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爱国将领万福麟

爱国将领万福麟

 

作者:江其田

 

一、万家大院


在吉林省白城市市委、市政府大院西侧,有一所古朴的民宅,白城百姓称之为“万宅”和“万家大院”。

万福麟宅邸,坐落在白城市政府院内,是吉林省白城市区的一座带有廊庑的四合院式古建筑。俗称“老万大楼”。

这座古建筑是万福麟在东北为官时,于1926年动工修建的私人宅邸。总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从外观看,红砖灰瓦的墙壁,飞檐翘角的屋顶,庄严而缜密,简洁而古朴,是市内唯一一座带有廊庑的四合院。从内部结构看,建筑布局由正房、东西厢房、垂花门、地下室、天井、花墙、回廊组成。围绕正房天井四周的是风格各异、大小不等颇具神秘色彩的房间。院内东西两侧厢房在廊庑的连接下,与正房形成完整的体系,而所有房间又都是巧妙贯通的。

万福麟宅邸是一座带有廊庑的四合院式建筑。宅邸布局由正房、东西两厢房、垂花门、地下室、天井、花墙、回廊等组成。现存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有房间85间。正房下有地下室多间。为民国时期所建。这座民宅就是万福麟将军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造的,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

正房坐北朝南,长18米,宽12米;东西两厢房均长18米,宽8米;皆为硬山式庑殿顶,上扣灰色筒瓦,瓦当有兽面纹饰,脊端有忍冬纹脊饰。四阿翘起,正、厢房檐下各有回廊明柱6根,房屋均建筑在1.6米高的台阶上,台榭回廊,曲径通幽。整个建筑骨架采用水泥抬梁式仿木构架,其他明柱也是用钢筋水泥捣制。初看似砖木结构,细看是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虽然80余年风雨沧桑,却仍坚固如初。

万福麟宅邸垂花门居主体布局中轴线上,以青砖花墙分割院内外厢房。进垂花门,原有一影壁,后被拆除。庭院内种植多种名贵花草树木,至今尚存活珍贵沙枣树1棵及杏树、海棠树、丁香多株。幽雅秀丽的环境衬托着古香古色的建筑,给人以优美和谐之感。如今,万福麟宅邸已是吉林省西部白城市近代历史上仅存的杰出建筑,它已成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白城市旅游文化景点之一。

 

二、万福麟将领

 

万福麟(1880-1951),字寿山,吉林农安(今吉林长岭)人,祖籍直隶宁河(今天津宁河)官庄。

万福麟出身靖威军列兵,官至东北军陆军上将,沈阳解放前夕去台湾。生于吉林省长岭县。因家贫,幼年便给财主家扛活,放牧牛马,故乡人称他为“万半拉子”。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沙俄单独入侵东北。长岭县乡绅为自保安全,商议组建联庄会,他要求富户每家出一人、一马、一枪。吕家恐自家子弟当兵有险,便央求万福麟替其应役。万福麟早已厌倦了半拉子活,遂概然应允,即赴农新社联庄会当团丁.联庄会成立不久,便在首领汪希文、李成贵的策划下,拉出为匪,出没于吉林省扶余、前郭旗等沿江地带。此时当了团丁。联庄会成立不久,便在首领汪希文、李成贵策划下,拉出为匪,不足半年,发展到130余人,恰在此时,驻防在郑家屯的吴俊升派人来招降,该队遂编入吴俊升的靖边军。从此,20岁的万福麟跨入军旅,列为行伍,开始了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万福麟因善骑射、有胆识、多智谋,被提拔为什长。1902年又代理哨长。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万福麟任奉天康平县巡捕队充正巡长。

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起,万福麟转入奉军,先后任哨长、哨官等职;

1906年,任奉天后路巡防马队第三营左哨哨官(连长)。

1908年,为马队第三营管带(营长)。此后,他参加过多次当时所说的剿匪活动。

1911年,万福麟因剿匪有功,升为马四营管带,驻怀德杨大城子镇。,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万福麟晋升为帮统。

