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所能传达的或许也是最准确的”
——集师创写第二期“知象”文艺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当地时间10月5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挪威作家、剧作家约恩·福瑟(Jon Fosse)。一时间,媒体开始对这位作家、戏剧家格外的关注,成为了世界各地读者茶余饭后的新话题。在此之前,约恩·福瑟早已享誉世界文坛,被各大机构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作家,并多次提名,并且几乎横扫了挪威的所有文学奖项,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曾说过:“约恩·福瑟是必读的欧洲作家。”他更是被学界誉为“21世纪的贝克特”“21世纪的易卜生”,其作品被翻译为超过40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2023年10月15日15点,由集宁师范学院创意写作中心主办,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当代文学协同研究中心,集宁师范学院春草文学社协办的“知象”文艺沙龙活动之二“沉默所能传达的或许也是最准确的”——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恩·福瑟的写作,在泉山校区主教楼319举办。
诗人、评论家、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诗歌研究所所长原散羊,作家、乌兰察布市文联《敕勒川》杂志编辑介霞,诗人、集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副教授杨瑞芳,集宁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一弘,集宁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鹏,集宁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俊,集宁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秀林,作家、集宁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庞凤琴等应邀出席本次活动。来自集宁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的50余名同学参加沙龙。活动由敬笃、奇书毓主持。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沉默所能传达的或许也是最准确的”——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恩•福瑟的写作。活动共分为三大环节:首先,暖场环节,由来自我校各学院的文学爱好者分别朗诵了莫言、海子、舒婷的诗歌,进行暖场;其次,共话环节,在场的嘉宾们纷纷发言,围绕约恩·福瑟的祖国、重复、母语、孤独、沉默、共体现象、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将活动氛围推上高潮;最后,互动环节,以“00后眼中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主题,同学们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阅读和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嘉宾们展开了一场零距离的讨论。
据集宁师范学院创意写作中心负责人敬笃介绍,“之所以做这个活动,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诺贝尔文学奖每年都备受学界、媒体、出版界关注,在全世界势必会掀起一股诺贝尔热潮,作为世界文学最高奖项(当然奖金应该也是最高),是每一个作家心中的梦想,也会给无数的创作者燃起文学的火种。第二,则是参与的同学多为00后,他们出生在这个文学式微的年代,尤其是近几年传统文学的受众越来越少,我们关注诺贝尔奖这一类的严肃文学,其目的就是唤起大家对那些可以进入文学史的作品的兴趣。活动之所以以沉默为主题,旨在挖掘与探讨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写作动机、维度、旨趣,以及他所谈论的沉默究竟暗含着一种怎样的内涵,沉默究竟能够抵达何处?”
同学们表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会重新思考文学的意义,坚定文学信仰,希望可以在阅读中大胆挑战自我、突破自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找出适合自己的路径,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优秀作品。”活动结束后,作家介霞进行了签名赠书,与会嘉宾们分别合影留念,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沙龙,在依依不舍中落下了帷幕。
文字:崔佳慧 姬婵 奇书毓
图片:武建梅 周昱璇 王愿如 阿迪娅
排版:马媛媛
另,本次活动的具体发言稿,我们将分期推出,敬请期待!
来源:集师创写
https://mp.weixin.qq.com/s/u63LG7EyB0Egbj1vb7PuZw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