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一路“晋”行

一路“晋”行

——大同探亲记

 

作者:刘桂忠

 

(一)

 

姑娘去大同探亲,我们搭“顺风机”。如果不是被我们誉为大崽崽的女婿目前还在大同服役,也就没有我们一家隆重地飞大同,估计也不会刻意报个团去山西北部大同等地千年旅一回,尽管我知道那有个云冈石窟——远在1985年五一期间,我们农专八三(2)班在班主任程老师的带领下穷游庐山,在哐当哐当的火车上参与列车广播主持的趣味知识有奖抢答,全车厢仅有我们班上一位男同学答出了“四大石窟”而获奖。我便记下了这“云冈石窟”,只是想不到“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会以如此特别的方式零距离接触“云冈石窟”。人世间的每一次相遇,其实都是久别重逢!

网络的方便和快捷,在过去只能是想象。在手机上全部完成必要的程序,可以凭身份证直接过安检登记,而且可以货比三家如同逛市场,挑日子、选时辰、调航班和定座位,最关键的是可以付最少的银子而到达一样的目的地。早上从湘赣边界的偏僻小县莲花出发,取道萍乡再快吧到长沙黄花机场,一路轻松有余。在候机楼吃了午饭,地道的湘菜与老家莲花的菜式且味道别无二致。

准点落地大同云冈机场,接机口,一眼就看到手捧鲜花的大崽崽迎面而来。出机场,顿感祖国多辽阔——早上出门时,江南腹地的莲花还是短袖短裙很随意的境况,特意换上的春秋牛仔裤和厚衬衫,在大同的灿烂阳光里,都显得单薄,甚至有“衣不蔽体”感觉。

进市区,入住宾馆。没有想到之前说随便的“经济适用房”竟然是大同宾馆,感觉超标了,不符合我们这个“微型旅游团”之规格。与我们一起“探亲游”的邻居妹纸也说配置有些高。面对晚餐的丰盛,更说有些浪费,而与邻桌的份量相比,我们只有叹服他们的能吃!我的感受不在这多得实在吃不完的美味,而是感叹这交通的发达——南北空间距离近两千公里,早上在家吃早餐,晚饭就在北魏古国,真恍若隔世啊!

图片1

 

(二)

 

饭后走两步,溜达的目标是登夜城墙。停好车没有走两步便是大崽崽奋力推介的“九龙壁”。这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居然没有灯光美化?是缺钱、还是怕灯光的“辐射”有折九龙之寿?远近灯光都昏暗,比起南边大城小市的灯光秀,不知该怎么理解这里的城市管理者和经营者。是“九龙壁”应该是皇家的专享?其他任何人在建筑上饰以龙形、尤其“九龙”无疑有违规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违建”——处罚之重远不是拆除、罚款、恢复原样,乃至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和对相关责任人摘乌纱帽,而是人头落地,甚至株连九族。后来问度娘,才理解这大同九龙壁原来是打了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擦边球”——明太祖朱元璋封十三子朱桂为代王就藩大同(公元1332),不知这代王朱桂是他爹得意的崽、还是不得意的崽,反正他就很张扬地在王府前修建了在当时来说可能是惊世骇俗的九龙照壁!不过有专家还是有话可说,解释这代王的九龙照壁不是“违建”——所有的龙只有四爪,而不是皇家专享的五爪。

我曾经在故宫目睹过建于乾隆年间的九龙壁,这样看来这大同明朝王府的九龙壁倒是清廷皇家九龙壁的祖宗?或者是爱新觉罗弘历有幸目睹了当年清军在大同烧杀掠抢毁了代王府而没有捣毁的九龙照壁、还是有如和珅这样的好事者变着戏法地向乾隆这个皇帝老儿推举的这个有助于千秋大业兴盛的“民心工程”?不理解好大喜功的乾隆帝怎么没有在规模上或艺术上超越代王府的九龙照壁?但从度娘处得知,这现存的“九龙壁”是1954年让步于城市建设而迁建的。感觉应该给当年主持迁建的决策者、尤其那些建设者树碑立传!相比没有如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在浩瀚的大潮中一拆了事。

