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先生杨绛

先生杨绛

 

作者:罗里宁

 

  先生的主要指向,应该是男性。现代中国也有极少数女性被尊为先生,杨绛就是其中的一位。


  杨绛先生集学者、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于一身,专心学问、著书立说、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小说《洗澡》《洗澡之后》,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文学评论《“隐身”的串门儿》,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译作《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裴多》等,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洗澡》和《干校六记》,分别以解放初期的“三反”运动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为背景,将自己亲历的部分历史,用朴实平淡的语言,通过文学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让人体验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遭遇。胡乔木同志十分赞赏《干校六记》,说它“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施蛰存先生则高度评价《洗澡》,称它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胡乔木和施蛰存二位先生,都是学问大家,这样的赞誉,自然也非同泛泛。杨绛身为女性而被称为先生,是人们曾经热议的一个话题。为什么身为女性的她,会被人们尊为先生呢?

 

  先生一词,在古语里有“出生比自己早,年纪比自己大”的意思,以后又有人理解为对年纪大、有学问的人的称呼。古时先生这个称谓,一般多指男性,到民国时代女性开始解放,有女性当了教师,才有所谓女先生之称。

 

  最早知道现代中国被称作先生的女性,是宋庆龄先生和何香凝先生。这二位女先生,一为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一为国民党的元老、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廖仲凯先生的夫人。且不说这二位女先生各自的丈夫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显赫的地位,单凭她们协助丈夫,为推动中国革命事业所作的努力,也配得上先生这个称谓。

 

  另一位被称为先生的女性,是女作家冰心。冰心先生早年东渡日本,在东京的大学做过教授,写作《寄小读者》系列散文,在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她笔耕不辍,与茅盾、巴金等文学巨匠齐名,自然也就被称为先生。

 

  杨绛之被称为先生,原因似乎与上述几位女性不尽相同。她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以戏剧登上文坛,作品在上海热演的时候,她的丈夫钱锺书先生还没有大名气。丈夫在创作长篇小说《围城》时,她放下自己的全部工作,全身心去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拦挡来访的“不速之客”,正是在她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之下,钱锺书先生才得以完成《围城》这部传世之作。

 

  因为先生是针对有一定年龄和一定学识的人的尊称,对杨绛而言,在学识上是担得起先生这个称谓的。她早年创作戏剧,又以散文名世,同时还写小说,写文艺评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凡的表现。但像杨绛这般有学识的女性,现代中国也还有不少,并不是每一位都被称为先生。论年龄……据说她在年轻时,同事以及认识她的人就已经尊她为杨先生,就连比她年长的人,也称呼她杨绛先生。因此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杨绛之被尊为先生,除了学识以外,应该还有一些别的原因,而这些别的原因又会是什么呢?是道德,是品质,还是她的为人处世?我冒昧揣测,不论杨绛被尊为先生的这些“别的原因”是什么,都一定是比地位、学识和年龄更加珍贵的东西。

 

  杨绛先生集众多头衔于一身,可她的许多著作,又是在业余时间里完成,她就说过自己是个业余作者。除了工作,她还要照顾丈夫钱锺书先生的生活起居,有那么多事务缠身,她的创作从来没有停止过,作品一部接一部,最后汇集成煌煌九卷的著作全集,涵盖小说、散文、戏剧以及翻译,一并都是高质量高水平、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她这一生给人们带来极为丰富的精神食粮,然而她的事迹,还不仅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她把自己和丈夫的全部稿费版税都捐献给母校清华大学,用于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还有,据说她的学生、同事和邻居,都有人得到过她的帮助或者资助。她是个不知疲倦的人,百岁以后也并不歇着,她说只要身体许可,还要继续创作。——她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金钱、名誉、地位对她来说只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奉献,为了给这个世界留下更多更美好的东西。她这样说过:“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这也正是她一生修身养性,不断自我完善的最真实的写照。


  由此而论,女性之被称为先生,需要具备许多条件,杨绛无疑已经具备了女先生所应具备的条件,人家才称她为先生,叫她先生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有人说杨绛之后再无女先生,我对于此,不置可否,——我不想授人口实,但先生这个称谓在杨绛这里名副其实,是令人信服的。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