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她的诗是对自己的追问


她的诗是对自己的追问
         
作者:商 震
    
青小衣在70后的女诗人中是一个面目清晰的诗人,她的作品远离了当下部分70后女诗人惯有的自恋和自虐,而呈现出的一种自信和深沉的自省,这种深沉的自省来自于她情感的真实,自信来自她精神的独立。这使得她在诗歌中释放和生成了较大的诗意,也就让她的诗歌具备了一种特有的文本价值。
 
青小衣的诗歌创作可分两种类型,一是表述主观情绪的;二是表现客观情绪的。她在表述主观情绪的作品中,体现出了自己的生命感受和情感经验所带来的一种开门见山般的顿悟,有内敛、有绵长,语词干净,不拖泥带水,十分坚决,写出了个人独有的情感经验和生命经验,写出了生存环境给生命主体带来的疼,同时对生命的存在意义进行了坚定的质问,并把这种质问进行延续和拓展。如她在《野葵花》中表现出强烈而坚定的自我寻问,带有古风,遵循了一种传统意义的质问精神。每当我们提及诗歌的“问”,就要想到屈原,就要想到苏东坡;那么,在青小衣的主观情绪所表达的这部分诗歌里面,有屈原的《天问》,有苏东坡的这种“明月几时有”的成分,而且表现手法相当现代,也很精妙,很恰当。她在《野葵花》中,用隐喻的手段,对自我生命进行犀利地责问,有拔刀亮剑的凶猛和直指生命意义本身的尖锐。《生日贴》《王二婶》中呈现诗人的一种悯人情怀,又敏锐且深刻,对人性进行透视。在诗歌架构上,表现的一波三折,起承转合自然而到位。《王二婶》写一个寡妇,整个文本的表述客观,叙述冷静,而表现的主题非常庞大,指向人的生命核心问题,拷问了生命所延展的情感问题。我们说:处理好生命、情感与客观环境的问题,是一个诗人一生要做的事情。我是谁?我的生命是什么?我和环境什么关系?这个环境会给我情感带来怎样的变化等等。这首《王二婶》处理得非常好,带有很强的非虚构成分,但是非虚构不是照相机,不是大千世界上有什么我就写什么,而是经过作者精心的编辑、组织、结构,然后完成的一首诗。这首诗看似简单,描述一个寡妇的晚年,但它的生成意义非常巨大,她对当下的关于社会、情感、生命种种的发问,读来让人内心一阵阵发紧。
 
她创作的一些表现客观情绪作品,有着另一种意义上批判性和拷问性。如她的《坏消息》、《一个非虚构的事件》等,《坏消息》是一个接生婆被一群喝醉酒驾的小伙子给撞伤致死,但是撞死她的人都是这个接生婆给接生的,《一个非虚构的故事》是一个喝醉了酒的人,仅仅是昏迷就给活埋了。这都表现了一个当下的社会状态。诗歌的在表现上,客观,节制,让事件本身说话,诗人只是用自己独有语言来呈现,诗人不抒情,不评判,形成一种大留白,把更大的空间留给读者,让诗背后的意义在读者头脑中持续发酵。这种写作涉及一个诗人的情感和价值立场,一个诗人如果不去关爱你所生存的环境,不去关心社会问题,那么这个诗人是失职的。就好像屈原如果不去关心社会问题、关心生命问题,屈原也就不是那个被怀念的屈原了,我们的端午节也就不会存在了。
 
好诗不能靠喧闹,越是安静的、肃穆的、越能产生强大的力量,一首好诗的产生,多是在诗人思想、情感、身心自由的时候创作出来的。像《坏消息》《王二婶》一定触动了她的内心,但她写的时候,一定是平静的,一种内心的平静,而这种平静潜藏着更大的力量。但是,我发现青小衣在客观环境触痛内心情感的时候,就有点儿把持不住自己,表现出不是很稳定的创作状态。尤其是她在表现创伤性经验的时候,也就是那种委屈、憋屈、扭曲用诗歌来呈露的时候,她不是有意放大这些东西,而是情绪紧张,是在一种与自己较劲的状态下写出来,使得有些诗歌变得格局小了,释放出来的能力不强,延展不够宽广。这个时候会失去“我”,失去诗人本身。所以提醒青小衣,在愤怒状态下可以出诗人,但绝对出不了好诗歌。诗人和诗歌是两回事,诗人是一个状态,是一个美丑立判、善恶分明、立场坚定的人。好诗歌一定是在安静、放松、自在、自由的状态下产生。她在写《王二婶》的时候,心里一定先扭曲了很长时间,疼了很长时间,才轻松地把它叙述出来,使这首诗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相反,包括《生日贴》在内,有些诗的格局往小里走,而不是往大里去,它的延展力还不够,生成能力还不强,不是她不具有把这首诗写好的能力,而是她没有选择在最好的、最自在、最放松状态时把它写下来。
 
另外,一个诗人要“我”能够成立,除了有自己的词根,自己擅长的描述方式,还有表现个人的独特经验。诗人认识事物的经验独特,就能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力量,诗歌才具有沁人心脾的感染力。理论家讲辨识度,我们作为编辑,看一个诗人是否有自己的词根,是否有自己的气息,有自己的结构能力。这种结构能力不是遣词造句的能力,而是修辞手段,抒情方式一定要和自己的气息相匹配、相吻合。就是说,不要大量使用公共经验,这一点对青年诗人很重要。现在青年诗人很多都是二手创作,甚至有的二手都不及,生活不是他的,情感不是他的,把别人的东西掰碎了再组合,或者是读别人的诗写自己的诗,这种东西我实在是受不了。每个诗人都应该从自己的内心产生出一种“真理”,否则,吃别人嚼过的馍或重复公共真理与常识,无论写得多么惊艳与绚烂,很快就会枯萎。在这一点上,青小衣做得很好。她一直坚持表现自己的心里感受,坚守着自己的情感,坚守着自己的判断,使用自己的经验,包括努力在语言使用上的个人化特征等,使她正在凸显自己的诗歌特点与写作个性。也是因为青小衣有着诗人应有的自觉的尊严和以我为“真理”的态度,这对于一个青年诗人来说,是值得肯定和期待的。
 
(此文发表于《作家》2017年第12期)
 
作者:商 震
来源:卢辉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76280102xs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