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山林溪韵(外十六篇)

山林溪韵(外十六篇)

 

作者:徐业君

 

溪水绕山,青林秀色,宛如一条绿带缠绕于群山之间。其声叮咚悦耳,昼夜不息,宛如天籁之音,回荡于山谷之间。此间之景,清丽幽静,远离尘世之繁华,乃自然之馈赠,风情之园也。

 

步至溪边,但见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水中游鱼戏水,往来穿梭,似与游者相乐。岸边青草如茵,野花点缀,香气袭人。绿树成荫,枝叶婆娑,与溪水相映成趣。举目四望,群山环绕,层峦叠嶂,苍翠欲滴。

 

溪水之声,叮咚悦耳,如丝如缕,不绝于耳。时而低沉婉转,如幽谷之琴音;时而高亢激昂,如高山之流水。此音天然,无需修饰,却能触动人心,使人陶醉其中。每闻此音,便觉心旷神怡,忘却尘世之纷扰。

 

溪水之源,源自山间之清泉。清泉汇聚,形成溪流,穿越山谷,绕过岩石,最终汇入江河。其流不息,生生不息,象征着生命之顽强与坚韧。溪水之清,清澈见底,无一丝杂质,象征着心灵之纯净与高尚。

 

山林之间,鸟语花香,生机勃勃。鸟儿在枝头欢唱,蝴蝶在花间飞舞。此间之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山间之清风,拂面而来,带走了一天的疲惫与烦恼。此刻之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与世隔绝。

 

此间之风情,独具魅力。溪水之声,如歌如诉;山林之景,如诗如画。此间之人,皆能领略自然之美妙,感受生命之真谛。吾辈当珍惜此间之风情,保护自然之环境,使后人亦能领略此间之美景。

 

然世间繁华,人心浮躁。人们往往为名利所累,忘却了自然之美。愿吾辈皆能回归自然,聆听溪水之声,欣赏山林之景。如此,则能领略生命之真谛,感受自然之魅力。夫复何求?

 

愿此间之风情,永存于世。愿吾辈皆能珍惜自然,保护环境,使此间之风情得以延续。如此,则能造福子孙后代,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水清音,世景如画

 

夫天地之间,青山流水,共奏金曲,此间之美,非言语所能尽述。吾观之,觉世界到处是风景,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青山如黛,屹立天地之间,其色苍翠欲滴,犹如古人笔下的墨宝。山间云雾缭绕,宛若仙子之霓裳,飘然而至,令人神往。遥望山巅,若隐若现,犹如仙境,令人心驰神往。

 

流水潺潺,穿山越谷,奔腾不息。其声叮咚悦耳,如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水波荡漾,清澈见底,游鱼嬉戏,水草摇曳,生机盎然。流水之畔,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鸟鸣虫吟,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青山与流水,相互映衬,共奏金曲。山因水而更显苍翠,水因山而更显灵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此间之景,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世界到处是风景,此言非虚。无论是巍峨的山峦,还是广袤的平原;无论是深邃的海洋,还是湍急的河流;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皆有其独特的美丽。

 

且看那日出日落,霞光万道,染红了天际,照亮了世界。此情此景,何其壮观!再看那月夜星辰,银辉洒满大地,静谧而神秘。此情此景,又何其美妙!

 

然而,世间之美景虽多,却需有心人方能领略。若心中无景,则纵有千般美景,亦如过眼云烟,难以留存。故吾人当心怀敬畏之心,珍惜眼前之美景,方能领略其妙。

 

夫山水清音,世景如画。愿吾人皆能如此,心怀敬畏,珍惜美景。如此,则能领略自然之美妙,品味人生之真谛。夫复何求?

 

且行且珍惜,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欣赏身边的美景。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如此,则能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夫复何求?

 

山林逸趣

 

流水潺潺,叠叠浪起,似玉珠落盘,又若银丝织锦。此声悦耳动听,乃天籁之音,非人间凡响也。余闻之,心旷神怡,遂欲寻其源,觅其踪。

 

循声而去,穿林过溪,终至一山间幽静之处。但见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其间一溪蜿蜒,清澈见底。水石相激,激起层层浪花,发出悦耳之声响,宛如天籁之音,不绝于耳。

 

余驻足观赏,心旷神怡。此间清幽,实乃避暑之佳地,静心之好所。余乃盘桓其间,不欲离去。时而坐于石上,听流水之声,感受自然之韵;时而涉水而行,体验清凉之趣,领略山水之美。

