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乡愁

乡愁

 

作者:程芳

 

什么是乡愁?对家乡的留恋和愁绪叫乡愁,乡愁又是什么呢?

抖落一身的尘土,呼吸着最清醒的空气,走在乡间小路上。远山含黛,溪水静流。时有农人在地里耕耘,播种施肥锄草。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在仰头的那一瞬间露出灿烂朴实的笑容。一阵轻风拂面,一股异香扑鼻,其实那就是泥土的清香,有一点点粪屎夹着草香。不远的村落,行人三三两两,炊烟袅袅,还有牧牛在哞哞叫着。

每一个村落,都有一个院落是你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都有一个院坝留下儿时身躺在晒垫里消暑看星星的地方;都有一株古树,一个磨盘承载着祖辈的记忆。

每一个家庭,无论漂泊多久,无论在哪里发展、最难忘的是妈妈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或是在灶间锅边的油渣,或是那一碗鸭脚巴猪脚稀饭(红苕稀饭—鸭脚板是红苕叶,猪脚是红苕)或是手工纳制的一双布鞋、一双绣花的鞋垫;或是淘气的孩子,惹怒母亲后被苕棒棒追着狂揍的情景。

每个人,记忆深处总是偶尔会有这么一个个欢乐的场境:男孩子喜欢斗鸡、玩铁环、打烟牌,上树掏鸟、下河洗澡摸鱼;女孩子喜欢跳绳、踢毽子、玩糖纸、捉迷藏、逮猫猫,还有老鹰捉小鸡,银铃般的欢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乡愁是什么呢?小时候,乡愁是余光中先生作品里的一窄窄的船票,长大后,乡愁是不敢回去的地方;再后来,乡愁是回不到的故乡。    

而今,故乡就是乡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才能记得住乡愁。    

今天的乡愁就是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保留每个村落特有的历史人文。一座房,一棵树,一片瓦,一块石头等都是乡愁的载体,无论是漂泊他乡,还是留守居家,都留念老家的一草一木,那是曾经祖辈和儿时的记忆。    

今天的乡愁就是那一口纯正独特的苕腔苕调。还记得在异地他乡,“老乡好”“吃了么”“好江湖”(江湖就是漂亮的意思),是让你心头暖眼角润的感动。无论年纪,无论性别,那一抹乡音乡语最能慰藉乡愁。

今天的乡愁就是家乡的传统美食。一碗热凉粉,一盘腊肉芹菜米豆腐,还有最爱的腊肉酸菜干饭和腊肉馍馍,是乡愁在舌尖流动。家乡人最爱招待客人的是那一锅热腾腾的铜火锅,1862年西充县训导刘鸿典在《西充竹枝词八首》里写道:“喜逢嘉客火锅烧,也识鸡豚味最饶”,道出了西充腊肉火锅的美味与风情,西充人民的热情与豪爽。西充铜火锅也是川府百道旅游美食之一。

今天的乡愁还在技艺非凡的非遗传承中。舞龙求雨传承300余年的祥龙板凳龙,留传150余年西充狮子糕是一代一代南充人味蕾的记忆,中秋舂糍粑是家人团聚最美好的味道。非遗里的乡愁,就像太平白酒醉上心头。

与我而言:乡愁是走在西充的街头,咬一口锅盔凉粉,惬意而闲适;乡愁是走在乡间地头,看麦浪滚滚,稻花香里说丰年;乡愁更是奋斗在外的你,不经意回望故乡的一瞬。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