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从“出海”到“共创”:网络文学的全球突围与新生

从“出海”到“共创”:网络文学的全球突围与新生

 

袁竹

 

引言:网络文学的全球影响力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文化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中,中国网络文学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正以惊人的态势从本土走向世界,成为文化 “新三样” 之一,与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共同构成了互联网时代文化出海的主力军 。中国网络文学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丰富的题材内容以及强大的 IP 衍生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海量读者,影响力与日俱增。从亚洲到欧美,从文字到影视、动漫、游戏等多元媒介形式,网络文学的传播版图不断拓展,已然成为世界文化景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不仅为全球读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更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共创 IP 的现象应运而生,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新趋势,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其背后深层逻辑和未来走向的深入探讨。

 

网络文学出海历程:从内容输出到全球共创

 

(一)萌芽与初期出海:内容输出的开端

中国网络文学的出海之旅,最早可追溯到 21 世纪初 。彼时,网络文学在国内刚刚兴起,便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批海外华语读者的关注。早期的出海形式主要以实体书出版和数字版权授权为主,将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推广至东南亚、日韩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受到中华文化的长期影响,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接受度较高,成为了网文出海的第一站。

 

2002 年,宝剑锋的玄幻网文作品《魔法骑士英雄传说》在中国台湾出版,成为最早出海的网文作品之一 。此后,越来越多的网文作品开始走出国门。2005 年左右,网络文学开启外文出版授权,正式进入出海 1.0 时代,即以数字版权和实体图书出版为主的时代。在这一阶段,以《盘龙》《斗破苍穹》等为代表的玄幻、武侠类小说成为出海的主力军。《盘龙》作为一部兼具中西特色的玄幻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从无名小辈到宇宙掌控者的精彩历程。该作品于 2008 年在起点中文网上架,其英文版是 Wuxiaworld 网站的开山之作,人气极高 。在东南亚地区,《盘龙》中融合的五行和风水元素,与当地民间信仰和文化相契合,吸引了大量读者。这些作品凭借精彩的剧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独特的东方文化元素,在海外迅速积累了一批粉丝,让世界初步领略到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魅力。

 

然而,初期的网文出海也面临诸多挑战。语言障碍是首要难题,翻译质量直接影响作品在海外的传播效果。早期的翻译多由海外网友自发进行,翻译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准确传达原著的韵味和文化内涵。同时,海外市场对中国网络文学的认知度较低,推广渠道有限,作品的传播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这些困难并未阻挡网文出海的脚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网络文学出海逐渐迎来新的机遇。

 

(二)平台搭建与模式出海:起点国际的崛起

随着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需求逐渐增长,搭建专业的海外传播平台成为必然趋势。2017 年 5 月,阅文集团正式推出起点国际(Webnovel),标志着网文出海进入 2.0 时代,即平台化运营阶段 。起点国际以英文版为主打,逐步覆盖泰语、韩语、日语、越南语等多语种阅读服务,并提供跨平台互联网服务,包括 PC 端以及 Android 和 iOS 版本的移动 App 。

 

起点国际的成立,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阵地。平台上线后,迅速开始大量翻译和上线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涵盖了武侠、玄幻、奇幻、言情等多种题材,满足了不同海外读者的阅读需求。《天道图书馆》《全职高手》《放开那个女巫》《国民老公带回家》等作品长期高居起点国际各项榜单前列 。在翻译品质方面,起点国际推进 “翻译孵化计划”,统一组织对网文译者进行培训考核,对翻译工作施行标准化、规范化和持续优化,目前已有 200 余译者和译者组,分布在以北美、东南亚为代表的世界各地 。这大大提高了翻译质量,使得海外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网络文学作品。

 

除了内容输出,起点国际还将国内成熟的网文商业模式输出到海外,开启了模式出海的新篇章。立足阅文集团开创的 VIP 付费阅读制度的成功经验,起点国际为海外读者量身打造了适用于当地本土化的付费阅读模式,包括按章节付费模式、通过观看广告解锁付费阅读章节模式,以及 Wait or Pay 模式(即在更新后第一时间观看则需付费) 。这些灵活丰富的付费阅读商业模式逐渐获得了海外用户的认可与支持,建立起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