 

山林之间,草木葱茏,鸟鸣虫吟,更添一份生机与活力。余漫步其中,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此时此刻,余忘却尘世之纷扰,忘却人生之烦恼,只觉心境澄明,如临仙境。

 

余思之,人生苦短,何必为名利所累?若能常居此间,听流水之声,赏山林之美,岂不快哉?于是余心生向往,欲于此间筑一小屋,以避尘世之喧嚣,以享山林之逸趣。

 

然余知此愿难酬,人生有涯,世事无常。余虽不能常居此间,但每逢闲暇之余,必来此间游玩,以解心中之渴,以享自然之美。如此,则人生无憾矣。

 

夫流水潺潺,悦耳动听,此乃天籁之音也。山林幽静,避暑之佳地,静心之好所也。余得此间之乐,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愿诸君亦能得此间之乐,共赏自然之美,同享人生之趣。

 

林泉幽思

 

夫天地之间,峦寂树静,林无风而自静,宛如古之贤者,静默于尘世之外,超然物外。望之,则心旷神怡,如临仙境,此乃自然之魅力也。

 

且看那山泉,自岩缝中汩汩而出,清澈见底,如练如丝,流经山谷,汇入溪流。水声潺潺,如鸣琴瑟,又如吟咏诗篇,其声悦耳动听,闻之则心神俱醉。

 

瀑布之景,尤为壮观。银花玉珠,自崖壁上飞泻而下,溅起层层水雾,如烟似云,弥漫山谷。水声轰鸣,震耳欲聋,如雷霆万钧,震撼人心。瀑布之下,积水成潭,潭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游鱼嬉戏,水草摇曳,宛若人间仙境。

 

烟云翻滚,水面生波。山间云雾缭绕,如诗如画,变幻莫测。时而轻如薄纱,随风飘荡;时而浓如墨汁,遮天蔽日。烟云之下,水面波光粼粼,随风荡漾,犹如万千星辰闪烁于夜空之中。此景之美,难以言表,唯有身临其境,方能领略其妙。

 

夫林泉之间,乃自然之精华所在。峦寂树静,山泉流岩,瀑布飞泻,烟云翻滚,皆是大自然之杰作。置身于此,则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仿佛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命运。此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然而,世间繁华,人心浮躁。红尘滚滚,名利双收,人们往往为了一己之私,而忘却了自然之美。吾人当以林泉为鉴,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如此,则能领略自然之美妙,品味人生之真谛。

 

夫林泉之景,虽美而难留。犹如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然而,只要我们心怀敬畏之心,珍惜眼前之美景,则能使其永存于心。如此,则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安放我们的灵魂。

 

愿吾人皆能如林泉般清澈透明,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如此,则能领略自然之美妙,品味人生之真谛。夫复何求?

 

翠竹亭月夜寄怀

 

月色摇风,翠竹亭中,清辉洒落,一片幽然。修竿玉叶,轻舞于夜,彷徨于星,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斑驳疏影,落于地上,何其瘦削,却更显高洁之姿,犹如君子之风,入画屏而更显其美。

 

翠竹亭亭,玉立风中,其姿态优雅,令人陶醉。月华如水,映照其上,竹叶更显翠绿,如玉雕成。风起时,竹叶摇曳生姿,仿佛在与风共舞,轻盈而曼妙。月光下,竹影斑驳,疏密有致,如同水墨画中的笔触,别有一番韵味。

 

独坐亭中,仰望星空,只见繁星点点,闪烁不定。那修竿玉叶,似乎也在向星星询问着什么,或许是关于高洁之志,或许是关于君子之道。星星不语,只是静静地闪烁着光芒,仿佛在默默地回应着竹子的询问。

 

此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这竹子,虽生于山野之间,却不受尘世之染,始终保持着一颗高洁之心。它们不与百花争艳,不与群木竞秀,只是静静地生长着,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这种高洁的品质,不禁让人想起了那些历史上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们。

 

他们或许身处庙堂之高,或许隐于山林之远,但他们都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追求着高尚的品德。他们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周围的人。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吗?

