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喜看都匀邦水“农文旅”融合

1 2024年4月3日下午黔南罗氏文化交流中心筹备组实地考察金钟山。(摄影:罗显康)

 

喜看都匀邦水“农文旅”融合

 


作者:罗祖文(贵州)

 

邦水,是我生命的热土,无论我走到哪,我心中永远热恋着她!

应邀请,我于2024年12月4日下午驱车前往故乡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栗木寨,参加由邦水村党支部栗木支部支书、十二十三十四组组长以及有关老组长、乡贤寨老组成召开的会议,以“构想邦水金钟山旅游业”为主题,讨论开发金钟山旅游,旨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文化和旅游(简称“农文旅”)的协同发展。应该说,这个会议诠释邦水村组干部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行动。激动的心情,我不由得把所见所闻整理给大家分享!

 

文化,为乡村旅游“点睛”

 

都匀,唱响“山水桥城·光影茶都”“文化匀城,光影茶都”旅游品牌。素有“高原桥城”之称,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美丽富饶、山清水秀,是人们理想心住的圣地,是安家乐业的好地方。

邦水,有一座山叫金钟山。它的海拔并不算高,山顶上残留有以防敌人入侵筑起战争城墙。站在山峰上,极目四望,无遮无挡。能感受到畅快的自由,饱览邦水风景,一览无遗,尽收眼底。喜欢刺激人们,向往高不可及登上大山,如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山腰“阶梯”旁有一口井流出来的水,洁净似冰,清凉如雪。据寨邻老人介绍,寨子上如有老人生病快去世的时刻,只要派人到山腰取回一滴水来喝,老人顿时清醒起来,这水真有点赋予神福。而今,寨子上的老人,看到金钟山,就自然而然会念道:“井水清清救活命,树木郁郁长旅途。”

金钟山连接着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岭,蜿蜒盘旋。远处一看,整个山形好似动物,恰如一只卧伏大老虎,“虎背”是长满了树,树木葱茏,有曲经、恬静、幽雅。走在山梁上,犹如踩在宽宽的虎脊上,令人不寒而栗,就是一方神秘的地方。

山脚下,有早期在“邦水文明乡”怀抱的栗木寨、平寨、胡家寨,以及“九庄十八寨”。有平浪、凯口、石龙、凯酉、林荫、邦水一带等罗氏家族,原修建罗氏祠堂旧址。

与金钟山相望,有一面山引来不少凤凰故称“凤凰山”,有一座山顶上不少老鹰飞来飞去故称“老鹰嘴”,有一棵大栗木树在寨子前面田中间和寨子背后有众多栗木树故称“栗木寨”,有主峰海拔1738米的都匀第二高峰螺丝壳(第一高峰斗蓬山,是苗岭山脉的南段,主峰海拔1961米,与梵净山雷公山齐名,为贵州三大名山之一)。

相对全村来说,栗木寨是一个大寨子,有140多户罗、彭、刘、陆、方、王、曾、陈、雷、杨“十大姓氏”人家。十三组组长罗祖鹏创办的“邦水栗木寨传统木甑酒厂”。罗振亚(原名罗黄香)、罗祖文两位老师为集体争荣誉的同时,个人获得国家级(国家部级)表彰。罗祖文热爱写作,忠实于生活,尽量采用原汁原味、土得掉渣儿的庄稼话,2024年1月28日被贵州省都匀市作家协会授予2020一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称号(唯一获奖者)。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王开碧为其宣读表彰奖励决定和颁奖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布依学会文学创作研究会副会长、都匀市作家协会主席杨启刚为其颁发都匀市作家协会“年度优秀会员”荣誉证书!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鲁谷峻老师为其馈赠书法“文以载道”,即:取姓名中的一个字“文”,融入句子里,构思巧妙,表达一位感受都匀欣赏都匀的书法家,对都匀作协会员创作成果的感概!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寨子,凤凰在这里流连忘返,人们在这里寻找乡愁。2024年3月2日都匀市作家协会选择在栗木寨拉开助力乡村振兴采风战幕,全体人员和特邀嘉宾31人深入当地进行采风,用文章(诗)赞美栗木寨,宣传栗木寨,为栗木寨提炼特产之寨、文化之寨、故事之寨、礼仪之寨、布依之寨、山歌之寨、教师之寨、艺术之寨“8个之寨”,令人心驰神往。

