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赛龙舟(外九篇)

赛龙舟(外九篇)

 

作者:徐业君

 

端午节至,江面上鼓声震天,人声鼎沸。赛龙舟,这一古老的传统活动,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将我们带回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江畔,彩旗飘扬,观众如潮。一艘艘装饰华丽的龙舟,宛如蛟龙出海,蓄势待发。船上,健儿们身着统一的服饰,精神抖擞,他们紧握船桨,只待一声令下,便奋力划动。

 

鼓声响起,比赛开始。健儿们齐声呐喊,奋力向前。江面上,龙舟如箭离弦,疾驰而过。浪花飞溅,船身起伏,仿佛与江水融为一体。观众们的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为健儿们加油助威。

 

赛龙舟,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比赛,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它让我们铭记那个英勇投江的爱国诗人,让我们感受那份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每一艘龙舟,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每一次划桨,都凝聚着人们的团结和力量。

 

赛龙舟,也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那激昂的鼓声、整齐的划桨声,与观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动人的交响乐。而那江面上龙舟竞渡的壮观景象,更是让人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之中。

 

赛龙舟,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奋勇向前,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在龙舟上,每一个健儿都是团队的一员,他们的共同努力和默契配合,是龙舟前进的动力。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赛龙舟,是一场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传统活动。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个端午节里,让我们一起赛龙舟、品粽子、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粽关情

 

五月端午,粽香四溢。在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里,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关联着历史,承载着记忆,诉说着人们对于亲情、友情和乡情的深深眷恋。

 

每当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为的就是那一口香甜的粽子。粽叶的挑选、糯米的浸泡、馅料的准备,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尊重和期待。而我,也总是沉浸在这份忙碌与喜悦之中,感受着粽子所带来的那份特殊的情感。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母亲总是早早地准备好粽叶和糯米,然后开始忙碌地包粽子。我则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母亲熟练的手法,心中充满了对粽子的向往。那时的我,还不懂得粽子的意义,只是单纯地觉得它好吃,觉得那是一种节日的特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长大,对于粽子的情感也越发深厚。我开始明白,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情感的寄托。它关联着人们对于祖先的敬仰,对于家庭的思念,对于故乡的眷恋。每一个粽子,都包含着一份深深的情感,都承载着一份厚重的记忆。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故乡,远离了亲人的身边。但是,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包粽子的日子,想起母亲忙碌的身影,想起那份浓浓的亲情。于是,我也会自己动手包粽子,试图通过这一份手艺,来延续那份特殊的情感。

 

包粽子,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耐心和技巧。每一个粽子,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包裹和蒸煮,才能呈现出完美的形态和口感。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生活就像这粽子一样,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去呵护,才能收获到那份满满的幸福和满足。

 

当然,除了自己包粽子之外,我还会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粽子。每一个粽子,都代表着一份关心和祝福,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感动。这些粽子,有的包裹着咸香的肉馅,有的则是甜蜜的豆沙馅,每一种口味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记忆。

 

在这个粽关情的节日里,我不仅仅是在品尝粽子的美味,更是在品味那份特殊的情感和文化。粽子,已经成为了我与故乡、与亲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一种纽带,一种情感的桥梁。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丰富,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一切。

 

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继续漂泊在外,无法与亲人共度每一个端午节。但是,我相信,只要心中有那份对粽子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就能够感受到那份特殊的温暖和幸福。因为,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丰富,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粽关情,情关粽。在这个充满情感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品味那份特殊的情感和文化吧!

 

屈原精神放光彩

 

屈原,那位在汨罗江畔留下千古绝唱的楚国大夫,他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穿越历史的长河,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他的爱国情怀、高尚品质和不屈精神,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屈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楚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他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他竭尽全力辅佐君王,推行改革。然而,他的忠诚和智慧却遭到了奸臣的陷害和君王的误解。在遭受打击和排挤后,屈原并未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选择以诗歌为武器,抒发内心的忧愤和理想。

 

在《离骚》等诗篇中,屈原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与豪迈,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他用诗歌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和心路历程,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力量的精神史诗。

 

屈原的精神,首先体现在他的爱国情怀上。他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惜付出一切。他的忠诚和担当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品质。

 

其次,屈原的精神体现在他的高尚品质上。他为人正直、清廉,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和正义。他敢于直言不讳,勇于挑战权威,这种勇气和坚韧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最后,屈原的精神体现在他的不屈精神上。即使遭受打击和排挤,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屈原的精神如同一道光芒,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世界。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一颗赤诚之心,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动摇。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屈原精神的引领和激励。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和魂,要时刻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我们也要像屈原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屈原的精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瑰宝。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我们铭记屈原的精神,将其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夏季的花朵绽开

 

夏日,当阳光洒满大地,万物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热烈的金色之中。此时,那些夏季的花朵也在这热烈的阳光下,悄然绽开,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

 

