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崔荣德老师
作者:冉菲玲(重庆)
重庆酉阳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有一位教育界的楷模,他以无私的爱、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照亮了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
他,就是酉阳后坪乡中心小学校崔荣德老师。
一位在基层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37年并且硕果累累的乡村教师。本文将从资助学生、撰写的论文、出版的书籍、获得的荣誉以及专家的评价等多个方面介绍崔荣德老师在教育上取得的卓越成就。
一、资助学生:点亮希望之光
崔荣德老师深知,对于许多乡村孩子而言,教育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执教生涯中,他始终将资助贫困学生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使命。每当遇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崔老师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自己的工资和奖金为他们垫付学费、购买学习用品,甚至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从2009年3月开始,崔老师在后坪聚宝小学一直对学生崔浪和崔婷婷兄妹俩无偿资助学杂费,直到让他们小学毕业走进初中。2012年9月,崔老师调后坪乡中心校戴帽初中后又对他班上读初三的刘静、陈胜发、雷宇、龚真纪等4位学生在经济上给予支助,而且还为他们寻找爱心人士赠送衣服、鞋子和学习用品。尤其是2016年9月,学生刘国军的母亲去世,家庭经济十分贫困,崔老师经常去刘国军家访,为他买衣服买鞋子,还为他家去乡上争取了低保,让他继续上学,直到初中毕业。崔老师就是这样,时时为学生作想,在他的资助下,无数寒门学子得以继续学业,其中不乏后来成为社会各界栋梁之才的佼佼者。崔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生们的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二、撰写的论文:深耕教育沃土
作为一名教师,崔荣德深知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因此,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他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科研的热爱与追求。多年来,他结合教学实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撰写并在《中学语文》《科学导报》《素质教育报》《中学生导报》《未来教育家》《人民教师》《今日教育》《进展》《科学咨询》等全国三十佘家教育刊物公开发表了近60余篇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涵盖了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乡村教育现状与对策以及中小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不仅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也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其中,《龙门阵语言教学尝试》一文更是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为乡村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除了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外,崔老师还独自完成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等5个国家级重点课题,这些论文的发表和课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
三、出版的书籍:传承文化薪火
除了撰写学术论文外,崔荣德老师还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专著的编写工作。他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与理解融入笔端,创作出了多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集和教育专著。其中,《低处的树说》《梦回唐朝》《逆光行走》等诗集以其真挚的情感、新颖的意象和质朴的语言赢得了广泛赞誉;而《六瓣文德书(我的作文秘笈)》《杏坛漫步》《山中,铃声为谁而鸣》《崔老师谈小学生作文》等教育专著则以其系统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帮助。这些书籍的出版不仅丰富了我国教育文化宝库也为崔荣德老师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成为了一名名至实归的乡村教育家。
时至今日,崔荣德老师共完成了8部诗集小说集和7部教育专著的编写并公开出版,在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六瓣文德书》(我的作文秘笈)获《人民政协报》《中华儿女》杂志社评为教育类作品金奖。2017年7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诗歌网在北京还专门举办了崔荣德《逆光行走》诗歌研讨朗诵会,该研讨朗诵会被中国诗歌学会收录在当年的《中国诗歌年度报告》,在文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获得的荣誉:实至名归的肯定
崔荣德老师在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他先后被重庆作家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等吸收为会员,并且荣获了“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重庆教书育人楷模”“十大师德标兵”“全国教研先进个人""全国语文教坛明星"“中国新诗百年最具活力诗人”“中国当代最美诗人”等众多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崔老师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所代表的乡村教育精神的颂扬。
特别是当他入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前100名并接受《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后更是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纷纷为这位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点赞喝彩,同时也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更深的关注。2023年10月,崔荣德老师被中国中央电视台CCTⅤ《艺术名家》《艺术传承》栏目组聘为特约艺术顾问,这标志着崔老师的艺术成就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
五、专家的评价:德才兼备的典范
崔荣德老师在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引起了众多专家的关注和赞誉。他们纷纷表示,崔老师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不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更在师德师风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专家们指出崔荣德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他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师风范。这些品质不仅让崔老师成为了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更让他成为了同行们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37年的底层艰苦生活,崔荣德老师在饱受人生风风雨雨煎熬的同时用诗意的执著与命运抗争中,仍以仁爱之心,张开教育和文学这两扇翅膀在乌江边飞翔,人们很难想象,这个苗族诗人,这个乡村教育家是怎样从贫困家境中忍受磨难到扎根底层生活承受一切该来不该来的委屈,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
如今,崔荣德老师已成长为酉阳乃至全国教育领域的一颗璀璨星光,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照亮了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推动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崔荣德老师能够继续在教育和文学领域发光发热,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