 

2018 年,起点国际更是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开放原创功能,正式开启海外网络文学原创元年 。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海外用户从单纯的阅读者转变为创作者,他们借鉴中国网络文学的叙事模式和文化元素,创作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在仅仅一个月的测试期内,海外注册作者超过 1000 人,共审核上线原创英文作品 620 余部 。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大部分作品的世界观架构深受中国网文的影响,蕴含奋斗、热血、努力、尊师重道、兄友弟恭等中国网文和中国文化元素 。起点国际还配备了专业的英文编辑团队,持续从原创作品中挖掘有潜力的作品,和作者进行签约合作,并为海外创作者提供丰富的成长资源和激励性的创作奖金体系。

 

(三)全球共创 IP 的形成:生态的成熟

近年来,随着网文出海的不断深入,全球共创 IP 的模式逐渐形成,标志着网文出海进入 3.0 时代 。在这一阶段,中国网络文学不再仅仅是内容和模式的输出,而是与海外市场深度融合,实现了从创作、传播到衍生开发的全产业链全球化发展。

 

以《全职高手》为例,这部电竞题材的网络小说自 2011 年在起点中文网连载以来,凭借精彩的剧情和热血的电竞精神,在国内积累了超高人气 。2014 年完结后,《全职高手》迅速开启海外征程。2015 年登陆日本,由日本出版社 Libre 出版日文版,下载量超过 3000 万次,出版社的网站还专门制作了 “用语解说” 栏目,帮助日本读者理解小说中的电竞术语和文化背景 。2017 年,《全职高手》英文版上线阅文集团旗下平台起点国际,累计海外阅读量突破 1.3 亿次 。

 

除了文字作品的传播,《全职高手》还进行了全方位的 IP 开发,其改编的动画、漫画、电视剧、电影等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大量粉丝。动画首日播放破亿次,动画系列总播放量超 25 亿次;动画大电影《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在 9 个国家及地区上映;同名电视剧播放量近 40 亿次 。2025 年,《全职高手》更是与瑞士国家旅游局展开深度合作,主角叶修 “入职” 瑞士国家旅游局,化身 “瑞士旅游探路员” 。双方在瑞士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主题打卡活动,将小说中的瑞士之旅变为现实,为粉丝创造 “走进原著” 的独特体验。这一合作不仅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更以创新方式激活了瑞士旅游的国际吸引力,成为中瑞文化交流的新亮点。

 

从《全职高手》的成功可以看出,全球共创 IP 模式下,中国网络文学 IP 的全球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通过与海外各方的合作,从内容创作、翻译改编到市场推广、衍生开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中国网络文学作为核心内容,与全球的创作者、粉丝、品牌等共同参与,实现了 IP 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模式的形成,不仅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全球化发展,也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

 

全球共创 IP 的内涵与特点

 

(一)多元主体参与:创作者、读者与平台的联动

在全球共创 IP 的模式下,创作者、读者与平台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动关系,共同推动着 IP 的发展与传播 。

 

创作者是 IP 的核心源头,不仅包括中国的网文作家,还涵盖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创作者 。起点国际开放原创功能后,吸引了大量海外创作者投身网络文学创作 。这些海外作者借鉴中国网络文学的叙事模式、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创作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 。截至 2024 年底,起点国际已培育 46 万名海外作家,推出约 70 万部海外原创作品 。这些海外原创作品在题材上丰富多样,融合了各地的文化特色与流行元素。比如,一些欧美地区的创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西方的魔幻、科幻元素,同时借鉴中国网文的升级流、系统流等叙事方式,塑造出独特的故事世界 。而亚洲地区的创作者则更擅长将本土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如日本创作者在作品中融入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动漫文化,韩国创作者则结合韩国的流行文化和浪漫爱情元素,创作出深受当地读者喜爱的作品 。

