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以军人担当敬业从文

以军人担当敬业从文

 

作者:罗祖文(贵州)

 1

作者投身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32岁的老照片

 

文章中的所有照片,是我1992年3月在五六九七一部队直属军官集训期间所拍摄。1999年8月1日我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省军区授予“罗祖文同志,原任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记职务,预备役中尉军衔”的荣誉证书。当时工兵营包括:工兵营营部,工兵连,舟桥连,机械连,警卫连。

 

难忘军营  回忆满满

 

2024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我特回顾曾经的军营岁月。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过短暂的军营生活,可追溯到1992年3月。居然一天,单位领导通知我从教育管理岗位上脱产下来,参加预备役进行训练。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戎装可改,初心不变”“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男人如果没有当兵的经历,将会遗憾一生”“军队就像一个大熔炉”“在部队当兵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等,一句句经典激励我,心中有祖国,脚下路更宽,愿祖国更强大繁荣昌盛。

在我的军营生涯中,那里的山水草木,以及曲经通幽之所,曾是我涉足之处。那里的军旅生活教会了我学会吃苦、学会服从、学会奉献、学会合作。那里的军人妻子,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还有营长、教导员语重心长的释疑解惑,是一种抹不掉的记忆,是一种前行的动力。

记得我走进军营第一天,领到服装,深知:军人,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一身戎装,穿的是庄严,一双军鞋,走的是神圣。心中的坚与毅,当祖国需要,决然响应征召,冲锋在前。“若有战,召必回”不只是一个口号。

记得我在军营训练中,接受整理内务,叠好被子成“豆腐块”,《师直军官三大条令》学习培训与考试,枪支理论培训与实弹射击训练,全面掌握持枪、上弹匣、上膛、瞄准、射击等枪械使用,提高心理素质和武器使用能力。

 

离开军营  敬业从文

 

有人说:“退役军人是宝贵人才资源,关键是如何把他们用好”。然而,我退役后有自己的目标,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就是把事做好,把心安顿好,让自己赢得更好的人生,让生活充满幸福和美好。

可以说,没有部队的淬炼,就没有今天的我。退役之后,我在当地教育部门以及党委政府部门工作,热爱文字,喜欢投稿,发表文章。得到领导的关注和帮助!也代表领导的培养。

那个年代,电脑未普及,机关、学校需要会写简报“快枪手”、会刻钢板字(刻蜡纸)“雕刻师”和会画红布标的人才。因自己爱书画,刻钢板字,写好红布标,规划陈列室,曾被教育部门推荐到都匀一中、都匀八中(原迎恩中学,现已划归都匀市民族中学)负责教导业务,都匀市民政局慈善科负责业务,墨冲镇负责党政办业务。这些推荐,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但是,我却把每份美好留在了心底。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因时而变,事业转机。生活中经历的事情有许多,但大脑的储存并不太多。我从学校到镇教育辅导站、市教育局机关、市文明办等单位,经历过不少的事情,犹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如果说照片是对当时场景的记录,文字便是对情感与主观想法的细腻记录。记录成长,不忘初心,常怀感恩,也是写作的真正意义。

在墨冲区教育办公室(机构改革“墨冲镇教育辅导站”)担任教研员、教育工会主席工作期间,编辑《墨冲教育简报》;在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都匀市创建办、都匀市文明办工作期间,负责文明细胞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业务工作,编辑《都匀精神文明信息》《都匀市创建工作动态》《都匀市“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七项集中整治工作督查专报》》《都匀“三创”工作简报》《都匀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报报》《都匀市双创工作专报》《都匀市文明创建工作专报》《精彩都匀》以及编辑《都匀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手册》《都匀创建文明城市纪实画册》。

借调在墨冲镇人民政府“学教”办公室编辑《墨冲镇情》《墨冲民歌荟萃》;借调在都匀市教育局编辑《都匀教育通讯》《都匀教育简报》《都匀教育报》和《匀城烛光》《教育撷翠》;借调在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编辑《黔南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通报》《手机报》以及在墨冲镇同心村驻村期间编辑《驻村工作信息简报》等。

 

广泛宣传  增强笔力

 