1913年,万福麟移驻洮安县(现吉林省洮南市)。

民国三年(1914年),万福麟擢升为陆军上校,任一一四团团长,隶属吴俊升部下。时值蒙军叛变,他精选一批战斗力较强的士兵配以白色战马,编成一支骑兵,号称白马队。

民国七年(1917年),,张作霖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吴俊升为二十九师师长,万福麟被擢升为一一四团团长,隶属吴俊升。就任后,查蒙军一叛再叛,反复无常,其所恃仗者,无非是一支骑术精湛,行动迅速的骑兵。因而,他精选一批战斗力较强的士兵配以白色的战马,组建了“白马队”。

民国七年(1918年),万福麟率白马队参加林西、经棚一带平叛之战,并与吴俊升在葛根庙附近设伏,利用白马队一部,将叛敌骑兵诱入包围圈,步、骑兵同时出击,大败蒙军而获大胜。自此一战,万福麟及其白马在黑龙江威名大报,万福麟被当地群众称为“白将军”。有“名城到处传教檄,骑卫前锋万寿山”句,在黑龙江奉军各部队中,“一时传诵十数。”从此,万福麟深得吴俊升器重。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内乱、外扰频繁,奉军阀为加强防卫,向满洲里增防,1919年,万福青奉命驻扎满洲里。

民国九年(1920年),万福麟升任五十七旅旅长、中东铁路护路军哈(哈尔滨)满(满洲里)路段司令。次年,兼任满(满洲里)海(海拉尔)警备司令。是年秋,万福麟奉台前往满洲里,解除其武装,安排入境。

民国十年(1921年),吴俊升任黑龙江督军,万福麟加任安泰镇守使,晋升少将。   

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万福麟负责后方防守,为预备队。5月,奉军失败。不久,万福麟受任东北陆军第十五混成旅旅长,驻防满洲里。两年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在争夺山海关(榆关)的战斗中,万福麟亲临前线督战,为夺得热河战略要地立了功,升任东北陆军第十七师师长兼骑兵副军长。

民国11年(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万福麟负责后方防守,为预备队。5月,奉军败还.不久,万福麟受任东北陆军第十五混成旅旅长,驻防满洲里。两年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在争夺山海关(榆关)的战斗中,万福麟亲临前线督战,为夺得热河战略要地立了功,以是升任东北陆军第十七师师长兼骑兵副军长.民国15年(1926年)初,万福麟因在平定郭松龄倒戈反奉中有功,又晋升为第八军军长,并被授予陆军中将、骁威将军等职衔。

1924年9月,爆发了第二次直奉大战,万福麟旅在张学良的直接指挥下,与直军发生激战。在争夺山海关的战斗中,万福麟亲临前线督战,为夺得热河战略要地立了头功,受到张学良的称赞。     

1925年夏,万福麟从热河回防满洲里,不久,改驻安达站。是年冬,张作霖发动讨伐冯玉祥的战争,万福麟奉令赴察哈尔防御。

民国十五年(1926年)初,万福麟因在平定郭松龄倒戈反奉中有功,又晋升为第八军军长,并被授予陆军中将、骁威将军等职衔。节制两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师和特种部队,被授予陆军中将,骁威将军。4月,张作霖联合吴佩孚,与冯玉祥的国民军大战于南口,万福麟奉命率师出古北口,绕袭并攻克多伦,占领张家口。8月中旬,由张家口人驻京师,是年冬,万福麟率师越过绥远区,进攻国民军一部,沿包头、五原,抵达甘肃边境,直至国民军退入甘肃、宁夏山区,方奉令撤回。10月,奉晋大战爆发。居战略要地的涿州为晋将傅作义所夺。张作霖即令张学良集中精锐部队,向涿州连续发动攻击。万福麟第八军负责主攻,死伤累累、三月不克,最后,终因城内弹尽粮绝,傅作义于1928年1月,只身出城与奉军谈判,与万福麟签订开城条约,率部出城接受万福麟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蒋介石发动了对奉系军阀的决战。万福麟部受命在彰德与冯玉样的孙连仲部交战。由于奉军实力不及,于5月30日全部撤回东北。

6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皇姑屯爆炸”事件,吴俊升、张作林毙命,万福麟继吴俊升之后为黑龙江军务督办。

7月,万福麟任黑龙江保安副司令。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政府都加紧对奉系进行拉拢,而万福麟等新派将领力主联合国民政府。 

