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诗歌朗诵会传媒大学站成功举行
从时间深处挖掘诗的金子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诗歌朗诵会
传媒大学站成功举行
2016年11月5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青年文学联盟、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学生会、中国传媒大学青果文学社共同主办的“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诗歌朗诵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报告厅举行。

主持人:李泽鹏、奕丹
朗诵会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李泽鹏、北京广播电台主持人奕丹主持,中国交通广播、中青视讯·手机电视台现场直播,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董伟,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党委副书记陈小申莅临此次朗诵会。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是一部有声诗集,诗文从百年新诗与外国诗歌中精选而出,力求从时间深处挖掘出诗的金子。该书从选题策划到众多主持人与诗人的朗读,到装帧设计,处处体现匠心,并体现了传统媒介与移动互联网紧密结合的特点。

诗人、评论家 周瑟瑟
活动首先由《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的编选者周瑟瑟以“从时间深处挖掘诗的金子”为主题发言。他就该书的编选思路,书名中的“我们”“读过”等词语的概念做了明晰的阐释。周瑟瑟认为,这本诗集之所以受欢迎在于创意,在于与移动互联网紧密结合,并且从时间深处挖掘出了诗的金子。

主持人采访诗人王小妮、徐敬亚
专程从深圳赶来的诗人、作家王小妮朗诵了自己诗集《月光》中的两首诗,诗人、批评家徐敬亚朗诵了《青海,你寒冷的大眼睛》。之后,两位诗坛上的神仙眷侣接受了主持人采访时问被及二位是什么时候相爱的,徐敬亚幽默地回答:“你问我花是哪天开的?花是慢慢开的。”

查曙明、欧阳文婷、李箬晗
海子之弟查曙明携北邮世纪听雨轩报社李若涵、欧阳文婷朗诵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羽毛球世界冠军、青年演员 鲍春来
羽毛球世界冠军鲍春来朗诵了徐志摩的《偶然》,并清唱了杨宗纬的歌曲《其实都没有》,还分享了他由体育明星到话剧、影视演员的华丽转身之后的感受,表达了像爱羽毛球一样爱诗、爱艺术的感情,他的诗朗诵、清唱与精彩的回答激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 崔志刚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 王小佳
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崔志刚朗诵了《相信未来》与自己的诗《我不是诗人》;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佳朗诵了《无怨的青春》和《当你老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政法朗诵了《乡愁》和《阳光中的向日葵》;首都经贸大学的刘慧武同学朗诵了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诗人、作家王妍丁朗诵了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播吴迎波朗诵了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主持人、诗人杜东彦朗诵了王小妮写于1985年的《爱情》。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张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播 吴迎波
在荐诗环节,诗人、评论家杨志学向大学生推荐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博朗诵;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推荐了北岛的《回答》,由企鹅FM金牌主播藏海朗诵;旅美作家、编剧汪洋推荐了戴望舒的《雨巷》,并和曹颖同学共同朗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播 苏扬
朗诵会最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播苏扬朗诵了彭斯的《往昔的时光》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深情回忆起23年前喜欢“第三代诗歌”的广院同学王晓磊,把《往昔的时光》献给这位逝去的友人,他低沉、饱满的声音把全场观众带到了那个白衣飘飘的诗歌年代。他还现场即兴朗诵了自己根据广院大学生活改编的诗歌,在他伤感而动情的《归去来兮辞》的吟诵中将整场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纪念中国新诗百年,重温经典诗歌与八十年代的诗歌岁月。此次诗歌朗诵会是“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高校系列大型诗歌朗诵会活动之一,是继《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北大首发式暨朗诵会后的第二站,围绕该书的诗歌朗诵会还将在其他高校陆续举办。

活动现场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青年文学联盟总负责人殷志强、滕飞,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张健,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小学生读物编辑中心主任陈红,安徽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总经理刘永琴以及传媒大学、人大、北师大、外经贸、北航、北外、北邮等20多所高校的400多名学生。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
邱华栋主编;周瑟瑟编选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让阅读更精彩
微信号:rmrbcbs
微信运营:010-65369463
订购热线:010-65369530 /
人民阅读微信平台征集
散文、小说、书评、诗歌等原创作品。
我们没有稿酬,
只为大家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优秀作品有新书相赠。
投稿邮箱:renminyuedu@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人民阅读