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呀东北
作者:岳晓伟
一个女八路去打饭,厨子给打完菜又添了一勺肉,一个游击队员去打饭,厨子同样给添了一勺肉。一个年轻的日本兵去打饭,厨子打完菜没给打肉,日本兵惺惺地质问厨子:“他们都有肉为什么给我没有。”厨子带着轻蔑:“演死鬼子躺在地上看手机,经常给演员打电话。”日本兵端着饭盒惺惺离去。有人说演日本兵的这个群众演员好可怜,那么点饭也吃不饱。还有一个戏份,一个演日本兵的群众演员去打饭,别人都打了鸡腿,给他没有打,他去问导演,导演说:“攻城的时候,别人都在攻城,你在哪里?”日本兵说:“攻城的时候,我早就死了。”日本兵端着饭盒惺惺离去,有人说他好可怜,他只是个群众演员,吃饭应该一视同仁。
说起吃饭,那年在广东打工,进的工厂,老板看谁顺眼,每次吃饭给多打一勺肉。我是被人越看越顺眼了,因此能得到一勺肉。不过得不到肉的也有关爱自己的办法,这点广东人很聪明,到了吃饭的点,大家都站在厂门口吃饭,就有广东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车头上带一个桶里面是炒好的肉菜,年轻人会问要不要加菜,加肉菜一元。你如果想吃肉菜付一元钱,年轻人会给你打一勺肉菜。我当时想,他和我一样年轻为什么不找个厂子上班呢?在广东本地人找工作并不容易,老板一般不会用本地人,嫌本地人麻烦多。那时找工作很艰辛,我是深有体会,经常看到流落街头的人,有人会说,这些人真懒为什么不去工作挣钱,为什么不用力气去挣钱。我要说,说这话的人不是用头在考虑问题,你有力气谁用你,用你力气做什么。
我在广东番禺的一个山坡上租了一间简陋的小房子,半夜有人砸门,我光着上身开门。有一个人拿着一根又粗又长的长木棍,很夸张,长棍从门口一直长到对面墙上,我想这个棍子怎么能舞动起来。此人后面跟着一个人,两人个子不高,长得很诡秘,可能是村上人。恶狠狠地说是查暂住证的,这些我都有,如果没有会被请进去的。这两人,又在我床下面看了看,态度转了一百八十度,两人说晚上关好门,防止有坏人把门撬开,对我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来说我怕什么。如今看到群众演员,他也是为了生活,在吃饭上被区别对待,所以油然想起了当年的我自己。演员身着日本兵服,从国家和民族感情来说,没有人不恨日本兵的。
那年在东北辽阳修路,我一个人住在活动板房,也没有电,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让人难以忍受。晚上我和衣而眠,毛巾冻成块,空气好像凝固一样,我梦见自己坐在暖暖的火炉旁,喝着酒吃着饭。第二天早晨我庆幸我还活着,在东北天寒地冻,冬天让人难以承受。我喜欢穿着大衣一个人踩着厚厚的积雪行走在旷野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恩赐。我可以尽情抒发情怀,东北的每一寸土地都会让我热血沸腾,这里我感受了燃烧的激情。在情感激荡的东北,我热爱每一枚雪花, 这里的歌总是那么深情,这里的人总是那么热情,这里的景色好美好美,这里有平原有丘陵,好像淡淡的素描,人如在画中一般。
美丽如画的祖国大好河山,养育了英雄儿女,在天寒地冻中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当年和日军奋勇作战的抗日联军,在日军重重封锁下,抗联在孤军作战,给日军沉重打击。英勇的抗联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动摇着伪满洲国的统治。抗联战士面对日军,伪军,还有大量日军开拓团,开拓团是日本从日本国内移民到中国东北的,他们训练有素,战时需要他们也能扛枪。他们强抢中国农民的土地,划归己有。抗联战士在东北牵制日军,如同战斗在敌人心脏,英勇的抗联战士不断打击日军,有效支援了全国抗战。在艰苦的环境中,抗联战士衣服和食物极其短缺,抗联战士在大雪封山时,露宿在密营中。密营就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抗联战士在森林里每个人挖一个一米深刚好能躺下一个人的坑,也有二米多深供几个人休息的大坑,在上面盖上树枝和树叶,到了冬天就露宿在密营里。如果不挖坑,晚上不睡在坑里,人就会被冻死。