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历史的碎片——认知司徒美堂

 看历史图片,开国大典上有两个美髯公,一为张澜,一为司徒美堂。穿深色长袍戴着眼镜的是张澜,另一位就是司徒美堂了。
 之前,对司徒美堂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开国大典中那个银须飘飘的老人。再加上,洪门、洪帮、青帮……我脑海里闪现更多的是杜月笙、黄金荣等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十年前,我在中央媒体驻粤西的记者站工作,有幸去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参观过美堂故居。参观之后,仿佛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记忆越来越远、印象也越来越淡……
 2014年,我加入了中国致公党。近日,我再次瞻仰了美堂故居。于是,那段沉睡已久的记忆,似乎慢慢的被唤醒,一个长须飘飘的老人,也在我脑海的记忆深处慢慢浮现,向我走来……
 故居建于清末,位于开平赤坎镇中股村牛路里,是一座三廊二房一厅的青砖墙、瓦顶建筑,建筑面积只有80多平方米。很普通,很朴实——朴实到让人觉得简陋。甚至让人产生许多疑问:
 这就是被誉为“洪门元老,一生爱国” 的司徒美堂的故居吗?
 这就是一生帮人无数、捐款无数的司徒美堂的故居吗?
 我从司徒美堂生平事迹图片展开始,寻找着这位老人的足迹……
 
 
 1882年,一个14岁的少年,揣着母亲借来的50元龙银,从广东省肇庆府开平县赤坎镇那个中股村的小村子,漂洋过海,去到被华人称为“金山”的城市里谋生。他开始的职业生涯,如众多华人创业之前一样,先从饭店洗盘子、洗菜开始——在三藩市“会仙楼”食馆当厨工。为了生存,1885年,他拜堂盟誓,加入三藩市洪门致公堂。
 也许因为初生牛犊,也许因为在异国他乡压抑太久,压迫太深。这个从小习武的少年,在1886年的某一天,一不小心把一个被广东人称为‘烂仔’的、来吃“霸王餐”的美国流氓给打死了。想不到,就是这次“人命官司”,让他声名鹊起,他的侠义、勇猛不但在华人圈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且,还成就了他后来的辉煌。
 也因为这次官司,后来成了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做了司徒美堂的辩护律师。经过罗斯福律师的极力辩护,囚禁了10个月的司徒美堂得以释放。再后来,这位罗斯福律师还成为了致公堂的法律顾问,与致公堂有了长达10年的合作。
司徒美堂和罗斯福的这段不解之缘,甚至还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对华侨政策的制定。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司徒美堂给已经成为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写信,信中说:华侨为美国建设出了很多力,可是美国现在还如此排华,这是不对的。司徒美堂的信,代表了旅美华侨对实施半个多世纪的《排华法案》的强烈愤慨。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与中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罗斯福执政的美国政府在多方压力下,于1943年废除了《排华法案》。
 
 
 美洲致公堂是洪门的分支,而洪门在“忠义救国,兄弟提携”的口号下,到清末,几乎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帮会组织。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记载:洪门在美国的“堂口”竟多达几十家,加拿大洪门有会所二十余座,会众两万,海外华侨十之八九都加入了洪门。
司徒美堂在美组建的安良堂,成为致公堂分支。安良堂逐渐壮大起来,他被拥立为“大佬”,会员有2万多人,在美国东部各城市有二十多座堂皇壮观的“安良大厦”。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口号,团结了一帮好打抱不平、敢于亡命的洪门兄弟,以致于美国黑帮也不敢招惹。从而,确立了司徒美堂在洪门的至尊地位。
 国人将孙中山称为“国父”, 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自己多次说“华侨是革命之母”。意思就是没有华侨给革命出钱出力,他也革命不起来,而华侨中九成是洪门兄弟。
 1904年初,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之后他来到了旧金山。一天,有位洪门兄弟告诉司徒美堂:一位反清义士从国内来了。司徒美堂马上命人将义士接到洪门开的旅馆,食宿免费。这位义士就是孙中山。
 想不到,司徒美堂与孙中山两人意趣相投,一见如故。随后,他让孙中山搬到致公堂宿舍,他亲自料理孙的日常饮食起居,成了孙中山的贴身保镖和厨师。两人朝夕相处,一起生活了5个多月。
 孙中山的到来,使司徒美堂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单纯的反清复明,开始懂得民主革命的道理,转变为民主革命思想,此后,司徒美堂所领导的洪门组织也开始带有革命的色彩。从那之后,司徒美堂多次资助孙中山,并多次组织号召美国华侨为辛亥革命捐款。
 1911年4月,广州起义失败后,同盟会需要15万美元在国内以解燃眉之急,司徒美堂发动洪门致公堂的兄弟募捐。但他很清楚,这么庞大的数额靠华侨募捐5元、10元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筹集到。情急之下,司徒美堂毅然决定——将加拿大的都朗度、温哥华、维多利亚和金山大厦4所致公堂大厦典押出去,筹足了15万美元。汇给了革命领袖黄兴。同年,武昌起义后,流亡海外10余载的孙中山由美归国,连旅费也是司徒美堂等人赠送。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请司徒美堂回国任“监印官”,司徒美堂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为理由,婉言谢绝。
 