 

月色渐浓,风也停了。翠竹亭中一片宁静,只有那斑驳的竹影还在地上摇曳着。我站起身来,走到亭外,感受着这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仰之情,感谢这竹子给我带来的启示和感悟。

 

愿我们都能像这竹子一样,保持一颗高洁的心,追求高尚的品德。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一份纯净和宁静,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如此,则人生之路,必将充满光明和希望。

 

山居墨韵

 

板桥之下,流水潺潺,墨竹掩映,独卧山间。其姿挺拔,枝叶婆娑,如墨客挥毫,点染山林。遗忘于山野之间,任风雨吹打,自得其乐,怡然自得。

 

山间闲亭,静谧幽深。一日,忽有老翁造访,步履从容,神态自若。翁乃琴瑟高手,携一古筝,声如天籁,音若玉振。吾与翁对坐,听其抚琴,如闻仙乐,心旷神怡。

 

揉弦之间,音韵流转,如溪水潺潺,如微风拂面。几曲筝音,悠扬婉转,似诉衷肠,又似咏怀。吾陶醉其中,忘却尘世纷扰,只觉心境澄明,如临仙境。

 

翁言:“此筝音乃吾一生之所学,今日与汝共赏,亦是一大乐事。”吾闻之,感慨万分。想人生在世,若能得一知己,共赏天籁之音,岂非幸事?

 

琴音渐止,余音绕梁。吾与翁相视而笑,心中充满感激之情。翁又言:“此山间墨竹,亦是吾之挚友。其坚韧不拔,清雅高洁,如君子之风范。吾每日观之,亦能得些许感悟。”

 

吾闻此言,心中豁然开朗。想那墨竹,虽生于山野之间,却不失其高雅之姿。任风雨吹打,仍能保持坚韧不拔之精神。吾亦当如此,于尘世纷扰中保持一颗纯净之心,于困难挫折中保持一份坚韧不拔之志。

 

日暮时分,翁辞别而去。吾独坐亭中,望着那板桥墨竹,心中充满感慨。想那翁之筝音、墨竹之姿,皆为世间之美好。吾当珍惜眼前之景,亦当珍惜心中之情。如此,则人生无憾矣!

 

自此以后,吾每日坐于亭中,观墨竹之姿,听流水之声,心中充满宁静与满足。吾知,此乃山居之墨韵也。虽无富贵荣华之享,却有清雅高洁之乐。吾愿长居于此,与山水为伴,与墨竹为友,共度余生。

 

竹影水韵思君愁

 

竹外青山,连绵不绝,苍翠欲滴,宛如碧玉之屏,与碧水相映成趣。风送凉意,轻拂面颊,丝丝缕缕,如诗如画。亭楼隐于竹间,古朴典雅,静谧幽深。

 

长椅之上,昔日人影已去,唯留余温。俯首望去,浅月如钩,挂于天际,清辉洒落,映照水面,波光粼粼。此刻,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思绪,似那筝音般悠扬,醉人心扉。

 

忆往昔,与君共游此地,琴瑟和鸣,欢声笑语。而今,人去楼空,唯余筝音萦绕耳畔,令人陶醉。然,这醉人的筝音,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如同我对君的思念,缠绵悱恻,难以割舍。

 

竹影摇曳,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水波荡漾,宛如君之笑颜,在我心头荡漾。我闭目聆听,那筝音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我们的故事。我沉醉其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光。

 

然,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终究要面对现实的残酷。君已远去,留我独自在这竹影水韵之间,思念着那段美好的时光。我不禁黯然神伤,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然而,我深知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我应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让忧愁占据我的心头。于是,我站起身来,走出亭楼,投身于这竹影水韵之间。我感受着凉风拂面,聆听着筝音悠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

 

我知道,这是君在远方给予我的力量。我会珍惜这份力量,继续前行。无论未来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会勇往直前,追寻自己的梦想。因为我知道,君一直在远方默默地支持着我,陪伴着我。

 

竹影水韵思君愁,然而这愁绪终将随风飘散。我会带着君的祝福和力量,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

 

清塘雅韵

 

清塘碧水,荡起纤姿,如美人之舞袖,轻盈飘逸。细颈柔腰,倚于枝头,叠翠交辉,尽显生命之华美。虚怀若谷,内含乾坤,凌云之志,不坠青云。高雅气节,融入词诗,流芳百世,令人心醉神迷。

 

临池而立,只见水波荡漾,清澈如镜。水面之上,荷叶田田,翠绿欲滴。其间,荷花亭亭玉立,宛如仙子下凡。花瓣洁白如雪,花蕊金黄如金,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清风徐来,荷叶随风摇曳,荷花翩翩起舞,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

 