 

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到 IP 的共创过程中 。他们通过评论、打赏、投票等方式,对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产生影响 。在起点国际等海外网文平台上,读者的评论区成为了创作者与读者交流的重要阵地 。读者会对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文化背景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创作者则会根据读者的反馈,对作品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些作品甚至会根据读者的投票结果,决定剧情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 。此外,读者的打赏和订阅行为,也为创作者提供了经济支持,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优质的作品 。

 

平台在全球共创 IP 中扮演着关键的桥梁角色 。以起点国际为例,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了创作、发布和推广作品的渠道,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体验和互动交流的空间 。平台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营策略和规则,引导创作者和读者积极参与到 IP 的共创过程中 。起点国际推出了丰富的创作激励计划,包括签约奖励、分成奖励、月票奖励等,吸引了大量创作者入驻 。平台还通过举办各种创作活动和比赛,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挖掘优秀的作品和人才 。在读者服务方面,平台不断优化阅读界面和功能,提供多语种翻译、离线阅读、个性化推荐等服务,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平台积极推动 IP 的衍生开发,将优质的网文作品改编成动漫、影视、游戏等多种形式,实现 IP 价值的最大化 。

 

(二)全产业链开发:文学与多领域的融合

中国网络文学 IP 的全球共创,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开发与融合 。网络文学作为 IP 的源头,通过与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一个庞大而丰富的 IP 生态系统,实现了 IP 价值的全方位提升和多元化变现 。

 

在动漫领域,许多热门网文 IP 被改编成精彩的动漫作品,以其精美的画面、生动的角色形象和精彩的剧情,吸引了大量粉丝 。《斗罗大陆》《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等网文改编的动漫作品,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斗罗大陆》动漫自播出以来,凭借其宏大的世界观、精彩的战斗场面和感人的情感线,收获了超高的人气 。截至 2024 年,《斗罗大陆》动漫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已突破 500 亿次,成为国漫的经典之作 。其在海外市场也备受欢迎,在 YouTube 等平台上拥有大量的海外粉丝 。动漫的成功改编,不仅为网文 IP 带来了新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还通过动漫的独特表现形式,进一步丰富了 IP 的内涵和影响力 。

 

影视改编也是网文 IP 全产业链开发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文改编影视剧在国内外掀起收视热潮 。《庆余年》《与凤行》《墨雨云间》等作品,凭借精彩的剧情、精良的制作和强大的演员阵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庆余年》第一季播出后,在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成为现象级的影视作品 。该剧讲述了一个有着现代思想的年轻人范闲,穿越到庆国后,在权谋斗争和江湖纷争中不断成长的故事 。剧中对人性、友情、爱情、家国情怀等主题的深刻探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入,吸引了众多观众 。《庆余年》第二季更是实现了全球同步发行,通过迪士尼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大量粉丝 。影视剧的热播,不仅提升了网文 IP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 IP 的衍生开发和商业变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游戏领域同样是网文 IP 全产业链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文 IP 改编的游戏,凭借其丰富的剧情、独特的世界观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吸引了大量游戏玩家 。《斗罗大陆魂师对决》《斗破苍穹:怒火云岚》等游戏,在上线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斗罗大陆魂师对决》以《斗罗大陆》小说为蓝本,高度还原了小说中的世界观、角色和剧情,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斗罗大陆的奇幻冒险 。游戏采用了高品质的 3D 画面和丰富的玩法,如魂师养成、魂兽猎杀、宗门争霸等,深受玩家喜爱 。该游戏上线后流水超 100 亿,成为网文 IP 改编游戏的成功案例 。游戏的成功开发,不仅为网文 IP 带来了新的商业增长点,还通过游戏的互动性和沉浸感,进一步增强了粉丝对 IP 的粘性和忠诚度 。

 

