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文化(连载之五)
作者:张双锁
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帝王世纪》
第五章 诅楚文《厥湫》
北宋治平年间,“渭之耕者得之于朝那湫旁”的《厥湫》,为先秦《诅楚文》三块石刻之一。它是甘肃历史上最早的一块碑刻,被誉为陇上“石刻之祖”。但自出土以来,由于对朝那湫知之甚少,对其文史价值未作定论。而随着对朝那湫研究的逐步深入,其文史价值便随之而彰显:它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的标志,是秦人发祥地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标志。
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前312),因秦国使臣张仪欺骗楚国,楚王熊相恼羞成怒,率兵攻伐秦国的新隍及邬、长、亲等地,但战争的结局却以楚国的残败而告终。接着楚国倾其精锐之师,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蓝田之战。此战以扼住秦国咽喉“商於通道”为突破口,使其处于生死存亡之地。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一方面加强军事戒备,一方面祈求天帝和山川神灵保佑:除在雍城投放石刻祭天文告《巫咸》、在洛阳投放石刻祭川文告《亚驼》外,在庄浪朝那湫也投放了石刻祭天祭川文告《厥湫》①。其文曰:
“有秦祠王,敢用吉玉瑄壁,使其宗祝邵鼛布愍,告于丕显大神厥湫,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实戮力同心,两邦以一,绊以婚姻,袗以斋盟。曰:叶万子孙,毋相为不利。亲仰大沉厥湫而质焉。今楚王熊相,康回无道,淫佚甚乱,宣侈竞从,变输盟制。内之则暴虐不辜,刑戮孕妇,幽刺亲戚,拘圉其叔父,置诸冥室椟棺之中;外之则冒改久心,不畏皇天上帝及大沉厥湫之光烈威神,而兼背十八世之诅盟。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欲刬灭我社稷,伐灭我百姓。求蔑法皇天上帝及大沉厥湫之恤,祠之圭玉、牺牲,求取吾边城新隍及邬、长、亲,吾不敢曰何。今又悉兴其众,张矜亿怒,饰甲底兵,奋士盛师,以逼吾边境,将欲覆其凶迹。唯是秦邦之羸众敝赋,鞟䩱栈舆,礼使介老,将之以自救也。亦应受皇天上帝及大沉厥湫之几灵德,赐克剂楚师,复略我边城。敢数楚王熊相之背盟犯诅,著诸石章,以盟大神之威神。”
此文与其说是一篇祭神文告,还不如说是一篇战争动员令。而当国家面临战争危机之际,秦人为什么要在庄浪朝那湫祭祀?②答曰:那是祈求中华民族人文之祖和秦人之祖的保佑。
纵贯陕甘宁三省区的关山,全长100公里,其间有六盘山、米缸山、桃木山、五台山四峰并峙,有颉水之源、泾水之源、汭水之源、千水之源四水并出。《山海经》称六盘山为女床山、米缸山为高山、桃木山为龙首山、五台山为吴山,此即太古“四岳”③。其中龙首山,《山海经》以汭水之源为标志,直指庄浪桃木山。而地处其山西麓的朝那湫,《山海经》以吴山为坐标,称之为雷泽。《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羲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成纪为汉县,治地在甘肃静宁治平镇刘河村。这里以成纪、雷泽为坐标,把中华民族人文之祖伏羲的祖居地和诞生地说得很清楚④。进一步讲,这里亦为华夏第一国华胥国都地,为中华民族人文之祖华胥、女娲的祖居地和诞生地。历史上称伏羲为“天皇”、“天帝”;秦汉时代,庄浪朝那湫为国家所祀之地,被誉为华山以西“四大名川”之一,与黄河、长江、汉水齐名⑤。用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来看,秦人战前所祭“皇天上帝”,当为中华民族人文之祖伏羲。有《点绛唇•<厥湫>》词曰:“千载灵湫,人文始祖诞生地。波光熠熠,更有鱼龙起。秦楚交戈,成败时难觅。问天帝,谁合天意,斯世谁当立?”
殷周时代,颉水流域有寓知国,六盘山东麓有卢国,胭脂河流域有焉支国,泾水之源所在地有奚国,汭水之源所在地有芮国,千水之源所在地有虞国,朝那湫所在地有朝那国。而秦人正是在兼并这些方国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史记》说:秦人崛起于“汧渭之间”。其汧包括千水之源所在地华亭五台山一带,也包括秦人第一个都邑秦亭所在地张川县城一带,也包括秦人祭天祭川之地庄浪朝那湫一带。可以说甘肃的华亭、张川、庄浪三县市交汇的关山之巅,是秦人的发祥地。而当秦楚交戈之际,秦人之所以在庄浪朝那湫祭祀,也正是为了祈求秦人之祖的保佑。
《厥湫》从一个侧面记录了秦楚丹阳之战和蓝田之战的一幕。站在历史的制高点来说,秦国是实现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策源地,而秦楚之战则是实现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转折点。不论怎么说,实现中华民族大一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因而其史料价值不能低估。《厥湫》立论明确,语言朴实,叙述清楚,就是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一般人都可大致读懂。古人云:“文宗秦汉。”《厥湫》之文风:准确、鲜明、生动,则是秦汉之文的典范。《厥湫》为大篆文字,结构方整、笔画匀称,这与金文的结体错落、笔画野逸有较大区别。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大篆过渡为小篆的纽带,是中国汉字由图像化过渡为符号化的桥梁,是中国方块字的奠基石。《厥湫》之书,苍劲雄浑,豪气干云,呈现出一派正大气象。米芾《自叙帖》说:“篆最爱诅楚、石鼓文。”赵明诚《金石录》说:“其字法精工于彝鼎款识,别具一种笔意,与石鼓文可以抗衡,秦汉碑俱当让一头地。”⑥
注释:①⑥详见笔者《<厥湫>考释》一文,载于2022-5-4《书法导报》。②详见笔者《庄浪朝那湫历史上的祭祀活动》一文,载于2019-3-4《平凉日报》。③详见笔者《太古“四岳”》一文,载于2022=6-4《兰州晚报》。④详见笔者《“羲皇故里”考》一文,载于2019-14《西部学刊》。⑤详见笔者《古老而神圣的朝那湫》一文,载于2021-6《甘肃政协》。
作者简介:张双锁(1958——),男,汉族,甘肃庄浪人,大学文化,庄浪商务局退休干部。个人爱好:地方文史。作品散见于《甘肃文史》《华夏文化》《文史杂志》等刊。曾获中央政研室征文优秀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