 
 司徒美堂最辉煌的壮举是——自1931年局部抗战始,领导侨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持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至1937年全面抗战,一直到抗战全面胜利。他发动捐助了无数的钱款、财物。
 他发动成立“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 并且专司该会工作,一干就是5年。坚持每天早上10时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他本人也是纽约地区捐款最多的17位华侨之一。
 在司徒美堂的带领下,美洲洪门侨众全力以赴,贡献至巨;而他所在的筹饷总会在八年抗战期间,募集了约330万美元。抗战八年,纽约“筹饷总局”募捐款项达1400万美元。
 1941年12月初,被国民政府聘为华侨参政员的司徒美堂先生从美国来到香港,准备去重庆。想不到,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接着,日军又侵入新加坡、马来西亚并攻占香港。香港沦陷后,司徒美堂先生被挟持到日军司令部。日军驻香港司令官井崎亲自出面,想说服司徒美堂先生组织香港地方治安维持会。
 司徒美堂表示:“我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人地生疏,还是另请高明。”井崎仍再三要求司徒美堂先生考虑,并威胁道:“你是住在司令部还是想回家?”司徒美堂先生回答:“我如果住在你们这里,外边出了什么事我可不负责!全香港的人这时恐怕都知道我被你们抓走了!”他对井崎说:“我已年逾古稀,不想在入土之前背黑锅,那样犹如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所以我决意不当什么维持会长。”日军很想杀掉这个倔老头,一方面担心触怒洪门,导致事态扩大,而且也碍于香港帮会势力,从而不敢贸然下手,只好送他回家。
 后来,在中共地下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与儿子司徒柱化装离港,一路上历尽艰险。当他到达重庆后,蒋介石夫妇对他毕恭毕敬,到访必迎,出则亲自搀扶到门外,并许以国府委员之职。而司徒美堂此时却目睹了政府的腐败和大后方民众的困苦,对国民党也感到极为失望,于是便拒绝加入国民党并不肯任职。
 
 
 1948年8月12日,司徒美堂以美洲洪门致公堂耆旧身份,发表“国是主张”,回应中共中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他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
 他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且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还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脑溢血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5月10日,公祭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人士七百多人出席公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送了花圈。周恩来亲自主持公祭大会,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如此隆重的公祭仪式,解放后实乃罕见。
 
 
 参观完了图片展,在脑海里似乎只留下司徒美堂那几段并不完整的历史碎片。我走出门口,站在那并不高大的铜像下沉思,疑问似乎越来越多——
 这就是曾经担任侨界领袖、在侨界风云半个世纪的司徒美堂的故居吗?
 这就是被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共两党领袖共同敬重的司徒美堂先生的故居吗?……
 一个洪门大佬,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他刚到美国时,只是为了生存,打出了“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旗号,只是凭着那种理想中的“侠义”打打杀杀。
 在乱世风云中,他没有仅仅停留在那种堂口的“至尊地位”上。认识孙中山之后,他接受了民主革命,把致公堂改成了致公党,转变成为一个有信念的“致力为公”的华侨政党;他坚决主张抗战,他立场坚定,募物、捐款;特别是,1948年8月12日,在报纸发表“国是主张”,回应中共中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从而,中国致公党才有了其自身的历史地位。
 他的影响力从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各地华人到中国,从中华民国到共和国,无论是孙中山、蒋介石,还是毛泽东、周恩来,对他都褒扬有加。
 简陋也罢,豪华也罢,平凡也罢,辉煌也罢。美堂先生说:谁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我就拥护他、支持他。
 再看回头看故居,广东省人民政府在那水井后边立有块并不显眼的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落款时间有两个:“一九八九年年六月二十九日”、“二00三年三月二十日立”。我的理解,前者应该是广东省政府公布的时间,后者是立牌保护时间。
 事实上,这位华侨老人需要的最高褒扬是“洪门元老,一生爱国”。而 “四海同心,振兴中华”,则更是老人和我们千万炎黄子孙的千年中国梦!
 
 
 作者简介:钟兴,1966年12月生,江西省赣州市人。中国致公党党员,曾经在媒体从事过新闻记者,深入到汶川地震灾区采访。获得过新闻、文学类若干奖项。现为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创作室创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