除了动漫、影视和游戏,网文 IP 的衍生品开发也日益成为全产业链开发的重要一环 。徽章、卡牌、盲盒、手办等各类衍生品,满足了粉丝对 IP 的情感需求和收藏欲望 。以《盗墓笔记》为例,其衍生品涵盖了周边产品、主题展览、线下活动等多个领域 。《盗墓笔记》的徽章、卡牌等衍生品,设计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深受粉丝喜爱 。主题展览则通过场景还原、文物展示等方式,让粉丝身临其境地感受小说中的世界 。线下活动如粉丝见面会、主题密室逃脱等,增强了粉丝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 IP 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

 

(三)文化融合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

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球共创 IP 的过程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为世界读者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

 

在网文中,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题材的结合屡见不鲜 。许多作品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诗词歌赋、传统技艺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背景的故事中,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 。在一些玄幻、仙侠类网文中,作者常常借鉴《山海经》《封神演义》等古代神话典籍中的神话人物、神兽、法宝等元素,构建出奇幻瑰丽的仙侠世界 。这些作品不仅满足了读者对奇幻世界的想象,还让他们在阅读中领略到中国古代神话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一些现实题材的网文作品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讲述现代人物传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故事,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大国重工》这部小说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工业发展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工业人在时代浪潮中,通过传承和创新传统工艺,推动中国工业走向世界的故事 。小说中对传统铸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等的描写,不仅让读者了解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

 

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中国网络文学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创新也成为一大亮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中国网文在翻译和改编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实现了本土化表达 。在《全职高手》的日文版翻译中,译者将小说中的一些电竞术语和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了巧妙的转化,使其更易于日本读者理解 。对于小说中的 “荣耀” 游戏,译者将其翻译为 “グローリー”(Glory),并在文中对游戏规则和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对于一些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如 “斗者”“斗之气” 等,译者则采用了音译加注释的方式,帮助日本读者理解 。此外,在《全职高手》的动画改编中,制作团队也融入了一些日本动漫的风格和元素,如角色的设计、画面的色彩搭配等,使其更符合日本观众的审美需求 。这种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方式,不仅让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市场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炼成全球共创 IP 的关键因素

 

(一)内容魅力:情感共鸣与文化吸引力

中国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大量读者,形成全球共创 IP 的热潮,其内容本身的魅力无疑是首要因素 。网络文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故事,能够传递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内核,这是其跨越文化差异、引发海外读者共鸣的关键所在 。

 

在许多网络文学作品中,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主题被细腻地描绘出来 。以玄幻小说《斗破苍穹》为例,主人公萧炎与薰儿之间纯粹而坚定的爱情,历经重重磨难却始终不渝,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萧炎在成长过程中与药老建立起的亦师亦父的深厚情感,以及与萧薰儿、萧玉、萧战等家人之间的亲情羁绊,都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力量 。这些情感元素在作品中交织,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无论读者身处何地,来自何种文化背景,都能在这些情感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这种普遍的情感共鸣,让网络文学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

 

中国网络文学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吸引海外读者的重要原因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为网络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许多作品中融入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诗词歌赋、传统技艺等元素,展现出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在仙侠小说《诛仙》中,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东方仙侠色彩的世界,其中的法宝、法术、门派等设定都借鉴了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文化 。小说中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等道家思想的探讨,以及对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弘扬,让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又如历史小说《琅琊榜》,以南北朝时期为背景,通过精彩的剧情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宫廷斗争、权谋之术以及忠君爱国的思想 。作品中对中国古代礼仪、服饰、建筑等方面的描写,也让海外读者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作品不仅满足了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也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

 

二)技术助力:AI 翻译与数字传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翻译(AI 翻译)技术和数字传播平台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全球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成为全球共创 IP 的重要推动力量 。

 

