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贵溪,贵溪,尊贵之地


贵溪,贵溪,尊贵之地
                                   
  海蓝蓝/文

 


  我没有想到这次采风去贵溪。虽说贵溪毗邻弋阳,却跨出上饶市辖,隶属鹰潭市。知道鹰潭是高中学的“鹰厦线”,而此次跨越江西两市,也让河北散文学会千里采风有了更丰富的写作素材。
 
  转眼离开贵溪近一个月,辞别江西,飞临云南,当我再回到冰天雪地的塞北,面前快递回来的资料中,呈现出那本贵溪接待手册,瞬间被封面的景色融化了:

  浩浩汤汤的河水奔流而去,横亘的信江大桥贯通南北。蓝天白云之上,橙色“贵溪”手舞足蹈,一片赤诚“欢迎您”。 敬之以诚,待之以礼便是贵溪最独特的迎宾用语。不知左上角的市标有何含义?但我愿把它想象成褐色躯干,绿色树冠的植物,森林覆盖率恐怕是贵溪最好的诠释。
 
  扉页上,关于市情简介是这样写道:
 
  贵溪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地处长、珠、闽经济区腹地。自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建县,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1996年撤县设市。全市国土面积2493平方公里,人口64万,21个乡(镇、街道),6个林(垦殖)场。康熙十一年(1672年)版县志中记载:“何言乎贵溪?或曰旧治须溪萦环如带,县以溪产香草,溪以产贵也。”“贵溪”由此得名。
 
  “以溪为贵,溪以产贵”,其中重于后者,得名于贵溪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信江由城南东逝,相传江心岛白芒州盛产郁金香草,贵溪又名芗溪(芗与香同音)。城南旖旎风光,山水如诗如画,《徐霞客游记》称赞:“溪南诸胜,一览无余。而仙桥、一线二奇,又可以冠生平者。”
 
  东汉一代天师张道陵独具慧眼,云游四海后甚爱贵溪,便在龙虎山结庐炼丹。上清宫天师府也因历史悠久,地位显赫,获得“南张北孔”、“百神受职之所”的美誉,与山东孔府齐名,绵延千百年的道教文化。
 
  而贵溪西南冷水小镇有云梦山(今龙虎山)鬼谷洞,史载战国时卫国人〔今江西省贵溪市〕,道教创始人、纵横家鼻祖鬼谷先生,曾到云梦山采药,合服得道,貌似少年童子。贵溪历史厚重,不仅现存有“诸子百家”之一鬼谷子的凝真观遗址、天乐道院旧址、庞涓井等,还是“心学”发源地,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创办于此,同时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诞生地,苏区东大门,新中国的开创者朱德、王稼祥、方志敏都曾在此留下战斗足迹。
 
  再次翻阅那本制作精美的接待手册,字里行间透着贵溪的真诚与用心。几行红色字迹 “热烈欢迎河北省作家采风团一行莅临贵溪参观指导工作!”分明是他们发自肺腑的掌声。无论行程安排,还是来宾及陪同人员名单,细致入微到参观点介绍和温馨提示都那么详尽。从中国地图的东南部,既看到江西在全国位置,又清楚了解到贵溪在江西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封底十四项所获荣誉,字体虽小,却皆位居全国之列:全国百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等。贵溪自律谦和、包容奋进,立足全国,望眼世界,胸襟博大,视野开阔。
 
回顾采风步履匆匆,贵溪却精选“一花一果一世界”展示给我们。走过雷溪乡时,我曾惊讶发现欧绿多肉植物种植栽培,恰是贵溪发展特色农业旅游观光给南山村带来一种崭新的生产模式,正如路牌写的那样:“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
 
  金屯镇渡坊是一座新韵古风并重的村庄。走进广场、街道、石桥、溪边,甚至民宅,没有一丝百姓做作的表象。古朴的民风民俗似乎不因来宾参观而改变:你走你的路,我忙我的活;你赏你的景,我洗我衣裳,安详泰然,不受影响。这与百姓心里,自得其乐;与官员心里,民之安便是为官之道。
 
