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南院的日子

南院的日子
 
作者:丁会仁
 
  我是1998年考入南院的,我们习惯于称之为南院,是和北院相对的,北院是大领导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地方,我们去过北院的礼堂开过会和去过图书馆借过书,和南院相比,北院简直天堂一样,但南院也自得其乐,风景这边独好,南院见证了百年历史,风雨自得园,“自得园”是雍正为允礼赐园名,取宋代大儒程颢的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之意,命名“自得园”并赐予御书“自得园”匾额,还题写主要建筑春和堂、静观楼、心旷神怡、逊志时敏。南院最初的样子是自得园,自得园的大门开在南墙中部偏东的位置,为三楹歇山式,与圆明园大宫门东西咫尺相望,只是可惜了,一圆的胜景在历史的变迁中荡然无存,保存最完整的是靠近颐和园这边的一排排四合院,据史料记载,这些有历史的院落是自得园的内务府和步军统领衙门公所所在地,后来自得园成为御马圈,再后来火烧圆明园时,御马圈连同自得园的建筑多被烧毁,成为一片瓦砾之地,在靠近颐和园的长廊上,这里后来建起了一组组四合院、三合院的建筑,与颐和园中的德和园的大戏台隔墙相望,后来这里发生了很多故事,而且颇为传奇色彩,最有名的是北京最早的电话通讯点就建在此地,那时候的电话通讯是非常稀罕的,这个“西洋玩意”让自得园成了一个扭扣,连接起大清帝王朝与世界的联系,后来这个小小的院落建起了升平署衙门,颐和园和南院相临的街取名“升平署街”就是这么得来的,升平署就成了排戏演练休息的场所,大体如此,好一幕幕大戏拉开帷幕,这里见证了所有宫廷大戏,也见证了大清从盛世到衰败,据说“飞机楼”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北平的指挥部,终究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岁月留下的痕迹让后来人叹为观止。
 
  98年的夏天,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大洪水肆虐了大半中国,长江流域告急,九江告急,九江溃堤,工作单位全淹了,鄱阳湖的老家也是灾难大片,98年的大水,我整个人蒙圈了,那年9月,我带着九江市政府盖红章的抗洪一线的表扬信来到了北京,没有带任何其他物品,就这样开始了我的本科求学生涯,那场大水给了我最珍贵的记忆。在时间的深处,惊涛骇浪,那年6月开始,天幕拉开,撕拉成一道道口子,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湘水发难,赣水的苍茫,祖国的动脉长江洪峰迭起,一峰高过一峰,长江惊涛拍岸,1998年的夏天,长江疯了,狂涛插上了翅膀,这一年,我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来到了南院。感谢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不仅给我们洪灾逃难过来的学生免了学费,而且组织了捐款和安排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我清楚的记得校团委书记陈老师和校领导张老师给我们无微不致的关怀,谢谢您们!多年以后,那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们一个个弱小的个体在灾难面前手无缚鸡之力,是学校领导和同学们伸出了援手,是您们给了我们帮助,是您们给予了我们力量。
  南院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这是我人生中一次最重要的量变和质变阶段,我不仅拿到本科学历,而且取得学士学位,不仅考上初级,而且第二年考下中级,这为我几年后考高级会计师打下基础,我30岁考下高级会计师,33岁考评结合成为北京最年轻的高级会计师,注会连过几门,我取得的成绩应该是班级前茅,毕业后全力以赴考研究生,南院的这两年,成为我积蓄能量的时候,在这里,有一大批相同经历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南海北的聚到一起,两年后又各奔东西,这两年,我们从一个地方人变成了北京人,这两年,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不管白天黑夜,不管风雨浸润;这两年,我们把生活过成了诗,我们把学习当成了乐趣,这两年,我们在南院迎来了春天,既是季节轮回的春天,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春天,在春天里,枝条发芽,湖边的柳树在倒映的湖面上若即若离,在春风中摇曳轻拂,仿佛学子在吟诗歌唱,夏天鱼儿欢畅游水,水中的鸳鸯在自由自在的嬉戏,夏日阳光明媚灿烂,天气酷暑难熬,教室里电风扇在飞快的旋转,学子们在苦练做题;秋天到了,吹着秋天的风,淋着秋天的雨,去京城看繁华落尽后辉煌,南院的冬天是最美的,特别是下雪时的南院,那一片片雪花变成了空中的仙女,飞舞着,奔跑着,那一片片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大地一片洁白,纷外娇娆。
  我爱南院,南院给了我知识的海洋和无穷的力量,我感谢南院,南院教会了我们,实事求是,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地方,我们有着别人没有的经历,有人说,他来到南院后悔了两年,他如果不来南院,他会后悔一辈子,是的,多年以后,我们每-个在南院出来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受益南院,她给了我们一个人生高度,她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自信,我们至少从内心里感到庆幸,如果没有南院的这两年,也许我们还在原地打转。今天,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路和方向,人生有时就是一张单程票,没有彩排,在每一场直播中,我们都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南院就是我们曾经停留一个站,是我们实现下一个梦想的起点,是追逐我们人生巅峰的加油站,加油!我们奔向我们的梦想!加油!我们努力追逐美丽的人生!
 
  自得园,你静静地在那里等着我们!我们会回来看你的!
 
  作者简介:
 
  丁会仁,博士,武汉大学MPAcc,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国矿业大学MBA,中央财经大学访问学者,武汉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MBA硕士生校外导师,独立作家,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著有畅销书《大国企业》《口碑-雷军和他的小米之道》,曾创作诗歌《武汉,挺住!》《钟南山,您就是那座山!》、《鄱阳湖,我遥望的家乡》、《北京的初冬》,散文随笔《故乡的梦松堂》、《感恩!2020》、《村东南的大塘》、《丁仙峰下的回忆》、《南院的日子》、《学会沉淀,向阳而生》、《那一年,我遇见了会计》、《这一年,我在美国》、《邂逅武大珞珈山》、《永不放弃的人大梦》等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