AI 翻译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文学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加速了网文多语种出海的进程 。传统的人工翻译方式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而且受限于译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学海外传播需求 。而 AI 翻译技术的应用,使得翻译效率提升近百倍,成本降低超九成 。以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国际为例,引入 AI 翻译后,2024 年新增出海 AI 翻译作品超 2000 部,同比增长 20 倍;在网文畅销榜排名 Top100 作品中,AI 翻译作品也占比 42% 。AI 翻译技术不仅释放了出海产能,还在品质上得到了海外读者的认可 。通过 AI 翻译,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文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无缝衔接,走进更多元、更小众的市场 。利用 AI 翻译,中国网文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作品数量同比增长了 227%;海外英文原创网文翻译成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的作品数量分别同比增长 30 倍、12 倍、11 倍以及 5.3 倍 。这使得网络文学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传播到全球各地,让更多的海外读者能够及时阅读到中国的优秀网文作品 。

 

数字传播平台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出版和传播的限制,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全球传播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起点国际等专业的网文海外传播平台,通过互联网将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直接推送给全球读者 。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服务,还为读者和作者之间搭建了互动交流的桥梁 。读者可以在平台上实时评论、打赏作品,与作者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性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粘性 。平台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喜好和需求,为读者精准推荐符合其口味的作品 。起点国际根据读者的阅读历史和行为数据,为读者推荐个性化的书单,提高了读者发现优质作品的概率 。此外,数字传播平台还与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合作,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推广网络文学作品 。一些网文作品的精彩片段被制作成短视频在 TikTok、YouTube 等平台上传播,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进一步扩大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

 

(三)市场策略:本土化与国际合作

为了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中国网络文学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市场策略,其中本土化表达和国际合作是关键举措 。

 

本土化表达是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和阅读需求存在差异,因此,网络文学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深入研究当地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对作品进行本土化改编和推广 。在翻译方面,不仅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还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和读者的接受程度 。在《元尊》的日文版翻译中,译者将 “雀” 翻译成 “朱雀”、“龙” 翻译成 “天龙”,通过这种文化意象的转化,帮助日本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在内容创作上,一些网络文学企业也尝试与当地创作者合作,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创作出更符合当地读者口味的作品 。起点国际上的一些海外原创作品,在借鉴中国网文叙事模式的基础上,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流行元素,如西方的魔幻、科幻元素,日本的动漫文化,韩国的浪漫爱情元素等,受到了当地读者的欢迎 。此外,网络文学企业还通过建立本地化的运营团队和营销渠道,提高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海外市场开展线下活动、与当地媒体合作宣传等,增强与当地读者的互动和联系 。

 

国际合作也是中国网络文学实现全球共创 IP 的重要途径 。网络文学企业积极与国际知名的出版机构、影视公司、游戏厂商等合作,共同开发网络文学 IP,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阅文集团与迪士尼合作,将《庆余年》第二季推向全球市场,通过迪士尼的平台和渠道,让更多的海外观众能够观看到这部精彩的剧集 。与日本的动漫公司合作,将热门网文作品改编成动漫,在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播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在游戏领域,与国际游戏厂商合作,开发网文 IP 改编的游戏,如《斗罗大陆魂师对决》与国外游戏公司合作,进行全球发行,覆盖了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这些国际合作,中国网络文学 IP 能够借助国际合作伙伴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高的商业价值 。

 

全球共创 IP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一)内容同质化与创新困境

在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背后,内容同质化与创新困境逐渐凸显,成为制约全球共创 IP 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随着网络文学市场的迅速扩张,大量作品涌入市场,其中不乏许多题材相似、情节套路化的作品 。在玄幻、仙侠等热门题材中,“打怪升级”“废柴逆袭” 等模式屡见不鲜,许多作品在人物设定、剧情发展上高度相似,缺乏独特的创意和深度 。这种同质化现象不仅降低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削弱了网络文学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 。

 

造成内容同质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创作角度来看,部分作者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盲目跟风热门题材,缺乏对自身创作风格和内容深度的探索 。一些作者在看到某一题材的作品大获成功后,便迅速模仿,导致市场上同类作品泛滥 。玄幻小说市场中,许多作品都围绕着主角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历程展开,剧情发展往往是不断地挑战强敌、获得奇遇、提升实力,缺乏创新性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 。从市场角度来看,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得文学网站和平台更倾向于推广热门题材的作品,这进一步加剧了同质化现象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平台往往会重点推荐那些符合市场热门趋势的作品,而对于一些小众、创新的题材则关注较少 。这使得许多作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曝光和收益,不得不选择热门题材进行创作 。