匆匆走过路过这独一无二的九龙壁,往前走几步便是城墙的入口了。没有想象的人流,尽管像其他热门景点入口限制或规范人流的钢管护栏格外醒目。城墙上最耀眼的还是错落有致的楼阁,夜色里楼阁的亮化非常突兀。三三两两的男女,很随意,显得如我有些许无精打采。看似不像西安那样宏伟的城墙,不经意走着,也觉得费时不少。看得出这是一个概念城墙,四周是灯火阑珊的楼房。俯瞰瓮城,有搭建活动舞台的材料,依稀可见“丰收节”等标语。

 图片2


(三)

 

从前栋穿过长廊到后栋吃早餐,才注意到这大同宾馆的“大”——不仅有荀慧生等大师入住过,而且还有两位“正国家级”领导下榻过,荣誉墙上有图有真想。

自驾出宾馆广场直接右转上迎宾街往西,一路阳光锦绣,绿树成荫。越往郊外越空阔,间有桃园略过,已经秋天气象。非节假日,车水马龙,料想都是奔云冈石窟去的,可想而知一周后的国庆长假,该是怎样的“步履维艰”。第一印象是这停车场有些大,大得往里走一大段才有停车位。引人注目的是停车场是一行行身姿提拔的白杨树,显然是为树下一排排的汽车“封妻荫子”的,相比有些景区的停车场,看起来大气,实则缺少设身处地。阳光从树枝间透过,印在不同外形、不同颜色的车身上,仿佛是有意而为之的艺术行为。

从停车场往回走一段,下坡右拐方是惯常的“客服中心”。刷手机进闸,突兀在眼前的是一尊黑得沉重的瘦高塑像,没有审美习惯的英俊,倒有几分铁骨铮铮的气势,契合当下小姐姐们欣赏的“腹肌男”。借着人少的间隙,我注意到塑像基座的两个字“昙曜”,我自以为是“tan 瞿或翟”。通过度娘,进一步知道昙曜被誉为是北魏复兴佛教的名僧更是云冈石窟最初开凿的推动、组织和经营者。

穿过这“塑像广场”越过景区入口高大门楼的门槛,眼前一亮的是大道两旁整齐、高耸的土黄色方形石柱,庄重又有三分神秘,源于石柱上嵌有千姿百态的小佛像,并且这石柱是一头头神色凝重的大象驮着。疑问这大象从何谈起、又从何而来?是北魏文成帝逆太武帝而为之复兴佛教尊空穴来风的大象为图腾或吉祥物?还是当代的决策者一心向佛把大象当成了佛教起源的象征?估计还是与这工程设计者与承建者的默契有关。反正这是独一无二的,或许也是卖点呢?

一直以为这云冈石窟应该是在名曰“云冈”的整座石山上凿洞而雕琢的。走近了才感觉电视画面的云冈石窟拉伸得太高了。如果不是山顶上有稀疏的小松树等,这承载着“全国重点文物”、“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周山其实就是一块横卧在沟边的大长石而已,实在难以印象中的山相提并论。整块石头的一个切面,或是自然形成,或是人工破壁,再从切面水平凿洞雕琢。洞口平常,洞内乾坤大得很。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等词语都不足以形容这些大大小小、零零总总又斑驳陆离的雕像——远不止常见佛像的意义,异域风情十分浓郁。这些明显的外来艺术,是异国他乡的艺术家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里的创作?还是北魏的艺术大师到异域学成归来?度娘曰:“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皇家如此兴师动众支持开凿前后60多年,之后又延续多个朝代的各种如石窟寺、灵岩大阁等重大附属工程的扩建、重建或修葺,到底是因为宗教、还是因为治理需要——例如相当于现今的“以工代赈”?还是仅仅因为“彰显政治雄心”?    

洞窟内拥堵是预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的是工作人员另类的不懈与坚韧——不停地呼叫“不要拍照”。以为是不能拍照,看到拍照的人流停滞不前,瞬间懂得所谓不要拍照原来是要游人赶紧游!可以想象游客爆棚一定是寸步难移——假如“限行”则意味“减收”,也是两难啊。所幸这洞窟的雕像,绝大部分在人头之上,有些甚至需要最大半径地昂起脖子才可以仰望,也就没有了前胸贴后背只能看人头的尴尬。洞窟的灯光装饰比起天然洞穴的景区来,有天壤之别。是出于保护的需要、还是出于经济的原因?或者兼而有之?鱼贯而入,随波逐流,进进出出,就如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洞窟的大小雕像都看不出有什么相同或重复,流连忘出、步履迟缓、沉湎拍照,情有可原,相互理解。

有些懵懵懂懂地随人流出到洞窟外的树荫下休息,还是意犹未尽地回首远看洞窟口的阁楼、寺院,想到几度毁于战火,是文化或宗教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是征服者不仅想从肉体上消灭敌人而且想从精神上征服敌国?如果是“自毁长城”呢?很难相信,这些“封建糟粕”在那个越穷越骄傲的极端年代,没有被当做“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和旧习惯)”而被打砸、破坏,甚至焚烧?如果真是保护了没有受到冲击,那又是何等人物不惜以个人的政治前途、乃至身家性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还有一个疑问是:昙曜,石窟的开拓者、被文成帝“礼为帝师”,怎么会“生卒不详”?