投稿方面,发表在国家、省、州、市有关报刊、杂志、简报、网络媒体的新闻、工作经验论文两千篇。其中:

国家级:撰写《开辟教育均衡的思路——贵州省都匀市实施“区域捆绑”和“学区共享”战略纪实》2009年9月1日发表《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9期;《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贵州都匀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实》2011年2月1日发表《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第2期;《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2012年8月27日发表国家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2012年第2期三版;《追寻“栗木寨”布依族清明孝文化深处的记忆》2023年3月27日发表作家网;《贵州都匀银芽毛尖种植专业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6月22日发表作家网 ;《都匀举行曾凡明随笔<集山路弯弯>、赵荣庄<荣庄诗集>》研讨会》2023年7月24日-26日发表作家网;《贵州罗祖文:中秋唤醒到达彼岸的记忆》2023年10月1日发表作家网;《罗祖文:“打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年10月5日发表作家网;《贵州都匀:在文明创建路上提升新手编写剧本能力》2023年11月12日发表作家网;《贵州都匀网络微短剧剧本创作培训提振“精气神”》2023年11月13日发表作家网;《贵州罗祖文:一个迎春视频勾起的校园画卷》2023年12月19日发表作家网;《喜看都匀剑江河白鹭飞》2024年3月1日发表作家网;《邦水乡场变迁回忆满满》2024年3月30日发表作家网;《走进都匀“母亲河”》2024.5.14发表作家网;《在粽叶飘香中抚今追昔》2024年6月7日发表作家网;《栗木寨奏响“九古井”交响乐》发表作家网;2024年6月12日发表作家网;《父亲的经历和愿望》2024年6月17日发表作家网等。

省级:撰写《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工会工作发展——都匀市教育工会工作调研》发表《贵州教工》2010年第3期;《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都匀市教育系统工作调研报告》发表《贵州教工》2010第11期;《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基层工会主席素质——都匀市教育系统2011年工会调研报告》发表《贵州教工》2011年第9期;《与时俱进,推动学校工会工作创建发展》发表《贵州教工》2011年第10期;《都匀七万学生投身“整脏治乱”大型公益活动》发表《贵州日报》2008年4月第24期;《魅力尽显——都匀特色文化醉倒八方客》发表《贵州日报》2004年10月11日第二版;《丈夫留宿的背后》2000年7月5日发表《贵州工人报》总第1732期第3版;《点点滴滴暖人心》发表2020年贵州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点主题系列图书《千年之变——贵州脱贫攻坚故事·都匀卷》;《都匀市“12345”工作思路确保精神文明创建显成效》2021年3月22日发表贵州文明网;《剑江河纪行》2021年8月20日发表《贵州省散文微刊》第七期;《走进文明之河 讲好城市故事》2021年9月7日发表贵州文明网;《都匀市沙寨村:发挥文化底蕴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建设》2021年12月16日发表贵州文明网;《都匀马蹄岩到拉雅洞》2021年12月21日发表贵州省散文学会贵州散文;《父亲影响我一生》2022年1月3日发表《贵州省散文微刊》第八期;《罗祖文|在都匀绿茵湖邦水之间抚今追昔》2022年1月12日发表贵州省散文学会贵州散文微信公从号,同时2022年4月1日发表贵州文化网、今日头条、地域文化、搜狐网、一点资讯、bai百度;《罗祖文|当好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者》2022年4月2日发表贵州省散文学会散文诗苑;《贵州都匀:全面“筑巢引凤” 助推乡村振兴》2022年7月27发表贵州文化网;《都匀市作家协会走进“中国天眼之城”平塘县采风创作》2022年8月1 日发表贵州文化网;《贵州都匀:“小办井”布依村寨唱响乡村振兴进行曲》2022年8月24 日发表贵州文化网、今日头条、贵州文化网(乡村振兴)、搜狐网、网易;《见证都匀 | 从“创建文明”到“文明城市”的发展历程》2022年9月10日发表贵州文化网 ;《贵州都匀:“栗木寨”自我革命抓文明村寨建设》2022年10月24日发表贵州文化网;《贵州栗木寨:改造拓建停车场,助力乡风文明》2023年1月15日发表贵州文化网、今日头条、多彩贵州网、黔行贵州、网易新闻、长征网;《贵州:都匀与荔波架起一座传统布依族订婚习俗之桥》2023年2月7日发表贵州文化网“民间文化”、网易新闻;《贵州都匀:4名“老学生”43年后看望89岁恩师》2022年2月9日发表贵州文化网“风土人情”、今日头条、搜狐网;《都匀“栗木寨”:布依族订婚之后双方互动胜似过节》2023年2月13日发表贵州文化网;《书香城市︱都匀地区作家品读《龙山苍茫》文学魅力打动人心》2023年2月20日发表贵州文化网、网易新闻;《贵州都匀“栗木寨”布依族清明祭礼文化内涵丰富》2023年3月13日发表贵州文化网;《都匀市毛尖镇:石板寨布依族“四月八”精心打造文化大餐》2023年5月28日发表贵州文化网;《罗小银:乡村振兴的参与者 茶旅融合的探路人》2023年6月21日发表贵州文化网 、今日头条、网易新闻;《都匀举行曾凡明随笔集<山路弯弯>、赵荣庄<荣庄诗集>》研讨会》2023年7月24日-26日发表贵州文化网;《都匀毛尖茶的三大法宝:茶艺、茶礼、茶歌》2023年7月24日发表贵州文化网、网易新闻;《省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宣讲暨研讨会在都匀举行》2023年9月12日发表贵州文化网;《贵州罗祖文:感受剑江河畔的人文美景》2024年1月2日发表书香神州;《贵州罗祖文:“文墨之乡”美食文化内蕴》2024年1月10日发表书香神州、贵州文化网;《贵州都匀:“邦水”文明乡风丰富多彩》2024年1月21日发表书香神州;《贵州罗祖文:感概都匀文学展现强劲的创作实力》2024年2月3日发表神州文艺;《贵州罗祖文:喜看都匀剑江河白鹭飞》2024年3月9日发表书香神州;《贵州罗祖文:邦水乡场变迁回忆满满》2024年3月30日发表书香神州等。