  在村头,我看到一座在建家祠的横匾上,“潘家祠堂”的“潘”少了上面的“丿”,询问陪同人员方才知道:原来渡坊村“潘”姓居多,难怪街道矗立的旗杆上高悬着一面面“潘”字旗!
渡坊是个“水”村。宋溪、梁溪与罗塘三水交汇,犹如水推石磨。潘姓祖先修筑宋溪坝,让水从村中央往东流过,坐北朝南水流东,自有源头活水来。砂水吉祥,“潘”家有“水”,有田,但不能把“米”盖住,所以祠堂便将“潘”字异化少了一撇,水田种稻,米不压头,年年丰吉,这正是“潘” 家世代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企盼。
 
  如果说石拱桥,水坝、舂米水碓是渡坊村当年茶马古道商贾云集的标志,那么梅溪引水工程的遗存,便成为放牛娃的“自由天堂”。
 
  当缓步下车,便发现一面“热烈欢迎河北知名作家团莅临贵溪(塔桥)采风”的横幅挂在塔桥知青广场右侧,和着悠扬欢快的音乐,身着华彩美服的塔桥姐妹扭动娴熟灵巧的舞步,表达着一片热诚,这既是对远道贵宾的欢迎,也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自信。

  贵溪市委罗卫国副书记一行亲临欢迎。热情、热闹的场面,让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馨。漫步广场,大家都被那堵承载着特殊年代的知青墙所吸引。那是半个世纪前的老照片,留下的正是那个非凡时代的青春足迹。
 
  岁月有痕,时光有情。广场右侧,硕果累累的桔园,枝头挂满丰收的喜悦,垂涎欲滴的奢望,从未像那一刻令北方作家艳羡!橘树生来适应这方水土,禀受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青黄错杂相映,色彩灿若霞辉。我赞美南国橘树,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耸而出不俯俗流。无私品行,恰与天地相比。我猛然想起屈原的《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穿过桔园,正为掉在地上的一片片橘子惋惜,抬头便见眼前一幢幢漂亮别墅,惊诧不已的表情里,我还不是唯一!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梦想:在乡下买栋别墅,种花种菜,养鸡养鹅,观猫午时晒太阳,闻狗卧在门口打呼噜。清晨,可以沐浴第一缕阳光;夜晚,抬头便望得见满天星斗。晨起伴着鸟儿的啼鸣,黑夜和着虫声入眠。安闲恬淡的生活里,既可以赋诗作画,又可以弹琴朗诵,塔桥不正圆了我最美的梦?要知道,我看到的可是塔桥普普通通的百姓民宅!一栋栋别墅前,都盛开着艳丽的三角梅,高悬的柚子像挂在枝头的黄灯笼。
 
  我问罗书记:百姓花多少钱能住这样的别墅?他说:只要七八万。我玩笑说:可否在此落户?他望了我一眼,笑曰:谁也不行啊,我也无福享受这种待遇!这是塔桥百姓的福利!我们常说“中国梦”,不正是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吗?塔桥,真的实现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我又想起那堵知青墙,想起那些将青春献给农场的知青们。不知他们现在境况如何?如果他们知道塔桥变成这个样子,会不会再回到塔桥看看呢?他们会后悔曾经的知青生活吗?
 