 图片3


(四)

 

告别云冈石窟景区,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记忆,那是一群盛装的妙龄少女(姑且以为)随着音乐的响起,看似很随意地就在一段空阔的大道上翩翩起舞了。路过的游客停下了脚步,走向这边的游客加快了脚步,我们似乎恰恰好偶遇。观众越来越多,舞者也越来越有了状态。一招一式显得有几分专业素养,尤其那满面笑容更具有职业风范。她们的妆容或舞姿,与印象中的“丝路花雨”如出一辙,看她们手中的道具,特别是那把琵琶和那“反弹琵琶”的造型。

西行到云冈区,在看似饮食一条街的街上停靠。奔着哪家店客人多就进哪家,走过几家都看不出端倪,好不容看到一家的门厅就有五六个男女边吃边高声谈笑。才掀开门帘踏进半只脚,就有一个年轻的媳妇起身招呼,那个热情劲儿就像他乡遇故知。

饭还在喉咙里,我们又奔想下一个目标——左云县的摩天岭景区。离开主路,拐上在南方已经非常稀罕的土路停靠,一条两边看不到头的土脊赫然横亘在眼前,这就是所谓的明长城?怎么发挥想象也无法与长城的概念挂钩。从豁口登上长城,远眺,无村舍俨然,无山岗树林,唯有这土龙伸向看不见的远方;近观,荒草茂盛,更有麦浪起伏。禁不住哼唱“风沙出来了岁月吹不了我的思念”拍视频。再回身下豁口,走近麦浪,居然是南方不曾见的燕麦——我这个学农的都不曾在大田见过,能亲眼看到这长势茂盛的大面积燕麦,欣喜和拍视频,有感而发。

继续前进,广阔天地任我行。在一片树林边,与一土烽火台零距离。首先入眼的是这突兀的烽火台周身布满孔眼,脚下有羽毛和粪便,显然是鸟巢。料想这些孔眼,究竟是烽火台夯土时用以当骨架的木头腐朽而空、还是这些“住鸟”努力啄凿而就?或者兼而有之。走近观察,土台上下全身是雨水冲刷的痕迹,该是岁月的泪痕啊——假如这明土长城修筑于明朝中叶,至今也该经历了500多个春秋(注:明代名臣翟鹏主持修建于明嘉靖二年即公元1543年)。风霜雪雨,战火纷飞,这烽火台黄土的身体里分明是钢筋铁骨!默默在心里唱出了一句“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 风沙飞不去苍白海棠血泪”。

