路线,包括郑和下西洋,都要经过我们广州,经过南海,经过香山,经过徐闻,然后才沿着海岸到越南,南印度洋,到非洲,到斯里兰卡这些地方。讲到郑和下西洋,其中一次是从广州港起航的,那个时候从南海神庙拜了之后,就一路出去,(我)其中写了一个(作品),就是《海上丝路•香云纱》。香云纱是广东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是一个非遗,地点在顺德。第二部,就是“海上丝路•香云纱”,写一个故事,一个淡淡的爱情故事,也是外交故事。讲到当年郑和下西洋带了很多礼物,香云纱是其中之一,他带的是其中有一家最好的有香味的香云纱。原来是这户姑娘爱上了一个香山的小伙子,这里边有沉香,小伙子把沉香的一些粉末融合到香云纱去了,所以他们家的香云纱,大家都喜欢,所以成为贡品,成为海上丝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礼品。然后小青年和小姑娘,郑和也请他们一路跟着走,然后到了一个地方碰上海盗,海盗把这个姑娘给劫走,而且要跟她结婚,刚好当地国王的船队经过,跟国王讲,才放出这个姑娘,让香山小伙子跟姑娘结婚,然后回程,这么一个故事。这里边充满着我们岭南的人文和自然的元素,通过这样也是宣传我们岭南文化,其实也宣传我们的岭南的海洋文化、珠江文化。这个是一个剧本。

 

【导语】

  为何蓝天白云悠,那是香纱美如画;为何大海浪花闹,那是香纱响沙沙。

  为何太阳红彤彤,那是香纱意气发;为何月亮精神爽,那是香纱显风华。

——《海上丝路•香云纱》丘树宏

 

【标题】古老而年轻的共和国啊,正在世界的东方和平崛起

  《共和国之恋》很难写,我用了一个字,殇。国之殇。承认这些是我们的曲折,是我们的坎坷,但是在态度上,在中文上(这一句请再挺听听录音),在文字表达上是本着一种内心的爱去写它,这样才行。不是这个妈妈不要了,妈妈不行,妈妈就是妈妈,永远都是妈妈,我对她的爱是不变的。问题是怎么看待她,妈妈也有缺点,也有不足。妈妈会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我本着一种内心的爱去写,写出来还不错,最难的就在这。春天的故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等,深圳特区、珠海特区,包括三峡等等,这些都好写。

 

【导语】

  亿万年天地洪荒啊!我们伟大的盘古,左眼是火红的太阳,右眼是皎洁的月亮,他黑亮的头发和胡须,是漫天的星星闪烁光芒。

  因为有光!包罗万象的混混沌沌,开始了生生息息的歌唱。

——《共和国之恋》丘树宏

 

【标题】雄浑的鼓声已经响彻浩渺的九霄

  第四部是“30年:变革大交响”。基本上是写改革开放的颂歌,它的沧海桑田翻天覆地,它的这种变化,我从真理大讨论写起。这里边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是以小见大。第九章《中国的脐带断了》,这个当年是农业税,几千年的农业税,我们国家决定取消了,我就觉得这是我们农民土地上的脐带。养育生命,孕育生命,没有脐带不行,但是到了一定时候就要剪断了。所以我就用了很形象的一个说法,写了这么一章,评价非常好。用这个方式来体现改革开放。一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第二我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所以我一定要写它,写好它。史诗一定要以小见大。这是写史诗一个特点。找准一个突破口。

 

【导语】

  丘树宏的《长歌正酣》是一部难得的优秀史诗集。著名评论家朱先树说:“丘树宏出生于粤北九连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经过许多曲折和坎坷,使他从大山中走出来,以后就一直从政,眼界也因此逐渐开阔。但他仍保持这一种山乡的纯朴,既是面向广阔的社会,也难改本性。因此,他的确是一个背靠大山、面朝大海的人,根基牢而又不局限和狭隘。他的诗内容广泛,涉及乡情、亲情、爱情之外,古今中外、社会历史、山水游踪,有感即有诗。”赤子之心,情牵山海。对于岭南文化的研究和解读,学者型诗人丘树宏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

 

【标题】 解读岭南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贡献

 

  主持人:丘老师,您提到了秦汉以来岭南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六大贡献,能不能结合一下您的诗,谈一谈是哪六大贡献。

 

