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不忘根,小鸟恋天空
——我与内蒙古文联的故事
作者:常耀宗
在我的文学生涯中,有这样一个组织曾接纳过我、助力过我、推荐过我,它对于我来说,情深恩存义重,值得我永远铭记。
亳不讳言,内蒙古文联就是给我的文学带来温暖和力量的一个组织,它让我在迷失的某个路口找到了处所有了归依。
怎能忘,就在我进入地市级作协,摸爬滚打几年再也突围不出去的时候,从远方传来一个声音为我指点迷津:向内蒙古作协进军,那里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我听从忠言,于2011年春天带着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散文集《心域无疆》找到内蒙古文联作协,当我向工作人员说明我要加入内蒙古作协的意愿后,她们让我回去等待,等待,一等待就是八九个月。就在我对此不抱什么希望时,十二月下旬,我倏忽被告知入选内蒙古作协会员,当时我心里那个感动呀,不亚于歌伦布发现新大陆。未久,我收到了内蒙古作协会员证、采访证,打开证件上面有我的名字、编号、入会日期,至此,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终于加入了区级作协会员,这说明我在文学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前方如花的风景正在向我招手。
真的,我应该感谢内蒙古作协,不是它,也许我只能在地市级作协层面原地踏步了。内蒙古作协对我的引领,正值我迷茫无助时,循着它投来的这束光亮,我认清了方向,在文学路上得以继续前进。我把内蒙古作协的这片情记在心上,温暖如春春常在。
此后,内蒙古作协给我寄来《内蒙古作协笫七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草原》杂志,让我享受到了作为一个会员应有的待遇。从2013年起,我又收到了由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作协承办的《草原文学》报,在报上凡是我在区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文章、获得的奖,都可通过该报作家在线版作家速递栏目宣传出去。2014年2月,经内蒙古作协初审,内蒙古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内蒙古大学三方组成审定,我被内蒙古大学第五届文研班暨文艺评论研究班录取。3月,我带着行囊去报名并入住内大宿舍。本以为在此可以好好学习一年,孰料我刚铺好床躺下没几分钟,就接到旗分管领导电话,他让我速回,原因是我负责的当地报纸编辑、出版工作离开我运行不起来,万般无奈与不舍中我又卷起行李走人。虽然说我个人末能参加那次培训,但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们的作协从那时起就在真正的干事,它想培养、造就大批文学人才的初衷始终如一末有改变。
也许是有了内蒙古作协会员这个基础,亦或我想二者兼顾,2018年,我向内蒙古评协提出入会申请,结果我又如愿以偿。同年,由内蒙古评协引荐,我的文学评论文章《艾平与草原》首次在《草原·文艺论坛》发表,随后《留白,风景这边独好》《一根烟在黑暗中咳嗽》《重返故乡的精神抒写》等文章相继而上。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全仰仗内蒙古评协的悉心栽培。而我,就是在它的培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譬如,2019年我的文学评论文章《<毛乌素绿色传奇>的文化意义》被内蒙古文联、内蒙古评协评为第二届内蒙古文艺评论推优活动优秀作品。同年,我又被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网评为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2019年度达人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来都是内蒙古评协如雨润我无声的结果。
真的,我应该感谢内蒙古评协,不是它,我不可能拥有更多机会在区级层面发表文章和获奖。内蒙古评协助力于我,正是我吃劲、流汗之时,我凭借内蒙古评协给予的动力,坚持走,拄着思绪走,看太阳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我把内蒙古评协的这份恩藏在心底,芬芳如夏夏满园。
当然,与内蒙古文艺评论界的一些资深评论家相比,我还相差十万八千里,水平亟待提高。如是,从2022年开始,我积极参加内蒙古文艺评论骨干培训班,不仅获得了前沿黄金信息,而且大开眼界,识得文艺评论的汪洋大海海水很深,要想在此间扑腾几下,必须修炼好浮水之功。因此,订阅相关报刊、杂志,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把梦系在帆顶,把希望蓄进船舱,依然航行!
2022年底,经内蒙古评协推荐,2023年3月,我正式入选中国评协会员,这不啻春天炸响一声惊雷,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之后,随着收到中国评协会员证、交纳会费,获赠《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参加中国评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会员网络专题培训班、第四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网络培训班,我这才如梦方醒,感觉回到了现实。2024年3月,我再次获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2023年度互动与传播达人称号。5月,我的文章《圆梦回家,启程出发》在“我与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主题征稿”活动中被选用,刊发于中国文艺评论网专栏,并入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十周年主题征稿文集。我知道,这一切得来的背后是我受益内蒙古评协的结果,是我步入起点更高、平台更广阔的国家评协的结果,真可谓“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我把内蒙古评协这种义留存心间,丰盈如秋秋无限。
其实,无论是内蒙古作协让我走进了内蒙古文联的大门,还是内蒙古评协让我真正成为内蒙古文联的人,归根结底,如果没有一个个协会如树根般的提供营养,哪有我今天这片绿叶?如果没有一个个协会似天空一样的广阔放飞,哪有我今天这只小鸟?推广开来,70年来,内蒙古文联以平常心投入组织、引导、服务,甘为人梯,默默奉献,为繁荣内蒙古文艺事业,培育文艺新人竭尽全力,传帮带出一大批文艺人才,助推他们迈上了更高的台阶步入了更好的环境,令他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明天。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九九归一,内蒙古文联就是大树、就是天空,就是阳光、就是雨露,就是大家庭、就是学校,没有它的扶持、培育,就没有我们各自的今天。所以,为了它、为了我们自己,请大家储藏如冬冬闰余,为再次远行加油吧!
时值内蒙古文联成立7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上我最诚挚的祝福!
[作者简介]常耀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察右前旗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