细观荷花之姿,细颈柔腰,婀娜多姿。她们倚于枝头,叠翠交辉,与绿叶相映成趣。她们不争不抢,不骄不躁,静静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她们虽生于污泥之中,却不受其染,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她们的高雅气节,令人敬佩不已。

 

虚怀若谷,是荷花之品格。她们虽生于水中,却不自满自足。她们虚心向学,不断汲取养分,努力生长。她们有着凌云之志,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她们的品格和追求,值得人们学习。

 

高雅气节,融入词诗,荷花之美,流传千古。古人常用荷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和壮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了荷花的高雅和纯洁。这些词诗,不仅赞美了荷花之美,更传达了人们对高雅气节的追求和向往。

 

清塘雅韵,不仅是一处美景,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纯净、高雅、虚怀若谷和凌云之志。愿人们都能像荷花一样,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追求高雅的品格,虚心向学,不断进取。如此,则人生之路,必将充满光明和希望。

 

竹韵琴心

 

竹林深处,琴声撩弦,禅音袅袅,如清泉汩汩,洗涤尘心。清幽之中,竹韵生烟,飘渺似幻,似梦似真。吾独坐其间,抚琴弄弦,与天地共语,与竹影共舞。

 

谈古论今,道不尽历史长河之浩瀚。琴音之中,有秦汉之雄浑,有唐宋之婉约,有明清之雅致。古之贤人,或抚琴高歌,或挥毫泼墨,皆以琴韵寄托情怀,抒发胸臆。吾虽不才,亦愿效法先贤,以琴会友,以琴明志。

 

竹林之中,风骨铮铮。竹之清瘦,犹如君子之风范,高洁而傲骨。竹之疏影,摇曳生姿,翩翩若舞。吾观竹之形态,悟人生之哲理。竹之坚韧不拔,教吾以刚毅;竹之虚怀若谷,教吾以谦逊。

 

琴声悠扬,与竹韵共鸣。时而高亢激越,如万马奔腾;时而低回婉转,如细水长流。吾心随琴音起伏,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命运。此时此刻,吾忘乎所以,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与宇宙同体。

 

然琴音易逝,竹韵难留。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吾当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以琴为伴,以竹为友,于清幽之中修炼身心,于谈古论今中汲取智慧。如此这般,方能不负此生,不枉为人。

 

嗟夫!竹林深处有琴音,琴音之中藏禅意。愿吾辈皆能于琴韵竹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于谈古论今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如此,则人生无憾矣!

 

翠微风韵

 

翠微之山,风拂其巅,月照其坡,共婵娟之姿,显清雅之韵。山涧之间,水出寒窑,潺潺而流,蒸腾而起,化为紫烟,缭绕于林间,似仙子之裙裾,飘逸而灵动。

 

夜阑人静,琴声撩空,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知音者,闻之起舞,心随音动,身随风摆,舞出世间之真情,抒发心中之幽怨。琴声之中,有高山流水之雅意,有清风明月之恬淡,有悲欢离合之感慨,亦有世事沧桑之无奈。

 

疏影之下,伊人独立,鼓声欢腾,与琴声相应和。鼓声如雷霆之震撼,如波涛之汹涌,激荡人心,振奋精神。伊人之舞,随鼓声而起,飘然若仙,婉约如柳,灵动如风。其舞姿之优美,如飞燕穿云,如游龙戏水,令人叹为观止。

 

风拂翠微,水出寒窑,琴声撩空,疏影鼓欢。此四者,皆天地之精华,自然之馈赠也。翠微之山,因风而灵动;寒窑之水,因烟而神秘;撩空之琴,因知音而动听;鼓欢之疏影,因伊人而生辉。四者相互辉映,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夫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然若能得此翠微风韵之相伴,则足矣。翠微之山,可赏其秀丽;寒窑之水,可品其甘冽;撩空之琴,可听其天籁;鼓欢之疏影,可观其舞姿。此四者,皆人生之美好也。

 

然吾更愿得一心人,与吾共赏此翠微风韵。愿吾之心人,亦能如翠微之山般坚韧不拔,如寒窑之水般清澈纯净,如撩空之琴般动人心弦,如鼓欢之疏影般灵动飘逸。愿吾与之心人,携手共度此生,共赏此翠微风韵,直至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翠微风韵,美哉!妙哉!愿世间之人,皆能得此风韵之相伴,共度美好之人生。

 

绿竹幽亭泪

 