走在小径上,微风轻拂,送来阵阵花香。那香气清新而又醉人,仿佛可以穿透心灵,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抬头望去,只见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绿叶的映衬下,如同繁星般点缀在枝头,它们在阳光下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故事。

 

夏季的花朵种类繁多,各有其独特的魅力。玫瑰热烈如火,红得让人心醉;百合清新脱俗,白得如同仙子下凡;向日葵则向阳而生,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花朵在夏日的阳光下竞相绽放,仿佛在进行一场盛大的舞会,各自展示着自己的美丽与风采。

 

夏季的花朵,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慰藉。在炎热的夏日里,它们以自己的方式,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和宁静。当人们疲惫不堪时,只需静静地坐在花丛中,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着那清新的花香,便可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自在。

 

夏季的花朵,也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以自己的美丽装点着这个世界,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美好。在欣赏这些花朵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保护环境,让这些美丽的花朵能够永远绽放在我们的生活中。

 

夏季的花朵绽开,它们用自己的美丽与芬芳,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让我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与温暖。

 

扯秧

 

晨曦初露,天边泛起淡淡的鱼肚白。我踏着湿润的泥土,走进那片绿意盎然的秧田。扯秧,是农事里的一道风景,也是生活中一段宁静而深刻的时光。

 

秧田里的秧苗,经过春雨的滋润和阳光的照耀,已经长得翠绿挺拔。它们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在田野里欢快地嬉戏。我弯下腰,伸出手,轻轻地将秧苗从泥土中扯起。

 

扯秧的动作看似简单,却需要细心和耐心。我要确保每一株秧苗都被完整地扯起,同时又要避免损伤它们的根系。这是一项需要技巧的工作,也是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在扯秧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每一株秧苗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它们在我的手中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我仿佛能听到它们欢快的歌声,能感受到它们蓬勃的生命力。

 

扯秧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往往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心灵变得疲惫不堪。而扯秧却让我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我沉浸在这片绿意之中,忘却了外界的纷扰,只专注于手中的动作和内心的感受。

 

扯起的秧苗被我整齐地码放在一旁,它们将被移植到更广阔的田野里,继续生长、开花、结果。我看着这些秧苗,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希望。它们就像我们的梦想一样,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培育,才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扯秧的时光是短暂的,但它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扯秧、耕耘、收获,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栽秧

 

在稻香四溢的季节里,栽秧成为了田野上最动人的风景。这一古老的农事活动,既是对大地的敬仰,也是对生命的颂歌。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田野,勤劳的农人们便纷纷扛起秧苗,踏入那泥泞的水田。他们弯着腰,一手拎起秧苗,一手将其插入泥土中,动作娴熟而有力。每一株秧苗都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和期盼,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和成长的故事。

 

水田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新栽的秧苗在水中摇曳生姿,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那些刚插下的秧苗,仿佛是大地上的新生命,正在努力地扎根、生长。而农人们则像是大地的守护者,用他们的双手和汗水,为这些新生命提供着养分和庇护。

 

栽秧的过程中,农人们会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他们或并排而行,或一前一后,默契地配合着,使得整个栽秧过程既高效又和谐。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正是农耕文化的精髓所在。

 

随着时光的推移,那些新栽的秧苗逐渐长成了茂盛的稻禾。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勃勃生机。而当秋风送爽、稻谷飘香时,农人们便会迎来丰收的喜悦。这一刻,所有的付出和辛劳都化为了满满的收获和满足。

 

栽秧,不仅仅是一项农事活动,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精神的象征。它教会我们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尊重生命的价值;它让我们明白,只有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换来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或许我们很少有机会亲自体验栽秧的乐趣和艰辛。但当我们看到那片片金黄的稻田时,不妨想一想那些默默付出的农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奇迹。

 

让我们心怀感激,致敬那些辛勤的农人们,也致敬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栽秧,不仅是一种农事活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麦子熟了

 

夏日的田野上,一片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摇曳。我站在田埂上,望着那无边无际的麦田,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麦子熟了,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农夫们辛勤耕耘的结晶。

 

麦子熟了的季节,是乡村最热闹的时刻。田野里,收割机的轰鸣声、农夫们的谈笑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农耕图。金黄的麦穗在阳光下闪着光芒,仿佛是大地的金子在闪烁。

 

我走进麦田,感受着麦穗在手中的沉甸甸。每一颗麦粒都饱含着农夫们的汗水与期望,它们是大地的恩赐,也是生活的希望。我轻轻抚摸着麦穗,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的心跳和呼吸。

 

麦子熟了,也意味着丰收的到来。农夫们忙碌着收割、晾晒、入库,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一颗颗麦粒变成了一袋袋粮食,为家庭和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麦子熟了也带给我一些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祖辈们,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片丰收的田野。如今,他们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和记忆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我站在麦田中,感受着麦子熟了的气息和节奏。我想,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吧——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离别的忧伤;既有辛勤的付出,也有收获的满足。麦子熟了,它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变数和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麦子熟了,是一个季节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在这个麦子熟了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和恩赐吧。