 

为了突破内容同质化与创新困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鼓励作者挖掘多元题材,摆脱对热门题材的过度依赖 。除了传统的玄幻、仙侠、言情等题材,作者可以关注现实生活、历史文化、科幻未来等领域,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角和丰富内涵的作品 。近年来,一些现实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开始受到关注,如反映职场生活的《杜拉拉升职记》、展现社会问题的《余罪》等 。这些作品以真实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展现了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复杂,为网络文学的题材拓展做出了有益尝试 。加强对作者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文学网站和平台可以举办创作讲座、培训课程等活动,邀请知名作家和专家为作者传授创作技巧和经验,鼓励作者大胆创新,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 。平台还可以设立创新奖项,对那些具有创新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给予奖励和支持,激发作者的创新热情 。

 

(二)文化差异与误解

文化差异是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球共创 IP 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挑战,它贯穿于翻译、内容理解和市场接受等多个环节,容易导致误解和文化冲突,影响网络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效果 。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词的处理是一大难题 。中国网络文学中包含大量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如 “武侠”“修仙”“道”“阴阳五行” 等,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往往找不到对应的概念,翻译时很难准确传达其深层含义 。“武侠” 一词,简单翻译成 “martial arts and chivalry”(武术与骑士精神),无法完全体现中国武侠文化中所蕴含的侠义精神、江湖情义以及独特的武学体系 。“修仙” 翻译成 “cultivating immortality”(修炼不朽),也难以让西方读者理解中国修仙文化中追求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些文化词的翻译不当,容易使海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理解障碍,无法真正领略到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魅力 。

 

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会导致海外读者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 。中国网络文学中常常融入中国的历史、哲学、宗教、民俗等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海外读者来说,可能难以理解 。在一些仙侠小说中,常常出现对道教思想和佛教教义的引用,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果轮回” 等概念 。对于西方读者来说,由于其文化背景中缺乏对这些思想和教义的了解,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从而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中国网络文学中一些独特的文化现象,如家族观念、师徒关系、江湖规矩等,也可能与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冲突,导致海外读者对作品产生误解 。

 

为了应对文化差异与误解,需要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如注释、意译、音译加注释等,来处理文化词和文化背景信息 。对于 “武侠” 一词,可以在翻译后加上注释,解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和特点;对于 “修仙”,可以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式,将其翻译为 “Xiuxian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immortality and attaining supernatural powers in Chinese mythology)” 。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海外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网络文学中的文化元素 。网络文学企业和平台可以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网络文学研讨会、文化讲座、作家见面会等,增进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些活动,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网络文学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解答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

 

(三)版权保护与市场规范

版权保护是全球共创 IP 的重要基石,对于维护创作者权益、促进网络文学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网络文学的全球传播过程中,由于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法律体系和市场环境,版权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

 

网络文学作品的数字化特性使得其复制和传播变得极为便捷,这也为盗版和侵权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一些海外市场,盗版网站猖獗,大量未经授权的网络文学作品被非法上传和传播,严重损害了创作者和版权方的利益 。这些盗版网站不仅侵犯了版权方的经济利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正版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版权法律存在差异,版权保护的标准和力度各不相同,这给跨国版权保护带来了困难 。在一些国家,版权法律不够完善,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较轻,导致侵权成本低,难以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此外,跨国执法也存在诸多障碍,不同国家之间的司法协作难度较大,使得版权方在追究侵权责任时面临重重困难 。

 

建立健全市场规范是保障网络文学全球共创 IP 健康发展的关键 。目前,网络文学市场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虚假点击和刷票行为、恶意竞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 。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准则,引导企业和从业者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加强对网络文学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违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平台也应加强自身管理,建立科学的作品评价体系,杜绝虚假点击和刷票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国际间的版权合作与协调也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在版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国际版权保护规则,加强跨国执法协作,打击跨国盗版和侵权行为 。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版权协议,明确版权归属和保护范围,为网络文学的全球传播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些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也应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各国在版权保护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全球网络文学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