绿林秀竹萧瑟亭,翠色掩映,古朴而静谧。雨疏淡凉,如丝如缕,悄然洒落,使得幽径更显空旷。一人执伞,兀自临风伫立,凝望远方,似在追寻那逝去的岁月,又似在品味这浮尘往事的沧桑。

 

夫竹者,清雅脱俗,坚韧不屈,乃君子之象征也。而此绿林之中,秀竹挺拔,直上云霄,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萧瑟亭内,寂寥无人,唯有风声雨声,交织成一首凄美的乐章。

 

执伞之人,非寻常之辈。他眼中满含泪水,似在回忆那浮尘往事。昔日欢声笑语,如今已成过眼云烟。他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惆怅,仿佛在这萧瑟的绿竹与空旷的幽径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

 

雨丝如织,轻轻飘落,打湿了他的衣裳,也打湿了他的心。他抬头望向天空,仿佛想从那无尽的苍穹中,找到一丝慰藉。然而,天空却如他的心情一般,阴沉而寂寥。

 

浮尘往事,如梦如烟。那些曾经的欢乐与悲伤,都已化作泪水,流淌在他的脸上。他心中充满了悔恨与不舍,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这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只能在这萧瑟的绿竹与空旷的幽径中,默默承受。

 

然而,即使心中充满了痛苦与无奈,他仍然选择坚强地面对。他执伞而立,任凭风吹雨打,也不曾退缩。他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就能度过这漫长的黑夜,迎接黎明的到来。

 

绿竹幽亭泪,诉说着一段凄美的故事。那执伞之人,用他的泪水与坚强,为我们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愿我们都能珍惜眼前的幸福与美好,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与困难。

 

竹影凌云志

 

竹影凌云志,壮志在我胸。只争朝夕挺直形,日晒夜露仍从容。彼竹者,生于石缝,长于山间,不求沃土,不倚他物,独立而坚韧,崇高之气节直上云峰。

 

夫竹之形,挺直如箭,无曲无折,其叶翠绿如玉,随风摇曳,发出沙沙之声,如君子之语,温文尔雅。其竿中通外直,节节攀升,似志士之心,勇往直前。日晒夜露,风霜雨雪,皆不能动摇其意志,此乃竹之坚韧也。

 

竹之性,生来不倚也不蔓,独立于世,不攀附权贵,不随波逐流。它扎根于山石之间,吸取天地之精华,孕育出坚韧不拔之品格。清风徐来,竹影婆娑,似在诉说着它的高洁与傲骨。

 

竹之气节,崇高而远大。它虽生于山林之间,却心怀天下,志向高远。它不与百花争艳,不与群木竞秀,却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敬仰与赞美。竹之气节,如君子之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竹之凌云志,非一日之功。它历经风霜雨雪,饱受岁月磨砺,却始终保持着坚韧与挺拔。它不畏艰难困苦,不惧挑战与困难,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追求。正是这种凌云之志,成就了竹之崇高与伟大。

 

夫竹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像竹子一样,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不盲从他人,坚守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同时我们也应该像竹子一样,保持一颗纯净之心,不为名利所动,不为世俗所染。

 

竹影凌云志,壮志在我胸。让我们以竹为榜样,以竹之精神为动力,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和一颗纯净的心灵,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与荣耀!

 

翠竹凌云赋

 

烟云悠悠,缭绕于丛林之间,似仙境之姿,引人入胜。丛林绮丽,绿竹如玉,直指苍穹,展现出不屈之姿。风来呼啸,百万之竹同频共舞,任风狂吹而不动摇,彰显坚韧之气概。曲径通幽,妙曲悠扬于亭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一杯清酒,醉卧其中,更是人生一大乐事。

 

夫翠竹者,山林之君子也。其叶翠绿如玉,竿直如箭,中通外直,坚韧不拔。风来呼啸,百万之竹同频共舞,似千军万马,奔腾不息。然其根固于土,心定如石,任风狂吹而不动摇,实乃君子之典范。

 

烟云缭绕,为翠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飘逸。那烟云之中,似有仙人驾云而来,与竹共舞,同享这天地之间的美好。丛林绮丽,百花齐放,绿竹却独树一帜,以其坚韧与翠绿之姿,赢得世人之瞩目与赞叹。

 

妙曲悠扬,回荡于亭廊之间。那曲调之中,似乎蕴含了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气。听者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之中。一杯清酒,更是醉人心扉。那酒香与曲韵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其中,忘却尘世之纷扰。

 

翠竹凌云,不仅是自然之奇观,更是人生之哲理。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之中,都要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不为外物所动摇。同时,也要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时光。

 

夫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然而只要我们能够像翠竹一样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理想,便能够在这短暂的人生旅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让心灵得到滋养与升华。

 

翠竹凌云赋至此已矣。愿诸君皆能如翠竹般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理想,同时也能够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让心灵得到滋养与升华。如此则人生无憾矣!