  第一,以赵佗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明贡献。我写赵佗的三个定位:中华统一英雄,岭南人文始祖,海上丝路先驱。中华统一英雄,岭南当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统一了岭南。赵佗到龙川当县令当了6年,做得非常好。任嚣是南海郡守,重病,觉得不行了,就把赵佗请过来,他说你要接我班了,现在秦始皇死了之后,秦二世他们把国内搞得很乱,又打战,这个时候你要自己立国,把这块土地保下来。所以他那个时候就独立,(成为)南越王。后来汉代之后,他又回去了。因为汉代最初管不上,后来觉得岭南很重要,派陆贾,很能说话的一个官员,来跟赵佗说。赵佗说我回去,还是中华的,还是华夏的。后来汉文帝去世之后,内地又乱了,吕后篡权更厉害,觉得赵佗对她有威胁,就派兵来打他,又打不过赵佗。打不过怎么办?封锁。不给赵佗、岭南铁器,不给铜器。第二,以前给马,只给公马不给母马。第三,挑拨闽越王,(煽动)福建那块,来跟这里打。第四,更不人道,派人去把赵佗在河北正定的祖坟给挖了。赵佗就很愤怒,就独立。后来汉武帝当权了,治理得很好,又想起岭南了,又派陆贾来。赵佗说,我也回去。他那个时候借那个机会把岭南统治得很好,叫作和辑百越。他以和辑来对待这里,鼓励士兵跟当地通婚等等,发展生产,然后扩大疆土,把这块疆土保下来了,让老百姓过上和平的好日子。

  他把中原文明的农耕文化带到这里边来,把政治制度带到这来,把文字带到这里来,岭南文明这个时候正式开始。以前也有,但不是标准的。我们说的文明有三个标准:文字,城邦,铁器金属,(赵佗)那个时候才有。这是最大贡献。

  其实海上丝路是从赵佗开始,大家都说秦代秦始皇派童男童女与徐福去寻找不老药,也可以看作海上丝路开始,但是那个时候不是经济交往。赵佗在这边他是经济交往了。所以说(是)汉武帝开始的,汉武帝没来过岭南的,其实赵佗就跟海外有联系了,有经济交往,有外交。大家可以看看广州南越王墓。南越王墓不是赵佗的,是他孙子的。因为赵佗活了103岁,他的儿子接不上班,孙子接上班。南越王墓下面那些出土的,非常丰富的海上丝路的海洋文明的那些产品。(赵佗)是海上丝路先驱。所以我们这个地方能不断地开放,从赵佗开始,跟内地的文化就不同了。

  第二,赵佗之后又出了一个伟大人物,以惠能文化或者六祖文化为代表的禅宗文化贡献。六祖把佛教中国化了,把它通俗化了。所以我们的禅宗文化才发展得那么好。禅宗文化既影响中国,也影响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在我们这里,贡献也很大。

  第三(大)贡献是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这个族群文化为代表,还有雷州文化,还有一个华侨文化,这些移民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比如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保留了最传统的汉文化的基因,在我们这三个族群都可以找到,很典型的东西。华侨文化把中华文化带到海外去,然后把海洋文明带回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很特殊的群体,世界上没有的。五千多万的华侨。华侨这种贡献,内地也没有的。

  第四,六祖900多年之后,珠江边又出了一个伟人,孙中山。以孙中山文化为代表的近代文化贡献。近代一定要从广东,从岭南,从珠江,从香山说起,从孙中山说起。

  第五,以中共红色文化为代表的现代贡献。陈独秀在广东最早做革命工作,毛泽东主席开农民运动讲习所,还有省港大罢工,北李南杨,北边李大钊,南边杨匏安,等等,这些都是很早期的红色革命,对现代的贡献。当然在内地,像江西福建等等都贡献很大,红色革命,但是我们这里最早,这种贡献很大。

  还有一路到现在,第六(大)贡献,以改革开放(文化)为代表的当代(文华)贡献。小平画的圈在这,习近平同志做总书记之后,首先到广东,赋予我们广东很多的责任,很多的任务,说到底就是要开放,做开放的先锋、窗口。

  这六大贡献,是跟中原传统的中华文化不同的,是不可替代的,而且是一种向前(的文化),它的地位作用应该重新评估,重新评价,然后树立我们的信心。(对于)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它背后的支撑是不得了的。

 

【导语】

  自1974年高中时代在县里报纸发表第一首诗歌开始,40多年来,丘树宏发表出版文学艺术、人文社科作品300余万字;出版诗集、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20部。丘树宏为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和《下南洋》等创作主题歌,主创了包括在海内外巡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以及《南越王赵佗》、《海上丝路》、《咸水歌》、《宋庆龄》等20多部大型舞台作品和大型史诗,填补了许多重大历史题材空白。

 

【标题】 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主持人:丘老师,回到您个人的创作,您涉猎很多,其实不只是写诗,不只写史诗,有研究说您的创作特点,特点之一就是多文本跨界创作,特点之二,是您的作品非常接地气,和社会和百姓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文学上是否也是您从个人的小我走向大我的一个必然结果?