 

全球共创 IP 的未来展望

 

(一)内容创新与精品化

随着全球网络文学市场的不断发展,读者对于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对网络文学的内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网络文学在题材、叙事和人物塑造等方面有望实现更深入的创新 。

 

在题材上,网络文学将进一步拓展边界,挖掘更多元化的主题 。除了传统的玄幻、武侠、言情、科幻等热门题材,现实题材、历史文化题材、环保题材、医学题材等小众题材将得到更多关注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将更加贴近当下社会热点和人们的生活实际,反映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 。一些作品可能会聚焦于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气候变化等前沿科技和全球性问题,通过文学的方式引发读者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 。历史文化题材则会深入挖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历史的魅力 。一部以古丝绸之路为背景的网络小说,可能会通过讲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和文化使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

 

叙事方式也将不断创新,以满足读者日益挑剔的阅读口味 。网络文学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而是尝试采用多线叙事、非线性叙事、交互式叙事等更加复杂和新颖的叙事方式 。多线叙事可以同时展现多个故事线,通过不同故事线之间的交织和呼应,营造出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故事世界 。非线性叙事则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回忆、倒叙、插叙等手法,增加故事的悬念和趣味性 。交互式叙事则让读者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通过读者的选择和互动,影响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可能会借鉴电影、游戏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技巧,创造出更加独特的阅读体验 。

 

人物塑造方面,未来的网络文学将更加注重人物的复杂性和立体感 。角色将不再是简单的善恶分明,而是具有多面性和成长变化 。作者会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欲望、挣扎、矛盾和成长 。一个原本善良的角色可能会在经历一系列的挫折和诱惑后,逐渐走向黑暗;而一个看似邪恶的角色,也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悲惨过去和内心的挣扎 。这样的人物塑造能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

 

对精品内容的追求将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核心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只有精品内容才能脱颖而出,赢得读者的青睐 。平台和创作者将更加注重作品的质量,加大对创作的投入,提高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通过举办创作大赛、邀请知名作家和专家进行指导、建立完善的作品评价体系等方式,鼓励创作者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度和内涵的精品之作 。同时,对作品的审核和筛选也将更加严格,淘汰低质量、同质化的作品,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选择 。

 

(二)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网络文学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将与网文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升级与变革 。

 

AI 技术在网络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除了目前已经实现的 AI 翻译、辅助创作、内容推荐等功能,AI 还有望在剧情生成、角色设计、情感分析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AI 可以根据作者设定的主题和风格,自动生成丰富的剧情框架,为作者提供创作灵感 。通过对大量文学作品的学习和分析,AI 能够设计出具有独特性格和魅力的角色形象,帮助作者更好地塑造人物 。AI 还可以对读者的阅读行为和情感反馈进行分析,为作者提供创作建议,使作品更符合读者的喜好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共创的创作模式可能会成为主流,大大提高创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

 

VR 和 AR 技术将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借助 VR 设备,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进入小说中的虚拟世界,与角色进行互动,感受沉浸式的阅读乐趣 。在阅读一部武侠小说时,读者可以通过 VR 设备置身于武侠世界中,观看主角的精彩打斗场面,甚至参与到战斗中 。AR 技术则可以将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读者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有趣的阅读场景 。在阅读一本历史小说时,通过 AR 技术,读者可以看到历史场景和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重现,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网络文学的边界,吸引更多的读者 。

 

在产业链方面,技术融合将推动网络文学与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通过 AI 技术,可以实现网文 IP 在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高效转化和开发 。AI 可以根据网文的内容和风格,自动生成适合影视改编的剧本,或者为动漫、游戏的角色设计和场景构建提供参考 。在影视制作中,VR 和 AR 技术可以用于拍摄特效场景,提高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 。在游戏开发中,这些技术可以打造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增强玩家的代入感 。技术融合还将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创作,提高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