 

竹韵君子赋

 

竹之韵,君子之风也。人间竹品,为君子之象征,其坚韧不屈,虚怀若谷,独步天下,令人敬仰。竹下吟琴,更添风流雅致,竹静风中,细品香茗,恍若红尘仙客,超凡脱俗。

 

竹之生也,不择地而居,或山谷,或平地,皆能挺拔生长。其叶翠绿,竿节分明,中通外直,犹如君子之品行。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宛如君子之言,温和而有力,令人肃然起敬。

 

竹下吟琴,更见君子之风流。琴音袅袅,随风飘荡,与竹声相应和,宛如天籁之音。君子于竹下抚琴,心无杂念,神游物外,陶醉于琴音与竹韵之中,风流倜傥,令人羡慕。

 

竹静风中,细品香茗,乃君子之雅趣也。香茗一壶,置于竹间石上,清泉煮之,茶香四溢。君子静坐竹下,手持茶杯,轻抿一口,闭目品味,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忘却尘世之纷扰。

 

红尘之中,君子如竹,坚韧不拔,虚怀若谷。他们身处俗世,却能保持一颗纯净之心,不为名利所动,不为世俗所染。他们追求高尚之品德,向往精神之自由,宛若红尘中的仙客,令人敬仰。

 

夫竹之韵,君子之风也。竹之坚韧,象征君子之不屈不挠;竹之虚怀,象征君子之博大胸怀;竹之清雅,象征君子之高尚品德。竹与君子,相得益彰,共谱人间美谈。

 

愿吾辈皆能学竹之韵,养君子之风。在红尘中保持一颗纯净之心,追求高尚之品德,向往精神之自由。如此,则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名垂青史,永载人间。

 

翠影婀娜

 

翠影婀娜,丽人独步。红粉面,如朝霞初绽,映日生辉;绿罗裙,似碧水荡漾,随风轻舞。彼女子兮,烟波含翠,立身于世,娇身若柳,摇曳生姿。香风阵阵,拂面而来,婀娜之舞,动人心弦。清骨不染尘,宛如仙子降临凡尘,令人叹为观止。

 

夫红颜易逝,韶华难留。然此女子,虽身处红尘,却能保持一颗纯净之心,清骨不染尘。她不求富贵荣华,不慕名利双收,唯愿保持一份本真与纯净,如那翠竹般坚韧不拔,如那清泉般清澈透明。

 

红粉面,是她天生的丽质,无需过多修饰,便已美得令人窒息。绿罗裙,是她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随风轻舞,展现出她的灵动与飘逸。烟波含翠,是她内心的宁静与淡然,无论世事如何纷扰,她都能保持一份从容与淡定。

 

婀娜之舞,是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她以舞为媒,传递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那舞姿轻盈曼妙,如同仙子下凡,令人陶醉其中。香风阵阵,是她身上散发出的独特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之烦恼。

 

清骨不染尘,是她最宝贵的品质。她始终保持一颗纯净之心,不为世俗所染。她深知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故珍惜每一刻时光,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真谛。她以清骨自持,以高洁为伴,成就了她独特的气质与魅力。

 

彼女子兮,翠影婀娜。她以红粉面、绿罗裙、烟波含翠之姿,展现出她的美丽与气质;以婀娜之舞、香风阵阵之韵,传递出她的情感与思绪;以清骨不染尘之品,彰显出她的高贵与纯净。她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在红尘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与魅力;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时光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彼女子兮,翠影婀娜。愿她永葆青春与美丽,永怀一颗纯净之心,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愿她以红粉面、绿罗裙、烟波含翠之姿,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以婀娜之舞、香风阵阵之韵,继续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清骨不染尘之品,继续彰显出她的高贵与纯净。彼女子兮,翠影婀娜,愿她的人生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夏至赏心

 