 

  (这些)也许在我身上体现的相对比较集中、典型一点。其实我最早也是小我,写爱情诗,写哲理诗,写旅游诗这些比较多。我工作范畴的变化,使得我的写作也发生了变化。很多的小诗也在写,爱情诗、哲理诗、旅游诗照写,但是我有一个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多写一些大我的东西。比如《特区打工妹》、《珠海:海的珍珠,珍珠的海》,这些都是大我的。后来逐步发展到写岭南的、中华的、世界的,包括海上丝路这些的,属于世界题材。这些就比较大我。我觉得是自己的一种责任、义务和使命,今后也应该这样去写,写岭南文明等等。我觉得应该这样去做一些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人。

 

  主持人:其实看到的是您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一个过程,但小我和大我其实也是紧密相连的。


  其实一致的。只不过在题材的范畴内容方面有些区别,但是实际上最后文学就是人学,也是社会学,它就是一个人和社会、国家、民族、人类的一种关照,一种体现。它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些人自己的角色,身处的位置不同,像看山,在哪一个海拔,看山都不同而已,实质上是一致的。

 

【导语】

  2003,丘树宏凭一首抗击非典的大爱诗歌《以生命的名义》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作家协会以同名大型节目播出后而走进中国诗坛。丘树宏是多元化、多文本写作风格的典范,创作了不少正能量的诗歌作品,被誉为“时代歌手”,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出贡献。

 

【标题】 诗写人生路

  主持人:您以诗人的身份最为大家熟知的,应该是2003年的时候,在非典时期发的那首诗,叫《以生命的名义》。那首诗当时很火,而且引发了很多人也会这种为以某某的名义来做标题的一个风潮。你还记得当时您发表那首诗的心情是怎样吗?

 

  2003年非典,我就为我们的医务人员(而)感动,他们也有家庭,也有小孩,也有丈夫,也有妻子,也有父母,但是他(她)在第一线,以生命的名义在工作。他照顾不到自己的家庭了。所以很感动。我说我要写他们,(这样想)着,这个题目就出来——以生命的名义。写出来在《羊城晚报》《人民日报》很多地方都发表了。这部(件)作品后来影响很大。那个时候大家也觉得医务工作者了不得,真的是要很好的去尊重他、崇拜他,甚至崇拜他,要很好支持他们才行。所以以生命的名义,本意就在这。

 

【导语】

  以生命的名义,一身雪白雪白的衣装,穿出了无比圣洁的美丽;永远昭示着天空的晴朗,永远昭示着生活的甜蜜。

  以生命的名义,一支熊熊燃烧的烛火,照亮了坎坷的长路九曲;为蹒跚的患者踏平荆棘,让痛苦和瘟疫与人类远离。

――《以生命的名义》丘树宏

 

  主持人:您笔耕不辍的秘诀是什么?传授给我们很多文学爱好者,其实也很想知道怎么坚持。

 

  秘诀一条,首先自己坚持,第二条家人支持。我们结婚商量就是说一个家庭不能两个太阳,两个太阳会烧死的。只能一个太阳一个月亮。要不我做太阳,要不你做太阳。后来(我妻子)她说我做月亮,你做太阳。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当然每次有稿费加菜一次就是了。

 

【导语】

  珠江长,南海远,江海波浪翻;潮涨潮落咸淡水,沧桑说千年。

  桂山下,兰溪畔,山河绿如蓝,春来秋去翠亨村,走出一个人。

  悠悠咸淡水,沧海变桑田;走出一个人,点亮一片天。

——《翠亨村》丘树宏

 

【结束】

  主持人:谢谢您今天为我们带来的分享,尤其带我们细细品读了《长歌正酣》。读完这本书,不仅被这种气势磅礴所震撼,更重要的是读完这本书能够感受到您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我们也为之深深的感动。尤其今天聆听了丘老师的诗写人生、与诗的缘分,我想也会激励屏幕前的各位诗歌爱好者,让大家更加真诚生活,并且从生活当中汲取到写作的养分。再一次感谢丘老师做客节目,谢谢。

 

20237

 

  导演:

  编导:

  副导演: 钰刘芷菱

  摄像:伍定文黄俊熙黄 廖瑞鸿

  后期制作:翁苏君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表,标题为编者所加)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