栗木寨高度重视古文化遗存的挖掘工作。从“活”起来的文物,看文明担当,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名人雅仕出现不少。

2003年,组干部动员大家把寨子背后新沟当石板桥基本完好的2块清朝科举进士石碑坊(又称“韦子”)抬来立在寨子(现十二组)门口,每块中间有2个四方洞,用来穿上横木,让旗杆插入,旗帜飘扬,赋予重要的德性期待。那个时期,寨子有取名罗上甲、罗上奉两位人物,因有文化去考状元,黄帝说不准带“上”字的人(姓名)报名,只能黄帝在上,其它只能在下,后他们分别改为罗奉甲、罗奉恩。维护“韦子”也是纪念两位老人丰功伟债,意思劝后人莫负好时光,未来的日子,多读书,读好书。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等言诚不虚。可以说,古代栗木寨人有着很强的状元意识,为考上科举进士尽而考取状元有举旗之说。

2022年10月21日正值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栗木寨“罗氏祠堂”、栗木小学旧址幸存留下最小2个约0.6米高石狮子文物,通过人工合力抬、电动车托运,放置在第十二组门口停车场要道两边,意思是镇宅护院、招财进宝、彰显尊贵。当天,村民们用水喷射文物,清扫周边环境,给狮子绑红绸,系大红花,不仅倡导新乡贤文化,更多是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村民内在自觉要求。

不仅如此,在绿茵湖街道办事处重视和邦水村一班人的指导下,栗木寨通过集资,修建2个停车场、文化活动中心在当地屈指可数。

第一个车场位于第十二组门口,时任第十二组组长罗龙本、第十三组组长罗维海。2014年6月修建共发动99户人家共集资39600元(每户集资400元和爱心人士捐助),投工投劳1200个,回填高2米11200方。都匀市交通建设营运有限责任公司、绿茵湖邦水社区、江西宜春通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以及外出工作和私人车主参与到捐赠活动,解决了在施工建设中所需水泥、砂石,配置了停车场照明灯以及广大群众文娱活动所需乒乓球桌、篮球架。停车场可容纳50辆。2014年6月29日竣工典礼仪式上,群众在寨门口建起功德碑。贵州文明网、贵州手机报、都匀新闻网、都匀市精神文明信息以《都匀市“栗木寨停车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题给予宣传报道。

第二个停车场位于第十三组门口。时任第十二组组长罗龙培、第十三组组长罗开勇。在1997年6月修建塘埂寨至栗木寨的水泥路面的基础上,2022年10月21日在塘埂寨至栗木寨的水泥路面一边加宽修建一段车辆交错避让车道,动员每户集资30元。2023年1月13日在避让车道上下方扩建,动员每户集资500元。停车场可容纳120辆。贵州文化网、贵州新闻等给予宣传报道。

文明创建不是一朝一夕,但必须只争朝夕,农文旅融合亦如此,高位推动至关重要。

2024年11月18日修建黔南罗氏历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筹备组召开启动会。2024年4月3日下午,“豫章罗氏入黔昌贵公宗亲联谊文化研讨总会”会长罗显康,副会长罗天涛、罗书香,秘书罗运福,成员罗玉祥、罗贤汉、罗显邦、罗绍奎、罗嗣等一众宗亲赴“罗氏祠堂”旧址金钟山进行考察调研。考察调研结束,一行人员与村组干部会合,提出乡村振兴方方面面,一致认为:金钟山这块地,面积宽敞,区位优势很好,山势走向极佳,交通较为便利,生活用水也极为方便,是拟建“黔南罗氏历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的理想之地。

