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正在适应高中生活
文/宇腾
毫不意外,中秋节女儿只放了一天假。对于高中生来说,放假就像东北虎,属于珍稀品种,数量愈来愈少。
回到家的女儿特别兴奋,她甚至准备了话题大纲来和我们诉说在校两周的生活住宿以及学习情况。
关于三餐,女儿的评价是不如她的初中学校。女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再也不骂六中了”。放假了,她最想吃的居然是学校门口的烤冷面和鸡肉卷。不过高中饭菜胜在种类繁多,口味齐全,无论好吃不好吃的吧,只要干净卫生,能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能量和营养,就够了。
虽然是第一次经历住宿生活,但是女儿已经适应得很好。听得出来,她和舍友相处得非常融洽。用她的话说:她们几个寝室因为分食了一箱由于室友的遗忘在第二天即过期的酸奶而成为“经历过同生共死”的舍友。
学习方面,女儿基础不差,而且暑假去过辅导班,因此我们并不担心。但是第一次的“间周考”(隔一周考一次)说来就来,打了女儿一个措手不及。她说很多知识点还没背过,这次肯定得考砸。——考砸就考砸,我们完全不在意。现阶段我们最牵挂的是女儿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生活节奏,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算得了什么呢?考得好能怎样,考得不好又能怎样?
八月十六,女儿返校后的当晚,我们以为女儿不会打电话,不到十点就睡了。然而10点多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我们很意外也很高兴。女儿说:“妈妈,跟你们报个悲(悲伤的事)”
原来是间周考的成绩出来了,女儿的声音听着还算平静,她先说了下她在班里的排名,以及每一科的分数和大体位次。不算好但也并不很差。说着说着女儿突然有了一个停顿,我们有些担心她。女儿说了她的那句经典台词:“一开始觉得也没什么,但是听着你们的声音,就有些难过。”
然后女儿感慨了一句:“高中的学习可真卷啊!明天开始发奋图强了!”
我们知道,女儿这是不甘心。不甘心是好事,可以激发她的进取心,让她变得更强。但是我们又怕她因为太过要强而情绪低落,不能很快地走出来。
还好,第二天中午她又打来了电话,这次是跟她妈妈报告好消息:“学校又可以探望和送饭了!”
真好!一方面是女儿的心情完全没被这次考试成绩牵着走,一方面是我们又可以每周日去看望女儿了,想想就开心。
女儿入校一个月,方方面面适应得不错。我们很欣慰。我以为别的孩子也一样会很快地适应。然而我发现自己错了。
我接触到了一些消息,这些消息一度让我震惊。我认识的一个初中成绩特别好特别稳定的学生,竟然出现在“想休学”的名单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原本进了最好的重点班,一段时间后,可能因为压力大,转到了一个普通班。这我可以理解,毕竟有句话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但是这才多少天啊,怎么突然就“想休学”了呢?而据我掌握的情况,休学已经不只是“想想”,甚至已经是不可挽留了……
在这个普通班,她的学习成绩肯定可以做到一骑绝尘,不应该再有压力。我的猜测是:时至今日,她依然不习惯住校生活。考虑到下一届高中生去老校区就读,可以选择走读和住校,因此才做出了这个让人唏嘘不已的决定。——当然真实的情况我并不了解,可能另有隐情。我只是觉得很遗憾,也有些难过。
除此之外,学校前段时间还开除了一个,留校察看了一个。有个学生直接退学了,还有的学生被强制回家反省三天,有的学生请假若干天。无论什么原因吧,这些都属于没能很好的适应高中生活的学生,让人感慨。
按说,从全县七八千名孩子中脱颖而出的这2600名都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然而上高中伊始,他们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都休学退学了。作为家长,我觉得我们必须警醒。
孩子的成绩足够优秀,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否足够强大呢?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学习之余,应当尽可能地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毕竟,他们今后需要面对的风风雨雨,比我们那时候,更大,更猛,更烈。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