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之州 神采飞扬
——读白庚胜《七彩锦州》有感
作者:李国军
初识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白庚胜会长,是在2024年秋,正值苹果熟了的时候。先生原本是应邀去大连讲学,或许是出于对一座城市的崇敬与向往,他特意提前几日离京,莅临有“辽西走廊”之称的锦州。
刚一接触,先生渊博的文化底蕴,豪爽的性格,和蔼可亲的笑容,像久别朋友般的谈吐,让我顿觉可亲可敬。
先生注重工作效率。当驱车前往锦州城北——掩映在千亩梨园之中的“石榴家园”调研时,他饶有兴致地听取家园主人芦志红的情况介绍。与芦志红同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鼓励芦志红要把民族团结融合,作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头等大事做好。
他指出,石榴家园作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麾下的乡村文化创作基地,要不忘初心,夯实基础,加强软硬件文化建设,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为增强家园学习强国氛围,先生特为其捐赠了书籍。这一善举,让我们从事文学创作的基层同志,领略到了一位知名文化学者的宽阔胸怀。
分别不久,读到了白庚胜先生为辽宁之行创作的组诗《不一样的辽宁》中的《七彩锦州》。全诗气势恢宏,豪情奔涌,作为土生土长的锦州人,我也情不自禁跟着豪情满怀血脉偾张起来。
这是一首“大赋”式的城市赞歌。先生饱蘸笔墨,把“绣”字当成一根金丝,把锦州的自然、历史、产业、民族、风情串连起来,织成一匹铺天盖地、流光溢彩的锦缎。通篇几乎不用叙述,全靠铺陈和意象的堆叠,把锦州写成一座被七色丝线“绣”出来的立体长卷。
诗的结构七色递进,宏阔而有章法,题目点出“七彩”,正文便用赤、蓝、金、白、绿、玄、彩七种色调作隐性分章:
赤——牛河梁文化的“红彤彤”;
蓝——渤海的“蓝莹莹”;
金——碑碣塔庙的“灿灿金”;
白——雪原雾幛的“白莽莽”;
绿——芦荡、凌河、原野、森林;
玄——玄鸟、颛顼、钢煤、石油的“人间烟火”;
彩——收束为“彩练当空舞”,把前面的单色再汇成一束霓虹。
循序渐进,由热色到冷色,再到冷暖交织,最后七色合一,既符合视觉逻辑,也暗合“锦绣”由散到整的织造过程。
修辞以“绣”为核,铺陈到极致:“用赤日绣,用霞光绣……”接连使用二十几个“绣”字,形成密集型排比。它不像一般排比那样“平行推进”,而是“垂直堆叠”——每加一个宾语,就往上再铺一层色块,直至锦州被“绣”成一件沉甸甸、闪着珠光宝气的龙袍。
其实,这种写法风险极高,容易造成冗沓,显其杂乱。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两个办法,实现了规避与自救:一是动词单一,名词却极尽绚烂,使画面呈“万花筒”效应;二是每段末尾,使用三字叠字收尾(红彤彤、蓝莹莹、灿灿金、白莽莽),像极了织布时的“锁边”,给予读者以喘息与想像空间。
而“意象古今并置,刚柔并济”是本诗的又一大特点。牛河梁、颛顼、玄鸟,一下子把史前文明、上古神话拉到眼前;紧接着“钢煤”“石油”又把人拽进工业时代。最妙是“汉契与蒙古,满回和朝鲜”一句,把多民族共居写得像一幅衣袂相连的“大合绣”,既显历史纵深,又暗合当下民族团结主题。
这分明是一首“城市形象宣传片”式的诗。行间的字斟句酌,抒发着一种彻扉彻骨的赞叹。作者成功地采用极端的铺陈、绚丽的辞藻,把锦州“绣”成了一座可见、可触、可戴、可披的巨型艺术品,让读者在目不暇接中,体会“锦绣”二字的字面含义与引申寓意。
正如诗中所暗喻:锦州始称徒河。史书记载,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克徒河(屠河)。这些年陆续发现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证明了锦州人的祖先,远在数万年前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广袤之地。锦州之名始于辽代。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得胜班师,见此地山川秀美,阡陌纵横,遂以汉俘修建此城。
亘古沧桑,时光流逝。锦州这座古城也曾饱经苦难。在近代史的“九·一八”事变中,作为第一个遭受到日军轰炸的城市,锦州人民昂起不屈头颅,自发组成义勇军投身于抗日战场;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的伟大胜利,锦州迎来共和国曙光。到了现代,作为“解放战争起始地”的锦州,曾创造出全国第一枝人造塑料花、第一滴人造石油、第一块人造顺丁橡胶、人造石英玻璃与水晶……的辉煌业绩,从而被誉为“大庆式锦州新兴工业城市”。
登临罕王山峰顶远眺,锦州城尽收眼底,女儿河、小凌河如两条玉带奔流入海;伫于青山叠翠中南望,依稀可见矗立渤海之中的神奇笔架山,给人心旷神怡。
翘首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聆听总书记“锦州不错”的赞美与鼓励,锦州儿女面朝大海,重新扬帆启航,向世人展示着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奋进勃发的雄心壮志。诚然,作为古老而又重生的城市,锦州值得浓墨重彩,值得大书特书。
白庚胜先生(左二)在锦州石榴家园调研时与作者李国军(右一)合影
白庚胜——这位纳西族人民的优秀儿子,虽身居要职,仍奋笔疾书。一篇篇力作饱蘸深情,赞美着他挚爱的祖国和人民;这拳拳赤子之心,“不用扬鞭自奋蹄”,用一首诗为日新月异的锦州,代了言、扬了名。
在即将迎来祖国76岁华诞之际,谨以白先生送我的一首诗作,来表达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行动
作者:白庚胜
行动起来,
不要只是海阔天空,
不要只是想入纷纷;
不能只是气壮如牛,
不能只是雄心壮志。
行动起来,
大江隔断
就架桥修路,
久旱无雨
就开山引水;
万马齐喑就虎啸龙吟,
四顾漆黑就北斗高照。
行动起来,
点点滴滴地做,
踏踏实实地走;
清清爽爽地思,
步步为营地干。
行动起来,
我们不是庸懒的民族,
我们厌倦怠情的人生!
我们是有行有动的英雄,
我们是又行又动的好汉!
作者简介:李国军,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优秀会员,辽宁省作协会员,锦州市作协理事、市评论家协会会员。多年笔耕不辍,在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电影文学剧本逾百万字,并偶获奖项。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