还有存放粮食的坑, 也有弯弯曲曲供作战的战壕,也有地上用木头搭建的小房子,还有观察敌情的搭建得很高很高的哨卡。在抗联一路军司令杨靖宇,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三路军总指挥张寿篯指挥带领下,有些密营地还种玉米,做衣服,自给自足。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当时和抗联战士并肩作战,他的儿子金正日就出生在抗联密营地,后来抗战胜利,金日成在朝鲜讲话时,关于日本的话题时,还能听到他用汉语说“日本鬼子”四个字。看来是对无恶不作的日本人恨之入骨。由于抗联孤军作战,日军调集大部队围剿,兵力总量多达九十多万。加上由于日军的封锁,得不到大后方的任何消息,有些人悲观失望,认为抗战渺茫,看不到希望。抗联里面出现了叛徒,好多密营遭到日军破坏,抗联进入最艰苦时期,没有弹药,饿着肚子在森林里和日军周旋。抗联战士除了少部分撤往苏联,其余都战死在冰天雪地里以身殉国。撤往苏联的抗联战士多么希望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军,可苏联迟迟不出兵,也阻止撤到苏联的抗联战士反击日军。最后在一九四五年我国抗战进入大反击时苏联才出兵东北,对日宣战。我问过东北一个满族女性,她说当年如果东北军不放弃抵抗,日军不可能占领东北。如果张作霖在,日本休想占领东北,东北当年有先进的兵工厂,就东北兵工厂里面生产的库存重机枪能把侵略东北的日本兵全都给“突突”了。
东北军撤走后,这里的兵工厂还有飞机制造厂生产的二百多架运输机和战斗机,最后都落入日本人手里。东北当时的航空体系,在世界上也具有相当实力。当日军占领东北,进入这些工厂,看到机枪和战斗机,一个个露出了狰狞的笑脸,最后日本人把这些工业全都利用了起来。最后日本战败,东北工业由国民党短期接管,再后来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东北回到了人民手里,东北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基地。那时东北是工业发展最快的地方,东北的发展,东北人不忘全国贫弱落后的地方,东北开始支援大西北的发展,在大西北建了好多工厂。直到现在,走在大西北的大街上还经常能听到东北口音的人,不过这些人都七八十岁了,已经老去了,
人性的扭曲与残忍是超乎想象的,日本人对抗联战士的非人折磨,杀害,日本人在杀人取乐。还有二狗子伪警察在和日本人共同残害抗联战士,有些抗联战士被捕,本来就套取不了什么情报,日本人以获得情报为由,对联战士残忍折磨。在抗联,一般一个人如果失踪,那肯定是被捕了,抗联会马上转移,不会留下任何踪迹,日本人也就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无论从民族感情,还是转移社会矛盾,还是爱国主义教育,日本始终是最恰当的假想敌。要时不时的从各方面对日本进行教训一翻,让其记住历史,这也让其它国家感知中国捍卫民族尊严和主权的决心。
小时候看日本电视剧“血疑”被男女主人公感动过,看“聪明的一休”,认知了日本小朋友的聪明果敢。幸亏同时看着王刚解释播讲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看到了日本人的真实面目,了解了历史。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抓起,不然会被有些东西误导,让人产生迷茫。那年在北京参加笔会,我当年好年青呀,二十岁多一点。那次去了长城,坐缆车上去,我刚坐上去,就进来了两个年龄大的人,坐在我对面,说着日本话,高谈阔论,无视我的存在了。这两日本人,最早以前可能来过中国,但他一定不会忘记长城抗战,不会忘记中国军人的勇敢与决心,不会忘记日本战败。东北时时牵动我的心,我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还有震撼我的抗联密营地的遗址,这些都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地点。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