在一个名曰“月华池”的城堡入口处,才见有几辆车。土城堡边一座三层的木结构观景台,看上去分明已经交付使用过,却还是在其登临口有警示牌“正在维修,严禁进入”,一根象征性的细绳,却拴住了所有大人和小孩的脚步。不能攀登观景台,只得另辟蹊径跟随前行者的脚步慢慢沿着崩塌得只留下窄窄的埂,小心翼翼登上这所谓城墙。城池方方正正的,一览无余。快500年过去了,城池的概貌依旧不减当年的气势。可以想象,战事紧张时,这城池里该是怎样的喊声震天、气氛凝重或肃穆威严?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拼的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而一个“勇”字则需要体能、素质、技术、装备和指挥得当等综合考量。心中暗暗为保家卫国而舍生忘死的将士致敬!城外是辽阔无边的庄稼地,残存的玉米茬在呼呼的秋风里摇曳,与城墙上下的茂密野草相互呼唤,演绎着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号角......有一种想大声呼喊的冲动油然而生,却唱响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我们刻意寻访了大名鼎鼎的八台子村——远远就能看到位于村后山岗上的遗迹——八台子圣母堂的钟楼,俗称“大单巴”。沿着羊肠小道登上一个平台,整座教堂的概貌依稀可见。昂起头才能看到顶尖的钟楼,显得非常高耸,像一股力量刺向天空。残存的墙基足有60公分厚,零星散落的青砖几乎看不出是150年前的陈旧砖块(度娘注:圣母堂,清光绪二年[1876年]德国神父建,后毁于义和团运动,民国三年(1914年)意大利神父重建,现今只剩下残存的钟楼,雕梁画栋依稀可见)。旁边的“保护告示牌”昭告这大单巴与澳门地标大三巴同根同源,是天主教的七处圣地之一,梵蒂冈为其建档。往后仰望是山峦起伏,城墙蜿蜒。天色不早,只能远眺。再说爬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八达岭长城,无需再证明是不是好汉了。顺着大单巴面向往前看,便是小小的八台子村以及一马平川的原野。想象当年这德国传教士,到底是谁?仅仅因为信仰、还是受命与谁?断不会是为了几两碎银,漂洋过海、不愿万里、不畏艰难、历尽艰难,来到这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交融的内陆腹地,鸠工庀材并现场监管建成这独一无二的教堂。用工几何、银两花费、施工技术、......很多的细节与疑问,只能问苍茫岁月了。可以想象,当时这里不仅人口稠密,而且管理机构健全,文明或文化程度相当的高,社会还很有秩序,因为“传教”不是对牛弹琴,也不可能空穴来风,就如当代的大明星,需要的受众越多越好、层次越高越好。

大单巴脚下,是异常茂密的芨芨草,秋干地燥了,还生机盎然。随风而起伏,顿感心旷神怡。注意到左侧山坡有几处白塔环遗址分布,料想是墓塔,应该是文物管理部门的现代工程。走近了,竟然还有铁丝围拦。细看,果如判断是墓塔。

告别大单巴,几次回头仰望;告别八台子村,毫无牵挂。再豪华的剧目都得有谢幕的时候,这八台子村是一直固守在这大单巴脚下的原住民、还是因为生活所迫而迁徙来的?民国三年(1914年)还有意大利的神父来主持重建,证明那时这八台子村所在地、以及附近还是有相当的人口规模。

回城的路上,经过一段堪称优美的县乡主干道,道路两边的白杨树,那个整齐与俊秀,难忘!

 图片4


(五)

 

在我的潜意识里,悬空寺才是值得聚焦的景点,因为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趣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的众多下联中,就有“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谁知遇到限流。可以买门票进所谓的悬空寺景区,而未能预约到悬空寺的门票。不是在检票的闸口排队等候,而是直接不出票。远远看上去,那通往悬空寺的游步道上都是慢慢挪移几乎停滞不前的队伍。不知在那边等候的男女胸怀的是怎样的虔诚、还是脸上布满了无赖?甚至是烦躁?悬空寺脚下的木柱一根一根还是看得清楚,准确的定义不该是“悬空”而是“支撑”。想起凤凰古城临江亲水的“吊脚楼”,也是如此的“木柱支撑”,进而想象这悬空寺当初的脚下也是川流不息还水位有相当的高?至少要高到这支柱立脚的位置啊。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或迫使这悬空寺的建设者要如此高风险、高花费地悬空而建?不过度娘有知,这悬空寺的“悬空”与现代意义的“悬空”毫不相干。那么又哪位道长、方丈或施主突发奇想一字之改见奇效?不能走近去端详、感受和聆听,更不能进香许愿,只好在那个有价须付费的位置边上,心存善意地远眺。真所谓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目光可以达到。目测悬空寺分明是“挂在”悬崖峭壁上,像个浮雕,与整个山体融为一体。也许只有登上了悬空寺,踩着响声异动的地板或楼板,才会体会到度娘有知的“世界岌岌可危的十大建筑”是怎样的险峻。再距离远一点的桥上,看那悬空寺则如夸张的鸟笼,更夸张的是桥上男女不是凭栏远眺,而是倚靠栏杆自然伸出左手,掌心向上取景拍照,比托塔天王的做派更胜一筹,掌心里托的是整个悬空寺建筑群。

正当迟疑之际,突兀的路标“恒山由此上”提醒我们不妨就计划赶不上变化——先爬恒山。

似曾相识的盘上公路一路到山脚下,照例是高大门楼与各种商业招牌交相辉映的广场,穿过商用厅堂便是稳坐钓鱼台的摆渡车,游客中心差不多就是短途车站,在吆喝声中买票、验票,上车等候,满座了就发车。没有几分钟,就把我们渡到了登山口。