  午餐后,大家到三楼座谈。市委几个领导和毛会长坐在正面,预备发言的几位采风作家坐在左边,对面几个陌生面孔,大都年龄在六十以上,主持会议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敏胜介绍,他们是来自上海和南昌,曾在塔桥下乡的老知青。知青,这个富有时代气息的称谓,承载的不仅有勃勃的青春活力,更有不畏艰苦生活,勇于战胜自我的毅力。
 
  市委罗副书记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毛会长讲述这次跨市采风机遇和目的,张部长提议由老知青讲讲与塔桥农场的渊源,听听他们回顾那段在塔桥的峥嵘岁月:
 
  邱成发:知青指导员,比第一批知青早一个月到塔桥农场;胡国强:上海知青,曾把带来的知识文化传播给农场,对提升当地百姓素质产生影响。那时,每个宿舍门前都放着一个水桶,盖上一条毛巾,利用太阳辐射将水晒热保温。罗晓玲:南昌知青,如今是南昌大学教授。她说十八九岁正是风华正茂,响应号召到农场插队落户,每天和男人一样的干体力活,艰苦的日子也从没有消沉过。没菜就用酱油和盐拌饭,干旱时没水就到山上水库洗澡。肖庆焕:上海知青,如今是小有成就的商人,先后四次返回塔桥。回顾那段知青岁月,他说当时自己只有17岁,可正是有了那段经历,才让他懂得磨砺的珍贵。1994年,他带着稍微懂事的儿子回到塔桥。这是他回城后第一次重返知青点,如今是第四次回来。人总要有种精神,而在塔桥的六七年里,让他获得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无私无畏、坚忍不拔、团队协作的知青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在座谈会的老知青中,有个老姐叫刘红,光阴刻在额头的皱纹记录着她的艰辛。她是1968年8月1日从南昌来到贵溪塔桥,当时是农场三班班长,性格泼辣,做事干练,脏活累活抢着干,苦活难活做在前。农场建学校时,她便成了一名教员,年复一年,身边的知青一个个离开,可她却深深地扎在这块土地上,为塔桥孩子们守望着一片蓝天。她用博大的胸怀耕耘着这块乐土,为塔桥播种着希望。几十年里,不知多少塔桥的子弟走进更广阔的天地,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可她却隐藏下多少不为人知的经历,爽朗的笑声里,艰难坎坷竟如此不值一提,在她嘴里变得轻描淡写,一晃而过!
 
  我对知青怀有一份情感,不仅是曾羡慕他们特殊的历练,还因两个哥哥曾有四年知青生活。望着他们脸上流露的笑意,听他们谈自己的青春往事,有欢喜和幸福,有收获和感动,唯独没有一丝伤感。我想起去年在饭桌上,让梁晓声给我在《年轮》上签名。这位以写知青题材而著称的当代小说家,谦和地一点架子都没有,朴实的就像自己的兄长。再看有过知青经历的习近平总书记,一脸慈悲,一身质朴无华,真如他的名字一样“平易近人”。我想,岁月磨砺的不仅是年轻气盛的锐利,更练就了他们遇事沉稳,不争狂,不沉沦的胆识与品行。 

  塔桥的确是个有故事的农场,据说早年间曾是原国民党兵团司令、国民党中将黄维及辛亥革命元老、民主人士彭程万二人的私人庄园。解放后改为“八一”农场,后为“劳改农场”。1958年,更名“江西省塔桥果树园艺场”。1968年8月,接纳下放干部和知青。1969年6月,兵团管辖。1974年4月,陆续有1400多名知青承担绝多大数工副业和大部分果业生产任务,成为名副其实的“知青农场”。
 
  不论塔桥农场的建制与管辖如何变更,那个时代赋予给大中学生的使命,留下多少知青毕生无法割舍的感情。
 
  如今的塔桥是一座集生态生产、试验示范、品种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艺场,先后荣获国家无公害水果基地,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省省级农业科技园、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先进自然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能不令那些知青们感到欣慰吗?
 
  那天离开餐桌时,我悄悄将个人座签收藏起来,作为那段采风回忆的见证。“贵溪欢迎您:海蓝蓝”。或许,我会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再到贵溪,看满树梨花如飘雪;或许,我会在莲叶碧天的盛夏,去欣赏贵溪的荷塘月色。
 
  贵溪,贵溪,尊贵之地,我能不再看望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