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音乐家陈韶华先生送我一本新近编辑的《庐江民歌选集》,翻开集本,首篇是民歌《车水谣》,细读起来,不觉趣味横生,倍感亲切,往昔记忆一幕幕清晰再现。我这里说道“读”,因为我确实不会唱,但这首歌词我完全是婉转悠扬的读出来的,读出了歌的音律。一个子哎一来,一个哎二来……
《车水谣》这首歌词,没有什么新奇美妙的辞藻,完全是数字的重叠,它为什么会像一篇美文一样打动我的心灵呢?因为这些简单的数字里面埋藏着怜爱,埋藏着疼痛,埋藏着艰辛,埋藏着期待,埋藏着希望,埋藏着喜悦,埋藏着兴奋,埋藏着激动,埋藏着幸福……
我是农村里长大的,生长在山区,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田过日子,对水车有情感,和车水太熟悉,亲历和亲见干旱的灾难,知道水车对抗旱发挥的作用。如果大旱年成,没有水就意味着绝收,有水没有水车车水也意味着绝收。在山区,这样的情形尤其凸显。一般情况,水稻脱水不能超过一周,特别是抽穗期不能脱水,一年中间,一个月不下雨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对于农民来讲,十年差不多九旱。过去,没有哪个农民一年中间不要用水车就能收回粮食的。在粮食和经济都很匮乏的年代,如果没有水车那将是怎样的危险哦。
一个子哎一来,一个哎二来……。小时候我最不喜欢听的就是《车水谣》,听起来感觉不是在歌唱,是在哭诉,像一个久经沧桑的耕者对天、对地的哭诉,所以父亲车水让我搭拐的时候,我心里就发毛,先是抓头抓屁股表示讨厌,再是父亲拉拐的时候我也猛拉,跟父亲唱反调,打乱父亲唱歌数水,最后干脆我做做样子,给父亲一个人用力,我白做个配头。等父亲唱到“一百来个整来……”我抛下车拐,躺在田埂上仰面八杈的睡觉。
九十年代初,我自己当家了,自己耕种,尝到了耕种的不易,领略了车水的辛苦,知道受干的庄稼也会疼痛,知道歌唱《车水谣》是为了缓解疲劳。
车水是一件苦差事,一车水少则半天,多则几天,这样辛苦的事,急和猛都是要不得的,你必须要耐着性子一转一转的车水,这《车水谣》就是哄着人要放慢性子,安心的车水。需要车水的田地都是地势比较高的,三五尺地势差一架水车就行了,三五丈高度差,有时要七八架水车联合着车水,中间哪一架水车都不能停歇,供水不能断线,这时候没有《车水谣》大伙的力量不一致,往往供水就会出问题,影响车水的效率。
一个人单独车水时,自己的禾苗受旱了,心情肯定很急切,没有《车水谣》车不了几下累了,不耐烦了心里以为车了不少水,想要去禾苗田里看看到水的情况,这样来来往往的跑,最耽误功夫,绝对不利于车水。唱起《车水谣》就知道自己车的水量,一般刚刚断水的稻田,一亩田要车水三千转左右,如果是干裂的稻田,土壤吸水严重,耗水也严重,一亩田要车水六千多转。
一转水就是车龙骨带动车辐转动一圈送上来的水,是车拐一推一拉连续进行五次完成的工作量。
《车水谣》开始时唱腔缓慢,低速,悠长,像悲怆的倾诉,表现对禾苗受旱的焦急、悲闵情怀,随着转数的不断增加,唱腔渐渐高亢、激越,仿佛听到禾苗吸到水份的欢喜,仿佛看到禾苗生长的气势,有了激情和希望,身体充满了精神和力量,唱腔更是高亢洪亮,充满了欣喜,充满激动,仿佛饱满的稻粒就捧在手心,仿佛生活的幸福就甜蜜在心底……
唱腔高亢起来,车水的速度也在加快,体力发挥到巅峰。一般单人车水,车到五百转的时候要稍微休息,充实体力,为下一轮储备力量。组合车水,至少一千转左右才会休息,休息一次,几十转水就白出力气,又从高处流了回去,可见车水的辛苦不同一般。
农民对于庄稼的感情不逊色于对待孩子,以前农村,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种粮食,农民花在田地里的功夫多,耗在庄稼上的心思多,庄稼有个什么灾害,比剜心割肺都心疼,不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愿意,只愿自己的庄稼好好的,这个我也是有切身感受的。我往往为了一分田稻子的收成,在连续一个月不下雨又车水困难的情况下,每天下午都挑水一百多担浇灌受旱的禾苗,听到土壤滋滋吸水的声音,听到禾苗吱吱拔节的声音,看到稻叶受到水份的滋润舒展的样子,心里格外开心,犹如自己付出的一点辛苦,得到了几千、几万倍的补偿。
水车是个笨重东西,一架水车有百十来斤重,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拥有一架水车,也算有一样大件家具,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即便是水车的一个小节骨农民也亲昵的称之为“龙骨”,可见对水车的爱惜之情不同一般。
我们家之前就没有水车,需要车水时,父亲向别人借。等到下雨天时,闲下来,父亲编几个竹篮子送给人家算作还情。父亲去世,母亲狠心置了两样家具,一件是石磨子,一件就是水车。
母亲对水车比别人更疼得厉害,使用时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生怕不小心磕疼着它了,农闲了,水车也要洗得干干净净,沥干水,晒一个太阳,再涂上润润的桐油晾干,吊在屋梁底下避免碰撞损坏。
在农业机械化和种植科技化的现在,电水泵几乎家家都有,抗旱再不用车水和挑水。在种田上耗费的力气要少得多。挣钱的渠道多了,低收入的种粮也不再诱人,在种粮上耗费心思也会惹人笑话。水车消失了,车水绝迹了,《车水谣》也不再唱起。
一个子哎一来,一个哎二来……。我每读一次《车水谣》心底都沉淀着无比深情的激动,脑海里翻涌着往昔的一幕幕农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