此次,修建黔南罗氏历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筹备组到邦水金钟山实地调研,对于推动邦水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好乡村振兴路,以及“邦水文明乡”文明延续,将起着重要作用。

 

文明,一代代接力传承

 

金钟山,见证了“邦水文明乡”的解放和发展。

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

从《都匀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和有关资料写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年11月24日都匀县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11月底县委派杨东瞻同志等七位同志去接管文明乡(即邦水),杨东瞻同志是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人、南下干部、任乡长,其余六人是解放前夕参加革命的知识青年,他们在南京二野军大和赣东北干校受过教育和训练,提高了觉悟,满怀革命豪情,随军到达都匀。另外还有四名是铁路工人,也被派往邦水协助征粮工作。杨东瞻同志任乡长,带领工作队入村后,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1950年元月21日早晨,杨东瞻乡长带领八名工作队员,到该乡九组瓮朗村(寨)召开保甲长会议(保长相当于乡(镇)长,甲长相当于大组长),布置征粮工作之后,于上午11点左右,走到匪徒伏击圈内,遭到匪首邦水胡家寨的罗洪元(又名罗军,当了匪首后又改成罗四维,国民党炮校副官,1950年元月5日任湘桂黔边区反共游击第二纵队司令,1950年5月15日任湘桂黔边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都、贵、麻地区最大的匪首)、罗高元(罗洪元堂兄,又名罗亮之,当保长13年,当匪首后改为罗足彪,1950年5月15日任湘桂黔边区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谷江的潘治平(任过德化乡长、平塘县保警大队大队长,1950年元月5日任湘桂黔边区反共游击第一纵队司令)为首的五百多名匪徒的袭击。土匪叫杨乡长缴枪投降,杨乡长立即拔枪射击,土匪就用罪恶的子弹一齐射向杨乡长,杨乡长身中数弹后英勇牺牲(土匪还在杨的胸部砍击数刀,把尸体丢在瓮朗的黄家桥下),另外有五位同志在突围时牺牲,有两位同志被俘(这两位在当天夜里在半坡被匪徒碎尸杀害,丢在锅盖坡的山洞里)。八人牺牲后,为了维护邦水局面,1950年6月24日,都匀县委正式成立了赴文明乡的武工队,加强党的领导,开展工作,经历过将军坡、泡木寨的两次战斗,又于1950年10月9日至10月30日,历时20余天,由贵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潘焱指挥的参加部队有一三八团、一四0团、一五二团和军区警卫团,对土匪长期盘踞的巢穴大江、江洲、凯旋、瓮牛等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共歼灭土匪6254人,活捉湘桂黔边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罗军,湘桂黔边区反共集团军司令潘治平以及中队长以上匪首902人,缴获重机枪2挺,轻机枪4挺,各种长短枪2164支,各种子弹30000余发,手榴弹8578枚,土炮23门,还有其他大批物质。直到同年11月初罗洪元、潘治平被押送到邦水、谷江等地,经过公审执行了枪决(罗高元逃往广西天鹅方向,直到1957年才投降自首)。合围结束,都匀县人民政府任命王可荣同志为文明乡乡长。为永远纪念杨东瞻等烈士,1951年12月7日文明乡广大人民群众召开追悼大会,悼念杨东瞻等烈士,并建立了烈士纪念碑(安葬在邦水场坝门口那里只有当时遇害的五位同志,因为姓李的铁路工人被家人运回另行安葬,两位被俘的同志被秘密碎尸,后来未找到尸体),将邦水生产大队命名为杨东瞻生产大队。

2011年,都匀市在广惠街道西园村(原小围寨街道凤凰村)凤凰坝都(匀)丹(寨)公路南侧新建都匀市烈士陵园。将原东山散葬的123座烈士墓和9个乡镇、办事处45名零散烈士墓整合至新建的烈士陵园内。其中,杨东瞻烈士在都匀市烈士陵园左区7排7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铭记历史,唤醒红色乡愁,以先辈先烈为镜,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要拿出闯的勇气和创的智慧,突破层层障碍、解决种种困难,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份优异的答卷。