登山口最明显的标志是两棵被风雨侵蚀得褪色的大树,一个是水泥塑造的松树,另一棵还是水泥塑造的松树。

或是恒山不陡峭,或是登山游步道的路线规划得科学、合理,又因为游人不多,也就没有频繁的走走停停,而是一直在缓缓地前行。间或停滞片刻,不是为了拍照、吃东西,就是因为一路有断断续续的修修补补,又没有看到大干快上的施工现场,还是都接近尾声了?几天后就是三年疫情解封后的国庆长假,报复性的旅游消费是可以预料的。偶尔驻足,沿着山峦远看。雾霭重重,像是有意安排,混沌无边的天幕渐渐拉开了一个不规则的窗口,远看山下的点点村落与田野,仿佛在梦中。姑娘鼓励说老爸该现场来一段啊。恰好路边是成片的野桃树,我边走边喘着气说——近处的几棵桃树,与其他树木混杂一起,没有半点的章法,枝干随意,依常识,它们应该是原生态的野桃树。茂密的树叶略略泛黄,像是诉说这微微的细雨和丝丝的凉意,该是深秋的身影了。野桃树也有春天,不比江南三月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间四月芳菲尽”,这里应该是“恒山桃花始盛开”。如今网络那么发达,应该没有了诗人白居易感叹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了。往远看、看前头,这些野桃树不是成林,也是扎堆。四月桃花盛开时,游人如织,漫山喜悦,与佛家慈悲、道家道义或儒家德馨都不存在内在的联系,密切相关的还是一个人的生活境遇,以及受生活境遇影响的人生理念、生活态度......

图片5

说话间,前头一棵迎客松模样的松树,几乎与登山口的那两棵水泥塑的迎客松一模一样,只是个头小得多也矮得多。也瞬间意识到那两棵塑树可能就是照这葫芦画的瓢。再往前,又是一棵如此模样的迎客松,更具有迎客意味的是树后面是一座古朴的迎客亭。亭不大,不过丈余,却精致,尤其花岗岩的构件,油光发亮,不仅显得厚重,更彰显亲民。进亭子,回头往下看,才发觉一路上来的游步道也有那么陡、甚至险。扭头往另一侧看,却是通往索道的通道,明显更窄、也更陡,道两边栏柱有粗铁链连锁为证。抬头往上看,游步道陡然宽敞,也相当平缓。不仅没有护栏,连两边都被踩得光溜成了路。由此看来这迎客亭远不是一个供游客歇脚的小站,而是一个地标式的转折点。于是拍视频,感叹这修筑游步道的凡夫俗子,一半是为了生活,一半是为了信仰。

看似平缓的最后登顶路,因为一直缓缓地往前,不知不觉竟走了好久。迎面下山的男女看到我们步履迟缓,不时有人笑着鼓励我们,不远了,加油!不知领教了几个“不远了”,终于登上了金顶。有些大失所望的是这金顶太平淡无奇了,仅仅一块很普通的标志碑,却来头很大——国务院批准,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恒山(天峰岭)。高程2016.1米。感到吃惊或佩服的是我竟然是一步步登上来的,怎么没有感觉很高,远比坐了索道再爬武功山金顶容易啊。还是大崽崽说对了,主要是登山口的海拔估计有上千,相对高度应该比武功山低得多。除了这标志牌,四周都是不知名的茂密灌木,有一种的枝叶间缀满了无名指头大小的暗红色浆果。还有一间窝棚一般的小屋,有人值守森林防火。再有的就是男女老少自觉排队与标志碑留影,连相互间的笑谈与提醒都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随着人流排队一般告别金顶。有位怀里抱着狗狗的中年大妈,不情愿地嘟噜:吃那么大苦,这上面啥也没有啊,雾蒙蒙的,啥也看不到啊。她身后的男人接茬:哪里旅游不这样?来了后悔一时,不来后悔一世。你哪一次后悔还不是再想后悔?下山到“转折点”的迎客亭,时值大午后了,感觉有些饿。吃点东西,喝口水,不知不觉,细细的雨丝伴着凉飕飕的风,就在头顶飘拂。这促使我们选择快捷与轻松,往索道站方向下。出索道站到登山口,注意到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中竟有了些许阳光,姑且称之为满意而归吧。 

