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给我一碗酒吧,烈烈的,敬最后的狼族英雄

给我一碗酒吧,烈烈的,敬最后的狼族英雄
——谨以此祭最后的匈奴王致谢作家高建群赠书《统万城》
 
  【引】《统万城》写的是匈奴民族最后的一段历史,在高建群笔下,最后的匈奴王赫连勃勃不光生性狡猾、凶狠、自大、野蛮,同时亦志向远大、坚韧不拔,向往汉民族文明,这个高明的军事家把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他是匈奴历史上的悲情民族英雄。高建群用“我们应该以宽容之心来看待所有民族为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而定语他笔下的匈奴民族。抛却了世俗社会的道德唯一的评判,不仅写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格光辉,而且肯定了他们对中华历史文化、民族文明的杰出贡献,特别是肯定了他们作为“人”的精神价值。表现出的是作者尊重所有人的生命和价值的博大的人道情怀。这就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这确是能给人以心灵震撼的堪称史诗的作品,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都值得一读。小说《统万城》于2013新年伊始在两岸三地发行,有幸收到作家高建群先生的签名赠书,反复阅读,有感成文。希望这些文字,能让各位朋友对此书有一些了解,看到那段断了章的历史,向苍茫大地上所有的生命致敬!
 
  此文以水凝碧为笔名首发在新浪网,被推荐至新浪首页"大讲坛"栏目。陕西军旅作家韦克家先生留评:
 
  震撼心灵《统万城》,
  燕赵才女敬英雄。
  碧水凝結一碗酒,
  濃濃烈烈鑄丹青!
  
  (韋克家)

 
 
文字//刘继英  摄影//刘继英
 
  把酒高歌的男儿是北方的狼族
  人说北方的狼族
  会在寒风起站在城门外
  穿着腐锈的铁衣——
 
  《统万城》写的是匈奴民族的最后一段历史。自称为“长安匈奴”的作者高建群说,曾经影响过世界历史的匈奴民族已经消失,但这个伟大的游牧民族建造了一座城,影响了农耕文明。从这个基础上讲,匈奴民族值得记忆,赫连勃勃就是英雄。
 
  本书的主线,是写大恶之花匈奴末代大单于,赫连勃勃的传奇一生,是写匈奴民族的唯一都城——统万城的筑城史,可视为一部赫连勃勃大传。通过这个人物,本书描写了匈奴这个曾深刻地动摇了东方农耕文明根基和西方基督教文明根基,差点儿重写世界进程的古老游牧民族,如何为了生存而征战,创造北方狼族的历史,又是如何退出人类历史舞台的————
 
  赫连勃勃出生在一辆高车上。他出生的那一刻,这辆高车的两只大轮子正在辚辚滚动。出生在路途上,这是宿命——匈奴人的宿命。这个游牧民族从我们知道它的那个年代起,就是这样风一样地往来无定,云一样地漂泊为生。
 
  迢遥的道路,无目的地的迁徙。骑在马上的士兵。乘着大轱辘车的妇孺。健硕的、长着一对弯曲犄角的驮牛。那牛背上驮着的帐篷支架......这是最后一支匈奴部落。他们走了多少里的路,翻越了多少座高山和多少条河流,不知道!只知道这孩子已经在高车上,咂着一只母羊的奶头,走了三年了!见了三遭这草原的草枯草绿了!
 
  朔方王刘卫辰抱起孩子,来到铁匠炉前。他俯身从靴子里拔出一把弯刀,在那炉火上烧红,然后向孩子的脸上划去。他在这孩子的脸蛋上划了三道刀痕。第一道划下去时,他说,这一道是让你勇敢!接着又划第二道,他说,这一道是让你俊美!当第三道划下去以后,他说,这一道是叫你凶恶,凶恶得让任何敌人看见你的容貌都害怕!从此,这个孩子懂得了什么叫做仇恨。这个在带着仇恨的孩子生长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大时代背景下。
  
  秦末汉初,强大的匈奴部落联盟曾经雄踞蒙古草原以及中亚细亚广袤的戈壁大漠,他们强悍的骑兵经常南下侵扰,给中央政权以重大的威胁。到了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朝廷趁机扶植南匈奴,共同对付北匈奴。战败的北匈奴一路向西迁移,从而引发了当时亚欧大陆上长达几个世纪的游牧民族迁徙浪潮。
 
  在北匈奴西迁的同时,南匈奴被中原王朝接纳为正式的臣民,许多人开始进入长城以内定居。匈奴铁弗部就是十六国北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公元391年的一次战争中,铁弗匈奴在与北魏的战争中遭到惨败,许多人被杀。年仅10岁的刘勃勃侥幸逃脱。在好友叱干阿利的帮助下,刘勃勃投奔前秦将领末弈于帐下,并娶末弈于之女鲜卑莫愁为妻。不久之后,前秦政权瓦解,刘勃勃又随末弈于一起归降代之而起的后秦皇帝姚兴。
 
  公元407年,姚兴派遣使者与北魏讲和,这一举动令与北魏有杀父之仇的刘勃勃极为不满。26岁的他开始谋划脱离后秦,重建铁弗部自己的势力。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第一个袭击目标竟然是自己的岳父——后秦大将末弈于。该年5月,刘勃勃纠集3万兵马,伪装成田猎的样子,在今天宁夏的固原一带,对末弈于发动突然袭击。末弈于战败被杀,其部众全被刘勃勃吞并。
 