州级:撰写《都匀市中小学基础教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发表《黔南教育》2002第3期;《都匀市实施“营养工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发表《黔南教育科研》2009第1期;《黔南州“三个细化”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发表州活动办简报2014年第28期;《“五督三导”推动活动扎实开展——黔南州委第二督导组敢于向督导单位“亮剑”》发表州活动办简报2014年第62期;《加强“道德讲堂”建设,深化群众路线教育——黔南州“道德讲堂”聚焦党的群众路线》发表州活动办简报2014年第83期;《州直部门专题民主生活会在“三严三审”中有序进行》发表州活动办简报2014年第163期;《都匀市广场问政:直面民生 回应诉求 畅通民意》发表《今日黔南》2014年9月30日第9期;《都匀市:突出“三大网络”建设 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发表黔南宣传2017年4月1日总第42期;《都匀市荣获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2018年2月9日发表黔南文明网;《都匀市中小学“祖国好•家乡美”书法绘画创作呈现工作亮点》2018年9月30日发表黔南热线;《都匀市精神文明办开展2019年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督查》2019年4月22 日发表黔南文明网;《都匀市做好省级文明创建自评检查推荐工作》2020年6月18 日发表黔南热线;《都匀市文明家庭省级示范点建设努力提升创建水平》2020年6月29日发表黔南热线;《都匀市:发挥文明单位示范作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20年7月7日 发表黔南热线等。

市级:撰写《构想墨冲旅游业》发表《都匀晚报》2000第801期第三版;《墨冲溶洞群》《墨冲角角鱼》发表贵州旅游文史系列丛书(都匀卷)2000年9月《高原桥城》;《校长应该是学校新闻宣传的带头人》发表2008年《都匀教育报》第3期;《阅读写作,让校园书香四》发表《都匀教育通讯》2011年第80期;《都匀市集中开展城乡医疗广告乱象整治行动》2015年6月12日发表绿色都匀网;《独奇秀峰》《秀美金钟山》2019年4月发表“山水桥城 魅力都匀”文化丛书《山之灵》;《邦水河岸抚今昔》《秀峰响水洞的水》2019年4月发表“山水桥城 魅力都匀”文化丛书《水之灵》;《抗“疫”时期的日子里》2020年2月12日发表贵州都匀诗人作家抗击疫情文学作品选;《这一年》——告别2020年文学茶会(散文诗)在2020年12月8日市作家协会“茶会”朗诵;《神奇金钟山》《邦水河之春》2022年7月发表《龙山苍茫——贵州都匀散文20家》等。

