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文学的力量在召唤

文学的力量在召唤

——东莞文联是我学习的大课堂

 

文/古汉新

 

东莞文联是我文学路上跨越发展的大学堂,是我安身立命、生存发展、勇追文学的坚强臂膀,是我文学成长学习的好地方,是我追求文学的源泉地,是我加入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小说学会、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广东省作家协会,成为东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等成长的动力加油站。

多到东莞文联走动,遇见的或许是文学艺术的忠实者,或许是文学大咖,或者是书法名家,或者是朗诵家……只要你悄悄地来,遇见的又是文学助力一场及时雨,只要你站在文联大堂的文学艺术的各类协会牌匾面前审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力量似乎在召唤,似乎走进了艺术的天堂,似乎在翻阅唐诗宋词,似乎在聆听文化自信的向往,似乎在发现需要努力的文学征程与永航。

东莞文联像父母、老师那样关心引导我一步一步迈向文学的殿堂,是我文学路上的忠实伴侣,给我参与组织学习的机会,给我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不断激励我坚信文学,给我文学的希望,给我文学写作的方向。文联激励我不忘文学初心,砥砺前行讲好中国故事,用文字记录中国辉煌的痴情。

2018年的秋天,我接到加入东莞市作家协会的通知,那天真的非常高兴,这是我人生在文学道路上的厚礼,也是文学道路上的洗礼,这是东莞文联给我在文学路上温馨的肯定与惊喜,更是我内心坚定文学信念的基石。可以说,文联是我遨游莞城的家,我也深知作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手中的笔抒写东莞新变化、新辉煌需要永不停止地跨越。

1

从2018年至今,我到文联少说也超过百次,认识了全国各地东莞文学艺术讲座的名家近200人,加上了东莞作家、诗人、画家、诗词家等各类艺术人才的微信近600人,加上文学艺术类微信群近30个,进入了广阔的文学网络天地。在文联,我有机会认识文学界的大咖,现在我手机的电话及微信主要是全国各地文友的联系方式,微信聊天大多都是谈论文学的话题,比如:如何提升写作水平,多出好作品,多让文学作品上纯文学刊物,期待成为读者喜欢的作者,讲得最多的是:作家是靠作品说话的,这句话永远激励我要努力学习,紧跟新时代,多写有价值有温度的作品。近60位名家赠书是激励我永不放弃文学的决心。如贾平凹签名的《人民文学》全国征文获奖文集、施战军签名的《人民文学》全国征文获奖文集、何建明赠送题签的报告文学作品集《那山,那水》、商震赠送题签的诗歌专著《王小二》等文学作品,这些书籍给我文学创作的动力与梦想的追求的加油站,坚定文学之路的宝藏。

从此,我到东莞文联的勇气更足,到文联学习的机会更多,相识文联领导也更易,与文联各类专业人才交流的次数在增加,他们给我对文学更有深层次的理解与深刻认识,东莞文联的老师们是我的良师,又是心灵相互碰撞的人文启迪。每一次到文联,我都有收获,对文学的追求有更多的规划与目标。东莞文联是我参加各级会议引导我坚定文学之路前进把握讲好东莞故事的方向,是参加市作家协会、东莞中华诗词学会、市文学评论家协会等各类会议给我前进的鼓舞与力量,是我参加东莞文联组织各类文学专题讲座给我机会学习提升的大课堂,是东莞文联给了我文学生命的春天,我要以东莞文联曾经取得骄人的成就为榜样,向文艺界老师们学习,从他们德艺双馨的人生境界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去年,我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后,来东莞文联学习、开会的次数越来越多,似乎文联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后花园,是我人生成熟的添加剂,是我文学路上的灯塔。我真想在文联附近安个家,时刻在文联的艺术花园里熏陶,文学艺术的花香掀开我创作的瓶颈,写出有价值的作品,让读者喜爱我的作品,这样我的文学梦才能早日实现,才不辜负文联对我的培育之恩。

2

从成为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至今,我的创作从未停止,诗歌有15万多行,超千首;报告文学创作超过4万字;散文超过10万字;文学评论超过5万字;创作古体诗词近300首。在《作家报》《中国教育报》《文化艺术报》《文化参考报》《家庭周报》《诗刊》《中华辞赋》《鸭绿江》《青年文学家》《中华文学》等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约60万字,文学作品入选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约70万字,在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作家网、中诗网等文学官方网站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超过120多万字。2021年被评为中国诗歌学会年度优秀会员,文学类获市级奖励30多次。如果没有参加东莞作家协会,就没有那么大的决心去创作,也没有这些文字发表的成绩单,更没有我与东莞文联的精彩故事。

3

我从一名文学新人,通过不断努力,在东莞文联强大的感召下,在东莞市作家协会的悉心指导培养下,2019年10月成为东莞市作家协会凤岗分会的副主席。我深知作协的职责,忠实履行,为发现文学爱好者,经常主动参加政府部门、公民办学校、工厂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举办的各种活动,发现文学人才,登门拜访文学爱好者,邀请其参加镇作家协会组织的征文比赛或者兴贤诗会等活动,鼓励文学新人参加市文联举办的各类文学艺术讲座,提高文学创作水平,激发其创作热情,发展镇作协会员26人,发展东莞市作协会会员3名,东莞中华诗词学会6人,中华诗词学会5人,培养镇作家协会理事3人。从凤岗现实生活中发现,真正愿意写作的人不多。从事专业写作的作者更少。面对这样的境地,我作为东莞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有责任发现文学苗子,培养文学新人的义务。面对这种状况,我只能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学校教师中发现培养。今年5月至今走访了镇公民办中、小学校13所,与学校教导处了解有写作基础的老师和学习语文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册文学爱好者培养对象87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信:文学人才也是一样需要坚持培养的哲理。这也是我要一直坚持培养新文学团队的决心,让文学队伍稳定有序发展,接力讲好东莞故事的作家队伍。

5

东莞文联60周年庆典活动,我有幸作为东莞市作家代表参加,感到无尚光荣。从活动中,感受到东莞文联发展的不易及文学艺术取得的成就。再现文学艺术家们为东莞文化事业竭尽全力的光辉形象。从艺术家们的精神中,感受到一个文学追求者的自豪与责任。我决心在新时代里,用实际行动走进东莞的镇街社区,发现新的文学素材,用手中的笔写出东莞美丽绽放的文学天空。

 

作者简介:古汉新,笔名:古牧。系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兼理事,东莞市作家协会凤岗分会副主席。诗歌散见于《诗刊》《中华辞赋》《鸭绿江》《作家报》等报刊。诗歌《只要明天还在》曾获第三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等。曾参加中国文学创作年会(北京)、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广东)等文学论坛30多次。2021年度中国诗歌学会优秀会员。第八届、第九届墨西哥国际诗歌节评为优秀诗人。诗歌在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传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