在文明创建中,邦水村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至直而下以实际行动营造更加宜居美丽的村庄生活环境。

邦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树圭介绍:

邦水村2017年12月21日被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荣誉称号以来,强化政治引领,加强班子建设。依托当地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聚焦群众需求,增进百姓福祉。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想方设法帮助村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让村民感受到为民服务的关怀和温暖,高起点、高质量推进文明村、文明寨、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文明,享受文明。

邦水村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森林绿地建设等6个方面、25项指标达到标准,2019年12月25日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都匀市唯一获得者)。

邦水村拥有如诗如画的流金洒银的山水。国有企业的参与,解决了一些当地人们想做而没有能力做成的事情,破解了当地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弱、示范项目建设融资难等瓶颈问题,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辖区的都匀市绿茵湖产业园区依托绿茵湖、邦水河、四方滩、螺蛳壳等自然景观,逐步完善配套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区域招商引资工作也带来前所未有的稳步推进。如:黔桂铁路都匀货场、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绿卡能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新山地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都匀东方机床有限公司、都匀绿茵湖云湖广场、都匀首座摩天轮游乐园、都匀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都匀市第三幼儿园等迁至邦水(绿茵湖产业园区)及投入建设使用,环境优美,实现了园区吃住游玩等教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交通便利,环境很好,更加让村寨男女青年就地打工,挣钱的渠道多,种地不需交税还有补贴能拿,乡村公交与产业、旅游、物流融合发展,也连通着乡村振兴和产业致富路,生活更加越来富裕。

 

共识,为乡村旅游搭好“框架”

 

2024年12月4日下午“构想邦水金钟山旅游业”会议是受邦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树圭委托,新任十三组长罗祖鹏在自家中主持召集召开,有邦水村党支部栗木支部支书罗敦刚、十二组罗龙培(在外)、十四组罗敦兵,往届组长罗甲、罗宇江,乡贤寨老罗龙畅等代表参加。会议形成共识要点征求意见于次日早上及时发到有关群,大家心中涌出一股热流,应该说,通过大家努力和向往,旅游胜地的日子越来起近,翘首以待。

讨论热烈,畅所欲言。

金钟山脚下还留存有明代科举进士两块石碑,其中一块的一面刻有能看到“咸丰己未岁”5个大字,囊括早期邦水及栗木寨的历史文化教育,充分显示了寨民工匠的精湛技艺,沉淀了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

金钟山脚下1938-1958年“罗氏祠堂”、1958-2008年栗木小学旧址还保留民国二十七年捐建该祠堂名单石刻碑。能激活这块土地的合理使用,将成为当地村民共识,也成为当地农房风貌提升典型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邦水村金钟山旅游景点”选址位于贵州都匀毛尖茶产业聚集区、著名的邦水“金钟山”山脚下,可谓风水宝地。从市区通往四方滩景区,可与景点连成一线,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旅游观光不可多得。

……

构想旅游业,形成共识。

一是开发金钟山顶峰观光旅游。修建梯子路,让游客逐级登上山顶观看观望台,站在观望台又可观看邦水全貌及都匀市区。

二是开发金钟山穿越森林旅游。金钟山后面尤如一只老虎背,游客登上金钟山顶峰观光之后,可又在老虎背穿越栗木大森林,享受自然,前往“四方滩景区”。

三是开发金钟山村史馆旅游。通过对修建房屋的合理布局,融合教学、展示、研讨、阅读、会议等功能。陈列历史价值的罗氏堂号“忠孝堂”扁额和族谱,历代名士名儒墨迹,以及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发挥其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巨大作用。

