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征稿信息 > 正文

《汉语地域诗歌年鉴》创刊号征稿启事


《汉语地域诗歌年鉴》创刊号征稿启事


 
要求:
 
征稿、组稿时间为2017年10月至12月底。2017年创作或发表的力作两首,提倡短诗,行数不限。年度诗学文论,每篇万字以内。本书不收费,也暂无稿费,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入选作者有样书。学术编委有组稿、荐稿的权力。收稿信箱,myb0451@sina.com
 
书名:
 
《汉语地域诗歌年鉴》
 
书名解释:《汉语地域诗歌年鉴》,由四个关键词组成。
 
“诗歌”,指以现代汉语为语言所创作的当代汉语新诗,不包括以汉语写就的旧体诗词等,本书一般不包括以现代汉语为语言所创作的散文诗和以现代汉语为语言的汉语翻译诗歌。
 
“年鉴”,含有年选、年编、年度选集之意,一般一年出版一部,以600页大32开的篇幅呈现上一年度(相比于出版年份)汉语诗界诗人们所创作的杰出诗歌、理论、评论、言论以及重要民刊中的诗歌、评论/理论/言论等。
 
“地域”,本年鉴的地域既包括传统的以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海外汉语地区)为分法的大地域,也包括市、县一级的小地域,本年鉴地域的下限是县级,采用大地域结合小地域的全地域编辑法(绝不求全,以诗歌定地域),以最大限度的呈现汉语诗界各地域诗人们的创作和活力,呈现大中华锦绣山河和人杰地灵之方方面面与枝枝叶叶。
 
“汉语”,本年鉴囊括全球汉语诗歌创作的精华,包括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以现代汉语为语言所创作的新诗等,因此地域范围并不只局限于中国大陆,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大中华诗歌界,因此,选取比较学术的“汉语”一词为年鉴之统领,进而放弃了“华文”“华语”这两个带有一定历史遗存表达的名词。我们相信,“汉语”一词的中立、学术和科学,将会使本诗歌年鉴更为开放、平和和纯粹。
 
年鉴工作人员构成:
 
学术顾问:二到三人。由汉语诗歌界当代巨擘担任。
 
主编:马永波
副主编:三到六人。由认同本年鉴编辑思路,愿意为本年鉴无私工作同时又和年鉴主编友谊深厚、共进共退之汉语诗界知名诗人等构成。副主编负责诗歌、民刊的收集编辑整理、诗人之间的通联、地域之间的沟通、诗歌稿件初选等具体工作。
学术编委:三十到六十人,由汉语诗界知名诗人、评论家等构成,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意愿,每年可能会有细微变动。学术编委和各地域挂钩,主要工作是遴选年度本地域诗人之诗文等,并和副主编、主编、各编委等联系,负责本年鉴之有关编辑工作。学术编委选送的稿件必须有原作者授权。
 
年鉴内容:本年鉴共包括四部分——
 
地域诗歌。以地域为出发点和范围,编辑该地域内的年度诗歌,地域、诗人、诗歌三位一体式呈现。
 
年度文章。选取年度内有影响的理论、评论、言论等与汉语诗歌有关之文章,每卷年鉴一般选发文章不超过10篇,理论、评论、言论三位一体式呈现。
 
民刊选萃。选取年度内有影响之民刊所发之诗文等,民刊、地域、诗文三位一体式呈现。可机动使用。
 
新媒体年选。二三十页,委托几个编委选论坛、网站、公众号、博客。可机动使用。
 
地域诗歌约占全书总量的五分之四。根据各年汉语诗界之具体创作情形,本年鉴内容之年度民刊选萃、新媒体年选二分机动呈现,有则大力呈现,无则空缺以待来年。
 
年鉴出版方法和时间
 
本年鉴每年7月份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年10月至年底为组稿阶段,1月至3月为编辑阶段,3月底交给出版社,7月份见书。2017年卷将在2018年7月出版。
 
附加说明:
 
1、本年鉴并不弘扬狭义之“地域诗歌”。本年鉴之“地域”主要意在彰显中华之丰富和诗人之乡土归属感,进而弘扬爱国精神和爱家乡、以家乡为傲为灵魂归属地之中华传统桑梓精神。
 
2、本年鉴由主编统一负责,分权工作,民主集中,提倡义工精神,友谊大于诗歌,生活胜过写作。
 
3、积极倡导“难度写作”。对当代汉语诗写的浮泛化欲望消费倾向予以强力纠正,弘扬有精神高度、经验宽度和体验深度的纯正汉语诗歌。
 
4、欢迎有识之士随时加入编辑团队。
 
5、探索自媒体(微信、微信公众号、博客等)和传统出版(公开、正规的)之间的转化可能,为自媒体的书籍化而努力、摸索。
 
6、年鉴出版后,将适时启动如下奖项:
“年度诗人奖”(共三人,奖给年度写作成绩优异并有诗作入选本年鉴之汉语诗人):
“年度贡献奖”(共三人,奖给年度内诚心工作,大力支持,对本年鉴编辑、出版、活动、评奖等有杰出贡献者);
“诗歌奖”(共十人,奖给入选本年鉴之十位诗人之杰出诗歌/组诗);
 “年度理论/评论/言论奖”(共三人,奖给入选本年鉴之杰出诗歌理论/评论/言论);
 
本年鉴欢迎广大有识之士操盘和冠名上述诸奖项。
 
评奖委员会由本年鉴学术顾问、主编、副主编、学术编委和执行编委共同组成,各奖项由主编提名,众人隐名投票,票数多者得奖。上述所有人员皆可参加奖项竞争,以主编提名为主,为贤是举,举贤不避亲。
 
年鉴编委会,2017年9月21日
 
年鉴编委会
 
学术顾问:
 
孙绍振、周伦佑
 
主编:
 
马永波
 
副主编:
 
远人、董辑、邓荣成、庄伟杰、王桂林
 
学术编委:
 
黑龙江(韩兴贵、佳然、徐元正、古剑、张雪松、王曼、郑敏)
吉林(郭力家、阿未、张晓民)
辽宁(东来、川美)
内蒙(张蜀恒、原散羊、王楚)
天津(马知遥)
北京(马尚田)
河北(王雪莹、施施然)
河南(鲁蕙、敬笃)
山西(唐晋)
山东(王桂林)
陕西(沈奇、仝晓锋、刘诚、宋宁刚)
甘肃(叶舟)
宁夏(何武东)
青海(王建民)
新疆(郁笛)
西藏(贺中)
江苏(顾耀东)
浙江(任轩、王国骏)
上海(王霆章)
安徽(吴少东、冯爱辉)
江西(牧斯)
贵州(姚辉)
重庆(邱正伦)
四川(孟原、袁勇、龚盖雄)
云南(海男、海惠)
湖北(野梵)
湖南、深圳(远人)
广东(杨于军、梦亦非)
广西(刘春)
福建、海外(庄伟杰)
海南(林森)
香港(廖伟棠、何佳霖、文榕)
澳门(龚刚)
台湾(杨小滨、黄粱) 
民刊(世中人)
网络(王法)
文论(庄伟杰、陈敢、卢桢)
运营部:徐小川、刘文辉、蒋玉等。
活动部:红雨、关英珍、左远红、李亚洲、张琳、杨东、潘英杰、李冬冬等。
通联部:桂桂、敬笃等。
 
 
来源:马永波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271010102x4k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