 

麦浪滚滚

 

盛夏时节,阳光洒满大地,一片金黄的麦田在眼前铺展开来,麦浪滚滚,如梦似幻。我站在田埂上,任由那阵阵麦香扑鼻而来,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

 

放眼望去,那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宛如大海的波涛,起伏不定。每一株麦子都昂首挺胸,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阳光在麦穗上跳跃,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同点缀在大地上的颗颗明珠。

 

走近麦田,我轻轻地抚摸着那些饱满的麦穗,感受着它们沉甸甸的分量。那是大地的馈赠,是农夫的辛勤汗水的结晶。在这片土地上,每一粒麦种都承载着希望与梦想,如今它们终于化作了这满眼的金黄。

 

麦浪滚滚,我仿佛听到了大地的呼吸声,感受到了生命的脉动。那些麦穗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大自然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我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梦境,与世隔绝,只有我和这片麦田,以及那滚滚的麦浪。

 

在这片麦田中,我仿佛看到了农夫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着这片土地。如今,当麦浪滚滚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那是对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麦浪滚滚,也是时间的流转。它从播种到收获,经历了春夏秋冬的轮回,见证了生命的成长与蜕变。在这片麦田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我站在田埂上,任由那滚滚的麦浪拂过我的脸颊,带走了我心中的烦忧与疲惫。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麦浪滚滚,不仅是大地的赞歌,更是生命的颂歌。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望着那滚滚的麦浪,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感激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馈赠,敬畏那些辛勤劳作的农夫们。他们用双手创造了这片金色的海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麦浪滚滚,它不仅是一种景象,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我们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在这片麦田中,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也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愿这滚滚的麦浪永远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与向往。

 

割麦

 

夏日的阳光热烈而明亮,它照亮了金黄的小麦,也照亮了农夫们忙碌的身影。割麦的季节,如诗如画,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韵味。

 

我漫步在麦田边,只见一片金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地的锦绣,织满了岁月的痕迹。麦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仿佛在向大地母亲致谢,也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农夫们挥舞着镰刀,他们的动作熟练而有力,仿佛是在跳一支优美的舞蹈。镰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划过麦秆,发出“嗖嗖”的声响,那是丰收的乐章,是劳动的歌声。

 

割下的麦子被整齐地堆放在田埂上,像一座座金黄的小山。阳光洒在麦堆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每一粒麦子都在散发着生命的光辉。

 

割麦的劳作虽然辛苦,但农夫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看着眼前的丰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这是他们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成果,是他们与大地的约定,是生命的馈赠。

 

割麦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听着那“嗖嗖”的声响,我仿佛看到了生活的真谛。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艰辛与付出,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就能发现其中的美好与幸福。

 

割麦不仅是一种劳作,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与美好。在割麦的季节里,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麦子,更是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

 

割麦的时光如诗如画,它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当我回想起那片金黄的麦田和那些忙碌的身影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割麦的季节,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活力。在这片金黄的土地上,我见证了生命的成长与蜕变,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喜悦。割麦不仅是一种劳作,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让我们在忙碌与付出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愿每一个割麦的季节,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喜悦与收获,让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与自信地前行。

 

夏种

 

夏日的阳光,热烈而明亮,洒在大地上,万物都沐浴在这金色的光辉之中。此时,正是夏种的时节,田野里,农人们忙碌着,播种下一季的希望与梦想。

 

我走在田间小道上,只见一片片嫩绿的新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它们像是大地的孩子,满怀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农人们弯着腰,手持锄头,一粒粒地将种子播撒在土地上。他们的动作是那么熟练而有力,仿佛在与大地对话,诉说着对丰收的期盼。

 

夏种,是农人们与大自然的一场约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一颗颗种子植入泥土之中,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化作一片金黄的海洋。

 

我站在田埂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阳光穿过云层,洒在田野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那些嫩绿的苗儿在光斑中摇曳生姿,仿佛在跳动着生命的旋律。一阵微风吹过,带来泥土的芬芳和麦苗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夏种,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农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着希望,收获着喜悦。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夏日的气息。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充满了希望与梦想。我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生命都在努力地生长着,它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夏种,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表达。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与美好。在这个时节里,我们与大自然更加亲近,也更加理解生活的真谛。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感动。我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农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或许平凡而简单,但却充满了真挚与深情。

 

夏种,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与追求。它让我们明白,只有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去付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愿我们都能像农人一样,用勤劳的双手,播种下自己的希望与梦想,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喜悦。


 图片2

作者简介:徐业君,男,汉族,出生于1958年,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奔流》、《参花》、《散文百家》、《鸭绿江》、《长江文艺》、《速读》等省内外5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作品先后被选入多种经典读本并获奖,或选入全国名地中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湖北省仙桃市作协会员,中国作家文学联盟会员,中国微型小说会员,中国乡村杂志认证作家。文学欣赏杂志副主编。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终身理事和终身副主席。代表作中篇小说《苦菜花儿香》获得多项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