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啊,永远的浩然!

啊,永远的浩然!

 

作者:何诗曼

 

1

三河市作家协会主席曾嘉楷陪同本文作者参观浩然文学纪念馆,并在浩然塑像前合影留念。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便听爷爷讲浩然的传奇人生和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只读了三年小学的穷苦人家的孩子,居然成长为著名的大作家。爷爷说古今中外许多大作家大诗人都是没有学历的人,但他们人生坎坷,历经磨难,然而却能从中汲取力量,化悲愤为文字。他们深知生活之不易,人性之复杂,故能以更加深邃的眼光看待世界,以更加真挚的情感表达人生,其作品多具有深沉的情感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感,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浩然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从此浩然便成了我心中的偶像,从此我也就爱上了文学。

听爷爷讲,在那个没有书读的文学蛮荒时代,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尤如一轮朝阳照亮了他对文学渴求的心,他从第一天接触《艳阳天》起,阅读《艳阳天》便成了他的一大乐事,不管白天晚上,上班下班,手里都捧着《艳阳天》,读了一遍又一遍。之后他又将书中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形容、比喻、哲理、警句,以及精采情节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直到二十年后他在北京见到浩然时,居然还能当着浩然的面,一字不漏地背出许多章节片段来。爷爷称浩然是他的启蒙老师,是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引导他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凭着一个小学文化拼搏人生,数年之后居然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作家、编剧、导演。

爷爷说浩然是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阶层的一面旗帜,他作为农民阶层的代言人,他这一生都是在“写农民,给农民写”。他一辈子深入农村,一辈子写的是农民,一辈子都在给农民当代言人。八十年代中期他从低潮中再度奋发,重新审视人生和社会,终于写出了一部反映新时期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苍生》,再一次震动了文坛,被海内外多家媒体誉为“又一次崛起”。《苍生》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特别奖,并被拍摄成二十集电视连续剧,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浩然凭着对文学事业的虔诚和热爱,凭着持之以恒的刻苦自学,怀着为农民立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写史立传的雄心壮志,他由一个仅上了三年小学和翻身农民成长为以《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反映中国农村伟大变革的长篇巨著而名扬海内外的大作家,创造了一个亘古未见的奇迹,也给广大文学青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爷爷动情地对我说:“我不敢枉评浩然老师与他人的事与非,但却敢认定浩然是一位伟大的人民作家,是一位最能贴近农民,热爱农村,反映现实的作家。是一位用心写作,追求完美的艺术家。他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再现生活的天赋是很少有人能够与之相比美的。他的勤奋,他的朴实,他的执着,他对理想孜孜追求的精神与行动,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参观浩然文学纪念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从大量图文并茂的文物展示中,了解到浩然坎坷童年到火红青春,从步入文坛到名扬中华大地,再到晚年定居三河创办《苍生文学》杂志,为三河市文化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全部过程。浩然文学纪念馆已成为弘扬浩然思想、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的一个基地,更成为三河市对外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窗口,以及展示三河魅力和文化底蕴的一张文化名片。

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感叹:啊,永远的浩然!

 

作者简介:何诗曼,女,就读于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五年级,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三河市作家协会会员。从小喜爱文学,已发表《在那非常时期的日子里》、《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梦回香山红叶》、《奶奶和她的张家小院》、《阴霾即将过去》、《永恒的记忆》、《遥远的红色往事》、《话说我的奶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惠河畔夕阳红》、《通惠河畔月光曲》、《通惠河畔星光曲》、《发生在上学路上的故事》、《梦回大观园》、《曹雪芹塑像下的沉思》、《圆梦泰山》、《晨曲》等多篇文学作品,其中散文《遥远的红色往事》荣获广东第五届红色日记征文大奖赛一等奖,散文《话说我的奶奶》荣获首届新秀杯全国青少年文艺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奖,散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荣获河北省作家协会与河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大奖赛优秀作品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