  是年6月,刘勃勃宣称自己是大禹的苗裔,建国号“大夏”,建年号“龙升”,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并仿照汉制设立朝廷、百官,正式脱离后秦独立。称王以后,刘勃勃对于自己原来的刘姓并不满意。当初,南匈奴的单于曾娶汉朝公主为妻,许多贵族被汉朝皇帝赐姓为刘,刘卫辰就是这些匈奴贵族的后代。刘勃勃认为这个姓氏是来自于女方的,大大不妥,也彰显不出他将要成就大业的独特身份。于是,他改姓赫连氏,取“帝王系天为子,其徽赫与天连也”之意。从此,一个匈奴铁弗部统治下的新兴王国——大夏国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最后的匈奴王赫连勃勃,终于将报家族的仇恨,复兴部族曾有的辉煌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 他是以爱的名义,以招赘的方式进入后秦北方重镇将领的家中的,然而又以复兴部落的名义,暗杀了自己所爱的女人的父亲和母亲,夺得城池。骗取了后秦皇帝的信任,积累了此后更大扩张的资本,建立了匈奴人自己的都城——统万城。
 
  赫连勃勃将骷髅头酒具挂在马鞍上,这酒具就是王的标志。赫连大夏,威夷四方,大夏龙雀百炼钢刀所向无敌。高擎着独耳狼旗,在未来的日子里,鼓行秦陇,纵横燕赵,也差点重新改写东方世界的文明进程。可是却因他的暴烈、凶残的行为,在北魏袭城时,因中毒死于爱他恨他的女人鲜卑女莫愁的怀中。有时历史是多么戏剧化。
 
  “男人的事业在马背上,在酒杯里,在女人的卧榻前!”
 
  最后的匈奴王赫连勃勃,在整整一千六百年前的那个悲惨的早晨,在统万城即将被攻破,在显赫一时的匈奴大夏国的大厦将倾倒时躺在草原上一个简陋的羊圈里,躺在美人鲜卑莫愁的臂腕上,这样说。
 
  “让我最后一眼看看我的草原,看看我的马吧!”赫连勃勃说。
 
  “我杀死了一位英雄,我结束了一个时代!”鲜卑莫愁说。
 
  赫连勃勃与被欧洲人恐惧地称作“上帝之鞭”的同时代北匈奴人阿提拉大帝一样,在历史上被称为残暴之君。但在高建群笔下,一代枭雄赫连勃勃不光生性狡猾、凶狠、自大、野蛮,同时亦志向远大、坚韧不拔,向往汉民族文明,这个高明的军事家把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他是匈奴历史上的悲情民族英雄。
 
  这是一部深刻的作品,这称得上是一部具备史诗气质的小说。《统万城》是历史的传奇,是人性的史诗,既包含着对历史、历史人物及更广阔多面的人性的历史的眷顾,更有着对历史的崇高赞美和诗意的叙述。高建群用“我们应该以宽容之心来看待所有民族为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而定语他笔下的匈奴民族。抛却了世俗社会的道德唯一的评判,不仅写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格光辉,而且肯定了他们对中华历史文化、民族文明的杰出贡献,特别是肯定了他们作为“人”的精神价值。表现出的是作者尊重所有人的生命和价值的博大的人道情怀。这就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我向大地上遇到的每座坟墓致敬”表现出的是作者尊重所有人的生命和价值的博大的人道情怀。因为无论是功业显赫的“成功者”,还是老死一隅的“失败者”,都是曾经为妻儿温饱、家族延续的奋斗者。在生命和人的意义上,他们都是平等的。即使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而给他人造成痛苦、伤害的人,他们或已经忏悔罪孽,或已经受到惩罚。“我们致敬的是曾经鲜活的生命,是已经无害的逝去的灵魂。”赫连勃勃死于他的妻子鲜卑莫愁的报复,已以生命偿还了自己的罪孽,留下的却是属于一个民族的奋斗者曾经创造的辉煌。
 
  读罢《统万城》,仰望苍穹,胸中一种豪气陡然升腾。统万城是匈奴民族留在大地上的一声绝唱,而匈奴民族在亚欧大草原上的几百年飘荡,也许是世界史上最悲壮的史诗。想来,任谁也会被这个1600年前那最后的匈奴王鼓行秦陇,驰骋燕赵的骁勇身姿喟叹。更重要的是他对于生命从容的交付,先惊,后叹,再唏嘘,而后陡生敬意。如今,一位燕赵之女,踏着这方曾是烟尘滚滚的热土,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看英雄美人走过,我只想说,给我一碗酒吧,烈烈的,敬这位最后的狼族英雄!
 
 
【匈奴人没有疆界,匈奴人的牛羊吃草到哪里,哪里就是匈奴人的疆界】
 
   
【人类最高贵的征服,乃是对马的征服,是圈养马的那一刻,是以一种优雅的姿势跃上马背的那伟大一刻!
 

【云远天高古道长,沙漠驼铃震四方。晶莹最是天山月,为尔遍照菩提光。】
 
 
【重又看见了那条路:一端在迢遥的荒古隐没,另一端伸向旷茫无涯的未来。】
 
 
  附:
 
  《统万城》作者高建群简介:
 
  高建群:当代重要的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6年以《边防线上》踏入文坛,1987年以《遥远的白房子》引起文坛强烈轰动,1993年以《最后一个匈奴》奠定其实力派作家位置,并引发中国文坛“陕军东征”现象,2003年以《胡马北风大漠传》再次引起轰动,并应邀在风凰世纪大讲堂以“胡羯之血”为题演讲。迄今,这位写作者已出版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的远行》、《愁容骑士》、《白房子》等五部,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伊犁马》、《雕像》、《大顺店》、《刺客行》、《菩提树》等二十四部,散文集《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罗布泊大涅磐》、《胡马北风大漠传》、《狼之独步》等十部。计一千五百万字。2004年他被中国散文学会评为当年度中国散文十佳,2005年被《中国作家》评为当代最具影响的中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