夏至时节,熏风徐来,梅雨藏匿,时而轻舞飘洒,为我等俗世之人送来一片清凉。此时之景,宛如诗画,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夫夏至者,阳气之至极也。天地之间,热气蒸腾,然梅雨之至,恰似甘露洒心田,为这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丝凉爽。此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于树下纳凉,或于湖边垂钓,享受这难得的清凉时光。

 

心欢之时,又见叶上红莲盛开。那红莲似美人初妆,婀娜多姿,笑靥如花。她们在绿叶的映衬下,更加娇艳动人,令人为之倾倒。此时,若有一叶扁舟,轻轻划过碧水之上,便可见那红莲随风摇曳,宛如仙子起舞,令人心醉神迷。

 

碧水盈盈,清澈见底。那水面之上,波光粼粼,如同无数宝石镶嵌其中,璀璨夺目。而水底的鱼儿,也在这清澈的水中自由游弋,嬉戏玩耍。此时,若将一叶扁舟轻轻驶入水中,便可感受到那清凉的水波荡漾在脚下,令人心旷神怡。

 

而那暗香浮动,更是令人陶醉。那香气源自何处?或许是那盛开的红莲,或许是那碧水中的水草,又或许是那远处传来的花香。总之,这香气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花香的世界之中。

 

夏至之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这难得的清凉时光。他们或于树下纳凉,或于湖边垂钓,或与家人朋友欢聚一堂,共赏这夏日的美景。而此刻的我,也沉浸在这美好的时光之中,感受着这夏日的清凉与美好。

 

遥想当年,古人亦曾在这夏至时节,欣赏这美景,吟诗作画,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画作。他们或许也曾像我一样,被这夏日的清凉与美好所陶醉,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回忆。

 

如今,我亦站在这夏至的时节,欣赏着这美景,感受着这夏日的清凉与美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之情:人生苦短,当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感受这世间的美好与温暖。

 

夏至赏心,不仅赏的是这美景与清凉,更是赏的是这份心境与情怀。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感受这世间的美好与温暖,共同度过这难忘的夏日时光。

 

夏至祈雨记

 

夏至时节,阳气至极,烈日当空,燥热之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绿荫树下,行人匆匆,汗湿衣襟,皆因热气蒸腾,难以自持。此时,人们无不期盼一丝凉意,以解暑热之苦。

 

余漫步于林间小径,只见树叶翠绿,却难挡烈日之威。汗水如注,湿透衣裳,心中不禁生出向玉帝借东风之念。若得东风之助,午后或有甘霖降临,则暑气可消,清凉可期。

 

思绪飘飞,恍若置身云端。余想象自己化身为仙,腾云驾雾,直上九霄。玉帝殿前,余恭敬陈词,诉说人间酷热之苦,祈求玉帝赐下东风,以解众生之渴。玉帝闻之,微露笑意,挥手之间,东风便自天宫吹出,席卷大地。

 

东风所至,云气汇聚,天空渐暗。午后时分,雷声隆隆,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雨水如注,洗涤万物,带来一片清凉。人们欢呼雀跃,纷纷走出家门,感受这难得的凉意。

 

此时之景,犹如仙境一般。雨水洗净了尘埃,空气变得清新宜人。绿荫树下,人们或坐或卧,享受着这难得的凉爽。孩子们在雨中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林间。老人则手执蒲扇,轻摇慢晃,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余立于雨中,感受着这清凉的雨水,心中无比舒畅。此时之景,让余不禁想起了古人所言:“夏日可畏,唯雨能解。”此刻之雨,正是解了众生之渴,带来了清凉与希望。

 

然而,余亦知此雨非长久之计。夏日漫长,酷热难耐,仍需人们自我调节,以应对酷暑。于是余心中生出一计:何不效仿古人,于夏日之时,筑亭建榭,种植花木,以营造清凉之地?如此则能于酷热之中,寻得一丝清凉与宁静。

 

余思及此,不禁心中一动。愿世间之人皆能如此,于夏日之时,寻得一处清凉之地,以度酷暑之难。如此则能使人心宁静,生活美好矣。


 图片2

作者简介:徐业君,男,汉族,出生于1958年,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奔流》、《参花》、《散文百家》、《鸭绿江》、《长江文艺》、《速读》等省内外5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作品先后被选入多种经典读本并获奖,或选入全国名地中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湖北省仙桃市作协会员,中国作家文学联盟会员,中国微型小说会员,中国乡村杂志认证作家。文学欣赏杂志副主编。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终身理事和终身副主席。代表作中篇小说《苦菜花儿香》获得多项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