 

(三)文化传播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网络文学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

 

通过全球共创 IP 的模式,中国网络文学将更加深入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网络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武侠精神、传统技艺等文化元素,将随着作品的传播,被更多的海外读者所了解和喜爱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够为全球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网络文学中的武侠精神,强调正义、勇敢、侠义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全球普遍认可的价值观相契合,能够引起海外读者的共鸣 。通过网络文学的传播,武侠精神可以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

 

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中国网络文学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形式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海外创作者在借鉴中国网络文学的叙事模式和文化元素的同时,也会将本土文化和文学特色融入到创作中,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作品 。这种文化融合将促进全球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世界文学的多元化进程 。中国网络文学也可以从海外文学中汲取灵感,丰富自身的创作内容和形式 。西方的科幻文学、悬疑文学等在叙事技巧和创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网络文学可以借鉴这些优势,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 。

 

随着全球共创 IP 的不断发展,中国网络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文 IP 将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 。这些 IP 不仅在文学领域取得成功,还将在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实现价值最大化 。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和机构的合作,中国网文 IP 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在全球文化产业中的地位 。《斗罗大陆》《庆余年》等 IP 已经在海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未来,将会有更多类似的 IP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 。中国网络文学还将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和创作者,他们的作品将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

 

结论:网络文学全球共创 IP 的时代意义

 

中国网络文学全球共创 IP 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创新与突破的文化传奇 。从早期的内容出海,到平台搭建与模式输出,再到如今的全球共创 IP,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富有活力的文化生态系统 。这一发展过程不仅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学产业的繁荣,也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开辟了新的道路,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

 

在文化传播方面,中国网络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新载体,通过全球共创 IP 的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作品中蕴含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武侠精神,传统技艺等文化元素,让海外读者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网络文学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桥梁 。海外创作者在借鉴中国网络文学的同时,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形成了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创作格局 。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全球共创 IP 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学全产业链的全球化进程 。网文与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等多领域的融合,实现了 IP 价值的最大化 。这不仅为中国网络文学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文化产业的繁荣 。全球共创 IP 模式还为全球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网络文学全球共创 IP 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内容同质化、文化差异、版权保护等问题,制约着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但这些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改进和创新的方向 。通过加强内容创新、提升翻译质量、完善版权保护机制等措施,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些困难,推动中国网络文学全球共创 IP 迈向更高的台阶 。

 

展望未来,中国网络文学全球共创 IP 充满无限可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网络文学将在内容创新、技术融合、文化传播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我们期待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网络文学 IP 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璀璨明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 。

 

作者简介:袁竹,四川德阳人,作家、画家、文艺评论家,逍遥画派创始人,代表著作《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天津人美版);《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二)·袁竹山水画作品选》(河北美术版)。袁竹创作文学评论、小说、散文、诗歌等400余万字,发表在“中国作家网”“精神文明报”“四川农村报”“少年先锋报”等各大媒体。歌词《石榴红》荣获金奖。 长篇小说《东升》《平遥世家》《地火长歌》在中国作家网“长篇连载”栏目连载。文学评论《四秩风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时代华章与未来新程》《从航海罗盘到数字星图:中国文化出海的文明重构与范式革命》《新世纪蜀韵:四川作家笔下的文学版图》《阿来:于藏地书写中构筑文学的宏大宇宙》《〈贾平凹文选〉:当代文学灵魂的多棱折射》《于时光褶皱处,探寻人性微光 ——贾平凹长篇小说〈消息〉的深度剖析》等三十多篇论文被中国作家网发表,其中“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2024年度十佳”系列评论引关注。《作家网》发表《数字浪潮下,中国文化出海的星辰征途》《时代浪潮下的灵魂镜像与文学回响——叶辛“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大地与灵魂的叙事诗 ——论刘亮程及其作品的境界》《于文学星河中闪耀的星辰——探秘张俊彪》等文学评论。36万字长篇小说《东升》单行本由国家级出版社纳入出版计划,即将出版发行。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