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支笔,书写岁月华章
陈宝林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三支钢笔,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人生的漫漫长路,它们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我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见证者,承载着无尽的回忆与情感,让我在时光的流转中,始终铭记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
第一支笔:童年的磨砺与成长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正坐在小学的教室里,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突然,一声惊呼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同桌的同学慌张地发现自己的钢笔坏了,却怀凝到我头上,他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哭着指责是我弄坏了他的钢笔。我百口莫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事情闹大。放学后,父母得知此事,没有丝毫犹豫,拿出卖了几天鸡蛋攒下的钱,去赔了那支钢笔。那是他们辛苦劳作的成果,却因为我的“过错”而付诸东流。
然而,父母并没有责怪我,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宽容与理解。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说道:“孩子,犯了错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勇于承担责任。”母亲则微笑着,带着我走向了大山深处。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雪花纷飞,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冰封。我们来到了山上,开始砍麻黄草,一种珍贵的药材。那是一种无比艰苦的劳作,寒风刺骨,手脚冻得通红,每一次挥动镰刀都像是在与命运抗争。但母亲始终陪伴在我身边,她的鼓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房。
整个寒假,我每天都坚持和母亲一起上山砍麻黄草。那段时间,我仿佛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每一次的疲惫与疼痛都在磨砺着我的意志。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用卖麻黄草的钱买了一支崭新的钢笔。当我握起那支钢笔时,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成就感。那是我用汗水与努力换来的,它不仅仅是一支笔,更是我童年成长的见证,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学会承担责任与坚持的象征。
第二支笔:青春的荣耀与梦想
时光飞逝,我考上了县第二中学,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地方。那年,恰逢建国30周年,整个小镇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的氛围中。瞻榆镇党委政府和通榆县文化馆瞻榆文化分馆联合举办了一场国庆征文活动,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那些日子,我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用笔尖描绘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倾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聚着我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终于,征文结果揭晓,我荣获了一等奖!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云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喜悦与自豪。当我从颁奖台上接过那支钢笔和笔记本时,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那是对我努力的肯定,是我青春岁月中最闪耀的勋章。这支钢笔一直陪伴着我读完高中,它见证了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每一次用它书写作业、记录笔记,心中都充满了力量与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支笔,更是我青春岁月中荣耀与梦想的象征,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第三支笔:奋斗的激励与担当
岁月如歌,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工作岗位,调到了通榆县计生局。在这里,我用笔记录着身边的故事,传播着正能量。有一天,我写的一篇稿子被《中国人口报》采用,这在白城市还是第一次。消息传来,整个单位都沸腾了,时任白城市计生委主任高度重视,委派宣传科长亲自给我送来了一支钢笔。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宣传科长走进我的办公室,手中拿着一支精致的钢笔。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支笔是对你的肯定,更是对你的期望。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我接过钢笔,心中充满了感激与责任。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用笔记录着生活的点滴,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我的文章不仅多次发表在《中国人口报》上,我还被聘为特约记者。这支钢笔,成为了我职业生涯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奋斗的岁月中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担当。
钢笔,永恒的记忆
如今,时代飞速发展,电脑、键盘取代了钢笔,成为了人们书写的主要工具。然而,这三支钢笔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为我一生的永恒。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陪伴我度过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支笔都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回忆,每一次回忆都让我心潮澎湃。
回首往昔,那支用汗水与努力换来的钢笔,让我学会了承担责任与坚持;那支在青春岁月中获得的钢笔,让我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奋勇前行;那支在奋斗的道路上收到的钢笔,让我铭记责任与担当。它们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财富,是我成长历程中永远的回忆。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三支钢笔赋予我的力量,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三支钢笔都将永远闪耀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一生的永恒记忆,激励着我不断追求卓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作者简介:陈宝林,蒙古族,1962年生人,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退休教师,喜欢新闻摄影和文学创作,40多年如一日,勤奋笔耕,在国家、省、市、县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各类稿件5000余篇。先后被吉林省计生委和省人事厅记三等功,被通榆县委、县政府记大功两次。连续三年在“中华大地之光”全国征文比赛中荣获第二、三等奖。被中国农民报协会授予全国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称号。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宣传先进个人、全省教育系统上报信息先进个人。被吉林省高校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校报资深编辑,吉林省高校优秀新闻工作者。被吉林日报授予通联工作突出贡献人物、优秀通讯员,荣获《吉林日报》终身荣誉奖。被白城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全市“十佳新闻工作者”。被省评为全省劳务经济宣传先进个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8年被评为“吉林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参加国庆观礼,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国家领导人接见。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