8月,中苏爆发了“中东路事件",万福鳞率部开往绥纷河,与苏军作战一败再败。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杨宇霆,常荫槐被张学良铲除。2月,国民政府任命万福麟为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从此,万福麟成为名符其实的“黑王”,人称“黑万”,在政治仕途上达到了鼎盛时期,时年仅49岁。2月,国民政府任命万福麟为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 10月,直奉大战结束,万福麟因军功升任为东北陆军第十七师师长兼骑兵副军长。

民国十九年(1930)年夏,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祥等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万福麟奉命率部进驻华北。翌年夏,他又奉命出兵击溃石友三的叛乱.后因张学良在北平患病,万福麟被留在张学良之身边佐理军务,万福麟便协助张学良指挥整个东北军。迄“九一八”事变爆发,未能回省主持军政。此后,即滞留北平。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张继、万福麟等奉张学良的命令由北平飞抵南京,晋见蒋介石。在蒋介石“不抵抗”的指示下,辽、吉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相继沦陷,黑龙江岌岌可危。当时,万福麟在北平,不能回省主持军政,黑龙江群龙无首,留省者是战是和,众议纷纭。在此紧要关头,10月10日,张学良、万福麟推举马占山为东北边防军副总指挥,代理黑龙江省主席,担负起抗日重任。为了使马占山能够有更大的自主权,以调动黑龙江各方面力量抗击日寇,10月14日,万福麟提出辞去在黑龙江方面的各种职务。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12月31日,东北易帜,他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东北边防军副总司令。当日寇进攻黑龙江的消息传到齐齐哈尔时,以万国宾为首的一般政府要员,纷纷逃往哈尔滨,

了。然而,国民党主力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万福麟部经过几次风浪后,已元气大伤,使万国宾等人不得不返省城,局势有所稳定。

万福麟曾打电报给马占山,予以鼓励。在马占山请示如何对待日寇的威逼利诱时,张学良、万福麟于11月5日,打来电报,令其“坚守黑省,非至万不得已,绝不宜放弃”。由此可见,万福麟与张学良一样,并没有一味地执行“不抵抗”政策,这一时期,其抗日态度是积极的。此后,万福麟被委以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总参议。12月5日,万福麟被选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之一。

万福麟在黑龙江执政不足三年,政绩主要有:严惩不合格官吏;实行清乡、罢清丈以查被隐没土地;给贫民工厂;孤儿院增加经费;拨款整顿中小学,等等。重点还有在万福麟主持下,所做的两件有益于后世的不朽业绩,一是完成了《黑龙江志稿》的纂修;二是黑龙江图书馆的修建。

1、主持纂修《黑龙江志稿》:《黑龙江志稿》(原拟名《黑龙江通志》,成书后定名《黑龙江志稿》)创修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将军恩泽聘请屠寄主纂,因经费不足而告停。以后,程德全、朱庆澜、郑谦、于驷兴等先后主持修志,张国淦、史锡永、连文澄、金梁、张延厚接踵被聘为总纂修,终因各种条件限制,未能完成。1929年,万福麟莅黑龙江,时值黑龙江局势较稳定,遂延聘张伯英为总纂修,自任总监修,筹备专款,荐聘名宿,广罗史才,一时文彦毕集,乃于1929年2月正式开修。后因“中东路事件”,被迫将通志局移驻北平,省署仅留一部分,张伯英奔波其间,修志工作进展缓慢。1932年6月,全书终于告成,实现了前人未完成的事业。其书62 卷,附(大事志》4卷,凡140余万言,是一部研究黑龙江及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典籍。1933年,由万福麟个人出资,使《黑龙江志稿)向世。

2、主持修建黑龙江图书馆:黑龙江图书馆的设立,始于1906年4月。当时的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于垦务局东厢房设立图书馆。以后,图书馆几易馆址,时开时闭。到万福麟就任时,图书馆不过是几间破房而已。当时的图书馆馆长于明俊曾多次提议修建图书馆,万福麟也鉴于图书馆面积狭窄、设备简陋、地点不适“未足以餍士民之望”,于1930年春,召开省政府会议,决定筹建新馆舍。责成教育厅厅长高家骥,省政府参议张庆琦,省政府秘书长汪维诚等人筹办。择龙沙公园望江楼南侧,拓地四千五百平方米,修建一座新藏书楼。此楼于 