四是挖掘发金钟山紧密相连的文化。打造与金钟山连成景点的清醒井、鸡龙滩一碗井、老银上石板路、老鸭嘴、凤凰山、银洞坡、白岩洞等各观光景点;架起垄米冲与三豆岩之间索道;挖掘邦水“阁边是阁边,朗里是朗里”“吃在塘埂,睡在平寨”“九庄十八寨,九股井,三十二台阶,三堡搭二狮,三步两拱桥,两条倒水沟”“金钟扑地不出头,美女梳妆下彩流;蜘蛛牵丝拦路网,蜜蜂气死在路途;一根金线吊葫芦,天鹅抱蛋在沙洲。”等民间民族文化;挖掘有钱人“胡赵二”住扎老银上无恶不作故事,罗氏家族“傻将军”故事,解放初期围歼都匀土匪司令“罗大炮”三千残匪,以及“铁壁合围”大“扫荡”剿匪故事;恢复金钟山半腰原用石板铺就从上至下“为人民服务”五个闪光的大字。

五是挖掘物质文化和“非遗”文化。叶茶加工、花袜垫、刺绣(背带、鞋、鞋垫、枕头、童冒、绣花荷包和围腰)、山歌以及剪纸、木雕、瓦厂等传统手工艺;历代名人书画艺术和酿酒技术;酸汤鱼、稻草狗肉、棕子、酸菜等风物特产、风味小吃;刘家桥、湾河桥、青瓦木房、四合院等建筑文化;朗里石门湖(今四方滩景区,石门坎水库)“神泉”(拜了山神石门开,金银财宝滚进来)、“瑶池”“处女湖”“石街梯”“七仙女下凡到四方滩沐浴戏水”(逗妹岩、逗妹歌、失恋歌、光棍歌)、仙人桥(天生桥)、杨家冲古驿道、古战场等俗语、民间故事;栗木寨百年白果树等自然文化;“罗氏祠堂”根亲文化和家训;现代铁路、高速公路、都匀上省城贵阳的古驿道等精神文化;东山仙人洞等喀斯特地貌;“三月三”“六月六”姑娘们千针万线巧手绣织的爱情信物——花包(布依语叫“德东”,译为把我心交给你);“浪哨”“提亲”“订亲”“结亲”“回门”;拉迓哥、开柜抢红蛋、滚床、谢厨、搭桥仪式中的蛋俗(一种在行人常过路上搭、另种在内房门前搭,其目的是求子、保命)、年轻人碰彩蛋(含碰彩、中彩之意)等文化习俗;写水字、绘画等文化艺术;哨呐、木叶之歌等演奏技巧。

讨论提出,提交报告和建设方案,包括建筑的设计、建筑费和维护费,争取列入有关旅游项目建设工程,族人捐资,社会捐赠,争取相关部门补贴。相关建筑风格与当地文化和历史相符合,包括修复建筑,完善配套设施,新建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室、构票厅等配套设施,方便游客参观。

一景一物,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多方采集、挖掘,组合导游解说词,搭建起一座座情感之桥,讲好每一个故事,让一代一代地传承。

凡是到过都匀邦水的人,无不为邦水河的妩媚多资所倾倒,更羡慕得天独厚,拥有两过冲(杨家冲、垄坝),犹如卧伏老虎的金钟山。

 

点赞,刷新乡村文明新高度

 

乡村振兴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有句古话“头上三尺有神明”,共产党人的“神明”就是对信仰的敬畏,对法纪的敬畏,对组织的敬畏,对群众的敬畏。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邦水村把村民“心上事”当成“上心事”,凝心聚力助振兴,配合建设“黔南罗氏历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和“构想邦水金钟山旅游业”吃了秤砣铁了心。“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我们不放弃,还在争取”“全力以赴解决最后一公里”村主要领导表示持续做好农文旅融合“大文章”。

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准则。从需求来看,旅游是人们追求身体和精神双重愉悦的过程,是一种满足社会需求的文化现象。