工作中,自己在为集体争荣誉的同时,也获得个人荣誉:其中:1998年5月被黔南州体育局、黔南州教育局评为一九九七年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工作者;1999年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工作者;1999年8月1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省军区授予担任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职务预备役中尉衔的荣誉证书;2002年4月29日 都匀市总工会授2001年度先进工会工作者称号;2004年2月撰写《新形势下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文,参加全省教育工会工作论文评选活动,荣获“工会工作论文优秀奖”称号;2004年7月1日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2007年2月被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评为2006年度黔南州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工作者;2010年2月 市委宣传部授都匀市教育宣传先进个人;2011年5月被都匀市人民政府评为2010年度全市禁毒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3月 市委宣传部授2011年都匀市宣传思想文化先进个人;2012年6月市教育局授授予优秀通讯员,《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教师随笔获评一等奖;2012年11月7日市委宣传部授予都匀市新闻宣传工作优秀通讯员;2024年1月28日被都匀市作家协会授予“2020一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称号(唯一获奖者)等。

感激赐予我一方净土,一片美丽。有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领导,还有我无私奉献的陌生人。有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才能一路走来,有机会实践,有平台宣传,有今天荣誉。

 

宣传军营  礼赞强军

 

有一种忠诚叫精忠报国,有一种勇敢叫迎难而上,有一种付出叫无所求!说的就是我们一腔热血的人民解放军。在喜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到来之际,不负戎装,不负军旅,带着自己的荣光,带着对军营的无限眷恋,我用热血文字讴歌时代,注入文学力量,拙写一首自由诗《情怀军营》。

 

01

 

军营有苦有乐,

军人以苦为乐。

一人苦换来万人甜,

一家缺换来万家圆。

儿时的记忆,小小的我,

明知军中苦,偏向军中行。

恰同学少年的绿色梦想,

生命中有当兵历史,意志更坚。

投身军营,一身戎装,无悔追求,

走出军营,不同岗位,一样激情昂扬。

 

02

 

走进绿色军营,

牢记神圣使命。

绿色梦想牵着,

美丽的梦,走进了军营。

永远飒爽英姿,

永远艰辛付出。

个人精神得到填充,

做事能力得到提高。

如今脱掉军装,

本色不改,再续荣光。

 

03

 

经过军营洗礼,

眼界开阔,精神升华。

最美的情怀莫过于军营,

随时执行上级命令。

天底下没有相同绿叶,

但祖国号召,热血青年从军报国。

谁都知道,只有勇于奉献,

才能担负起保卫祖国安宁。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为重要,

捍卫国家主权使命更为神圣!

 

2024.7.5都匀

 2

3

4

5

6

7

8

9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布依族,60后,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中文师范专科)。曾供职于墨冲镇墨阳完小、墨冲镇中学、墨冲镇教育辅导站、都匀市第三小学、都匀市创建办。期间,借调于墨冲镇人民政府、都匀市教育局、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中共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曾是政协都匀市第七届会员会委员、墨冲镇教育辅导站语文教研员、墨冲镇教育工会主席、都匀市教育工会宣传委员、都匀市教师阅读写作协会副秘书长、都匀晚报通讯员、都匀市创建办信息科科长、贵州省中等师范函授学校墨冲区中函班主任、贵州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记(预备役中尉军衔)、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在中国民族教育、国家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贵州日报、贵州工人报、贵州教工、贵州省散文微刊、贵州文化网、作家网、书香神州、广州文艺、今日头条、搜狐网以及黔南日报、都匀晚报、今日都匀等国内公开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文章达两千余篇。于2021年2月贵州省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退休。现为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