又回到悬空寺景区,还是没有登悬空寺的票位,只好就此别过翻来覆去都是的“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了。

 图片6


(六)

 

通过平台租赁的“旅游专车”一大早从太原出发,如约而至大同宾馆,姑娘也恰好赶到:一方面交待司机慢一些开,有情况随时沟通;另一方面反复叮嘱我们,一切不用操心,一路住行与景点规划都已经安排好了,师傅会妥妥地送我们到每一个落点。

姑娘他们留在大同,接下来的行程是我们三人行了。

出大同往南穿过朔州即雁门关所在的代县。如出一辙,须“摆渡”进入景区。一路沿峡谷,平坦无陡坡,更无急弯险段,估计不到5分钟,远远就看到了景区雕塑上高高飘扬的彩旗。下车,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右手边峡谷岸上的杨家将人物雕像,花岗岩的,雄壮得过于笨重。

跨过雁门关高大威武的门楼,以为就是雁门关内了,谁知豁然开朗的是一条店铺如林的街市,甚至还有一处正在大兴土木。不仅有千篇一律的各种旅游产品、地方特产的标准摊位和微型店铺,竟然还有吃住一体的小宾馆或民宿?

靠近城楼,先声夺人的是咿咿呀呀的戏曲唱腔,以我的知识储备,不是耳熟能详的京剧、越剧或黄梅戏之类。寻声而去,但见一小广场如露天剧场。小小的舞台上正在唱戏,浓妆艳抹下掩映不住扮演者的大把年纪,但声音是年轻的,举手抬脚间也显露出功底,至少是“地方剧团的资深演员”,音响效果好得感觉像明星的假唱,但鼔板师“真实有效”,可以近距离拍视频。听不清具体唱词,也没有同步投影显示,但看扮相就知道是印象深刻的《穆桂英挂帅》。相必是晋剧,抑或是地方小剧种?

城楼下的通道,是罕见的大石块铺就。略显长方形的大青石块——因为明显的厚朴、沉重而不是一般意义的“版”,尤其个体表面的光溜,整个通道的凹凸不平,堪称岁月!如果这是原始的,仅仅这通道的铺地石就可以拍一集专题片,有的是说辞啊!

明明是“出关”,却感觉像“入城”。眼前一亮,蜿蜒的城墙在左右两边的山脊上起伏。“指南”指左边适合老人或孩子的休闲游,路径较短;右边适合深度体验,不建议老人或小孩攀登。无论直观还是看图,这“雁门关”更像两个不规则的城墙圈,左一圈、右一圈,在主成楼前圆切而已,也可以说无论左边攀还是右边登最终殊途同归在“出城”口。

我们自觉地从左边上。初上,还真是缓缓的踏步。登上城楼,吸引人的不是高高的彩旗哗啦啦地飘扬,而是城楼前廊鼓架上的巨型战鼓。两个比擀面杖粗得多的鼓槌被不知多少双男女老幼的手摩挲得包了浆。平时看人家打鼓,左右两只手上下翻飞还不断变化花式,感觉轻松,根本不觉得有什么技术含量。自己抡起鼓槌才体验到什么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单右手也只能正常击打而已,根本打不出那个铿锵味。左右两手齐上阵,那笨拙如同跳交谊舞遭遇的踩脚与拌腿,那个左手不仅使不上劲,更无法与右手协调,感觉不是同一个大脑指挥攀登城墙,没有走几步就是一段“急难险重”——不仅陡,还高。地势高——抬头看上去,有七零八落的驻足歇息,或扶墙或拄杖,还一眼看不到头似的;脚下的踏步高——想到下面的“指南”说适合老人和小孩,就这一段来说,不是司空见惯的忽悠而是货真价实的欺骗。不要说上了年纪的老人,或个子还小的孩子,就是个子不高或体力不支的成年人都吃力,每一个踏步都是拦路虎啊!