宣传与不宣传大不一样,激活乡村活力离不开宣传。

“构想邦水金钟山旅游业”以及“农文旅”融合发展,引发共鸣,人们兴奋不已,总想做点什么,发表不同意见,言之有物,起着画龙点睛作用。

1.网名“明天更美”——罗灿香:旅游开发是有意义的,我们家乡条件风景那么好,我们朗里坝上上长坡头隔壁还有个仙仁洞,可问罗树圭领导都知道在哪里,他也应该知道的。

2.网名“好爱食品”段建君:有需要我可以帮搞点资源。

3.网名“老山羊”:邦水的粽子在都匀很有名气。

4.网名“方哥”:邦水有好多小景点值得发掘一日旅游产业,就需要像你这种人的推广。

5.网名“跟着北斗星”:罗氏家族支持!我们是甲壤的罗氏家族,望重逢相聚。

6.网名“阳光温暖你和我”:在有都匀这名称的时候就有了我们大邦水的名称,历史应该和都匀同时存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图是在贵阳搏物馆里面的。那么多乡镇为什么只标了我们邦水昵?在当时都匀府通往省会城市,及云贵川的重要性茶马古道应该走杨家冲吧!

7.网名“明天更好”罗灿香:我是朗里的,听老人们说杨家冲这条路是通往贵阳方向的必经之路,前辈们抬粮上贵阳上交就走杨家冲这条路,这条必经之路存有很多文化历史的故事,要后人们去挖掘。不过现在修建石门砍水库己经把这条路淹没了。如今的四方滩也是一个最好开发的景点,山青水秀,鸳鸯成双成对,山美水美,真是人间仙境,希望家乡人民共同努力,引进外资,打造我们的家园。

8.网名“文君”:为民做有益的事,你们是传递正能量的人,你们是最棒的!

9.网名“林行天下”:昨天我收到信息,也期望你们能坚持一下,毕竟我们罗氏家族那么多,辛苦你们。

10.网名“阳光温暖你和我”:家乡的建设,打造乡村的美丽,靠有人宣传,有人作贡献,有人付出,才能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更美,加油!

11.网名“有缘无份”:我也是邦水罗家。

12.网名“心累”:哥哥们,好样的。

13.网名“龙背山老头”罗达拥:弘扬和根植布依民族文化,祠堂可凝心聚力,建立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发展祠堂民俗礼仪服务,助推地方农旅产业经济。

14.网名“方坡绿草地”:先参考邻近州的管理模式,办出有不一样的特色文化!

15.网名“不倒翁”罗忠恩:一篇好文章,一个大项目,既搞旅游开发,又传承民族文化。

16.网名“南飞雁”莫绍贵:有机会我们去看看。

……

有的用特殊方式表达对家乡建设的热爱!

网名“明天更好”罗灿香女士以诗意共远方,在抖音平台称道“金钟脚下大祠堂,罗氏家族永不忘。民族生存的希望,曾育很多壮元郎。古人智慧来指点,后人挖掘来宣扬。风水宝地金钟山,永保帮水民安康。旅游开发好景点,四方滩上看鸳鸯。”才气十足,声韵和谐,光茫四射,表达对贵州都匀家乡绘就高原“丰”景的关注。

网民“金阳奶奶”不知姓名的女士在抖音平台上说道“我也是邦水一员,想尽一点微博之力,捐款在哪里捐,我捐1000元。”表示与家乡的心灵永远相依相伴,希望为国家和民族做一点事情,展现了远在他乡殷殷赤子之心!

 

2024年12月6日晚上,贵州邦水栗木寨


2

2024年12月2日下午作者走进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植物园旅游观光留影。(摄影:罗时辉)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布依族,60后,中共党员,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人,1982年7月毕业于都匀民族师范学校。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在中国民族教育、国家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贵州日报、贵州工人报、贵州教工、贵州省散文微刊、贵州文化网、作家网、书香神州、广州文艺、今日头条、搜狐网以及黔南日报、都匀晚报、今日都匀等国内公开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文章达两千余篇。于2021年2月贵州省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退休。现为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2024年1月28日被贵州省都匀市作家协会授予“2020—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称号(唯一获奖者)。现居贵州都匀金麒麟财富华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