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什么方式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什么方式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欧文·亚隆《生命的礼物》读札

 

作者:茹洁

 

15岁时欧文就爱上了玛丽莲,从此两个人相爱相伴,伉俪情深。73年后,他们在家人的共同见证下庆祝了65周年结婚纪念日,这一年欧文88岁,玛丽莲87岁高龄。欧文因心脏健康问题植入了一个起搏器,同时期玛丽莲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癌症晚期。夫妻俩提议共同完成最后一本书,关于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书名为《生命的礼物》。

欧文·亚隆的父母是俄罗斯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举家移民美国。欧文是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权威,与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和罗洛·梅(《焦虑的意义》作者),并称存在主义治疗法三大代表人物,当世仅存的国际精神医学大师。欧文一生编撰了很多专业学术著作和小说,并通过团体心理学疗法,建立了将近1000个团体治疗小组,治愈了无数的来访者。

三年前,读到他的自传《成为我自己》和三部小说,受益非浅。至今仍记得,在书中欧文讲过一句坚定而有力量的话:“你也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已,但可以更好地成为自已。”他的小说结合心理学和哲学课题,有趣、治愈。玛丽莲父母也是俄罗斯人,后移民至美国,但她的家庭相对富裕,并重视子女的教育。

在《生命的礼物》中,开始是欧文夫妻俩人每人各写一章,讲述当死亡逼近时,两个人的心态和处理方式,以及关于相关的话题。欧文体内放置的起搏器,一分钟工作70次,它会促进心脏正常运行,不需要充电,可以工作12年。可是,如果它一旦死机,欧文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加之妻子患癌,他深深地感到,生命是脆弱的。当然,对于他们俩来说,如此高寿已是“成熟圆满,死得其时。”他深爱着妻子,从中学时代开始,玛丽莲就鼓舞着丈夫发展事业,给予他向前的勇气,与他合著书籍。他们共同养育了四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玛丽莲是个法国迷,潜心研究法文,成为法语教授,同时也有自己的科研领域,过去的日子引领着无数女性追求全新的生活。夫妻俩每一天都会收到从世界各地发来的邮件,感谢于他们过去的帮助。生命之树真的很奇妙,你在不经意间撒下一粒种子、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多年后,它会报之以礼,怀着一颗被治愈的心感恩于你,这就是欧文提到的“涟漪效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无限地帮助更多的人,也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欧文不能接受,深爱和完美的玛丽莲先于他离开人世间,他对妻子“爱不释手”,牵着手从少年走到老年。他贪婪于每一刻彼此的陪伴,一起在夕阳下散步,一起看电影,一起收藏书籍包括狄更斯的作品,一起看花园里的花花草草。玛丽莲呢,面对自己将之死去的事实,相对冷静和安然。她感恩于生病后,朋友们的关心和孩子们的安抚。她唯一牵挂的是欧文离开她之后,会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看到这里,让我想起另一位存在主义大师弗兰克尔讲述过的一个案例:一名因心爱的妻子两年前去世,而无法忍受痛苦的抑郁症老人,来工作室咨询治疗。弗兰克尔问他:“如果您先妻子而去,您妻子会是什么感受?”老人说:“这可不行,她那么爱我,怎么受得了这样的苦。”医生赶忙说:“你看,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当然条件是,你还痛苦地活着。”是啊,死亡总是能吸引到我们的注意,将我们引入痛苦的路径。在玛丽莲去世后,是否能够接受并找到一个人活下去的勇气,延续一个更深的生命,是生活留给年迈欧文的功课。

欧文和玛丽莲共同重读了,他前些年的一本关于探讨死亡的著作《直视骄阳》,这本书给予无宗教信仰的两个人以莫大的安慰。书中引用了伊壁鸠鲁关于死亡的三个观点:第一,灵魂将与身体一同消亡,在死后会失去意识,于是也就无从恐惧;第二,死亡所在之处,我也不存在了,恐惧无法感知的东西是不必要的;最后,一个人死后的“不存在”与其出生前的“不存在”是一样的。欧文去探望一位老年痴呆的朋友,朋友对他说:“还没有那么糟糕,生命在眼前流过,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多么充满力量的话语。

经过十个月的治疗和副作用导致的痛苦,玛丽莲和欧文坦言,她现在忍受的痛苦就是在接受死亡的过程中,是时候结束了。最终,在家人的陪伴下,玛丽莲自愿服下了药物冲剂,欧文细数着心爱之人的呼吸,直到停止。死亡在此有了一个分界线,在玛丽莲的生前,是由虚无而生的焦虑。现在妻子已逝,死亡则幻化为具体而具象的焦虑和痛苦。

随着玛丽莲的葬礼结束,尽管在家人的看护下,欧文还是陷入了深深地悲伤和孤独中。从心理学治疗角度来说,他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无法遏制的强迫性念头,接下来是深刻的哀伤,最后,是念人窒息的压抑。40天后,欧文逐渐意识到,他的一生都在学习,可眼下主要是学习如何作为一个成年人去独立生活。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老欧文的功课。

在妻子后世后不久,欧文尽然感受到了对性的强迫念头,一位88岁的老人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他也足够坦白,找到认识人帮忙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向自己的咨询师诉说。最后惊奇地发现:大多数人不耻于这样的感受而选择隐瞒,性欲的念头是由过度的哀伤引起的。发现真相后,他如释重负。欧文重新拾起了自己曾写过的小说《叔本华的治疗》、《一日浮生》、《妈妈及生命的意义》。因为记忆在衰退,欧文已经忘记了书中大部分的内容,这使得他有了好奇心,追随书中的情节。在书中,“那个治疗师”像是将他重新疗愈一遍。同时,回忆起曾经经历过的一些关于死亡话题的案例,欧文非常惭愧。当时在没有失去至亲时,无法感同深受来访者的心境。欧文开始走出去社交,卖掉了玛丽莲的车子,重新写作,可以直视妻子的照片,学习和完善着一个成年人独立的生活。可见生活治愈的是愿意自愈的人。

直到有一天,欧文给玛丽莲写了一封信。当死亡来临时,幸好有这本书,生命有限,文字和意识就像一条河,流过时间。玛丽莲生前曾说:“你活得越充实,便死得越坦然。”全然地接纳生命中的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充分地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茹洁

来源:秋池的小文

https://mp.weixin.qq.com/s/SJaOWOBBZViJFWNfs9Tp_g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