远远就能看到的方塔(度娘曰“雁塔”,1937年毁于日寇战火,2010年建成),竟然在“关外的城内”。高耸入云的气势,只能仰望,大门紧锁,无可奈何。这座明显现代意味的塔,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寓意例如“登科及第、青云直上”?为当代莘莘学子“添砖加瓦”、还是为职场人往上爬摇旗呐喊?但是塔前的斜坡是一行行碑刻,像是陵园。有旁人细语,乃“关陵”,是历代阵亡将士的陵园。绕过塔攀登到城墙最高点的墙堡,沿着狭窄又几乎是直立的楼梯登上二楼,四周的瞭望窗开口宽大,看四面八方,一片苍茫。可以想象大雪纷飞、白雪皑皑之下群上起舞,这又是怎样的荒凉或悲壮啊。下城墙堡,转到塔前的左前方。恰好云开雾散,有温热的阳光扑面笼罩整个陵园和陵园背靠的塔,却怎么也感觉不到“风景”。是陵园的样子有些沉重、还是每一座象征性的陵墓下面所“长眠”的英灵太多呢?

我当然要拍视频发朋友圈:雁门关,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华第一关”,可能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在战争时期,这里是抗击外来侵略者的重要关隘。从最初赵武灵王时期的李牧将军开始镇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就是从雁门关出塞抗击匈奴,再就是汉武帝时期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最著名、最根植在国人心中的莫过于北宋时期的杨家将镇守雁门关的传奇故事,景区关前广场上大塑雕塑的人物就是杨家将。在和平年代,这里又是边界贸易的口岸或舞台,促进了不同民族的交汇贯通。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可以想象,王昭君在出雁门关的那一刻,一定是三步一回头,明知从此陌路无知己,还是两行热泪洒征程,肩负使命、义无反顾。(度娘曰:从此以后,这雁门关内外一带出现了“遥城宴闭,牛马布市,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绕一圈下城墙回到“进城”的关楼下,再次在通道里踩着那些凹凸不平的大石块,心中竟莫名其妙地有了隐隐的恋恋不舍.....

图片7


(七)

 

我在规划这次“探亲游”时就把平遥古城列入了必选景点。赶到平遥,如约入住客栈,太阳就西斜好多了。如姑娘的预判,我们还有时间“上街”。

出客栈的小巷,走在古城的“大街”上,感觉就像沉浸在一个灰色的梦境里,与“市场”的色彩概念相差甚远啊。天空有些低矮,似乎就罩在沿街最多两层楼高的店铺屋顶。临街的店铺面,都是清一色的青砖,再与街面的青石板相互映照,那个色调真的是灰得有些老旧。难道这就是平遥古城的古?渐渐地有夕阳亮晃晃地懒洋洋地铺满了街面,照亮了店铺的门脸,也给越来越旺的人流增添了几分暖意。我们闲庭信步、无动于衷或视而不见。是没有购物的欲望、还是没有特别招惹我们的店铺?或者这样的“旅游商业街”见得多了、还是“旅游商品”都大同小异的原因?但有一种招揽生意的招式或架势,我是从来不曾见识过的。 我断定,山西或许其他景区有类似的商业街类似的“叫卖”,而山西之外是不可能有的,否则就不是“山西老醋【xie】”了!居然有较多的“老陈醋”专卖坊,家家门前都是一个乌黑发亮的石槽,哗啦啦地流着酸气扑鼻的“老陈醋”。

再有的特色便是隔几步就有一家的“旅拍中心”——陈列的“旅游特产”是所谓的汉服和试穿汉服或正在彩妆的小姐姐们。因为一律的善舞长袖,一律的浓妆艳抹,匆匆的眼前一过或回眸,根本看不出她们的青春几何。这也可能正是平遥古城“汉服旅拍”受女眷追捧的根本原因——穿着汉服漫步于店铺林立的古巷,仿佛回到了古代的盛世,何况有专业摄影师为你鞍前马后跟拍,无论是想展现古典之美还是追求个性的摄影创意,都能为小姐姐们量身定制、个性打造。随着夕阳西下,华灯越来越辉煌,这人流中的古典美女像从天而降似的越来越多。不知是这花枝招展的汉服束缚了她们的任性,还是这汉服一穿就有了富贵范,她们缓缓而行的样子,明显是“端着”,根本感受不到古时富家女眷的富贵气。但脸上厚厚的脂粉都掩饰不住笑靥,欢声笑语无不雀跃。

次日在“古城”的门市吃了一个早点,感受不到那种晋商的优越与体面,感觉与所有小城的早餐一样,就是那种平民百姓的吃得起而已。

溜达城墙,从上往下看应该别有洞天。料想这平遥古城墙差不多是西安城墙的缩写版吧。谁知这“缩写”也足够我们吃一惊了——城墙上够宽,宽得可以跑马行车;城墙外的护城河尽管没有水涛涛岸杨柳,但那宽度与深度如有水充盈足以护城。沿着护城河是树木葱茏的公园,有市民徜徉,更有满树大红枣抢眼。扎眼的还是城内庭院中的高大枣树,一棵一棵又一棵,压弯了枝头的大红枣,一树一树又一树;再有就是城楼左右的塑像和摆件,似乎比西安城墙上更胜一筹。有小姐姐说这些雕塑是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到平遥而加持的。