1930年4月开工,10月竣工,共用银币 10万元。翌年初,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万福麟及各界人士应邀莅临,“一时名流济聚,众官巡礼,从而使这座新建图书馆名扬全国”。这是他办的两件遗惠后世的善举。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万福麟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常委,总参议等职。9月,张学良调整了整个热河的战略部署,万福麟被委以新编第四军军长职务。10月,奉张学良之命由喜峰口进入热河,驻扎平泉县(即八沟)。在东北军张学良的部下,曾任国民政府陆军第五十三军军长,黑龙江省督办、辽宁省主席、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

1933年初,日寇进攻山海关,直逼热河。万福麟指挥东北军五个旅,三个炮团参加作战,由于汤玉麟抵抗不力,致使万福麟部腹背受敌,撤进喜峰口,热河句日之间便被日寇占领:此后,万福麟专任五十三军军长,驻防保定一带。

随着东北和热河的沦陷,张学良被迫暂时退出军界,去欧美考察,万福麟由此开始了同新建立的华北政权的合作,一度在何应钦手下任军事多员会北平分会副主任。

1935年,万福麟任宋哲元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4月,国民党政府书于万福麟二级陆军上将军衔。不久,张学良回国奉蒋介石命令去西北“剿共”,万部五十三军一千万福第二级陆军上将军宿。不久,张学良回面,车蒋介石命令去西北"剿共”,万部五十三年一部也本调陕甘地区。在那里,遭到红军的迎头痛击。

1936年12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万福摇摆于南京政府与张、杨之间,态度暖睐,充分表明了他的政治投机性。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军沿平汉路疯狂逼下,国民党为适应形势,重新编组了军队,万福麟出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五十三军军长,驻守保定。在平汉线北段对日作战过程中,万部负责永定河及大清河一线的防守。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万部损失惨重,被迫退出战场,孤军游击于太行山区。

1938年1月,万福麟、韩复榘等国民党将领被控失职,但法不责众,又因万福麟乃东北军宿将,从而逃脱了处罚。

1939年2月,万福麟重整部队后,率五十三军参加豫北,豫东对日作战。4月,万福麟因年高体迈,辞去了已无实力的第五十三军军长职务,任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的空衔。然而,国民党主力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万福麟部经过几次风浪后已元气大伤,此时更经不起敲打。6月,武汉会战开始,万福麟部被编入长江南岸第九战区,任第二十六军团军团长兼五十三军军长,实际上仅能指挥本部人马,负责防守德安、星子一线;9月,在鄂东南大冶、阳新一线,万福麟部与日军波田支队相遇,苦战数日后,国民军来令全部撤退,武汉会战告败。万福麟部在此次会战中几乎损失殆尽,只得退到大后方----重庆。

1941年出任重庆军事委员会委员。

1943年4月,转任第二十集团军参谋长,实际并无兵权。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蒋介石力谋在东北建立国民党独裁统治,不但要消灭共产党的力量,还要剃除原东北军的势力,所以,在对东北的武力进取过程中,原东北军的将领们坐了冷板凳。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打击下,蒋介石的希望成为泡影。于是,改变了策略,决定起用原东北军的一批老将。

1948年,68岁的万福麟被请出来出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东北行营政务委员会主任,、后改称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溃败,不久,东北便得到解放,回到人民手中。

1949年,万福麟随国民党政府撤到台湾,任国民党政治咨询委员会委员。1951年7月,病逝于台中,终年71岁。

 

三、万国权

 

万国权(1919年3-2017年),是万福麟的儿子。吉林省农安县(今长岭县)人。中华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1950年,加入民主建国会。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在重庆中华大学(现名华中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系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任成都市直接税务局税务员,沈阳直接税务局课长。1947年,任天津利中酸厂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天津利中酸厂股份有限公司公私合营后,任天津市利中酸厂副厂长,天津市染料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1957年,任天津市河东区工业局副局长、河东区工商联主任委员。1964年,任天津市工商联秘书长。1977年,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委,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员。

1983年11月,当选为民建第四届中央副主席。1985年1月,当选为民建第四届中央执行局主任。1988年6月当选为民建第五届中央副主席。     

1992年11月,当选为民建第六届中央常务副主席。1993年2月,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上被增选为会长,9月,当选为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1994年3月,补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7月被任命为第八届全国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主任。

1997年11月,当选为民建第七届中央名誉副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9年7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主建国会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执行局主任,民建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于2017年3月23日13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作者简介:

江其田,吉林省白城市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中国国土资源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白城市政协文史专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