 图片8


(八)

 

离开平遥北上,下一站是乔家大院。

车靠停如大街的路边饭店吃中饭,还是入乡随俗吃面食。再次点了那个山西著名的“栲栳栳”,就是个“花式莜面”,那样子像个蜂窝,只是这一个个“蜂蛹”的孔能插入成年人的中指。吃饭的地方就是这乔家大院景区的外围,看过去气派的“乔家大院”牌楼就在斜对面的国道边,地标般招摇。牌坊后面则是起码有四车道宽的游步道直通乔家大院总门口的荐福碑(照壁)。大道两边的情景雕塑,无论群雕还是单塑,无一不是黝黑的、光亮的。

从荐福碑(照壁)两侧穿过总院门洞,展现在眼前的走廊不宽也不长,电视剧里那个标志画面赫然在目。左右两侧就是分院,像商务区大街左右两边分布的写字楼。没有现代的豪华,却有着现代难以复制的古典奢华,尤其随着人流从右边第一个院落进入到庭院深深,一步一步一个惊叹,惊叹一个如商业帝国的晋商家族那个财富与格局!光是那建筑艺术就足以让游客流连忘返。当年日寇在华北肆虐,乔家这么一大家举家外出避祸,这大院又是谁在打理或占据?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尤其在以“打土豪、分田地”为核心的“土改”时期,这宅院又是什么人占据?

出总院门洞,再次认真审视这挡在大门前的荐福碑(照壁),恰好有个高大帅气的导游正在为游客(应该是他的游客)讲述着照壁背后“百寿图”两边的对联,声情并茂。原来这副小篆字体联是左宗棠题的: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纵观整个大院的各种砖雕、石雕和雕梁画栋,无不是凝固的诗词。

 图片9


(九)

 

在太原入住的酒店斜对面就是大大方方标识的“社区职工食堂”。“食堂”宽敞得就如昔日国营大单位的食堂,连格局都一样一样的,包括“打饭打菜”的方式。感觉恍若隔世,或时光倒流。

次日在街角的大排档匆匆吃了早餐,即收拾行装上车,因为上午安排的晋祠靠近机场,到时直接从晋祠去机场。车靠停公交站台,原来晋祠就在城市主干道边,并可公交直达。入第一道闸口,豁然开朗,空阔无人,却不断有草根“讲解”伴左右,更有官方的喇叭在反复招揽,估计人流稠密时,应该喧嚣如市。进二道闸口,被堵。说票过期。问怎么前面畅通无阻。说外面是公园,免票。便在手机上取消再买就是,姑娘在千里之外瞬间落实。

古木参天,亭台楼阁,庙宇宗祠,......构成真假难辨的历史悠久。发现这里的导游或讲解,没有那个“大院”的那么小格局,谁爱听谁听,阴阳顿挫,头头是道,根本无有那种怕人“蹭听”的作态。注意到这晋祠的核心还是历史沉重,最听进去的一句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屯兵”,而号称寿命在3000年以上的古柏是全国之最,觉得是误把吹牛当夸张。记得黄帝陵的古柏明显比这里的“老态龙钟”啊。如果随身打开ipad,一边听度娘唠叨一边情景再现,可能是类似这种平地院落式景点的最好游览。从度娘处得知“晋祠”最早自西周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的晋王祠以来,历朝历代都在添砖加瓦,当然最得力的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得力于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而重视的文化建设。也明白了这“晋祠”远不是一座皇家宗祠那么简单,因为风水宝地,也因为文脉传承,“晋祠”已经演变成为“三晋文化”的高地。外延为皇家园林,文化机构,市民公园,风景名胜区,乃至一个地名——世界王氏、张氏的起源。

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耐心,踏遍晋祠人未老。毛毛糙糙地出晋祠,驱车机场。时间宽裕,却有了归心似箭的感觉......一句话不自觉地浮现:任何外出,最终都是为了回家!

 图片10

(以此纪念2023.09.22——09.27大同探亲)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